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主題專區
要進行溫室氣體減量,首先需瞭解排放情形,包含排放源、排放係數,透過精準掌握農產業碳排資訊,針對熱點投入資源進行滅量工作,建立低碳的耕作與養殖模式,推動農機電動化與設施設設能效提升,建構低碳農業。
畜禽產業健康管理
乳牛量該增重、還是要減肥? AI人工智慧科技秒判
2024/08/29
臺南柳營是全國最大的酪農區及鮮乳產地,創立於1974年的「桂芳牧場」,第二代經營者曾仁瀚不遵循傳統勞力密集的經營管理方式,積極導入自動化設備及智慧科技,包括從紐西蘭引進外型好似旋轉木馬的圓盤式擠乳機,只需花費15分鐘就能擠好乳,減少人力作業負擔,也讓牛隻身處自在舒適的環境,擠出更香醇的乳汁;還有使用自動化仔牛餵乳機器人,能藉由電腦精準計算小牛的每日成長所需的進食量,確保每頭小牛健康成長。【延伸閱讀】- 科技始終來自「牛」性 機器人擠牛乳產量增加15%   曾仁瀚營造良好的飼養管理和獨立生產流程,讓桂芳鮮乳成為國內少數擁有產銷履歷的知名鮮乳品牌,如今桂芳牧場乳牛飼養規模已超過300頭,平日除了餵食、擠乳、清潔等工作,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觀察每隻乳牛的體態。   畜試所指出,乳牛體態評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是判斷乳牛健康的重要指標,特別是在乳牛轉換期的體型胖瘦,會影響泌乳早期的酮症發生率及泌乳高峰期的乳量。傳統方式是目測巡檢,採人工紀錄經驗,不僅耗時多工,也難以聚焦體態異常的牛隻,無法即時提供牛隻健康照護及治療。   工研院智慧感測與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朱俊勳表示,乳牛3D體態辨識系統結合專家經驗與AI分析,針對乳牛體態、體型進行辨識,建立數位化的國內乳牛體型資料庫,能減少牛隻的花色和牛體清潔度的影像干擾,不但取代耗時耗力的人工量測,牧場管理者可根據3D影像辨識結果,精準判讀乳牛的胖瘦度分級,作為未來國內乳牛大數據統計分析資料庫的一環。【延伸閱讀】- 應用智慧項圈以推動酪農業之發展   以飼養300多頭乳牛,平均日產量約5噸鮮乳的桂芳牧場為例,過去每天要安排1至2人,每日巡場檢查牛隻健康狀態,每人需花費1.5小時,導入技術後,利用RFID(無線射頻辨識,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感測器,能清楚判定每頭牛隻身分,牛隻只要走進擠乳通道,一秒就完成每日體態健康檢測,省下來的人力更可專注在牛隻營養補給與照顧,讓牛隻產乳狀況更好。【延伸閱讀】- 【減量】添加植物萃取物於飼料中提升乳牛能源使用效率及降低甲烷排放 圖一、「乳牛3D體態辨識系統」整合智慧感測器與AI技術,精準快速掌握乳牛的胖瘦度分級,如同幫人類量測BMI指數,酪農可依照乳牛體態,及時調整出最佳的飼育配方與策略。圖/工研院提供 圖二、工研院開發的「乳牛3D體態辨識系統」已導入位於臺南的桂芳牧場,業者可每日自動化檢測牛隻體態健康,省下來的人力更可專注在牛隻營養補給與照顧。圖/工研院提供 圖三、工研院開發的「乳牛3D體態辨識系統」結合專家經驗與AI分析,針對乳牛體態、體型進行辨識,建立數位化的國內乳牛體型資料庫,能減少牛隻的花色和牛體清潔度的影像干擾,取代耗時耗力的人工量測,精準判讀乳牛的胖瘦度分級。圖/工研院提供
關於羊痘和山羊痘,你必知的關鍵資訊
2024/08/22
歐洲口蹄疫控制委員會(EuFMD)介紹了羊痘和山羊痘這些高度傳染性疾病的症狀,這些疾病有高死亡率和發病率,爆發後可能帶來重大損失。EuFMD也詳細說明了應對措施,強調及時通報和隔離的重要性,以減少疾病的擴散和對畜牧業的影響。希望藉由提升防範意識,及早發現和應對這些嚴重的動物疾病。【延伸閱讀】- 師生協力 推動牛、羊傳染性疾病自主快速檢測技術普及化
生羊乳品質風險分析技術
2024/07/29
