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新興標籤「再生農業」含意究竟為何

2025/06/27 @國際

摘要

再生農業強調改善土壤健康、增加生物多樣性、覆蓋作物等措施,達到永續農業與減碳的目的,然而目前英國尚未有明確定義及認證系統,期望藉由消費者意識推動相關法規的制定,改善現有農業與食品系統。

示意圖

新興標籤「再生農業」含意究竟為何

  近期英國食品標籤及廣告中開始出現了「再生」(regenerative)一詞,然而再生農業目前並未有明確定義及檢測、驗證系統,且大多民眾並不清楚與有機之間的差異,許多農民及研究人員對此表示疑慮,同時擔心再生一詞成為食品行銷的手法而被濫用,甚至有漂綠的嫌疑。

相似理念下的規範差異

  再生農業最初於40年前由美國羅伯特·羅代爾(Robert Rodale)創造,著重提倡土壤科學為植物、動物及土地間養分循環的關鍵,好的土壤有助於作物健康、提生產量並減少化學藥劑使用。再生農業及有機農法部分栽培理念相似,例如皆提倡輪作、多樣的覆蓋作物、減少或甚至不耕犁等,然而有機具備更嚴格的規範、認證標準及驗證機構,例如禁止使用化學合成農藥、肥料以及基轉種子,經認證後能提升其附加價值並給予消費者保障,確保並未使用化學物質,但並未提供生物多樣性或溫室氣體排放等相關資訊;而再生農業僅為一套廣泛的指導原則,可由農民因應情況調整,許多英國農民認為因地制宜的靈活性是必要的,但缺乏明確定義可能會降低其可信度使得難以藉此使產品加值,且使得消費者混淆或困惑,例如有機栽培胡蘿蔔可能在單一、缺乏生物多樣性的系統中種植,而再生種植的胡蘿蔔卻在多樣化的栽培系統中使用化學農藥等。

再生農業的減碳潛力

  再生農業在減碳的政策下逐漸被重視,其提倡減少肥料使用、最低限度耕犁、使用覆蓋作物等栽培管理方法,有助於作物將大氣中的碳固定於土壤中,有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儘管未有明確定義,仍鼓勵消費者藉由購買再生相關產品,使生產者、企業重視土壤健康及永續性,並藉由向供應商提問、求證相關資訊,例如是否具備再生農法的證據或報告、是否有減碳相關數據等,期望能進一步推動再生農業相關法規及認證的確立,改變現有的食品及農業系統。

【延伸閱讀】- 自然的力量!日本產學研投入再生農業之動向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