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0/11/16
據了解,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會員在漁業補貼談判未能取得任何進展,係因漁業補貼規範彙編草案文件(consolidated draft text)潛在的問題(fault lines)已經顯現,尤其是因為範圍和議題優先順序不明確所導致的。   於今(2020)年9月14日至18日召開的WTO杜哈規則談判小組會議期間,主席威爾斯(Santiago Wills)大使將議程聚焦於其3個月前發表的該草案文件第5條及第8條。第5條處理禁止導致產能過剩和過漁(overfishing and overcapacity, OFOC)補貼,第8條則處理通知、透明度和監督等保留項目(placeholder)。   會員們對第5條規定仍存在嚴重分歧,包含遠洋漁業、擁有數以百萬計家計型小型漁業漁民的開發中國家及低度開發國家的彈性以及對執行漁業管理計畫的政府提供豁免(exemptions)。   在會議期間,會員們還討論印度有關特殊和差別待遇(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S&DT)之提案。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集團(The African, Caribbean and Pacific group of members, ACP)提供有關S&DT條款的具體建議。 威爾斯主席要求會員們就美國和其他幾個國家所提有關遵循新漁業補貼規範透明度條款的聯合提案進行討論。   據數個不願具名的談判人士透露,威爾斯主席特別強調在此關頭應討論有關透明度議題,但卻對於新漁業補貼協定適用的範圍、結構順序以及制度建構一無所知,這使會員們感到驚愕。   然而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聯合提案,受到數個開發中國家和低度開發國家的冷淡回應。   以下是有關第8條通知和透明度的擬議文件內容:   應阿根廷、澳洲、加拿大、智利、紐西蘭、祕魯、美國及烏拉圭代表團之請求,現將以下擬議文件分發給各會員審議:   第8條:通知和透明度 8.1.為加強和強化漁業補貼通知並使其能更有效地監督各國對漁業補貼承諾之執行情況,每個會員應依據《補貼及平衡措施協定》(Agreement on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 SCM)第25條定期通報漁業補貼之規定,儘可能提供下列相關資訊: (a)接受補貼的漁船之船名和識別碼(identification number); (b)提供補貼之海洋捕撈活動的種類或類型; (c)提供補貼之漁業魚種的漁獲量數據; (d)提供補貼之漁業魚群資源狀況(例如,過度捕撈者(overfished)、最大永續捕撈者(maximally sustainably fished)或低度捕撈者(underfished)),以及是否與其他任何會員共享魚群資源或由區域漁業管理組織(regional fisherie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RFMO)管理或安排; (e)提供補貼之漁業船隊容量(fleet capacity); (f)相關魚群資源之保育與管理措施到位; (g)每個相關魚種之總進出口值。 8.2. (a)每個會員應在本「文件」生效日1年內,向「委員會」通報現有措施或已採取的措施,以確保本「文件」的執行和管理,包括執行第3、4和5條所述之禁止措施而採取步驟,且此後此類措施若有任何修正也應通報「委員會」。「委員會」應每年重新審視政策目標,並檢視本「文件」之執行和運作狀況。 (b)每個會員應在本「文件」生效日1年內,向「委員會」說明其漁業制度,並提供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政命令供參考,若有任何修訂也應立即通知「委員會」。此外,會員可透過URL網址或其他適當的官方網頁向「委員會」提供最新的漁業制度等相關資訊來履行此義務。 8.3.每個會員應每年以書面形式通知「委員會」下列事項: (a)已確定從事非法、未報告及未受規範漁業(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 IUU)漁業之船舶及經營者名單、以及在適用情況下會員之「預防、阻止與消除非法、未報告以及未受規範漁業的國際行動計畫」(International Plan Of Action To Prevent, Deter And Eliminate 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 IPOA-IUU);       (b)與他國政府或政府機構簽署生效的漁業進入協議清單,並應包括協議名稱和當事國清單。 8.4.根據SCM協定第25.8條和25.9條規定,會員可請求被通知會員提供有關第1、2、3款所述資料提供額外資料。被通知會員應儘速以書面形式廣泛地提供該等資料。根據SCM協定第25.10條規定,若認為未獲提供第1、2和3款所述資料之會員,得將該事項提請他會員或「委員會」注意。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0/09/18)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0/11/13