農業部畜產試驗所北區分所 凃柏安   長期以來國人對於羊乳定位在冬季補品,但從營養的觀點羊乳是一種非常符合人體吸收的營養食品,各種成份都和人乳相似,是老少咸宜的營養補充品。為了改變國人對羊乳的認知和促進國產羊乳的發展,生產高品質羊乳有助於改變國人對羊乳以冬天溫補為主的認知,降低羊乳的羊味更可擴大全年羊乳消費習慣。   生羊乳品質風險分析技術由「生乳中游離脂肪酸含量與品質管理技術」、「生乳中總生菌數與致病菌種類快速檢測技術」與「生乳短中長鏈脂肪酸比例管理技術」三大技術組成,進行從山羊飼養管理、擠乳與貯乳條件、關鍵微生物種類及數量、鮮乳保存條件等項目的系統化管理。【延伸閱讀】- 師生協力 推動牛、羊傳染性疾病自主快速檢測技術普及化 一、生乳中總生菌數與致病菌種類快速檢測技術   羊乳含有較為不安定的短鏈及中鏈脂肪酸,生乳中的特定細菌可將脂肪酸氧化後產生不良氣味,影響鮮羊乳產品的風味。本技術可快速檢測生羊乳中總生菌數和致病菌種類,在短時間內準確測定生乳中的細菌總量和檢測是否存在特定細菌種類。 二、生乳中游離脂肪酸含量與品質管理技術   游離脂肪酸含量與鮮羊乳的品質、風味和使用期限之間存在密切關聯。生羊乳中的游離脂肪酸是品質控制的一個關鍵指標,因為它們可以影響鮮羊乳的風味和對應的保存期限,本技術以特定數值進行原料生羊乳的品質管制。 三、羊乳短中長鏈脂肪酸比例管理技術   山羊乳中的短鏈及中鏈脂肪酸屬於較不穩定成分,而特定細菌的作用可能加速使其氧化產生不良氣味。因此,生羊乳短中長鏈脂肪酸比例管理技術的引入,成為品質管理的關鍵一步。這項技術使生羊乳生產者可透過調整羊群泌乳期結構,搭配合適飼養日糧組成管理,更精確地調整短鏈及中鏈脂肪酸的比例,以控制風味,確保羊乳的品質。   本技術為山羊乳品質的提升和風味的控制提供了關鍵工具,有助於改善生羊乳的品質,延長鮮羊乳保存期限並維持風味,同時提高了國產鮮羊乳的市場競爭力,使消費者能夠享受更高品質的山羊乳產品。 圖一、生羊乳品質風險分析技術三大技術組成,從生乳到鮮乳進行完整管理。   圖二、生羊乳中總生菌數與致病菌種類快速檢測技術。   圖三、生羊乳中游離脂肪酸、短鏈與中鏈脂肪酸含量檢測。   圖四、新世代高品質國產鮮羊乳。
小農綿羊和山羊育種計畫之數據管理重要性
2024/07/14
綿羊和山羊育種在中亞、西亞和北非 (CWANA) 及其他地區的農業部門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社會經濟作用,提供了肉類、牛奶和羊毛等寶貴資源。然而,不充分或不適應的育種計畫和做法正在損害動物遺傳資源的保護和改良,導致畜群品質下降和生產力下降,進而影響農民的收入和生計。 在衣索比亞,ICARDA和其合作夥伴支持的CBBPs重點是賦予農民權力,在不損害本土品種的抗逆性和遺傳完整性,也不需要昂貴的干預措施的情況下改善選擇方法。透過用戶友好型應用程式DTREO收集、管理和分析數據是計畫成功的關鍵。         在馬利,ICARDA和其合作夥伴正在塞戈區的兩個村莊建立一個本地山羊社區育種計畫(CBBP),以改善品種並加強優質遺傳特性的庫存。在突尼西亞,數據收集過程已經開始起步。在約旦,DTREO正在透過更徹底地評估和改善育種種群的遺傳潛力和性能來改善該國的數據庫和育種策略。         研究結果顯示,自 2019 年以來,ICARDA 已在衣索比亞培訓了 65 名普查員,以在平板電腦上收集數據並將其輸入 DTREO,提高育種值的準確性,並透過報告和圖表向社區提供快速回饋。         此項研究加強這些國家育種和管理計畫,確保永續農業發展,先進的數據收集和管理工具,使他們能夠就動物管理、標準遺傳評估以及選擇和配種決策做出明智的決定。DTREO數位數據庫的全球擴展和採用有望革新小型反芻動物育種,推動育種計畫的顯著改善,提高生產力,加速遺傳進展,優化整體農場效率。【延伸閱讀】- 數位化綿羊育種新技術
FAO啟動全球十年倡議,減少對抗生素的需求,實現永續農業食品系統轉型
