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0/07/17
海上多功能平台(multi-purpose platforms, MPPs)為近年來養殖漁業的開發重點標的,透過研究發現,若能將各別使用的海上再生能源設備、水產養殖系統串聯整併,形成水產資源共享經濟模式,將可提供區域住民具有永續性意涵的糧食、綠能、工作機會。
2020/07/16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款可高度精準檢測水體與土壤採檢樣本中含有嘉磷塞劑量之生物感測器,其可檢測之數據較美國聯邦政府所規範之標準更為精細;應用細菌蛋白質並做為檢測素材,檢測成功時生物感測器會發出螢光訊號並可量化採檢樣本中的嘉磷塞含量。
2020/07/16
美國乳品協會於今(2020)年6月18日要求政府對歐盟脫脂奶粉(Skim Milk Powder, SMP)干預計畫(簡稱該計畫)進行調查,並認為該計畫已損害美國乳製品產業。   國際乳製食品協會(the International Dairy Foods Association, IFDA)、全國牛奶生產者協會(National Milk Producers Federation, NMPF)、美國乳製品出口協會(U.S. Dairy Export Council, USDEC)共同發布一份分析報告,該報告得出的結論是,美國在三方面受到該計畫所導致的經濟損害。 1. 該計畫壓低全球脫脂奶粉價格,降低美國2018年和2019年的牛奶價格,並導致這兩年美國乳牛場收入損失22億美元。 2. 該計畫人為抬高其自身的全球出口市場份額,導致美國乳製品出口商和其他脫脂奶粉出口商的市場份額大幅下降,2018-2019年美國乳製品的出口損失為1.68億美元。 3. 當歐盟向全球市場投放「干預性脫脂奶粉」儲備時,導致美國乳製品出口商失去重要出口市場的市場份額(包括東南亞)。   IFDA、NMPF和USDEC在寫給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和農業部長珀杜(Sonny Perdue)的信中表示,「雖然歐盟可能會使用境內支持補貼該產業,但我們仍要求政府對該計畫進行調查,以確保該計畫的執行不會導致歐盟乳製品以折扣價格在全球市場傾銷。」   「隨著該計畫現已開放供購買,此議題尤為急迫。我們非常感謝您們對歐盟的這些作法作進一步調查以及考量所有法律選項,以解決該計畫對美國乳製品產業所造成的損害,並預防其在未來再次發生。」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0/06/19)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0/07/15
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團隊為解決遭受曲狀桿菌汙染的雞肉所引發的食物中毒,分析雞隻腸道微生物群的遺傳組成,並將具備曲狀桿菌抗性品種雞隻的腸道微生物,移轉至易感染的雞隻體內的腸道,發現這些移轉的腸道微生物存活時間有限,無法提升雞隻對曲狀桿菌的抗性。
2020/07/14
荷蘭Corbion與BioMar企業共同合作,對於造成自然生態負荷沉重的魚油及魚粉找尋可替代物,而海洋微藻係omega-3脂肪酸的主要來源,透過再生能源與生產系統成功研發出可供養殖漁業豐富營養素的AlgaPrime DHA並且商業化,為鮭魚產業、養殖漁業與環境帶來新的平衡與契機。
2020/07/13