荷蘭瓦赫寧恩大學研究團隊使用牛奶脂肪酸檢測與牛奶紅外光譜檢來測預測乳牛甲烷的排放量,得知兩種檢測技術各有優點,若以飼草作為牛奶脂肪酸的評估方法,會得到較全面性的結論;然而紅外光譜除了操作便利,也能對乳牛進行重複檢測。
2020/11/12
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團隊於兩年內打造出可供民眾在都市住宅區種植的「都市農耕適栽作物檢索表」,內含50種蔬果及香藥草作物;此外,桃園改良場也應用物聯網技術,發表24種可用於屋頂農園科技澆水管理模組以及室內盆花澆水警示套盆組之作物,使得都市農業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2020/11/12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會員們將於9月25日召開的農業談判特別會議(Special Sessions of the Agriculture Committee, COASS)中努力推進農業談判,以期能在第12屆WTO部長會議(the 12th Ministerial Conference, MC12)達成協議。   WTO於今(2020)年9月16日表示,WTO農業委員會(Committee on Agriculture, COA)還將討論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對農業部門之影響,並計畫就棉花議題、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SPS)措施委員會以及標準與貿易發展基金會(Standards and Trade Development Facility, STDF)分別召開會議。   WTO副秘書長沃爾夫(Alan Wolff)表示,「WTO秘書處除致力於協助會員們執行烏拉圭回合農業協定(Uraguay Round Agreement on Agriculture, URAA)和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協定(Agreement on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外,也致力於為農業談判提供必要的支持,並協助開發中國家滿足貿易夥伴的市場進入要求。」 COA   COA新任主席菲律賓籍艾斯康德(Maria Escandor)預定於9月21日至23日及11月30日至12月1日召開會議。9月的會議將包括定期交換會員們的農業政策相關資訊、針對奈洛比部長會議對出口競爭之決議採取後續行動的討論以及審查糧食淨進口開發中國家(Net Food-Import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NFIDCs)清單。議程還列出COVID-19疫情蔓延對農業部門之影響以及會員們因應疫情危機而執行的政策。11月的會議則將跟進NFIDCs決議,且鑒於COVID-19疫情造成的貿易中斷,將考量農產貿易的未來之路。 COASS   COASS將於9月25日召開,以聽取新任主席哥斯大黎加大使亞伯拉罕(Gloria Abraham)自9月初以來對其會員廣泛諮商的結果報告,並邀請會員們討論如何推進前任主席福特(John Deep Ford)已經進行的密集工作。會員們將根據COVID-19疫情蔓延來審視談判的當前現況,並討論明年MC12召開前的工作計畫。 SPS措施委員會   SPS措施委員會已於9月16日召開非正式會議,為11月2日至6日召開的SPS措施委員會會議做準備,並對7月商定的新工作計畫之執行採取後續行動。會員們還將討論MC12的SPS宣言,SPS協定成立25週年紀念,以及會員們希望在2021年SPS專題會議上進一步詳細討論任何議題。 棉花議題   在11月12日至13日召開的WTO棉花日,會員們將檢視發展援助項目,並聚焦在WTO、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及國際貿易委員會(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ttee, ITC)間有關強化低度開發國家使用棉花副產品之聯合倡議的第一批產出。這些會議還將監測棉花貿易相關資訊,並為刻正進行的棉花議題談判提供資訊。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0/09/17)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0/11/11