2024/06/20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宣布啟動一項以行動為導向、以國家為重點的新倡議「減少農場對抗菌藥物的需求,實現永續農業食品系統轉型倡議」(RENOFARM),以減少農場對抗菌藥物的需求,應對抗生素抗藥性(AMR)在食品和農業領域造成的威脅,影響陸地和水生動物健康、植物和環境,對全球農民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延伸閱讀】- 如何解決抗生素耐藥性的危機?   RENOFARM 倡議旨在為各國提供政策支援、技術援助、能力建設和知識共享,以協助減少畜牧生產中對抗生素的需求,優先考慮動物健康和福利,減輕環境影響,並加強糧食安全和營養,協助實現2030年議程及其永續發展目標。   FAO將與政府、農民、私部門和民間社會組織及其他參與者合作,在農場層級推廣「5G」:良好的健康服務(Good Health Services)、良好的生產規範(Good Production Practices)、良好的替代方案(Good Alternatives)、良好的聯繫(Good Connections)和良好的激勵措施(Good Incentives)。目標是在「健康一體」方針下與其合作夥伴-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合作,在100多個國家實施該倡議。   2024 年聯合國大會抗生素抗藥性高級會議將在2024年9 月於紐約舉辦, 11 月則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辦第四屆抗生素抗藥性高級部長級會議,2024年4月25日)於中國重慶舉行會前會,就RENOFARM的可行步驟和具體承諾達成協議。   FAO也將於9月底主辦首屆動物健康創新、參考中心和疫苗全球會議(Global Conference on Animal Health Innovation, Reference Centres and Vaccines)。其目的是分享專家見解、交流經驗並確定改善動物健康、對抗抗菌素抗藥性和促進永續畜牧業轉型的具體行動。
【綠趨勢】氣候友善牛肉?阿根廷新的「碳中和」認證可能有助於減少牲畜排放
2024/06/15
印度自2022年開始,展開了最快的5G行動數據部署,平均下載速度接近每秒100兆位元。而在印度,有一半的勞動力都在從事農業,但農民在生產力和收入都面臨許多挑戰,如農場規模小、電力和貸款服務不足或對可用資源選項缺乏認識等。如果導入數位科技的應用,將可提供諸多解決方案,改善資源管理,而5G行動網路更具有連接偏遠地區和促進無人機技術的潛力。   印度政府於2015年啟動「數位印度計畫」,8年內將2.7億人連接到行動網路,推動5G採用與農業科技新創公司成立,並藉由統一農業數據與連結個體農民,推出農業堆疊系統。在「2023印度行動通訊大會」中,總理莫迪宣布將在100個教育機構設立5G實驗室,探索不同技術領域間的連接應用,將印度定位在即將到來6G時代的潛在領導者。 以下分5個方向,說明5G網路如何改變印度的農場:   1. 農場數據收集與遙測技術:藉由5G技術可連結各種設備,如無人機、機器人和感測器,進行農作物即時監測,而無人機可配備多種感測器,提供農田實地觀察,並加以應用於上噴灑農藥或作為保險災害損失賠償依據。   2. 大數據分析:智慧農業可搭載先進技術,整合多項數據進行分析,統一控制農場活動,優化整體資源使用。5G網路可支援遙測和物聯網設備處理大量數據,將其連接到集中資料庫,提供詳細的農場相關資訊。   3. 智慧物聯網農場設備:現代農業設備藉由5G可透過高速網路持續交換資料,收集數據,實際應用於農場管理優化,自動化精準農業,提高農場整體糧食生產和農民收入。   4. 電子化與人工智慧驅動的擴展:5G可支援農業電子化推廣,雖然農民會收到簡單建議,但現在他們也可以參與提供知識及相關數據,另外,遙測設備和物聯網數據與其他數據相結合,可以為不同農業利益者提供更及時的建議。而透過人工智慧的搭配,更可幫助農民快速更新病蟲害情況,對田地狀況有更多警覺性,做出最佳化的決策。   5. 連結市場:5G技術促進了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運用,縮小農業差距,並擴展到人工智慧機器人、決策支援系統、雲端數據分析等,但這些皆需要高基礎設施投資,政策制定者須協助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   整體而言,5G未來的前景為滿足大量農場設備來回傳輸設備的需求,最大程度減少人力。以低成本智慧感測器、行動應用、雲端系統建設,AI農場與5G技術的結合,是未來智慧農業有待探索的新領域。【延伸閱讀】- 印度農民將人工智慧用於農業,大幅改善收益及農產品質
