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放下草蝦王國的口號,面對臺灣蝦類養殖產業的未來

2016/12/01 @臺灣

示意圖

放下草蝦王國的口號,面對臺灣蝦類養殖產業的未來

放下草蝦王國的口號,面對臺灣蝦類養殖產業的未來

國立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
 陳秀男 終身職特聘教授

  正當提筆寫本文前接到臺南市就業服務實施計劃分享交流會的通告,內容提到重返草蝦王國的標題,對我們長期關心臺灣水產養殖產業的人來說,實在感到太不可思議;因此就先從“草蝦王國”的議題,來開啟本文有關蝦類養蝦的各項論點。臺灣的草蝦養殖曾經在1980年代在量產及技術冠於全世界,而曾被稱為“草蝦王國”,是有其歷史淵源的;臺灣在1980年代領先全世界的研發草蝦的人工繁殖及養殖技術,帶動全世界蝦類養殖的這幾十年的風起雲湧,至1987年臺灣草蝦養殖的年產量高達約8萬公噸,在當時估計佔全世界養殖草蝦一年產量尚不到20萬公噸,以小小面積的臺灣年生產量佔全世界養殖草蝦幾乎一半的氛圍下,不但震驚全世界,不被稱“草蝦王國”都困難,但是在當時臺灣是集所有的鹹水或半鹹水養殖池約1萬餘公頃的面積來養蝦,根據我們過去的觀察紀錄顯示:在當時所有運用來養蝦的蝦池,都是非常適合草蝦成長的“新環境”,所以在1984至1987幾年內草蝦的養殖成績幾乎只要蝦苗進入養殖池,就沒有不以6至7成甚至8成以上的存活率至收獲期的,在當時養蝦被喻為“黃金產業”實有因由。但好景不長,這些養蝦池經4至5年的使用後,水質及底質環境逐漸的優養化,竟造成1987至1988年一年之間草蝦產量突然下降至原產量的五分之一,幾乎嚇壞包括臺灣在內的全世界養蝦人。其實這個現象也非只臺灣的獨發事件,往後我們透過在各國輔導養蝦及進行調查的機會,逐漸了解自從高密度養殖蝦技術發展開來後,在東南亞諸國甚至中南美洲的養蝦國到最近新興養蝦國的印度,幾乎歷經3至4年使用的養蝦池,若不設法處理養殖環境的優養情況、改善除污及加置增氧設備,幾乎是1987至1988年臺灣養殖蝦大量死亡事件,會在世界各地不停翻版、複製;這個現象在在的說明了蝦類養殖的成功與環境的經營努力程度絕對成正比。

  1985至1986 年正當農委會在進行大幅規劃,擬將宜蘭建立成為臺灣最大的養蝦專區,即將完成大型進排水門及供水道建設的當兒,卻逢1987年的養殖蝦大量死亡事件突然發生,在農委會召集專家研究後,不得不忍痛把所有計劃擱置,雖然當時包括我本人在內的參與規劃的人員皆覺可惜,但現在看來卻也不失明智之舉。

