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從菁創獎評審談農企業提升經營管理之道

2020/08/02 @臺灣

示意圖

從菁創獎評審談農企業提升經營管理之道

從菁創獎評審談農企業提升經營管理之道

黃癸榕
農業委員會科技農企業菁創獎評審委員
台北大學企管所
(EMBA)暨淡江大學資管系兼任教授

壹、前言

  菁創獎是為彰顯農業科技研發應用及農業創新價值,鼓勵農企業積極從事農業科技研發並應用科技於農業產業,促進農業產業創新發展,並帶動國內農企業標竿學習(benchmarking)風潮;針對從事與農業科技相關研發、生產或行銷之公司、農民團體與農業產業團體,由農委會委託中衛發展中心所執行的獎項甄選。進入決選之業者可獲公開表揚,決選獲獎者另頒發獎座,作為其他農企業(意指:指從事農業生產或農業試驗研究之公司)參考學習的典範。(詳見2019科技農企業菁創獎甄選規範)

  菁創獎甄選活動已實施多年,2019年的獎項分成創新研發及科技應用等二類。在參選者填送報名表並檢附相關文件,經執行單位檢核表件合格之後,再由農委會邀集產、官、學界有關農業、經營、科技、行銷與智慧財產等領域之專家代表,組成專業評審小組進行評選。評選的程序分成初選及決選,初選採書面審查,並召開初選審查會議,二類獎項初選各以10 家為限進入決選。經初選通過進入決選者,再安排3位評審委員進行第二階段的實地審查。創新研發類的實地審查評分項目包括研發創新、研發投入、產業效應及經營管理;科技應用類的評分項目則包括創新模式、發展策略、應用績效及經營管理。在實地審查的過程中,受評企業須做口頭簡報、現場導覽以及問題答詢;再由評審委員針對候選企業評分,並列舉優缺點及提供建議,交執行單位彙總平均,並依分數高低排序,提交決選審查會議審議,選取各類前五名獲獎。

  菁創獎屬於獎勵型的政府資源,其評審甄選過程,本質上類似企業診斷(business diagnosis)。在推動上,該獎項提供農企業一個促進創新研發與科技應用、改善經營管理的架構。農企業依據評審基準整備相關資料、撰寫申請書,揭露創新研發及科技應用的運作情況與成果,接受評選;在實地審查時並得藉由專業檢視,發現受評企業的優缺點及潛在問題,以供發展解決方案,進行改善創新;其過程中的經驗交流及建議諮詢,更可促進跨域知識移轉(knowledge transfer),有利農企業深化科技創新及經營管理。至於期末的頒獎表揚,除具激勵功能,並可達到標竿學習的效果。

  入選菁創獎的農企業通常是規模已具,且有創新研發及科技應用實績的業者,其得獎者更是業界的標竿。筆者曾多次應聘擔任菁創獎評審委員,連同過去參與相關專案及計畫之審議和輔導的經驗,接觸過眾多不同屬性的農企業及其他企業,與業界交流及互動良多;其間並得視機依評審事項及企業輔導準則,從生產與作業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發創新管理、財務管理、企業電子化等面向,逐案提供相關建議給業者參考改進。玆於近期完成菁創獎評審之後,再系統化歸納出一些台灣農企業的共同問題,並彙整有關改善與創新方面的建議,以供日後有意參加菁創獎評選的業者以及籌謀改善創新的農企業,做為提升經營管理的參考。

貳、科技農企業菁創獎參選業者整備的重點

  依前述甄選規範,菁創獎的參選,在整備報名資料及簡報導覽時,屬創新研發類的業者,須考量研發創新、研發投入、產業效應及經營管理等評分項目。在研發創新項下,參選業者須著重研發主題、創新價值、技術成熟度,並突顯研發項目特色、創新性與可行性;在研發投入項下,參選業者須著重研發團隊、研發策略、研發計畫、智慧財產保護,並要有組織、有計畫性且持續投入研發工作;在產業效應項下,參選業者須著重技術應用模式、技術運用價值、帶動產業效益,其研發項目應具有商品化可行性,以及預期的產業貢獻度;在經營管理項下,參選業者須著重經營願景、策略(strategy)與模式、組織架構與管理,且其經營管理模式要能持續提升研發能量。至於參選科技應用類獎項的業者,則須考量創新模式、發展策略、應用績效及經營管理等評分項目。在創新模式項下,參選業者須著重科技導入及創新模式,並要有導入科技及推動創新模式之構思及作法;在發展策略項下,參選業者須著重策略規劃、策略展開、智財運用,並要具有可促成企業創新模式發展所需策略規劃及運作之完整性;在應用績效項下,參選業者須著重量產規模、銷售實績、產業/社會/環境效益,並要呈現創新模式運用的實績與效益;在經營管理項下,參選業者須著重經營願景、策略與模式、組織架構與管理,並要確保其經營管理模式具有可持續提升創新應用及創造績效之能量。

  除了遵照上述評分項目及標準之外,為了進一步彰顯營運績效,參選業者亦宜針對企業價值鏈(value chain)的活動中,有關材料資源取用、商品開發、場廠建構、生產作業、倉儲物流、行銷與銷售、客戶服務、員工培訓等事項,說明在研發創新、技轉加值、科技應用及管理改善等方面的重要作為,以及智財權保護及管理的成果。

  上述農企業適用的價值鏈(Porter's value chain, 1998)包括進貨物流、生產作業、出貨物流、行銷與銷售及服務等主要活動,以及採購、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及企業基礎設施等支援活動。至於材料資源取用有關的例子,諸如飼料配方、種苗、技術、資材、肥料、給水、供電等。商品開發有關的例子,諸如種苗培育、品種改良、飼料添加劑開發、保健食品開發、中草藥開發、動物疫苗開發、種植/養殖環控系統開發等。場廠建構有關的例子,諸如養豬業設施佈置與設備規劃、食品加工廠選址與設施佈置等。生產作業有關的例子,諸如田間作業、養殖與屠宰分裝作業、食品加工作業等。倉儲物流有關的例子,諸如農產品儲存、冷鏈運輸等。行銷與銷售有關的例子,諸如網路行銷、賣場規劃、觀光工廠建立等。客戶服務有關的例子,諸如售後服務、保固維修、社群經營等。員工培訓有關的例子,諸如專業訓練、資格與能力檢定等。有關智財權保護,包含專利/商標/營業秘密的申請登錄;智財權管理則含智財權侵犯、仿冒、專利布局等。