用科技翻轉產業的養鵝人
2024/04/26
原先本身為公司高階經理的蔡英地先生,在體會到父親經營的鵝舍因遭遇禽流感而產生巨變後,當時已不惑之年的他,決定轉而回鄉協助父親養鵝,希望自己能為家鄉多做點什麼,於是他投入研究,經過幾年的努力,最終創立向天歌,並完成了「 密閉式禽舍養殖肉鵝」的技術開發。 熟悉鵝業且對其充滿熱情的蔡英地,在促進產業永續發展的道路上,腳步始終不停歇。
不再聞到豬屎臭 彰化3年斥資7.6億打造為養豬模範縣市
2023/07/20
彰化縣養豬頭數約73萬6千頭,為全國第3大養豬大縣,縣府3年來,爭取到中央養豬產業百億基金7.6億元經費,改善廢水處理、畜牧廢料等問題,農業處今天發表成果時,農業處長邱奕志說,相信彰化縣養豬產業絕對可以蛻變,成為全國養豬產業的指標及模範縣市。   彰化縣內養豬戶有576戶,養豬頭數約73萬6千頭,佔全國總產量14%左右,因此常造成生產、居住、生態三方的矛盾及衝突。為提升彰化養豬產業水平,輔導豬農改善畜舍環境,縣府從2021年、2022年開始,分別向中央爭取到2.1億、1.8億元,金額均是全國第一,今年也已爭取到3.7億元,改善設備,提升飼養條件及環境。   農業處長邱奕表示,縣府輔導養豬產業導入新式密閉水簾及高床設備、提升廢水處理設備及購置自動化省工設備,以及自動化管理,總計輔導165場,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評定為全國第一名。   邱奕志說,縣府3年前成立智慧農業推廣中心,導入畜牧產業智慧化,讓民眾可以透過雲端、手機APP都可以即時了解豬隻的狀況,此外,縣府也積極輔導中小型養豬場,改善廢水處理、畜牧廢料等問題,相信3年後,彰化縣養豬產業絕對可以蛻變,成為全國養豬產業的指標及模範縣市。   彰化縣養豬協會理事長陳筆輝表示,中央從2021年開始挹注養豬產業百億基金,從源頭的減廢,到技術、設備提升,讓養豬業擺脫髒臭的刻板印象,生產讓消費者更安心及放心的豬肉。彰化縣在百億基金計畫裡,近3年的申請及執行可以說是全國第一,提升整體技術及設備,更加符合氣候環境需求,希望可以生產出更符合國人的優質豬肉。【延伸閱讀】- 提前掌握母豬健康狀況 AI養豬系統應用商機8億
透過AR改變乳牛每日健康管理 SmARtview: A real game-changer for dairy cow health!
2023/06/09
在一項獨特的新研究中,酪農和獸醫尋求遊戲專家的協助來增強乳牛的健康管理。該項目開發了一個基於人工智能 (AI) 的系統,可以通過皮膚圖案識別乳牛,並使用“HoloLens”擴增實境 (AR) 在用戶查看時顯示乳牛的健康相關數據。
讓執行動物福利計畫變簡單
2023/05/29
2021 年WelFarm制定了動物福利計畫。由於意識到動物福利推廣及實施的重要性,因此藉由 WelFarm 計畫將獸醫和酪農聯合起來,運用簡單的方法,透過網路平台及收集的牛群健康和福利指標,來幫助酪農制定動物福利計畫並進一步利用獲得的畜群健康數據。同時讓獸醫和酪農得到更多訊息,以利他們在製定計畫時進行討論。   許多在紐西蘭的獸醫診所都已加入WelFarm 計畫,並且持續有更多診所加入。WelFarm同時鼓勵農民詢問他們的獸醫是否已經是 WelFarm 的一份子或是否會考慮加入。另一方面,他們也在尋找其他潛在的聯繫來支持自動數據共享,以減少行政負擔,同時從他們的畜群健康數據中為酪農提供更多價值。【延伸閱讀】- 歐盟從農場到餐桌的戰略:動物福利能走多遠?
