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看荷蘭「還地於河」,與水共存的永續

2021/07/15 @臺灣

摘要

環境永續的議題在台灣越來越受矚目,商品或服務是否對環境永續有正面影響,往往決定年輕消費族群對品牌的支持度。在年輕族群意識到環境永續價值的重要。2021年台灣面臨百年乾旱,嚴重衝擊台灣的民生,台灣的產業要怎樣發展?青年朋友要怎樣準備自己的職涯,參與這場環境永續議題的社會變革?

示意圖

看荷蘭「還地於河」,與水共存的永續

  環境永續的議題在台灣越來越受矚目,商品或服務是否對環境永續有正面影響,往往決定年輕消費族群對品牌的支持度。在年輕族群意識到環境永續價值的重要。2021年台灣面臨百年乾旱,嚴重衝擊台灣的民生,台灣的產業要怎樣發展?青年朋友要怎樣準備自己的職涯,參與這場環境永續議題的社會變革?
  日前一場論壇上,國立清華大學學務處、智邦文教基金會社會企業「元沛農坊」邀請行政院唐鳳政委、荷蘭永續議題的線上媒體「荷事生非」代表張芸翠,透過荷蘭的永續實踐案例的對談,給了不少方向。
荷蘭風車誕生 與水共存的永續
  從荷蘭的發展歷程,地理、人口等都與台灣的永續發展議題相似。張芸翠問:你對荷蘭的印象是什麼?充滿童話風情的風車?滿街的腳踏車?大家對荷蘭的印象或許是美麗、如童話世界。
  但荷蘭的國土治理,有著重大的挑戰,有一半的國土面積都覆蓋於水下。多數人對荷蘭風車的印象常和鬱金香放在一起,但實際上風車作為荷蘭的特色,來自於一個向天爭地的過程。
  荷蘭有著特別的合作型淤田模式,利用濁水灌淤田地,進而改良土壤成為沃土,同時把水往外排,讓荷蘭產生可以耕作的土地生產糧食。與水共存的永續價值,讓荷蘭人思考在這種劣勢要怎樣取得與環境災害之間的平衡。
  2013年,荷蘭面臨了新挑戰。全球氣候變遷與荷蘭人口增長同時來襲,國土容易淹水,缺乏宜居土地的荷蘭,需要一個重新思考土地利用的方法。在此背景下,不能避免淹水,那就和水共存的想法,促成漂浮屋的出現。在阿姆斯特丹的運河上,隨處可見可以忍受淹水的水上房屋。
  既然水需要更多的空間涵容,洪水應該往哪裡去?2015年,荷蘭想出了鹿特丹水廣場的想法,就設計一個沒有洪水的時候是遊憩的設施,洪水來了就讓它淹水的環境。而減少因為都市建築造成的洪水問題,同時增加與自然共存的環境,荷蘭也發展出「還地於河」,例如荷蘭奈梅亨的都市再造,就將過度的人造設施拆除,還原適合河流環境的自然景觀。
逆境中找解方 循環經濟創新案例
  荷蘭在缺乏天然資源的條件下,要讓國家續存,養成了荷蘭人經典的三大特色 : 重商、民族認同高、以及重視合作。 在天然資源缺乏的狀況下,重商成為荷蘭最重要的國家策略。 「將可用的資源,透過合適的商業模式轉換價值」促成了荷蘭實踐循環經濟,並產出許多有趣的社會企業案例。
  舉例來說:一位荷蘭廚師專門收集醜食物烹調,並告訴社會大眾,食物雖醜,但美味依舊。儘管歐盟對食品控管嚴格,但醜食物在荷蘭找到另外的生命,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在減少製造的永續實踐方面,在快時尚領域,荷蘭也出現「借衣圖書館」,以租代買的方式,讓每一件衣服多了新的利用。
  只要一證在手,全館的衣服都可以借走。這個案例展現一個新的服務價值 : 「你需要的是穿一件衣服,而非買一件衣服」,當我們解決了衣著的需求,而非促進消費者多買一件衣服,資源的利用就會得到更大的效益,同時也減少不必要的製造。
循環經濟的解決方案 得先定義需求
