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高端農業含金量 不輸IC業

2021/03/04 @臺灣

摘要

投資高端農業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鑒於未來氣候變遷與全球人口增加,將對糧食安全帶來極大風險,能降低極端天候影響,並提高農業生產效能的綠色高端農業科技產業正積極開發中,也獲得相當進展,可預期這類生產方式會大幅成長。

示意圖

高端農業含金量 不輸IC業

  媒體報導,華為在遭受美國高科技制裁後,因手機銷量驟降,正運用現有科技摸索開發人工智慧養豬技術。對此各界解讀不同,褒貶不一,然而從企業投資、國家政策、生態環境永續以及糧食安全觀點,該項研發值得肯定。
  畢竟中國要養活十四億人口且擁有全球最大的養豬產業,未來不僅可以販售豬肉及加工品,還可以整廠輸出;特別是中國官方明定將培育農業(尤其種苗業)龍頭企業標準「領跑者」,鼓勵大型企業參與種業培育、建設農村千兆光網、生態農業循環發展、5G、移動物聯網,以及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和農產品出村進城,未來前(錢)景看好。
  投資高端農業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鑒於未來氣候變遷與全球人口增加,將對糧食安全帶來極大風險,能降低極端天候影響,並提高農業生產效能的綠色高端農業科技產業正積極開發中,也獲得相當進展,可預期這類生產方式會大幅成長。其中「數位農業」和「農作物保護」是未來企業尋求投資的熱點,不過對於氣候變化對農業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亦應納入投資標的重要考量。
  高端農業發展需龐大的人力物力,不能只靠政府,可借助產業力量,目前已有不少大企業跨界投入高端農業領域(如健康種苗生產、天然災害風險防控、智慧農業生產系統研發、新農產經營及銷售模式建立等)當起新農人。
  例如德國拜耳朝向「農業服務型」企業轉型,採付費方式向農民提供最準確的訊息,實現包括農藥、化學肥料使用量在內的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量,甚至上市最佳地區及時機等;日本重工企業IHI開發出可透過人造衛星監控農作物成長、並向農戶提供相關訊息的技術;中國拚多多、阿里巴巴、京東等紛紛搶進高端農業產銷領域,為現代化農業裝上「智慧大腦」。透過互聯網、物聯網、雲端計算、大數據、智慧設施等現代資訊技術與農業深度跨界融合,讓農業發生天翻地覆改變。
  相較台灣,日本有一半以上農戶選擇使用農業物聯網相關技術,不僅大幅提高農產品生產與流通效率,也有助於解決農業勞動力不足等問題,讓農業逐步擺脫靠天靠人力吃飯的弱勢產業,成為新的賺錢產業。 【延伸閱讀】日本SoftBank應用5G通訊與高精準定位服務於智慧農業
  而台灣大企業如鴻海、華碩、台塑、台達電等,對於高端農業領域的投資相對保守,規模遠遠不如國外大廠,在台灣能善用精準農業的科技農夫,還只是極少數。
  農業數位技術革命正在興起,台灣農業要想脫胎換身,政府不能只想推出補助、補貼、保價、職災保險等惠農措施安撫農民,應該積極透過法規、租稅、土地、出口等獎勵措施,力邀國內大企業共同翻轉台灣農業,以生產高端、安全、具特色的農產品為主體,透過訂單、契作等模式讓農民可以安穩務農(無須擔心氣候變遷、產銷失衡等),再運用企業本身強大的行銷網路及能力,融入全球農業產銷及價值鏈,達到「三安」境界,即企業可以安心投資(可長期穩定獲利),消費者可以安心消費(食安有保障),農民也可安心生產(生計有保障),屆時農業含金量可望超越IC產業!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