愛爾蘭羊群管理程式Flockwatch
2023/04/10
2014 年時,愛爾蘭的一個農民合作社共同創立了Herdwatch軟體公司 ,開發的Flockwatch應用程式可以讓牧羊人簡易的管理他們的羊群,減少文書作業並做出更好的決策管理。此應用程式已於2022年在英國和愛爾蘭推出,事實證明它非常受歡迎,目前在愛爾蘭和英國已有18,000 多個農場使用。該公司調查 1,600 多名使用成員,發現此應用程式平均每週為酪農省三個小時的文書工作時間。   來自蘇格蘭的著名牧羊農民- Cammy Wilson 表示Flockwatch 應用程式是個多功能的解決方案。酪農能夠輸入羊群移動情形、了解個別綿羊的參考資料和備註,並記錄所有用藥及產品的詳細信息。   該應用程式現在即將在紐西蘭發行,紐西蘭酪農可以單獨或分組管理他們的羊群,此系統與英國、愛爾蘭一樣,可以記錄仔羊和追踪母羊的狀況、紀錄體重變化並獲得藥品記錄以確保農場安全。甚至還能夠連接讀取器以掃描耳標查看動物的歷史或添加記錄。該系統還允許使用者繪製他們的農場地圖,以保存牧場氮和其他投入物的記錄。同時,用戶還可以利用智慧拍照功能,記錄個別動物的照片或購買收據等資訊。   Flockwatch應用程式中的數據都會保存到雲端以備未來查閱,同時可使多個用戶取得訂閱權限,這樣整個農場團隊就可以看到記錄的數據並相互溝通任務需求,協助農場經營者做出更好、更快速的決策。【延伸閱讀】- 越南蝦農運用新的手機應用程式優化養殖場域的管理
保育豬舍換氣降溫智能化 改善豬緊迫增經濟效益
2023/03/16
畜產試驗所今天發布智能化保育豬舍換氣降溫系統開發成果,以100頭保育豬場來說,自動化調節可降低濕度、改善通風,減緩豬隻緊迫現象,且每年可增加經濟效益新台幣10萬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發布新聞指出,雖然國際上有關畜舍自動化設備已相對成熟,但是價格偏高、後續維修繁瑣,畜試所因應國內多為中小規模豬場,研發適合業者使用的設備。   畜試所說明,國內豬場多為開放式或半開放式建築,採自然通風或加裝風扇,並依靠經驗以人力開、關風扇,即時性、精準度比較低,且耗費人力。   畜試所助理研究員陳益隆說,以100頭保育豬場試驗,使用智能化的保育豬舍進行換氣降溫時,依照豬舍的溫濕度變化自動啟閉風扇,並依不同溫度調節風速。   除了畜舍現場有感測器監控,陳益隆指出,此系統設備還能接收氣象局預報資料,依據相關資料執行預先開、閉功能,提高溫度、濕度的控制效果,同時可用手機操控,增加便利性。   陳益隆說,此系統經試驗顯示,可明顯降低環境濕度、改善畜舍通風,達到改善豬隻熱緊迫現象,以及有效提升豬隻飼料效率的成果,以100頭保育豬場的規模計算,每年減少人力成本支出、增加飼料效率等效益約10萬元。   陳益隆表示,此設備約52萬元,每年保固費用3萬元,合計8年可以攤提完成,若以10年間投入1元換算,可回收1.23元,依此數值多出0.23元效益,目前已有養豬業者詢問,但是還沒正式使用。   陳益隆補充,根據中央畜產會111年11月調查統計,國內有5900多場豬場,199頭以下2007場、200到999頭2301場、1000頭以上1560場,其中有的業者自行養保育豬(6週齡到16週齡),有的由肥育場養育後接手,都可以運用此系統。【延伸閱讀】- 維持畜舍通風系統良好運作有助於防止豬隻產生熱緊迫反應
將乳牛移到戶外牧場對改善牛奶成分和乳酪的產量的影響
2023/03/06
一項新研究發現,在夏季將乳牛群移到戶外會影響牛奶的微生物組成,連帶改善其乳酪製作特性。義大利帕多瓦大學(University of Padova)研究人員想瞭解與室內飼養的乳牛相比,在夏季將乳牛移到戶外牧場三個月對牛奶品質以及乳酪的製作特性有何影響,因此規劃在6月到10月的期間,在義大利阿爾卑斯山的兩個農場進行試驗,一個是全年在室內飼養乳牛的永久性農場,另一個是夏季在開放的戶外牧場飼養乳牛的臨時高原農場。實驗選擇了12頭瑞士黃牛(Brown Swiss),並將其分成兩組,每組6頭。在試驗的第一個月和最後一個月,所有乳牛都被飼養在永久農場的室內,而在夏季的7到9月之間,其中一組則被移到臨時農場中。         實驗的每個月都會取樣測試牛奶中的細菌含量和關鍵的牛奶成分特徵,如蛋白質、酪蛋白、乳糖和脂肪等,以及這些如何影響乳酪的生產。