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整合衛星和社會經濟數據以改善氣候變化政策

2020/08/07 @國際

摘要

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團隊以衛星技術與人口普查數據進行孟加拉的經濟因素與改變土地利用的因果關係,推估未來35至40年內孟加拉將會失去所有森林地,由森林地轉變為灌木地的土地將導致乾旱或是洪水,以及蝦類養殖的風潮興盛,迫使死水比例增加9%,孟加拉需訂立良好的國家政策方可解決土壤惡化之情況。

示意圖

整合衛星和社會經濟數據以改善氣候變化政策

  當溫度和土壤質量等因子改變時,土地的使用與人們的經濟需求也隨之改變。一項新研究由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大氣科學教授Atul Jain與博士後研究員Xiaoming Xu共同執行,並發表於<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期刊,其顯示孟加拉於未來35至40年內將失去所有林地,並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隨後使氣候改變,此外,這項研究也量化了衛星與人口普查數據並闡明物質與經濟因素如何改變土地利用,其指出兩大關鍵因素,即土地使用狀況與覆蓋率因孟加拉的生物物理和社會經濟活動而產生改變,了解這層關係可為孟加拉和其他國家提供訂定氣候政策所需的依據,進而減緩影響氣候變化的政策。【延伸閱讀】以衛星遙測技術即時監控水域中有害藻華現象

  首先,研究團隊發現從2000年至2010年,孟加拉約11%的森林已轉為栽種灌木的土地、農田和城市發展的土地。Jain表示在孟加拉東南部地區從森林變成灌木地後,導致產生極端氣候釀成災害,如乾旱和洪水,進而改變了城市與農村人口和經濟狀況。由於當地人使用森林的土地、木材和燃料資源來謀生,若透過實施簡單的政策來控制森林濫墾濫伐的情況,如道路改善,這可為人們提供另一種獲取替代燃料和生計的途徑,並不再過度依賴森林資源。另外,因在孟加拉的蝦類養殖利潤是稻穀種植的12倍,因此,2000至2010年間該國西南沿海地區的傳統農田迅速轉變成鹹水蝦塘,進而使池塘、湖泊和水庫等死水體積增加了約9%,這樣的舉動已成為一種公認的做法,然而,雨季時會爆發嚴重的洪水,迫使水產養殖業拓墾耕地為代價。此外,洪水與鹹水養殖的擴增導致土壤鹽分增加,破壞了原本以耕作為目的的土壤。因此,需要制定出鼓勵水產養殖在良好條件下發展的政策,以避免土讓持續惡化。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