2020/05/14 @國際
示意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總裁喬治維娃(Kristalina Georgieva)和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秘書長阿茲維多(Roberto Azevêdo)於今(2020)年4月24日在一份聲明中呼籲,各國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應避免對重要醫療用品和食品實施出口和其他貿易限制,並自今年起儘速解除這些限制 。
喬治維娃總裁和阿茲維多秘書長警告說,「在各國封鎖的緊急情況下,對重要醫療用品和食品實施出口和其他貿易限制可能會在全球危機中造成嚴重損害。」「這些措施會中斷供應鏈、抑制生產,並誤導稀少且重要產品和勞工遠離最需要他們的地方。結果是延長並加劇健康和經濟危機,亦即對較貧窮和較脆弱的國家可能產生最嚴重的影響。」
喬治維娃總裁和阿茲維多秘書長表示,官員們指出,部份政府已採取措施便捷化醫療產品進口,例如削減進口關稅、限制通關程序以及簡化許可證和批准要求,並應關注重要品項的出口,例如藥品、防護設備和呼吸器。
喬治維娃總裁和阿茲維多秘書長也對貿易融資供給減少表達關切,這確保食品和基本醫療設備的進口能達到經濟體所需。此外,儘管供給強勁,但對部分食品品項的出口限制也刻正開始實施。
以下是IMF和WTO聯合聲明的文件:
正值我們的會員們努力因應全球健康和經濟危機之際,我們呼籲應更關注開放貿易政策在戰勝病毒、恢復工作和振興經濟成長所發揮的作用。尤其是我們關注實施出口限制的國家日益增加以及採取其他有關重要醫療用品和食品貿易限制的行動所導致的供給中斷。
貿易已使尖端醫療用品可在全世界以競爭價格來獲得。去(2019)年全球因應COVID-19疫情所需的重要產品進口總值近3,000億美元,例如,面罩和手套、洗手液和消毒劑、防護設備、氧氣面罩、呼吸器和脈搏血氧感測器(pulse oximetry)。由於承認貿易的重要性,各國政府採取許多措施如削減進口關稅、限制通關程序以及簡化許可證和批准要求等,來促進COVID-19疫情相關醫療產品的進口。
我們贊同採取這些措施。促進重要醫療用品進口可轉化為挽救生命和生計,並應關注重要品項的出口,例如藥品、防護設備和呼吸器。預期各國政府需要解決其國內危機,依《1994年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第11條第2(a)款規定,允許會員們暫時實施出口禁止或限制之措施,以防止或緩和糧食或其他輸出締約國必需品之嚴重匱乏。我們要求各國政府在當前情況下採取此類措施時要謹慎行事。
這次不一樣(This time is different)
總體而言,實施出口限制可能會適得其反。在各國封鎖的緊急情況下,對重要醫療用品和食品實施出口和其他貿易限制可能會在全球危機中造成嚴重損害。這些措施會中斷供應鏈、抑制生產,並誤導稀少且重要產品和勞工遠離最需要他們的地方。結果是延長並加劇健康和經濟危機,亦即對較貧窮和較脆弱的國家可能產生最嚴重的影響。
為加速醫療用品的生產,建立現有的跨境生產和配銷網絡是很重要的。
貿易融資和食品(Trade finance and items)
我們也關注貿易融資供給減少。適當的貿易融資是很重要的,這確保食品和必要的醫療設備進口能達到經濟體所需。我們的機構正在追踪發展,並與貿易融資的主要供應商接觸。
除了對醫療產品的限制外,儘管供給強勁,但對部分食品品項的出口限制也刻正開始實施。全球金融危機的經驗顯示,各國採行之糧食出口限制成倍快速增加,並導致更大的不確定性和價格上漲。我們還擔心,如果重要的農業勞工不能移動到收成的地方,作物可能會腐爛。在新的種植季節開始的地方,種植可能會受到阻礙,從而減少國內和國際供給,並加劇糧食不安全。我們要求各國政府應以安全和適當的方式來因應這些挑戰。
需要相互合作(Cooperative effort needed)
在全球金融危機不斷發展下,全球經濟領導人在2008年共同承諾,1年內將不再實施新的進口、出口和投資限制措施。這項承諾有助於避免各國採行廣泛的貿易限制,而這些貿易限制會加劇並延長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
今日需要採取類似大膽的步驟。我們呼籲各國政府不要實施或加強出口和其他貿易限制,並自今年起儘快取消這些限制。WTO和二十國集團(Group of Twenty, G-20)就這些重要議題的全球政策協調舉行兩個論壇。
歷史告訴我們,保持市場開放可以幫助所有國家,尤其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讓我們根據已學到的經驗教訓來採取行動。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0/04/27)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文章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