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產領域

國際 新知 水產領域 數位科技
淡水藻類可能成為下一種對環境影響極小的超級食品

2025/08/11
英國伯明翰大學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一種生長於湖泊和河流中的綠藻可能成為下一種「超級食物」,不僅能幫助科學家應對全球糧食安全挑戰...

臺灣 水產領域
AI百工百業/AI投餵接棒老漁民經驗

2025/07/24
工研院結合水下感測與視覺辨識,開發AI投餵技術,透過聲波與振動分析魚群攝食反應,量化漁民直覺,實現自主投餵,節省15%飼料、減少30–40%人力,並跨物種適用,打造智...

臺灣 水產領域
台灣牡蠣口感勝進口 人工附苗可望克服減產挑戰

2025/06/05
台灣牡蠣因氣候變遷與蟲害導致產量下降,進口量逐年增加。水產試驗所研究證實台灣牡蠣口感和風味優於進口,且富含多種呈味物質及肝醣。為解決產量問題,水試所已成...

臺灣 水產領域
養殖漁業新突破!水試所成功培育世界首批人工養殖土魠魚 有望不用再靠捕撈

2025/04/24
水試所成功培育出世界首批人工養殖土魠魚,魚隻已在養殖池存活超過600天並達6公斤以上,顯示完全人工養殖可行。此突破有望減少對野生捕撈依賴,並提升台灣漁業技術。...

國際 新知 水產領域 基因科技發展
因應氣候變遷,科學家以輔助遷移方式協助海草復育

2025/03/31
鰻草對於海洋生態系、水質淨化及碳封存有重要影響,然而隨著全球暖化、農業廢水汙染、藻華等問題,正逐漸走向滅絕,藉由輔助遷移方式找出耐候族群並探勘其遺傳背景...

國際 新知 水產領域 淨零-增匯
針對養殖漁業發展新碳捕捉方法,兼顧環保與經濟效益

2025/03/26
針對漁業等低氧水生環境發展新的碳捕捉模式,為全球碳排問題帶來重大變革,在確保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促進環境永續發展。...

臺灣 水產領域 科技政策 淨零-循環
海床沙漠化比垃圾更棘手!海大用廢建材做藻礁打造海洋牧場、救魚蝦蟹

2025/03/06
台灣西部沿海因長年底拖漁網與泥沙淤積,導致海床沙漠化。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與企業合作,利用廢棄建材打造「循環資源海洋牧場」,復育珊瑚與藻類,並評估風電場作為...

國際 新知 水產領域 氣候變遷
非洲南部的沙漠化,引起馬達加斯加藻華發生

2025/01/21
非洲東南部地區乾旱及沙漠化,使大量富含養分的沙塵被風吹送至馬達加斯加地區,藉強降雨最終進入海洋導致近27年來最嚴重的藻華發生。隨著氣候變遷加劇,預期此現象將...

臺灣 新知 水產領域
應用發光二極體提升龍虎斑兩吋苗育成率技術

2024/09/09
台灣水產養殖業中,龍虎斑因快速生長與強健的抗病力受青睞,但殘食行為成為挑戰。國立台灣大學的王永松副教授團隊運用特定波長的LED燈具,有效降低石斑魚苗養殖中的...

國際 新知 農糧領域 水產領域
日本山形大學應用下水道循環資源種米養魚與開發替代性肉品

2024/09/08
位於日本東北山形縣的山形大學「農業食品系統先端研究中心1」(YAAS),今年與縣內的鶴岡市、JA鶴岡共同合作「BISTRO下水道計畫」。這項計畫主要應用下水道資源,推動在...

國際 新知 水產領域
友善環境!日本千葉獨家新型陸上養蝦專利養殖槽

2024/07/09
位於日本千葉縣鋸南町,一家以農業溫室陸上養殖蝦類的新創公司「Seaside Consulting」,應用熱能工程學,研發低成本水溫管理的新型蝦類養殖用水槽,並於2024年4月提出專利申...

臺灣 新知 水產領域
「台灣十大好魚」野生黑䱛變少 水試所獨步全球成功繁養即將量產

2024/07/04
位列「台灣十大好魚」之一的高經濟價值魚種黑䱛(黑加網魚),因肉質鮮嫩,又被稱是滋補身體的「月子魚」,農業部水產試驗所2前年培育出幼苗,再精進繁養殖技術,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