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30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研究團隊,針對玉米帶慣行的玉米和大豆兩年輪作系統,提出在秋冬季種植覆蓋作物、早春提早種植大豆,可有效減少三分之一的N2O排放且提高產量。...
2025/06/27
再生農業強調改善土壤健康、增加生物多樣性、覆蓋作物等措施,達到永續農業與減碳的目的,然而目前英國尚未有明確定義及認證系統,期望藉由消費者意識推動相關法規...
2025/06/26
農業部在屏東南州鳳梨田進行無人機施藥試驗,防治粉介殼蟲效果與人工相當,並省下逾半人力。搭配核准藥劑與精準飛行參數,提升效率並降低農民暴露風險,具推廣潛力...
2025/06/24
全球對於生質燃料的需求與日俱增,利用基因轉殖可使高粱營養器官之含油量提高,相較大宗油料作物-大豆高1.4倍,期望未來能應用於生質燃料之生產。...
2025/06/23
愛知縣農業試驗改良場推出多項研發成果,包括紫蘇新品種、名古屋交趾雞、溫州蜜柑等。這些成果不僅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也推動環境友善農業,減少農藥使用,提升農...
2025/06/19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開發「破壁速萃技術」,結合「濕裁切技術」,大幅提升國產茶葉及其他飲料作物(如薄荷、洛神葵)的萃取效率與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此技術...
2025/06/17
澳洲的研究團隊利用天然樹脂膠和光照來延長新鮮水果和蔬菜的保存期限,以減少食品浪費。...
農藥混合物並非僅存在於施用期間,而是全年都持續存在於土壤和植物中
2025/06/16
在傳統農業中,合成化學農藥被廣泛應用於農作物種植,包括耕作農業、蔬菜種植和葡萄栽培等。德國凱澤斯勞滕-蘭道工業大學(RPTU)的研究團隊針對整年度農藥污染的情況進...
2025/06/12
農業部台東區農業改良場歷經七年培育出水稻新品種「台東36號」,它擁有獨特的爆米花香氣、優良米質,且具抗稻熱病與抗倒伏特性。此品種產量穩定、耐寒性佳,食用品質...
了解ATP調控機制對水果採後品質管理的影響,提供保鮮技術更多發展基礎
2025/06/10
了解ATP調控機制對採後品質管理的影響,有助於減少水果受到低溫貯藏的傷害,延長保存期限,對往後開發特定的保鮮技術提供重要貢獻。...
2025/06/09
針對稻草剩餘問題,農試所優化低污染製漿技術,開發稻草漿製成生物可分解包材,替代一次性塑膠,促進循環經濟與淨零排放。...
2025/06/02
由歐盟資助的SCATAPNUT計畫研究團隊正在探索如何利用難以破裂的堅果殼製造強韌且永續的新材料,並且以環保的方式處理堅果殼,使最終產品具備可回收和堆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