參、從評選輔導面談農企業提升經營管理之道

  農企業係指從事農糧、林業、水產、畜牧、微生物、藻類、寵物、生物經濟等農業領域之企業,其營運事項包括育種、育苗、耕種、養殖、收穫、捕撈、病蟲害防治、防疫檢測、飼料資材供應、研究開發、科技應用、生產加工、物流倉儲、行銷販售、廠場管理、廢棄物處理、資訊處理等。農企業的經營管理有別於製造業及服務業,但卻有諸多共通之處。本文從經營模式、開發設計、生產作業、行銷拓展、人力資源、財務投資、企業電子化、政府資源等面向切入,並融合評審與輔導眾多不同屬性企業的經驗,提出一些可透過改善創新,提升台灣農企業經營管理的建議如下:

一、界定改善創新範疇,並採用具有競爭力的經營模式。

  經營營理的改善創新,首要界定改善創新範疇,包括涵蓋的商品種類和經營要項,以及跨越的範圍(單一廠場或完整體系),以便集中資源,聚焦在選定主題,並建構或改良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經營模式又稱商業模式,可突顯某企業的經營特色及運作方式,亦可塑造產品生產或服務提供之獨特性與差異化,是企業改善創新重要的一環。經營模式得明示目標市場、提供切合客群需求的價值主張以誘發市場商機,並界定營收機制及成本結構,可為企業創造價值與利潤。行銷模式則是各種行銷策略、部署策略、行銷計畫活動及行銷工具的組合,亦可歸屬為廣義的經營模式,其運作乃在配合目標市場及客群的需求融入創意、善用科技,發展或改善行銷組合,藉以提高行銷績效。在農企業經營管理中,稻米業契作共銷模式、牛樟業代種托育接力模式、養蜆業/養蜂業六級化經營模式、養豬業循環共生模式、茶業產銷平台運作模式等,都是經營模式的典範。

  經營模式是企業創造與遞送價值及獲取利益的機制,農企業宜檢視現行經營模式之運作,其經營模式不明者宜彙整建立,在建構時可用圖形示意、輔以文字說明,或以Osterwalder & Pigneur(2010)提出之經營模式圖(business model canvas)、Maurya(2012)改良過的精實圖(lean canvas)呈現設計成果。經營模式圖提出檢視現行經營模式的架構,包括關鍵夥伴(Key Partners, KP)、關鍵活動(Key Activities, KA)、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 VP)、顧客關係(Customer Relations, CR)、目標客層(Customer Segments, CS)、關鍵資源(Key Resources, KR)、通路(Channels, CH)、成本結構(Cost Structures, CS)、營收來源(Revenue Streams, RS)等九個組件。精實圖之架構則以問題(Problem)、解決方案(Solution)、關鍵指標(Key Metrics)及特殊競爭優勢(Unfair Advantage)取代了經營模式圖中的關鍵夥伴、關鍵活動、關鍵資源及顧客關係等單元,但仍保留價值主張、目標客層、通路、成本結構、營收來源等項,適用於新創事業。

  經營模式圖及精實圖提供了建立及改善經營模式的有用工具。對於既存企業,可先根據內外部分析的結果,以產品與服務為核心,將相關要項逐一填入經營模式圖的九個宮格,來勾勒企業的經營模式;其後再檢視現行運作情況,配合創意、透過分析與討論,修改原列要項、進行改善創新。新創事業則可使用精實圖逐欄填入相關要項,即可設計與呈現企業的經營模式。

二、致力新商品開發,推動技術商品化、模組輸出及整廠輸出,以豐富企業商品線。

  農企業除提供現行產品或服務之外,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或潛在需求,宜多應用新科技、既有科技或物料資源,透過配方、品種、流程、結構、材料、尺寸、造形、包裝、顏色、服務遞送系統等元素的不同組合,進行新商品開發,以配合市場需求,擴大商品種類增加營收。新商品之開發要能創造新功能、新特性、新品味、新體驗,以提高價值與效用,並塑造差異化;品質機能展開及價值分析是商品開發過程可用的方法。有些農企業營運長久,常會累積技術或秘方,亦應融入商品開發,推動技術商品化;此外對於那些商品市場已經飽和的企業,或在不影響市場競爭的情況下,亦可考慮複製營運系統(包括設備、技術、原物料、SOP等),進行模組輸出或整廠輸出,以擴大營業項目、豐富企業商品線,拓展國內外市場。然而對於那些沒有市場效益的商品,則宜檢討整併或刪除下市,以利企業資源聚焦運用。

  在接觸過的業者中,諸如A3公司的薏苡保健食品、B4公司的自動計量秤重機、C2公司的生物可分解農地膜、C3公司的無抗養殖雞蛋及飼料、C4公司的甲魚蛋犬貓抗敏飼料、D2公司的蘭花育苗技術、E2公司的植物基因調控技術、E3公司的寵物抗腫瘤藥,G1公司的口蹄疫病毒蛋白抗體快速檢驗試劑、G2公司的菇類栽植液態接菌技術、J3公司的農地改良技術、K1公司的蜆精,皆為亮睛的新產品開發或技術商品化的案例; A4公司溫室栽培及B2公司植物工廠的整廠輸出亦已邁出步伐。此外A3公司的植物新藥、B3公司的智能魚苗培育、B4公司的智能環控系統及C3公司的無抗寵物雞組等,皆是後續新商品開發、技術商品化及整廠輸出的潛力案源。上述標竿案例殊值其他農企業做為擴大營業項目、豐富商品線的參考借鏡。

  新商品開發、技術商品化、模組輸出及整廠輸出,除要有適當主題,並須形成專案,確定商品規格、規劃供應體系與生產作業、制定相關標準作業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SOP)、進而排除市場障礙、串連物流與通路、拓銷市場。此外並宜估列成本與收益,發展損益平衡與回收期分析模型,以利瞭解投資報酬,進行產銷調控。