研究結果顯示,在試驗的第一個月和最後一個月,所有牛奶樣品中的乳酸菌數量沒有明顯的變化。但在7月、8月和9月期間,戶外飼養乳牛的牛奶中乳酸菌(Lactobacillus)、丙酸桿菌(Propionibacterium)和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等益生菌的含量更高,並含有較低量的腐敗細菌。整體而言,夏季放牧的乳牛其乳酪產量因子(cheese-yield factor)數值較高,而在室內飼養的乳牛則較低。不過當放牧的乳牛與其他組別乳牛在永久農場重新組合時,這種影響就消失了。由於不同乳牛之間牛奶微生物群的系统性差異涉及不同種類的细菌,如病原菌及梭菌(Clostridiales)等,且會受到養殖系統以及季節和泌乳期的影響,因此對乳牛基因组和牛奶微生物群之間的關係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延伸閱讀】- 幾丁聚醣有助提高荷蘭乳牛之產奶量
防H5N1!家禽養殖業者開發智能系統 可遠端餵飼料、洗禽舍
2023/03/02
全球受禽流感H5N1肆虐,造成嚴重缺蛋危機,台灣去年10月至今共發生52例,雲林縣長張麗善今天到四湖鄉芳源畜牧場觀摩「家禽智慧飼養生產管理系統」,可遠端餵飼料、洗禽舍,避免人員接觸攜帶病毒,也動用第二預備金180萬元購買消毒水,發放給養殖業者加強清消。        縣長張麗善說,近期H5N1肆虐,許多蛋雞死亡,造成市面上缺蛋,養殖業受到很大衝擊,動用第二預備金購買消毒水,發給養殖業者清消,未來希望業者朝水簾式、密閉式、負壓式及智慧飼養等方向精進,中央超收稅金有部分將補助禽畜環境提升,3萬隻以下約補助一半金額,大型養殖場可補助2000萬元,縣府會協助申請。        中華民國水禽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吳祥斌說,減少人員進入,可降低病毒進入禽場風險,改建密閉及水簾式養殖場約花費1千萬元,智慧系統約300萬元,可在手機操控餵飼料、洗鵝舍,人員不必進場,已先做5個示範場,未來養殖業者跟進不必花這麼多錢,智慧系統程式已完成,推廣後只需數十萬元就可使用。        農業處長魏勝德說,今年H5N1主要攻擊蛋雞,約5成蛋雞受波及,得病後有可能死亡,即便痊癒後生殖系統也會受損,影響產蛋率;去年10月起全球高病源禽流感有6759例,H5N1有6556例,占97%,台灣共發生52例,禽種包括22例雞、11例鴨、10例蛋雞、5例鵪鶉、4例鵝,為預防禽流感,雲林縣將提升防疫工作強度。        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長廖培志說,一年內重複發生場空舍消毒時間由42天延長至63天,未登記畜牧場不得申請復養;擴大消毒車覆蓋面積,也動用第二預備金180萬元買消毒水,發放給畜禽業者;加強活禽運輸車輛覆網查核,降低空氣中羽毛、糞便傳播;也會加強禽場圍網稽查、生物安全查核。【延伸閱讀】- 現有家禽相關創新技術盤點
【減量】補充脂質減少乳牛甲烷排放
2023/02/20
目前提高反芻動物可持續性的生產方法包含:提升飼料效率、減少甲烷排放以及優化飼養管理。根據報告指出,營養與飼養管理策略可有效減少反芻動物的溫室氣體排放。因此,人們也愈來愈關注化學添加劑的潛力,如:3-硝基氧丙醇(3-NOP)、硝酸鹽與植物萃取物。然而因可行性、暫態效應與高成本等因素考量,這些策略都不是能實際應用的方法。        先前研究中強調脂質補充劑能有效抑制反芻動物產生甲烷,不僅如此,它還可以提高飼料效率並增加營養所需的乳脂肪酸比例。在《乳製品科學雜誌》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評估使用脂質含量高的油菜籽完全替代菜籽粕對乳牛腸道甲烷排放、養分吸收與產乳量進行分析,使用挪威紅牛為對象,其日糧的青貯料與精料比例為45:55,共分成以下兩組: 對照組:乾物質中含有19.3%的菜籽粕 實驗組:乾物質中的19.3%菜籽粕以油菜籽完全替代 透過收集糞便量以測量腸道表面消化率,並連續四天測量室內的甲烷排放量。        研究結果中,以油菜籽完全替代菜籽粕能增加產乳量,使單位產乳量和能量校正乳(ECM)的甲烷排量分別下降16%與12%,其二氧化碳排量也有所減少。