  倡議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需要明確定義人的需求到底是什麼,並給予相應的解決方案。眾人周知的,飛利浦倡議燈泡以租代買的模式,背後的重要推手來自於荷蘭著名建築師:托馬斯‧勞(Thomas Rau)。
  托馬斯勞認為:「當消費者購買的不再是商品而是『服務』時,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供應者必須提供更為耐久的產品,從此,維護和回收的成本,從消費者方移轉回供應者方;而消費者的身分,則從『擁有者』的轉變成『使用者』。」
  這樣的價值思考,讓建築需要的照明變成是一種商業模式:「我需要的是照明,那麼我就跟你買燈泡的流明數就好,我需要多亮,你就按流明數賣我就好。燈泡壞了,你最知道怎樣拆解回收,費用涵蓋在流明數給我就好。」
  上述三個案例都可觀察到荷蘭如何因為重商,進而讓每一件有「社會創新價值」的事情產生相應的發展模式,除了增加就業,也創造經濟價值。同時對荷蘭的社會創新有一定的認同,並透過異業合作的方式打造具有高度識別的創新循環經濟模式。
  張芸翠還提到一個有趣的詞彙 : 「荷蘭病(Hollandse ziekte)」。政委唐鳳對此也有所呼應,提到他在台積電的演講當中,台積電的同仁也現場提問 :「台灣只剩下半導體作為護國神山的時候,台灣的經濟會不會生荷蘭病 ? 」
  講座當中提到荷蘭病的故事,是來自於1960年代荷蘭在北海發現天然氣油田。因為挖到了天然資源,大量出口天然氣帶來貿易順差,累積大量外匯,導致荷蘭盾(Dutch guilder)實質匯率大幅升值,讓國內其他產業出口競爭力下降,加速去工業化的現象。過度重視天然氣的單一產業導致其他部門發展遲緩的借鏡,也變成台灣現在產業可能的挑戰。
永續創業有機會嗎?唐鳳:政府負責增幅
  如何找尋新的產業出路?近來出現在台灣社會的永續議題,也成為年輕世代嘗試切入的創業題材。不少人也問起: 「我想以永續的題材創業,政府會幫忙嗎?」、「在台灣用永續的題目創業好像不太行,如果是組織NPO來從事會不會比較好?」
  致力推動永續及社會創新,唐鳳表示:政府對於永續議題與社會創新類型的創業是很支持的。
  他同時也解釋:政府最重要的功能是「增幅」。他舉例來說:荷蘭解決快時尚的問題,在台灣其實也有人在做,以他身上的衣著為例,就是使用回收的牛仔褲布料,透過設計師的巧思縫紉成獨一無二的新衣服。
  每個他出現的場合,都有這件衣服的時刻,除了引起大家好奇,也連帶地支持這個很好的想法。 有別單純補助,或者獎金給予,而是讓社會看見好點子,進而透過認同而支持並帶動具有永續價值的消費行為。
  除此之外,唐鳳也提到,在社會創新以及永續發展的創業,政府有設立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對於想要驗證想法是否可行,需要集結更多相同價值的夥伴一起努力,都可以在這邊進駐,並歡迎有興趣的年輕朋友可以勇於提出自己的想法,每一週他也會有固定辦公的時間在社會創新實驗中心,也很歡迎想要共同激發創新想法的朋友直接預約他的時間。
  「而到底是營利組織好?還是非營利組織好?」 張芸翠也分享荷蘭經驗。她說道:「在荷蘭的環境從事任何型態的組織,無論是公司或是非營利組織都是很被鼓勵的選項,端看想要創業的人喜歡哪一種型態,並沒有哪一種組織比較被鼓勵,反而要回到創業者本身的經營傾向來決定。」【延伸閱讀】後疫情時代 專家:科技創新為發展永續農業關鍵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