三、著重研發創新及技術移轉與合作,加強科技應用,藉以提高價值鏈活動績效。

  上述商品開發及技術商品化,概須仰賴科技(technology)與專業知識(knowhow),其整合與應用可以開發新的產品與新的服務,創造新功能、新特性、新品味、新體驗,或改進品質、降低成本;亦可提高企業價值鏈相關活動的運作績效。除了本業有關的技術之外,無線射頻識別(RFID)、二維條碼(QR code)、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PLC)、光機電感測器(sensors)、資通技術(ICT)、大智移雲科技(大數據、智慧裝置、移動應用、雲端運算)、物聯網(IoT)、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資訊系統(GIS)、人工智慧(AI)、遙感技術(RS)、無人機(UAV、drone)、機器人(robot)以及相關資訊系統和APP等科技的取得與應用,皆是建構智慧農業的基礎。有關技術與專業知識可經由企業經驗累積或自行研發,亦可透過技術移轉,以合作或購買的方式取得。自行研發需要時間與成本,但對企業長久營運十分重要;技術移轉可來自研究機構、學校或產業界,產學合作是台灣中小企業經常採行的方式。農業試驗所、農業改良場、農業科技研究院、食品研究所、農業相關系所、硬軟體設備及相關廠商等,都是台灣農企業可以技轉或合作的對象。

  在接觸過的業者中,有多家充分透過研發及技轉與合作,獲取技術並妥善應用在商品開發、技術商品化及生產加工作業上,績效顯著。例如:一些禽畜養殖或農作物栽種的業者,應用物聯網技術、可程式化邏輯控制技術,結合光機電感測器材、資訊工具及APP等,開發或改善環控系統,進行農業生產活動(例如育苗、育種、養殖、栽種)之監視與調控,以確保產出品質並建立生產參數資料庫,進而擴大應用領域;A3公司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技術,開發植物新藥及本土中草藥,並推出多項保健產品;A5公司透過技術移轉,運用提煉與純化技術,開發高端鴨油;B1公司利用急速冷凍IQF技術確保農產品的色形、熱穿透處理技術確保農產品之風味與口感、高溫高壓處理技術達成農產加工品滅菌及延長常溫保存期限;B2公司應用LED光源、微生物發酵液態肥、超微細氣泡水及自動化等技術,在立體農場種植蔬果;C3公司應用中草藥及生技配方製成家禽全素飼料添加物,建立無抗及無臭養殖技術,來改善飼養環境及雞肉與雞蛋品質,提高商品價值;C4公司應用低溫冷凍技術萃取甲魚蛋製成寵物用保健營養品; J2公司透過技術移轉及產學合作,開發植物細菌性軟腐病病原Ech快速檢測試劑套組;此外並有多家業者透過有機栽培技術建立產銷履歷。以上案例都是廣泛應用科技,提高企業價值鏈相關活動績效的典範。

  透過研究發展、技術合作及技術移轉等方式,進行商品開發、技術商品化、技術加值、流程開發、設備改善的成果皆應做好智財權保護,包含專利/商標/營業秘密的申請登錄。另外也要有妥善管理智財權的作法,除了要配合市場做好專利布局、防患本身的智財權被仿冒,也要避免侵犯他人智財權。申請與維持智財權保護所費不貲,重要技術在主要市場確須申請保護,但過度申請保護則會墊高企業成本;在技術加值或整合外購零組件成為自有商品的情況,也要注意是否會造成專利侵權的問題。

四、建立商品規格,推動標準化及驗證,確保品質安全並彰顯專業公信。

  對製造品來說,商品規格是產品及零組件之規格,可用組合圖、視圖、剖面圖、圖像、影片及文數字說明等方式,呈現功能特性及樣式;種植或養殖的農產品,可用圖像、影片及文數字說明,呈現外觀、尺寸、重量、色澤、新鮮度及功能特性等;服務業提供的服務商品,其規格則在列舉服務內容及類別,說明服務遞送系統的組成,並將服務流程以流程圖、服務藍圖、圖像或影片等方式呈現;至於服務商品由實體產品與服務組合而成者,則可兼採上述呈現方式,相互配合部分則要善用文字說明,並輔以圖像、影片示意。

  農企業基於長久經營的考量,對於所提供的主力商品應建立完整的規格,並配合相關硬軟體設備,建立生產或提供該等規格商品的標準作業程序及檢驗方法。上述規格的建立必須符合法規,並與市場要求的標準相容;其相關管理制度亦應遵循適當的國際驗證標準。在作業流程方面,對於既有或習用的流程,可先依現況繪製整理,再透過合理化、最佳化與標準化,形成標準作業程序;對於新引進的流程則要參考類似流程,透過模擬、修正,形成最佳化的流程。

  上述商品規格及標準的建立與遵循,是農企業及其商品推動標準化及驗證(認證)的基礎,其功用在於確保品質與安全、建立專業公信力、爭取國際認同、切合市場需求及取信消費者,並奠定紮實的生產與作業管理基礎。具體作為包括:相關標準的採用/制定與實施、標準作業程序的訂定、建立與實施相關管理制度,並尋求特定商品、流程或制度在安全、品質及功效等方面的驗證(certification),以及對機構與人員專業能力的認證(accreditation);例如CNS正字標記驗證、FDA健康食品驗證、CAS優良食品驗證、ISO9001品質管理系統驗證、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驗證、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系統驗證、ISO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驗證、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驗證、ISO22716化粧品GMP驗證、GAP驗證、產銷履歷驗證、再生能源驗證、清真驗證、友善畜養驗證、人道驗證,以及TAF實驗室認證等等。上述驗證與認證廣為菁創廠商運用,惟對於特殊商品或製程的功效或可靠性(例如寵物食品抗敏的療效、鹿茸萃取液的抗發炎功效、牛樟芝的藥效等),尚應尋求理論依據及國際專業機構的驗證,以利取信消費者、拓展國內外市場;另透過相關專利的申請與取得,亦可提供專業與可靠性的佐證。