此外,油菜籽也能降低每單位採食量的甲烷排放量,使整體甲烷排放量降低7%。丹麥大學也進行相關研究,以草與玉米青貯料為基礎飼糧另外添加:油菜籽、碎油菜籽與菜籽油,結果使單位能量校正乳的甲烷排量分別下降7%、17%與18%。        針對養分消化與利用,實驗組總能(GE)沒有顯著影響,代謝能(ME)則高於對照組,且總能、蛋白質與脂肪消化率均有改善,並能提高乳產量與能量校正乳產量以及飼料效率。        整體而言,以油菜籽替代菜籽粕不僅降低反芻動物的甲烷排放量,還提高乳牛的產乳量與飼料效率。基於這些研究結果,餵飼含有油菜籽的日糧應具有減少腸道甲烷排放的潛力。【延伸閱讀】- 【減量】減少乳牛排放碳和甲烷的8個方法
【減量】荷蘭透過循環糞便處理系統減少牛舍的氮排放量
2023/01/04
根據歐盟統計局資料顯示,歐盟農業部門的氨排放量約375.1萬噸,佔所有氨排放總量的94%,其中酪農業佔農業部門的47%。另外,歐盟農業部門氧化亞氮與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相當於4.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其中,酪農業佔2.2億噸(約47%)。根據歐盟於2021年生效的《歐洲氣候法》,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較1990年減少55%,這也意味著農業部門也需要採取相關措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荷蘭乳製品合作社-菲仕蘭康柏尼(FrieslandCampina)與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及農業科技公司Lely就關於減少乳牛場氮排放的示範計劃展開合作,該計劃將在荷蘭所有省分的牛舍安裝約96個Lely Sphere系統,以減少乳牛場的氨排放量。Lely Sphere系統是一個循環糞便處理系統,透過改良牛舍地板、糞便機器人Discovery Collector、空氣抽取裝置N-Capture、肥料筒倉等四個裝置進行運作,可分離牛隻的糞便和尿液,並將氨轉化為有價值的肥料。         首先,改良過後的牛舍地板能夠將糞便與尿液分離,尿液會穿過地板,而糞便會留在地板上,地板中還有負壓系統能防止氨氣進入牛舍。接著,內建傳感器的糞便機器人會定期運作,像吸塵器一樣把牛舍地板上的糞便清除,同時從後方加壓噴水清潔地板,讓牛舍內更加乾淨。當機器人被填滿時會自動到糞坑中傾倒,並繼續清理牛舍;因此,乳牛的蹄能夠保持乾淨與乾燥,發病率也降低50%,這不僅改善乳牛的健康,也是減少氨的第一步,因為避免牛的糞便與尿液混和,可以減少氨氣的產生。由於糞便機器人會將所清理的糞便傾倒的糞坑中,故糞坑內的氨氣會連同牛舍空氣中的氨氣、硫化氫和甲烷透過空氣抽取裝置過濾、捕捉氨,並將其轉化為另一種氮化合物-胺,它可以做為化學肥料的替代品。過濾後的空氣透過空氣抽取裝置流出,讓牛舍保持自然通風,乳牛居住的空間與農民的工作環境變得更安全、更健康。         透過糞尿分離裝置可以讓農場擁有不同成分的肥料,包含尿液(儲存在地板下方,含有大量的鉀)、糞便(儲存在糞便機器人傾倒的糞坑中,含有有機氮與磷酸鹽)與礦物氮肥(以硫酸銨或硝酸銨的形式儲存在肥料筒倉中),農民可以根據作物的需求,在土地上進行精準施肥,減少對化學肥料的使用量。根據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透過Lely Sphere系統可以將牛舍的氨排放量減少70%。實際測試結果顯示,每頭乳牛每年可以捕獲10至20公斤的氮,這套系統也在2021年獲得荷蘭官方的任可,並列入荷蘭氨和畜牧業法規(RAV)清單中。         該示範計劃旨在讓農民能夠使用Lely Sphere系統,菲仕蘭康柏尼合作社會提供資金協助,荷蘭合作銀行則會提供優惠利率,而Lely公司則會給有意願安裝系統的農民折扣。他們相信這些措施能帶動國家與地區當局採取行動,並提供必要的資源協助酪農業的永續發展。比起讓酪農減少飼養量,並給予補償的政策,政府不如投資在創新研究與技術上,刺激畜牧業的永續發展。【延伸閱讀】- 英國於農業活動改善空氣品質的策略—減少氨排放