  2000年後,全球蝦類養殖產業急速起飛,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2014年全球漁業與水產養殖統計資料顯示:全球養蝦產量在2014年突破458萬公噸產量,產值高達235億美金,到2016年更達約500萬公噸,產值達300億美金。南美白蝦的產量更在2014年首度突破全球養殖蝦類產量的80%,但草蝦產量卻由2008年全球養殖蝦類總產量的21%衰減到只剩13%。蝦類養殖技術經這二、三十年的衝擊,草蝦在臺灣目前並非不能養殖,卻因草蝦養殖量產成效不如白蝦,加上近幾年來收成蝦處理技術的進步,使白蝦的商品品質與草蝦相比並不遜色,在交易商場上等白蝦每尾25公克可售至每公斤25元美金,草蝦的底棲生長特性限制了它量產的目標,草蝦養殖目前在臺灣的生產量每年約在5至6百公噸之譜,以臺灣目前的量產技術,根本不需畫蛇添足的控制病毒感染,運用抗病毒蝦就可以做到,也就是說從養殖技術來評估,目前在臺灣養殖者是有草蝦單養的能力。從1988年來不斷研究與調查,我們的成果顯示:過去養殖蝦的大量死亡並非完全肇因於病毒或細菌感染,而是起因於蝦池長期的水域環境及餌料等有機物造成的優養而致。本人多年來的研究也認為養殖蝦沒有絕對病原(Definite Pathogen),而只有機會性病源(Opportunistic Pathogen),如弧菌只有在水底質惡化的時候才會引發所謂的“疾病”,當然連帶可能發生養殖蝦的死亡。但養殖池在水質、底質良好的狀態下沒有任何一種寄生或感染的病毒或細菌有使養殖蝦一刀斃命的能力。根據我國農政單位的統計,臺灣目前可供養蝦的養殖池面積最多不超過一仟五百公頃,若全數養殖草蝦成功(每公頃每年8公噸),一年的收成也不過是一萬二仟公噸;以目前全世界草蝦養蝦一年收成量是63萬餘噸來估算,臺灣全年草蝦若達最高產量也不過全世界伍拾分之一強,又如何奢望重返“草蝦王國”?重返“草蝦王國”這種不切實際的宣傳如屬商業宣傳,倒無傷大雅,但由學術界提出,深恐誤導效應的加深,不得不提出指正。目前養殖草蝦最多的國家是越南、印度、泰國及印尼,估計每年各有超過6至10萬公噸左右的生產量,但這些國家的執政者、研究者及養蝦者皆深深的體認蝦類生產是環境優養化代價所換來的,他們從來不提自己是“草蝦王國”;尤其印尼目前大幅利用天然紅樹林大潮差地區,以低密度養殖大型草蝦(每公斤可售達30元美金以上)創造更大的養蝦經濟效益,展現草蝦養殖的另一可行的方式,但臺灣卻無此天然環境,充分的運用自然環境的優勢,那是較可被鼓舞的養蝦技術。中國大陸目前養殖蝦產量估佔全世界產量的40%,但我們可曾聽到,聲稱自己是 “養蝦王國”?從環境保育的觀點來看“養蝦王國”也不是什麼光采的字眼,倒是體認環境污染與養蝦密切的關係的現實狀況,從而利用科技開發出適當的技術,減低環境污染,改善技術增加養殖蝦的經濟價值及量產才重要而實際,同時基於未來養蝦一定會成消耗更大量電力能源的產業,若能從降低人造能源的消耗(如火力、水力及核能發電等)那對養蝦事業才真會有莫大的幫助。

  到底臺灣的蝦類養殖產業該何去何從?未來的發展方向究竟在哪裡?其實筆者認為真正的重點在重新面對產業真正的困境,也就是從養殖環境的營造、生產品質的提高,很重要的從生產能正常成長的健康蝦苗踏實的做起。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必須要重新檢視臺灣蝦類養殖產業的缺口,認真的面對全球化的挑戰,才能在未來創造永續發展的空間。而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最重要的關鍵在於:

一、病原感染不是大量死亡唯一的答案

  由於沒有絕對病原,加上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環境惡化所引起,過去只著眼在病原防疫的策略已證實完全失效,許多研究也發現:只要在養殖過程中建立有效的環境與生產管理模式,就可以大幅降低大量死亡的風險。未來漁政單位與學術單位應針對大量死亡的觀念,進行推廣輔導,協助產業建立正確觀念,使養殖者能在蝦池發生問題前做適切處理。

二、建立適合商業化生產的蝦類養殖環境

  近年來由於環境污染,海洋資源萎縮,臺灣周邊海域的水質已大幅惡化。此外,由於臺灣地小人稠,養殖區域過度集中,養殖環境與水質彼此污染難以避免。如何導入科技化管理,有效穩定養殖環境成為當務之急,例如產業與學術研究已證實,利用多樣化有益微生物不但可以有效穩定水質,減低病原物質感染的風險,更可對養殖蝦類的生理機能提供協助,有效提高產量。另外,如近幾年養蝦科技已逐漸排除營造植物性浮游的“水色”的養蝦方式,取代是以充分的氧氣供應,及強化蝦池循環及排污體系,維持蝦的健康而正常的成長,而有不錯的成果,這種超高密度的養殖系統已漸成蝦養殖的主流技術之一,這是養蝦的一項革命性改進,值得留意。【延伸閱讀】Oceanus投資新加坡Universal Aquaculture室內白蝦立體養殖場

三、建構機能性免疫營養管理技術

  高密度養殖環境中,環境惡變緊迫會嚴重影響生理與免疫機能,一旦免疫系統崩潰,任何輕微的感染都會導致生物死亡。目前全球蝦類養殖產業均著眼如何提高蝦類非特異性免疫能力,因此如何利用免疫調節物質提高蝦類免疫能力,進而提昇蝦苗的品質,生產健康蝦苗及提昇養殖蝦的品質是未來產業最重要的方向。