五、致力品質管理,追求操作條件的最佳化,建立生產作業或監控參數資料庫,創造衍生功能。

  品質管理應著重事先預防,而非發生品質不良再做處理;因此品質管理要強調設計品質、製造品質、管理品質,而非只是注重檢驗品質。企業要兼顧上述面向,根本之道在於建立與實施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制度;ISO 9001提供了建立全面品質管理制度的架構與基礎。企業可以運用品質機能展開及價值分析等方法增進商品的開發設計品質,並根據設計規格及操作條件,做好原物料接收檢驗、產出過程監控、成品查驗、物流遞送及售後服務等,進行全面性的管理,以確保商品品質及其穩定水準。農企業在未建置全面品質管理制度之前,可應用抽樣檢驗、製程管制等較為簡易的品管技術與工具,確保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或服務提供的品質。之後再將重要活動的投入與產出納入管制,逐步整合上中下游及相關業者,建構供應鏈的品質管理制度。

  上述抽樣檢驗是很多企業簡化進料檢驗,及驗收客戶貨品常用的簡易方式。基於成本及時間的考量,企業常會針對所採購的物料/產品或將出貨的商品,應用統計理論隨機抽取少量樣本進行檢驗,再根據樣本檢驗結果判定該批物品是否達到允收的水準,而無須100%逐件檢驗。至於製程管制(過程管制)則是在種植、養殖、產品生產或服務提供的過程中,針對關鍵活動的操作條件或產出結果進行監督量測,以免不符合的產出進入下階段流程,並找出造成不符合的原因予以排除,這種確保產出品質的做法,重在追求操作條件的最佳化。農企業可借重實驗計劃法找出最佳條件的組合,並可應用資訊通訊、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及光機電等技術,監視生產作業情況並做適當調控,藉以提升動物養殖、農作物種植及食品加工的品質,這也是推動智慧農業的要項。

  在接觸過的業者中,A3公司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技術,發展最佳萃取條件,有效率地萃取天然植物的活性成分,開發農業生技相關商品及原料;B1公司建立相關農產品加工之熱穿透處理、急速冷凍、低溫風乾等生產作業的製程參數,逐步透過合理化、最佳化,形成製程標準;B2公司的植物工廠應用物聯網技術及光機電感測器材等,控制各項室內種植參數,包括種植環境的微氣候,氣溫、水溫、酸鹼度、光照度等,藉以提升種植品質與生產力;B4公司開發不同案場的智能環控系統,使用各類感測器監視土壤溫度、濕度、降水量、空氣濕度、氣壓、光照強度、風速風向等作物生長參數,並作精準調控,維持最佳種植條件。上述各公司製程管制的作為,除落實品質管理,更可隨案例的增加及經驗的累積,歸納最佳化的操作條件、發展生產作業參數資料庫,進而發揮大數據分析的功能。

六、做好產能規劃,提高關鍵設施或設備的利用率,確保供給並降低單位生產成本。

  產能是由營運系統內相關生產資源所構成,廣義的產能包括廠房或店面空間、設備、生產線、物料、人員、技術、水電燃氣等資源,這些資源的量能要足夠且能及時供應,彼此之間更須互相配合,才不會折減整體量能,影響產出。然而產能過剩也會墊高產品生產或服務提供的單位成本,造成浪費。農企業產能規劃應配合市場需求,並能適時進行調控;投資金額較大的設備,要儘量提高產能利用率(設備使用率)發揮經濟規模效益;如計劃擴充設備,則應評估中長期市場需求。最佳產能的規劃,在於測試找出企業營運的最小有效規模(minimum efficient scale),亦即單位生產成本最低的營運規模,並將其設定為產能規劃基準。

  在接觸過的業者中,例如A1公司的沼氣發電設施、A2公司的碾米設備、A3公司的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設備及製藥生產線、F2公司的急速冷凍IQF設備及B2公司的植物工廠等的投資建置,均耗資甚鉅。此等設備與設施應經常檢視產能利用的情況,如果利用率不高或產能過剩,可加強開拓市場或提供代工服務;並研究應用相關科技,促成產能共享,藉以提高產能利用率、避免設備閒置。如果產能不足,則在考慮增置設備之前應評估需求屬性,其屬短期需求者可採加班、外包等方式或做好專案管理,進行彈性調整因應;切忌重複投資造成浪費。關鍵設備的投資應配合市場拓展,進行損益平衡或回收期分析,密切注意營業目標與產銷配合的問題。至於整廠輸出的情況,則宜配合市場需求,發展產能規模不等的模組,並建立不同模組的財務評估模型,以利客戶參考引進。 

七、妥善進行設施佈置與工作設計,並運用溫網室栽培,藉以提高作業績效與生產力。

  設施佈置(facility layout)係指在空間的限制下,配合所產出之產品或服務的屬性,將企業營運所需的實體資源,包括組織部門、機器設備、設施、物料、工具等,進行最佳的區位配置,以達到系統中流程運作及人員與物料移動的順暢。工作設計(job design)則指工作內容與工作方法的設計,其對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與品質的關係密切,也與設施佈置的成效相輔相成。農場、漁場、牧場、農產品生產加工廠的運作,均應做好設施佈置與工作設計,以提高營運績效。

  妥當的設施佈置必須能配合產能需求,也要適應流程規劃,並做好空間與動線配置、注意環境管理、善用物料搬運設備、安排關係部門毗鄰,以利實體與資訊流通、提高生產力、降低作業成本。除了上述質化佈置原則之外,人體工學、圖形輔助、最佳化模擬、電腦化的方法與工具,亦可用來改善設施佈置績效、呈現規劃結果。至於工作設計可借重人因工程及系統化方法,達成工作場所、工作環境、工作行為及工作方法的最佳化,以助建立兼顧品質與效率的營運系統。

  利用溫室/網室栽培,可創造農作物適合生長的微氣候環境,也可避免農作物受到病蟲害、天候、地力等因素影響品質及供給,不只可調節產期、平衡產銷,也容易管理農藥殘留的問題。農企業在設施佈置與工作設計的規劃階段,亦應依據農作物的屬性及農場狀況,從品質、安全、成本及交期等方面,評估是否及如何搭建溫室/網室栽培設施,從而熟習溫室/網室栽培管理的技術。

