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專家們表示:新興植物育種技術將能解決未來糧食安全問題

2019/04/26 @國際

摘要

基因編輯是利用CRISPR/Cas9的定位技術,利用鹼基的插入-刪除造成的突變,藉此靜默目標基因的功能。各國對於基因編輯採行不同的開放態度,但有專家對此呼籲,基因編輯作物的研究不應重蹈基改作物發展的覆轍,被嚴格的規範所限制,而是應該以謹慎的管理方式,開啟基因編輯的研究以解決未來可能發生的糧食安全問題。

示意圖

專家們表示:新興植物育種技術將能解決未來糧食安全問題

  著名的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Malthus)在其著作<人口論>中推測:人口將成指數增長,而糧食將成線性增長;在這樣的模型下,馬爾薩斯預期未來多數人將會因糧食短缺問題,爆發糧食安全危機,此現象稱為馬爾薩斯災難(Malthusian catastrophe)。然而,隨著工業革命帶來的科學發展及技術革新下,藉由科技的進展,逐漸改變了糧食生產方式與生產量,最終避免了大規模的馬爾薩斯災難。由此可見,科技進步的同時也一並提升農糧產值,使多數人們免於飢餓之苦,這偉大成就的背後不乏遺傳育種基因改良(genetically modified)技術的結合。

  科學家們利用轉基因技術,將抗性基因由其他物種轉殖(transfer)到目標作物的基因組中,使標作物具備抗旱、抗寒或抗病蟲害等性狀。然而,這項技術有可能污染物種基因庫或外來基因可能由農業環境逸散至野外環境方面的風險,因此各國在上市前都會謹慎評估,並以法律規範之。為消除轉基因技術在食品及環境方面的疑慮,科學家轉而針對以CRISPR/Cas9進行的基因編輯(genome editing)技術進行探討。

  有別於傳統基改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簡稱GMOs)以基因轉殖的方式在生物的基因組中加入外來基因,基因編輯是利用CRISPR/Cas9的定位技術,利用改良的Cas9蛋白找到基因組上的目標DNA序列並與之結合,利用鹼基的插入-刪除(insertion-deletion)造成的突變,藉此靜默目標基因的功能。由於多數的基因編輯不涉及轉基因的過程,因此基因編輯作物(genome-edited crops)在某種程度上有別於基改作物。【延伸閱讀】植物如何區分有益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

  雖然美國及日本的有關單位均認為基因編輯作物不應被視為基改作物,僅需依一般食品安全的審核標準規範即可;然而歐洲法院卻以較嚴格的標準認定基因編輯作物應比照基改作物的審核標準。比利時列日大學(University of Liège)及德國哥廷根大學(University of Goettingen)的研究團隊均認為,這樣的判決恐影響基因編輯作物在未來的應用與發展,無助於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專家們呼籲,基因編輯作物的研究不應重蹈基改作物發展的覆轍,被嚴格的規範所限制,而是應該以謹慎的管理方式,開啟基因編輯的研究以解決未來可能發生的糧食安全問題。

  相關評論已發表在<Science>。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