不可能的食物(Impossible Foods,後續翻譯為「不可能公司」)可能是世界上最有野心的公司了,該公司的CEO曾說過:「人們想知道植物肉產業與肉產業究竟如何?這將是20年以來的肉品產業,當人們往回看:『哇!我們曾經吃過動物肉?』」這就是不可能公司的遠大目標—2035年應用全球食品生產技術替代肉品,同時也表示要併吞目前價值1.2萬億美元的畜牧產業,許多人討論著這個議題:「這就是人造肉」、「這應該是世界上最真實的假漢堡」。但在不可能公司佔領全球食品界之前,他們必須先克服現有與潛在市場競爭對手,並保有新市場,讓不可能公司的食品變成無所不在的主食供應來源。隨著Covid-19的影響徹底顛覆現有食品市場的規律,這也許是個讓不可能公司的新產品變成主流的機會。   不可能公司成立於2011年,公司CEO Pat Brown是名化學家,他意識到一個問題:「是什麼讓肉嚐起來鮮美?」有些人因為他想完全替代畜牧業的理念而支持他,他認為使用動物肉是最具破壞性的技術,為此避免遭遇災難性氣候變遷,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去生產肉類。   您可能聽說過牛的消化系統瘤胃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事實上,粗估畜牧業在所有的溫室氣體排放中佔了15%,而不可能公司宣稱他能夠減少畜牧業89%的溫室氣體排放量、87%的用水量以及96%的土地使用面積,不過,關鍵仍在於可以吸引人願意買單,而這就是公司的秘密成分所在:血紅素(Heme)帶有含鐵的血味道,如同紅肉般的味道,因此血紅素是個爭議所在,這也是讓不可能公司變得與眾不同的因素所在,許多消費群體以及反對不可能公司的反基改組織抗議使用血紅素,因為血紅素的安全性相關研究目前成果不多,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已經批准,而不可能公司也論及產品具有安全性,且沒有證據可證實對人體有害。有些評論家也公開輿論,挑戰論及不可能公司的產品優於傳統肉品的話題,指出不可能公司的漢堡脂肪、鈉、卡路里等營養成分比一般牛肉漢堡還低;也有人論述這些不可能公司所出品的漢堡對於環境發展邁入正向,但不一定也讓人體更健康。   不可能公司的漢堡於2016年首度亮相,於某種程度上,高端的知名美食餐廳都能看到不可能漢堡的蹤跡,但消費者對這個漢堡發出不同的聲音與意見,支持與反對都有,但具有話題性的討論就是一種極佳的免費宣傳廣告,也讓不可能公司將產品進駐於主要連鎖店White Castle,而在2019年更於美國超過7,000家的漢堡王推出不可能的漢堡。迄今,不可能公司已經集資超過10億美元,每季的銀行融資也對公司進行營運評估,公司的市值約莫40億美元。不可能公司目前面臨著一些艱鉅的挑戰,由於植物蛋白質公司的快速發展,而來自植物的肉質漢堡強調非基因改造食品,但有些人持著相反意見,直指自植物體進行基因編輯更有助於原物料可做出外觀、氣味、口感更相似於動物肉漢堡,即便如此,不可能公司於2019年仍積極布局,Pat Brown更聲明同業能與他們擁有共同的使命—關心現有以動物為基礎的行業競爭對手。   而真正的肉品市場並非美國,而是在全世界肉品消耗近27%的中國,中國的素食是華人食之文化的一部分,而全球肉類的替代品仍是一個懸而未解的問題,他們的消費者對於植物性肉感到興奮,但是否能改變中國前景,目前尚未知曉。而全世界以豬肉作為植物肉替代品標的是最為廣泛的市場,消耗的肉類佔全球肉類總消耗量40%,倘若真的要實現豬肉替代的植物肉,都需要再進行評估。   現今,人們越來越擔心糧食供給的議題,商品的供應有限,而價格也不斷上揚,Covid-19的影響下使得肉的供需量、價格讓類似不可能公司的產業帶來新契機,植物肉的銷售量增長,不可能公司的植物肉產品從連鎖餐飲業進入了Kroger超市之類的零售市場,未來將如何持續發展下去,未來的我們是否餐桌上都是佈滿植物性肉品,多種口味、多種選項任您挑選,您願意放棄傳統畜牧產業的肉品,轉而將植物性肉品當作主食嗎?