  在接觸過的業者中,A1公司因應循環共生營運模式,陸續建置飼料倉儲與加工、豬舍飼養、豬糞處理、沼氣發電與輸電、外肥輸入、綠肥生產、有機栽植等作業區域及設施,其最佳化運作與設施佈置及工作設計密切相關;而B3公司的魚苗培育場,所涉池塘及設備管路配置的整建專案亦然。上述案場的設施與設備在循序建置過程,對於區位配置、設備安裝、流程動線、操作方式等事項的規劃,具有設施佈置及工作設計優化的問題,適合應用人因工程與最佳化模擬,達成系統中流程運作、人員操作及物體移動的順暢。另B1公司為方便農產收購、儲藏、加工及配銷,擇址新建倉儲加工廠,再針對冷藏、自動送料、急速冷凍、熱穿透處理、低溫風乾、包裝封口、智慧倉儲等作業,進行設備規劃及設施佈置,旨在確保作業流程的優化與動線的順暢,對於提高工作效率及品質具有正面功能。此外K1公司在黃金蜆的最後生長階段,應用立體養殖的概念育肥,亦即將黃金蜆移入多層的高密度養殖池,控制池內的溫度、餌料、藻相、水質等條件,在短期內迅速增加蜆體的重量與肥滿度,提高養殖收穫量與品質。以上案例,殊值農企業在農場選址、新建或整建廠房設施之時,做好設施佈置、設備規劃及工作設計的參考。

八、力行5S及精實生產,推動PDCA管理循環。

  5S是指在生產與作業現場中,針對工作環境、人員、設備、物料、資訊文件、方法等生產要素進行管理,這是源自日本企業的一種簡易管理方法。5S的內容包括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等5個以拼音首字為S的活動事項簡稱。推行5S並無艱難的技術門檻,是企業管理的基本工作,但可適用於規模不等的各種行業。整理係指除了必需品外,非必需品必須清除、搬離現場,並依使用頻率區分處理方式及儲藏位置。整頓乃對整理後留在現場的必要物品歸類放置,並整齊擺置、清楚標識,以利簡易取得想要的東西。清掃乃將工作場所清掃乾淨,保持工作環境乾淨明亮,其範圍包括看得到與看不到的地方、工作場所之設施及機具。清潔指徹底實施整理、整頓、清掃等項工作,並持之以恆,達到真正改善,提升工作效率。素養則是一種自發性的約束,能形成從業人員自動遵守的習慣與紀律。很多農企業從家庭式管理轉型成企業化經營的過程,在生產與作業現場中,有關工作環境、人員、設備、物料、資訊文件、方法等生產要素的配置與運作互動,常會有重複、混雜、髒亂、習慣不佳等問題,此時推動5S的邊際效應(marginal utility)必佳。

  精實生產(lean production)始用於日本豐田公司, 重在追求營運系統中各種浪費的減少,例如生產線上等待與阻塞的浪費、產能過剩的浪費、工件無謂移動的浪費、生產現場擺放不要物品的浪費、過度包裝的浪費等等;精實理念的落實,可讓活動去蕪存菁,提高營運績效。精實生產是5S的進階工作,其中即時剛好系統(JIT)的看板管理則是推動精實生產的重要工具。在台灣農企業已有應用5S及精實生產改善管理,成果顯著的案例,例如B1公司在食品加工處理的過程中,使用大量人力進行選別、處理及裝箱,另其蒸煮作業亦耗費大量能源,導致生產成本偏高,在推動精實生產之後改善良多。A4公司在溫室材料存放及零組件製造加工的現場,推動5S及精實生產之後,亦獲經營管理改善,榮登菁創獎之榜。

  至於PDCA係指計劃(Plan)、執行(Do)、檢核(Check)、行動(Act)的管理循環;其運作旨在要求經營團隊確實遵照所擬訂的計畫執行並做檢核,如有不符須即時改正,並適時檢視時空環境及資源配置的變化,更新計劃內容,修正執行事項,以確保計畫能趕上變化。例如農企業普遍遵循的ISO9001(CNS12681),其品質管理系統的運作就充分融合PDCA的管理循環;系統中「規劃」係依據顧客要求事項及組織政策、鑑別及處理相關風險與機會、建立品質管理系統的目標及其過程,並整合要完成任務所需的資源,其功能就是PDCA的計劃(Plan);透過「支援」助成「營運」,乃是將計畫付之實施,屬於執行(Do);「績效評估」乃是依據政策、目標、要求事項及所規劃的活動,針對相關過程、產品及服務進行監督量測並報告結果,其作為屬於檢核(Check);「改進」則是在必要時採取措施進行改正或績效改善,就是行動(Act)。

九、善用專案管理的方法與工具,達成交期、品質、成本等項目標。

  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乃是在限定的時間和經費下,計劃、組織,並管理各項與專案有關的工作事項與資源,以期達成預定的時間目標、品質目標及成本目標。其運作首先要進行工作分解結構(work breakdown structure),以將整個專案分解成可以控管的多個工作事項,分析各個工作事項執行的先後順序,以及彼此之間的相互依存度;並評估每一個工作事項須在何時完成、須要花費多少時間及資源來完成、由誰負責。其次可應用甘特圖(Gantt chart)或網路圖(network chart)排定各項工作的時程據以執行,並籌謀如果某項工作無法如期完成時的因應之道。

  在專案執行的階段,企業應導入上述PDCA管理循環;並在專案計畫執行時進行風險管理,找出可能會讓計畫難以執行或導致失敗的因素,例如:資金缺口、技術瓶頸、人才流失、市場萎縮、供應失調等突發性的變故,事先籌謀因應之道,如此才能確保計畫的執行順利成功。

  專案管理可應用在農企業的新產品開發、整廠輸出,也可以應用在批次養殖或種植的過程,更可以應用在農產加工廠、溫室設施、環控農場的設計施工等,其有效管理可協助農企業在時間、品質及成本方面,達成預定目標。農企業可針對特定的專案主題,界定專案範疇,再應用專案管理的方法與工具進行規劃、落實執行。

十、追隨有機栽植、無抗無毒養殖、人道/福利養殖、循環經濟、節能減碳的時代趨勢,建立產銷履歷並注意防疫。

  農企業除透過五管(產、銷、人、發、財)及電子化等面向改善經營管理、提高投資效益、實現企業目標與願景之外;更應將履行社會責任、珍惜地球資源、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及生態保育等理念融入經營管理,來提升農企業價值主張的層次。其方式包括推動有機栽植、無抗無毒養殖、人道/福利養殖、節能減碳、導入循環共生經營模式等;例如農作物種植使用有機肥料與資材,禽畜牧場及漁場使用無抗無毒飼料、栽種鴨間稻有機米、魚菜共生、改善飼養環境、採行無痛屠宰,省水節電、回收減廢等具體作為,並透過產銷履歷的建立及管理制度的驗證,落實執行成果,形成循環經濟