四、培育能適應臺灣環境的健康蝦苗

  蝦類養殖產業鏈的基礎在蝦苗產量與品質,由於多數蝦苗業者缺乏遺傳育種的觀念,致使蝦苗品質日益低落,且產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近年來興起的無特定病原感染蝦苗生產,由於無法提高育成率,且難以降低大量死亡的風險,已逐漸被產業所淘汰。學術單位近年來雖然不斷提出利用基因選殖等分子生物遺傳育種技術作為未來發展的方向,但在技術尚未成熟與對生態環境影響疑慮的狀況下,亦難以被產業界所接受。未來農業科技發展規劃中,應以協助業者進行種原引入,篩選對氣候變遷,對養殖環境緊迫耐受度高的種蝦,並配合遺傳育種技術的輔導,生產符合產業期待的健康蝦苗。有鑒於近年臺灣生產蝦苗品質良莠不齊,政府與學界更應協助業者建立蝦苗品質規範,不再以是否感染病毒作為唯一篩選標準,建立蝦苗活力,對環境變異耐受度以及攝食能力等標準,輔導建立透明化蝦苗交易平台,利用市場機制提升蝦苗品質。此外整合營養、免疫、生理等不同領域科研成果,針對種蝦人工催熟與蝦苗培育機能性人工飼料進行研發,除將可提高種苗品質與產量外,更可降低整體產業鏈發展瓶頸。我們運用免疫調節物來提昇觀賞蝦及各類蝦苗的品質成果顯著,也已進一步做更大幅的現場測試。

五、建構符合食品安全、適應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的蝦類生產策略

  近年來食品安全與氣候變遷等議題一直是國內農業發展的最重要議題,目前研究發現:良好的環境與健康的養殖生物,將可有效降低藥物使用,保障食品安全,而且對於溫度與環境的劇烈變化也能有較高的耐受度。未來政府除了應針對環境管理進行深入輔導之外,也應鼓勵研究學者加強養殖環境控管科技的研發,不但可以協助業者提高生產,更可以提高周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收成蝦的品質深深影響產品的售價,因此養殖蝦在收成當下的處理技術(包括收成及後續處理)是非常重要的。未來不含藥物污染或有機蝦的供給,亦是產業重要的商機。

六、降低能源的成本是未來養蝦的趨勢

  為了穩定養殖環境,養蝦產業對於水資源與能源需求往往高於其他水產養殖產業,如何友善應用水土資源與能源,將成為日後蝦類養殖產業最重要的議題。近年來室內工廠化蝦類養殖技術的進步,雖然降低了部份水資源的需求,但卻得付出更多的能源成本。2016年巴黎協定生效後對於溫室氣體排放與能源應用的限制益發嚴苛,綠色能源已成為未來全球能源產業的焦點。臺灣蝦類養殖產業長期以來,習慣了以廉價的能源、水土資源換取經濟效益,卻也失去了產業永續發展的空間。未來農業發展應導入太陽能、風力等綠能源的應用。結合工程、建築、環保等不同領域研發成果,建立能適應未來氣候變遷衝擊,同時節能減碳的生產模式。目前國內許多動物飼育產業以及植物工廠,再利用太陽能提供生產所需能源,以及發展綠色農業生產基地上都獲得良好成效。臺灣蝦類產業要能永續發展,建立綠色產業鏈更是未來必須努力的方向。

  臺灣從不缺乏優秀的養蝦人才,在全球各地養蝦產業中也都可見臺灣人的身影,這是產業長期發展所累積最重要的資產,也是臺灣養蝦產業得以生存的最重要關鍵。這個產業今天需要的已經不是回復三十年前的榮光,也不是取得政府多少的補助,對臺灣養蝦產業而言,真正需要的是一條能永續走下去的方向。過去三十餘年產業發展的偏差起緣於學術界對大量死亡的錯誤理解與推廣。如今國內學術界,仍有不少的研究學者沈溺在自己建構的象牙塔裡,以為水族缸裡的研究可以帶動產業發展,總是拿著疾病的危害恐嚇政府與業者。殊不知由於其所創造的病毒引發大量死亡的理論,正是今日臺灣產業無法跟上國際發展的主因。今天的我們都在一個十字路口前,一個決定臺灣養蝦產業向下沈淪或是擺脫悲情的路口,在全球產業已逐漸認清大量死亡的主因在於管理而不在只限於病原感染,我們還要堅持只要沒有白點病毒感染,養蝦就會成功的謬論嗎?

  臺灣該是把“草蝦王國”放下的時候了,未來的臺灣蝦類養殖產業再也不需要藉著破壞自然環境與資源去賺取貿易順差,破壞生態,竭澤而漁的產業只會讓全民蒙羞,子孫受累。在全球糧食危機一觸即發、食品安全議題沸騰與自然資源匱乏的未來,農業發展需要建立正確的方向,透過學術研究、產業參與以及科技發展,才能夠建立永續經營而且符合國人需求的蝦類養殖產業,亦能利用現有環境為全世界培育更多的養蝦人才,為國賺進更多“人力資源”的財富。期盼未來我國農業科技的發展能夠以更寬廣的態度去面對問題和解決它,蝦類養殖產業才能走出過往的陰影,再度成為國人引以為傲的“綠色產業”。

陳秀男
陳秀男 終身職特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