2020/07/13
美國AgBiome公司應用次世代定序技術進行番薯的微生物組的基因體試驗,發現番薯的微生物具有高度的變異性,番薯會對於內生菌形成環境壓力;若要提高番薯產量,研究開發相關內生菌,可適應番薯的環境壓力勢必為其關鍵第一步。
2020/07/13
美國農業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於今(2020)年6月16日表示,美國政府已透過糧食購買及配銷計畫(Food Purchase and Distribution Program)向在2019年和2020年遭受其他國家採取報復性關稅影響之農民購買超過22億美元的肉類、水果、蔬菜、特用作物和乳製品。   美國政府所購買的農產品已提供給國內有需要的人們,同時可援助受到美中貿易戰以及美國依據貿易法232條款對進口鋼鐵和鋁加徵關稅而受到其他國家採取報復性關稅影響之農民。   USDA表示,美國政府今年透過糧食購買及配銷計畫的貿易紓緩採購目標約14億美元,將於9月30日結束採購。糧食購買及配銷計畫是美國農業部實施的三個農民支持計畫之一,其他兩個計畫分別為市場促進計畫(Market Facilitation Program, MFP)和農產貿易促進計畫(Agricultural Trade Promotion, ATP)。   美國政府所購買的大部分糧食皆提供給各州,以配銷給營養援助計畫,如緊急糧食援助計畫(The Emergency Food Assistance Program, TEFAP)以及兒童營養計畫。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0/06/17)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0/07/10
日本信州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新款可用於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的傷口敷料,應用靜電紡絲技術製成奈米纖維,並添加麥盧卡蜂蜜的成分,使得蜂蜜內含的生物活性不影響靜電紡絲原液的功能,並且有助於傷口癒合中的細胞增殖。
2020/07/09
美國麥肯錫管理諮詢公司發表一份農場效率如何牽引全球暖化的變化,倘若牛肉與羊肉的消費需求逐漸減量、食物浪費的頻率降低、森林砍伐與造林相輔規劃、使用零污染排放的農業機具替代藉由石化燃料開啟動能的農機具等因應措施施行,預估可減少20%的碳排放量,有效防止全球溫度上升。
2020/07/09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副祕書長布朗納(Karl Brauner)已向會員們通知非正式代表團團長會議將於今(2020)年6月15日召開,但因社交距離措施,每個代表團只能指派一人與會。   布朗納副祕書長於今年6月10日在一封寫給會員們的緊急郵件中指出,由於健康保護和社交距離措施,代表團的其他會員們將會受邀出席WTO代表團團長虛擬會議,而且一次只能召開一個會議。   布朗納副祕書長表示,出於接觸者追蹤(contact tracing)目的,其將要求代表團們在與會前在WTO總部所在地進行註冊,他並補充表示,「WTO秘書處將要求代表團們在會議舉行前48小時提供姓名、電子郵件和電話號碼。」   布朗納副祕書長表示,「為保護自己的健康,將要求所有進入WTO總部所在地的代表團們保持身體距離。」   代表團的姓名將會依據註冊清單進行檢查,並在進入WTO總部所在地時由WTO安檢部門測量體溫。「體溫高於37.8度的與會代表將會被要求接受醫療建議,並參加WTO代表團團長虛擬會議。此外,進入WTO總部所在地的代表團們將會被要求配戴口罩,並且WTO將會在每次會議提供每位與會代表1個口罩。」   此外,會議室的座位安排刻正重新分配,最多允許容納126位與會代表。座位號碼可使與會代表保持身體距離,並在會議期間不需配戴口罩。如果需要容納更多的代表團,所有代表團們將必須全程配戴口罩。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0/06/12)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0/07/08
今年春季氣候不穩定,對於青貯飼料的生產與保存無疑是一大挑戰,若青貯含有大量硝酸鹽,會致使青貯發酵不全,而有害氣體吸入動物或人體造成肺部永久性損傷,對於牛隻的生育能力也會有不良影響;建議在生產青貯前先進行硝酸鹽與粗蛋白的樣品分析,或於製程中添加含有乳酸菌之添加劑可加速青貯發酵,降低損失並提升飼料適口性。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