  此外,疫病對於農林漁牧產品的產出品質與衛生關係重大;因此對於相關疫病,例如各種植物病蟲害、動物口蹄疫豬瘟禽流感、雞新城病病毒、魚蝦病毒等的防治要有具體措施。近期流行的COVID-19,波及不少國外農場及農產加工廠,影響農業生產與運銷;在台灣雖未發生,但切不可掉以輕心,亟須配合防疫措施,徹底防止。

十一、建立系統化行銷拓展機制,提高市場競爭力與占有率。

  行銷是企業鞏固及拓展市場的必要作為。當前台灣農企業在行銷方面的推動與輔導手法,多著重在商情蒐集、行銷策略規劃、品牌形象/CIS建立、包裝設計與改良、通路建構、廣宣工具的製作與應用、參展規劃與模組設計、觀光工廠導入、故事行銷、行銷網站建立、O2O應用、代言人及youtuber行銷等等;上述基礎性的行銷工作誠屬重要,但這些零散的行銷計畫與作為有待系統化,在國際行銷方面的力道亦應加強。

  系統化的行銷作為,首重週全的行銷企劃;對企業來說,不論是推出新商品或是為了提高既有商品的銷售績效,都須要做好行銷企劃。換言之,企業為了掌握市場需求、爭取商機,舉凡以原商品開拓新市場,或開發新商品擴大營業,都需要有適當的行銷企劃或規劃。完整的行銷企劃程序,首要根據發現的問題及需求與商機,來確定行銷主題、界定產品與服務;進而蒐集相關資料,進行外部分析(產業分析、市場分析)及內部分析,歸納有關商品、經營模式及企業(團隊)的SWOT,並設定行銷企劃目標。此時企業亦須借重市場目標定位(Segmenting、Targeting、Positioning, STP分析)找出目標市場,再配合目標市場消費者的需求與偏好進行產品定位。接下來要以主題產品與服務為核心,鎖定企劃目標與目標市場,依據分析評估結果,運用創意從產品面、價格面、通路面及推廣面,發展行銷策略,再配合人力及預算擬訂行銷計畫與活動。在這些過程中,為了確保商品能如數、如期、如質穩定銷售,建立供應體系及做好場店規劃的工作不能偏廢。此外為了強化商品行銷力,亦須透過商品設計、經營模式設計、行銷模式創新、網路行銷等方式,塑造差異化、爭取顧客及創造利潤。

  至於推動國際行銷,除商情蒐集、商品促銷之外,尚包括技術移轉、模組輸出、整廠輸出、投資合作、直接投資(設廠產銷)等類型。在做法上須先選擇具有潛力的主題(包括商品、模組、整套系統),選定目標市場,開發國際行銷專案。專案開發工作包括配合目標市場進行商品開發設計、商務代理洽尋、法令障礙排除、參展拓銷、海外代工安排、驗證申請、通路開展、進口報關與配銷、海外倉儲物流、賣場上架聯繫、投資報酬評估等事項,並建立能創造海外收益的經營模式。

  上述國際行銷專案的開發,台灣農企業存在具有市場潛力的主題案源;在商品外銷方面,諸如C2公司的可分解農地膜、C4公司的貓狗抗敏食品、F1/K2/K3等公司的飼料添加劑、F5公司的緩控釋肥料、H1公司的常壓發酵設備等;在技術移轉方面,諸如B3公司的魚苗育種技術、D2公司的蘭花育苗技術、J3公司的複合菌土壤改良技術等;在模組輸出方面,諸如A4公司的小型DIY溫室模組、C3公司的寵物雞模組、D1公司的種鵝產蛋辨識系統、J1公司的池底活化增氧設備等;整廠輸出方面,諸如A1公司的沼氣發電設施、B4公司的智能環控溫室、E1公司的生態循環水產養殖系統等;在投資合作或直接投資方面,諸如B5公司的環控植物工廠等。相關案源尚須透過目標市場選定,進行上述國際行銷專案開發工作,以便建立創造海外收益的具體機制,形成運作模式典範,並逐步複製至不同的區域及商品,擴大國際行銷的範疇與績效。

  雖然近期國際市場因COVID-19因素,不少商品的國際行銷需求萎縮,但國際供應端的競爭對手亦多折損,正是我國企業盤點資源,蓄勢待發的整備時機。台灣有些農企業經過多年來的成長與輔導,已建立優勢與特色,其產能充足、品質亦佳;然而台灣市場有限,為擴大營收,未來仍須積極推動國際化。檢視台灣農企業當前國際化方式,主要是外銷出口,少數進行技術移轉或整廠輸出,在海外建立營運據點的業者不多。在台灣市場日趨飽和之際,具有國際行銷潛力的商品、技術、模組及整廠營運,殊值掌握當前契機拓展海外業務;其因成本或其他考慮不想另設分公司者,則可善用海外商務代理機制,協助處理國際商務。

十二、善用財務報表分析、損益平衡分析、投資報酬或回收期分析,配合產銷調控達成財務目標。

  財務目標的達成是企業經營的要務,其檢視方法包括財務報表分析、損益平衡分析、投資報酬分析、回收期分析等。財務報表主要包括綜合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量表,應用財務報表的比率分析可評估企業的財務結構、償債能力、經營能力、獲利能力及現金充裕性等,以供投資合作者瞭解財務狀況並供經營團隊調整營運。損益平衡分析(break even analysis)可針對建廠及設備投資的財務評估提供重要資訊,並可做為追求利潤,進行成本、價格及產量調整的監控工具;此外也是評估是否擴大產能的量化模型。財務報表估列的及損益平衡分析產生的數據,都可用來評估投資報酬率與回收期。投資報酬率係指在某段期間投資的收益與投入成本的比率,回收期則是估算期初總投資金額在正常經營條件下回收所需的時間;投資報酬率及回收期,皆是評估建廠及投資專案財務績效的重要指標。

