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7 @國際
示意圖
哈密瓜具有粗糙的網紋外皮,部分細菌容易潛藏在表皮當中,傳統的洗滌和抗菌處理並無法確保表皮的乾淨程度,若表皮清洗不夠乾淨,這些細菌可能在刀具切開表皮時連帶汙染果肉,食用後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其中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可在冷藏環境下存活,其潛伏期持續長達70天,感染後可能造成患者發燒、肌肉痛或其他腸胃道問題;而沙門氏菌(Salmonella spp.)的潛伏期從幾小時到兩天不等,感染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部痙攣和發燒,可持續長達七天之久。
為了讓哈密瓜儲存和運輸過程中受到良好地保存,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US)和韓國國立交通大學(Kore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ransportation)採用低成本、高壽命的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s,LEDs)進行研究,發現使用波長為405和460 nm的藍光照射新鮮水果,具有一定的抗李斯特菌與沙門氏菌效果。其原理是來自於光動力學去活作用(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PDI),當細菌體內的感光物質受到特定波長的光激發之後,就能產生活性氧類物質(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干擾細菌正常生理作用,最終導致其死亡。【延伸閱讀】以生物固氮減少對氮肥的依賴
不同細菌可能因其體內的感光物質含量差異而使得照射效果不一,需要進行實驗驗證與模擬才能找出最合適的照射時間。此技術或許可提供一個有效的抗菌處理方式,降低經過攝食而感染沙門氏菌和李斯特菌的風險。
資料來源
文章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