【減量】飼料添加劑可改善蛋雞的生產性能並減少碳足跡
2022/11/09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中,家庭食品消費佔比為60%,這代表人類飲食模式與環境永續性的關係變得愈來愈重要,人類意識到氣候變化將導致更多極端天氣事件、生物多樣性減少並影響日常生活模式。因此,世界各地的人們開始思考食物生產對於環境影響。        英國食品標準局(Food Standards Agency, FSA)與市場調查公司益普索(Ipsos)於2021年8月一同收集消費者對於永續性飲食態度的意見,結果發現有73%的人認為購買對環境影響小的食品是很重要的,且有超過一半的人想透過改善飲食以利環境永續。不僅如此,全球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含動物生產)為目標的國家,對於政策上也有明顯改變。        為了實現生產永續性的產品,而不必徹底改變飼養動物的方式,家禽同行業者必須共同努力提高整體的牧場效率。家禽生產過程中,有80%碳足跡來自於飼料。因此,需對飼料生產、原物料、飼料效率等進行重大改變, 可透過落實生物安全、定期疫苗接種、良好飼養管理以及提供最佳營養來提高飼料效率。第一種方式為添加容易消化成分(如:酶)或減少具有抗營養因子的飼料成分;第二種方式為透過飼料添加劑,以微生物促進雞隻的腸道健康、增強免疫系統並減少病原體與飼料中的黴菌毒素影響。        美國飼料添加劑公司Alltech開發含有釀酒酵母菌株的飼料添加劑Bio-Mos,添加在蛋雞的日糧中,可提高生產性能並減少碳足跡。研究結果顯示餵飼Bio-Mos的飼料添加劑顯著提高蛋雞的日產蛋率(1.76%)、飼料效率(26.64 克/公斤 蛋)、蛋重(0.95 克/天/雞)與外殼厚度(0.05 毫米)。        此研究還評估雞蛋產生的永續性與環境影響,模擬蛋雞生命週期的結果顯示,使用Bio-Mos飼料添加劑可減少1.28%的產蛋飼料與1.5%的總排放量;環境效益為每次生產1,000公噸雞蛋可減少4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整體而言,消費者的趨勢一直決定著農業食品行業的動機與營運方式,隨著對環境影響較小的食品需求增加,生產者必須在不過多改變原有營運模式情況下,提供永續的產品。藉助類似的飼料添加劑,使家禽生產者透過營養方式,不僅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有益於環境,更能幫助家禽本身改善腸道健康並提高生產性能。【延伸閱讀】- 讓雞產下「碳中和雞蛋」-從飼料就愛地球的供應鏈
德國Siemens與英國Hoofcount合作開發智慧乳牛足浴設備
2022/07/19
乳牛會跛行是由於腳蹄上沾染細菌所引起,這會造成其疼痛、活動受限及行為改變、產乳量減少、生育能力下降、治療頻率增加、足蹄修剪成本上升及勞動力浪費等情況。對於擁有100頭乳牛的酪農來說,跛足的治療每年預計要額外花費數千英鎊開銷,而對於整個英國乳製品產業的財務影響估計遠遠超越1億英鎊。然而,定期幫乳牛洗腳能有助於減少及預防這類蹄病和跛足的發生。        全球電子與電機技術巨頭德國Siemens公司對於植物生長優化、動物健康促進和永續食品生產等智慧農業技術的應用並不陌生,目前該公司已與英國的動物足浴設備製造商Hoofcount進行合作,兩家公司將共同使用Siemens頂尖的數據蒐集及控制技術-LOGO智慧邏輯模組來結合現實及數位世界,打造智慧乳牛足浴設備,LOGO能管理及控制Hoofcount足浴盆的化學幫浦、水幫浦以及動物餵飼等關鍵機制,而控制器則允許Hoofcount追踪經過足浴池的乳牛並蒐集相關數據,最後將這些數據顯示於HMI螢幕上進行視覺化。而浴槽則設計成能進行遠端控制,並且可以將數據傳送至雲端進行分析,幫助酪農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改善乳牛的健康與福利問題。【延伸閱讀】- 自動擠奶機器人的使用有助於乳牛繁殖時的育種選擇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