  上述分析方法與工具,值供農企業評估經營管理與專案執行績效,檢視可否達成財務目標之用。相關專案之例包括新商品開發、整廠輸出、投資設廠、大型設施引進等;農企業可依據專案推動的成本與收入,建立損益平衡或回收期分析模型,評估投資報酬績效,並得進行產銷調控,達成財務目標。

十三、運用資訊系統串連供應鏈、發展大數據分析,並開發網站拓展數位行銷。

  資訊系統與網站平台是企業提升經營管理績效、形塑經營模式的重要工具;小型商店須要建置POS系統,中大型企業還要有ERP系統,而不論企業大小,尚須依賴網站拓展行銷及發展平台,此外企業可使用APP透過行動裝置擴大應用功能。POS系統是很多店商用來銷貨結帳及管理存貨的資訊硬軟體組合。ERP則是整合及規劃企業用以滿足顧客需求資源的資訊系統,具有支援企業營運、助成電子商務的功能。大型ERP系統的導入,須循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建置、測試操作等程序;小規模應用則可購置套裝軟體解決,並配合企業需求選用不同功能模組,建置客製化資訊系統。APP則為附屬在行動裝置,提供特定功能的小型應用軟體,近年來不斷推出,成為廣被樂用的資訊工具。【延伸閱讀】G7農業部長會議確保全球糧食安全之新瀉宣言

  企業利用網站可以揭露商品與公司資訊、進行網路行銷、促成商品交易、建立顧客關係,進可串連供應鏈,形成一個由企業與其供應商、顧客及其他夥伴溝通與合作的開放平台,以利形塑獨特的經營模式來創造價值。小型企業受限於專業,過去想要自建網站平台困難重重;所幸當前科技進步,小企業或個人工作室只要申請到網域名稱並循主機代管方式,即可應用簡易的軟體工具,以低成本迅速自建網站,並逐步發展平台功能。

  農企業除可依循上列方式建構網站,並可透過資訊系統的導入及APP的開發,逐步充實應用功能;進得結合資訊通訊、物聯網、光機電控制及感測、人工智慧等技術,以及案場代管的經驗,發展智慧化農業設施及產銷與商情資料庫,再應用大數據分析開發或衍生相關業務。在接觸過的業者中,C1公司的獸醫電子檢驗報告查詢系統、D3公司的種子揀貨排程智能管理系統、F3公司的智慧化田間管理系統及F4公司的農藥快速檢測雲端系統等,皆屬開發及應用資訊系統有成之例。

十四、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加強農業人才的技術與管理培訓。

  妥善運用人力資源可讓企業落實價值主張及降低價值創造成本。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除包括建立組織架構、籌組經營管理團隊之外,也要配合短中長期的目標,擬訂各部門的人才需求計畫,適時透過招募與訓練活動,充實人力資源的數量與素質;更要建立發展人力資源潛能的機制,不只在初期聘得適當員工,更要針對這些員工進行訓練,令其持續保持勝任工作的能力,並得以發揮潛能承擔晉階工作,進而培養多專長的員工,建立企業的彈性產能。

  人力資源相關管理制度的規劃與執行,除要符合政府法規,並要透過績效評估、薪酬制度、福利措施,激勵員工專心奉獻,以期配合企業營運提供適量、適質及適合的人力資源。其積極功能在於追求去蕪存菁、適才適所,發揮生產力與效率,更讓適任員工能長任久安、激發工作成就感、發揮潛力,並與企業文化融合,進而透過產出回饋到營運績效。

  為提高在商品開發、種植養殖、生產作業、行銷、人力資源、研發創新、財務管理、電子化等方面的規劃能力與執行績效,農企業宜適時針對特定主題或專案,提供員工內外部教育訓練或研討,例如農牧現場的工安衛訓練,禽畜加工廠實施HACCP制度或建立產銷履歷的研習、智慧農業技術的應用等,以期增進技術與管理能力,提昇企業競爭力。

十五、運用政府資源助成農企業發展。

  政府資源是運用法令、政策、專案計畫,針對特定產業或功能提供租稅優惠、融資與優惠貸款、補助、輔導、獎勵,引導企業朝向特定方向發展(例如創業或綠能產業)或加強特定功能投入(例如:研究發展、人才培訓)。政府資源來自政府預算或運用基金嘉惠適用產業,企業如果能善加利用,對於資金取得、技術研發、經營改善、人才培育、品牌行銷、創業發展等,皆有諸多助益。

  常見的租稅優惠,例如產業創新條例及中小企業發展條例,針對研究發展及創業發展,所提供的投資抵減、所得稅減免及研發檢驗設備的加速折舊等。融資與優惠貸款的功能主要在降低申貸門檻與資金成本,提高企業投資效益,例如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專案貸款,以及因應COVID-19的紓困貸款等。

  有關補助型的政府資源,主要分成獎金補助及創業與專案補助等類。獎金類係針對鼓勵事項透過競賽、遴選,擇優頒發激勵獎金給企業、個人及團隊,例如創新創業激勵計畫。創業與專案類則係針對投資創業,以及企業投入商品與技術開發、營運管理、人力資源發展、市場行銷、永續發展等活動,鼓勵進行創新改善,所提供的專款補助。具代表性的創業與專案補助計畫,包括創業天使計畫、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中小企業暨加強輔導型產業即時技術輔導計畫、農業科專計畫、科技農企業經營管理輔導系列計畫、農村社區企業經營輔導計畫、智慧農業業界參與補助計畫等;上述補助計畫,企業除可獲得計畫執行的經費補助,並得借重外部專業資源、擴展技術合作網脈。此外農企業亦得依農委會主管計畫補助基準,申請生產設施、生產機具、生產及防治資材、運銷設施及資材、集貨加工設施、水土保持設施、環境改善、林業及生態保育、展示展售活動、農業推廣教育、休閒設施及活動、漁業等相關補助。

  上述租稅優惠、融資與優惠貸款及相關補助,可供適合的農企業透過申請取得。至於「科技農企業菁創獎」,與「新創事業獎」及「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等獎項屬性相似,皆可歸屬為廣義的政府資源,雖無提供獎金,但具有激勵、輔導及標竿學習的功能。

肆、結語

  台灣農地分散,單位耕作或營運面積不大,農企業亦以中小型為主,有些從事養殖、種植、生產加工或運銷的農企業,還停留在家庭式經營形態;有些傳承歷代知識秘方,形成精緻農業;然而由於引進企業化經營較慢、易受天災疫情影響,致有產銷失衡、生產力欠佳或獲利不穩的情況。近年來青壯人力回流農村、投入農業、導入創新,加上政府資源挹注及協助輔導,使得台灣農企業的營運已有相當進步;但是對於達成創新、品質、效率與成本等目標綜效的能量,則仍待提升。

  農企業的經營管理應注重企業願景與目標界定、掌握市場商機、優化品種及商品設計、善用經營模式、做好策略規劃、爭取目標市場、鞏固供應鏈運作,並運用五管及電子化手法、爭取政府資源,來追求經營績效與企業價值;其成果取決於好的策略與方法,以及計畫的規劃與實施。菁創獎提供了農企業研發創新及科技應用的趨動力以及標竿學習的機制。本文再從不同面向導出提升經營管理的建議,包括:採用具有競爭力的經營模式;致力新商品開發,並透過技術商品化、模組輸出及整廠輸出,豐富企業商品線;著重科技取得及應用,提高企業價值鏈活動績效;推動標準化及驗證,確保品質安全及彰顯專業公信;致力於品質管理,追求操作條件最佳化;做好產能規劃與管理,確保供給及降低單位成本;妥善進行設施佈置與工作設計並運用溫網室栽培,提高作業績效與生產力;力行5S及精實生產,推動PDCA管理循環;善用專案管理的方法與工具,達成交期、品質、成本等項目標;追隨有機栽植、無抗無毒養殖、人道/福利養殖、循環經濟、節能減碳的時代趨勢,建立產銷履歷並注意防疫;建立與實施系統化行銷拓展機制,提高市場競爭力與占有率;善用財務分析工具,確保財務目標達成;運用資訊系統串連供應鏈,並開發網站拓展數位行銷;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加強農業人才的技術與管理培訓;以及善用政府資源助成農企業發展等15點建議;以供業界參採運用。

  台灣農企業經過多年來的成長,已具有相當優勢及特色,然而仍有諸多改善與創新的空間;期望本文建議能協助農企業強化經營管理,透過策略運用與計畫實施,提高營運績效與競爭力。過去幾十年來台灣各行各業蓬勃興旺,但市場規模受限,企業的發展亟須依賴國際化;雖然近期國際市場因COVID-19,很多商品的市場萎縮,但國際供應端的競爭對手亦多受損,正是我國企業盤整資源,蓄勢待發的契機;台灣農企業宜趁機彙理具有國際化潛力的商品、技術及整廠輸出模組,開發國際行銷專案,伺機拓展海外目標市場並創造營收,以帶動產業的轉型與發展。

伍、 參考資料

  1. 108年度科技農企業全球經營能量領航前導計畫輔導專刊,農委會/中衛發展中心,2019年

  2. 2019科技農企業菁創獎甄選規範:https://agtech.coa.gov.tw/ReadFile/?p=News&n=455a1592-2d52-425a-bef6-edfd4a4eef9e.pdf

  3. 中小企業發展條例: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J0140001 (2020/07)

  4. 科技農企業菁創獎相關農企業網站(2020/06)

  5. 科技農企業資訊網:https://www.agribiz.tw/plans.php (2020/07)

  6. 科技豐農菁創共榮-2019科技農企業菁創獎入選廠商專刊,農委會/中衛發展中心,2019年

  7. 產業創新條例: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J0040051(2020/07)

  8. 商業會計處理準則: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J0080010(2020/07)

  9. 陳駿季、楊智凱,「推動智慧農業-翻轉臺灣農業」,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第五卷第四期:p104-111, 2017年12月

  10. 智慧農業業界參與補助計畫:https://www.intelligentagri.com.tw/xmdoc/cont?xsmsid=0J165627312537358519&sid=0J171546183832359411 (2020/07)

  11. 黃癸榕,「經營管理與創新企劃」系列套書(含基本規劃篇、分析與評估篇、生產與作業規劃篇、研發與創新規劃篇、行銷企劃篇、資訊系統與網站規劃篇、財務規劃篇、人力總務規劃與企劃執行篇共8本電子書),AlohaserNet, 2018年

  12. 農業委員會網站:https://www.coa.gov.tw/ (2020/07)

  13. 農業委員會主管計畫補助基準:https://law.coa.gov.tw/GLRSnewsout/Download.ashx?FileID=11291(2020/07)

  14. 農業委員會協助產業創新活動補助及輔導辦法:https://law.coa.gov.tw/glrsnewsout/LawContent.aspx?id=GL000368(2020/07)

  15. 農糧類專案輔導青年農民申請設施(備)補助作業程序:https://www.afa.gov.tw/cht/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639&article_id=5631 (2020/07)

  16. CNS12681-2016:品質管理系統-要求事項(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s),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2016年

  17. Armstrong, Gary and Kotler, Philip, Marketing: An Introduction, 13th edition, Pearson, 2016.

  18. Hill, Charles W. 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peting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10th edition, McGraw-Hill, 2014.

  19. https://tw.wordpress.org(2020/07)

  20.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8743771_Plant_Layout_Optimization_using_CRAFT_and_ALDEP_Methodology(2020/07)

  21. ISO 9001:2015,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Geneva Switzerland, 2015.

  22. Jacobs, Robert & Chase, Richard, Op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14th edition, McGraw Hill, 2014.

  23. Maurya, Ash, Running Lean: Iterate from Plan A to a Plan That Works, O'Reilly Media, 2012.

  24. MIL-STD-1916, DOD Preferred Methods for Acceptance of Product, Department of Defense, Washington DC, U.S.A., 1996.

  25. Osterwalder, Alexander/ Pigneur, Yves/ Smith, Alan (ILT)/ Clark, Tim (EDT), 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 A Handbook for Visionaries, Game Changers, and Challengers, John Wiley & Sons, 2010.

  26. Porter, Michael,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Free Press, 1998.

  27. Schilling, Melissa A.,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5th edition, McGraw-Hill, 2016.

  28. Stevenson, William J., Operations Management, 12th edition, McGraw Hill, 2014.

黃癸榕
黃癸榕 兼任教授
台北大學企管所暨淡江大學資管系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