聯合國於2014年決定以永續發展目標(SDGs)作為未來施行議題,國際合作社聯盟也以SDGs的內容訂定聯盟成員需完成之戰略計畫與貢獻指標,在SDGs的範疇之中,農業賦予的目標任務為保障糧食安全與提出可改善氣候變遷的具體措施,對此,日本合作社聯盟也將SDGs的內容納入未來日本農業發展方針之中。
2020/11/10
西班牙柯爾多瓦大學研究團隊將近紅外線光譜儀實際應用於食品產業,其檢測範疇可包含蔬菜檢測物的物理及化學組成、感官特徵等參數,進而判別作物每個生長階段的品質與安全性,並可依據作物商品應用需求層面預期最好的採收時間;除此之外也能以科學方法進行蔬菜硝酸鹽的含量判別且給予農民肥料建議使用量,對於食品安全控管達到最適切的把關。
2020/11/09
畜禽養殖時容易遭受疾病侵襲,現今畜禽疾病感染比起過往更加迅速,對此,畜禽場域內的工作人員對於疾病來源的遏阻,與畜禽產業的安全性與可持續性有著不可分割的重要關鍵原由。   Farm Health Guardian是一個畜禽疾病緩解平台,目前已被北美、歐洲各國與英國的畜牧業者所採納應用,而Farm Health Guardian系統可追蹤與紀錄生產過程中的一切動作,可於畜禽場的人員/車輛進出口處安裝感測器,與車上裝載的GPS系統進行追蹤連結,取代傳統紙本訪客登記作業,其系統以簡便且保密方式記錄員工與來訪農場人員的車輛動向,這樣的設計也有利於短時間內對特定對象發出警訊進而阻止疾病傳播,將疾病感染的風險降至最低,並且供畜禽場管理者查閱農場出入資訊而確實保護畜禽動物的安全。
2020/11/09
Google推出Mineral做為未來人類糧食供給的秘密武器,應用眾多人工智慧技術與軟硬體的測試,並計畫能夠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使得生態系糧食生產的機制得以穩定供給未來的爆炸性人口成長趨勢以及適應人口集中於都會區的環境壓力。
2020/11/09
雖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但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杜哈規則談判小組主席哥倫比亞大使威爾斯(Santiago Wills)已決定於今(2020)年9月14日起以其研擬的主席版漁業補貼規範彙編草案文件(consolidated draft text)為基礎,加強漁業補貼談判。   會員們對於威爾斯主席於今年7月21日分發的漁業補貼規範彙編草案文件已提供初步意見,當時貿易官員們對該草案文件中有關非法、未報告及未受規範漁業(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 IUU)、過漁魚群資源(overfished stocks)、產能過剩和過漁的提案表達高度的關切。   威爾斯主席於9月2日寄給各代表團團長的電子郵件中,並未提及COVID-19疫情蔓延是否會阻礙各國首都官員的旅行。他僅指出WTO秘書處刻正採取所有預防措施,例如配戴口罩和維持社交距離。   威爾斯主席說,他「銘記許多代表團們呼籲應在實質性和程序上具有彈性,並加強漁業補貼談判工作」,並認為「考量當前COVID-19疫情蔓延以及對前往日內瓦旅遊、參加WTO相關會議和活動的相關限制,許多代表團們支持會議群聚(meeting clusters)期間和會議群聚之間採用彈性的配置、模式和形式」。   威爾斯主席表示,9月14日開始的談判將意味著「一個新的工作階段」,他並指出,該草案文件是「不完整、帶有括號的,且在幾個重要議題仍有保留項目。」會員們可自行提出「新文件」(new texts),並會將之納入該草案文件中,包括制度安排和其他議題都有列為保留項目。此外,會員們也可修正該草案文件。   正如全球領導人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第14.6條所提議之要求,今年年底前似乎難以達成新的漁業補貼規範,係因COVID-19疫情蔓延導致許多漁業補貼協議談判工作無法如期進行。 雙邊和全體會員會議   鑒於會員們對如何進行談判仍意見紛歧,威爾斯主席表示,「9月的會議會將各代表團組織的雙邊會議、其他會議與全體會員會議集中一起安排召開。」   根據威爾斯主席所述,9月工作計畫的細節包括針對「部分會員於7月所提有關過漁和產能過剩的部分條款以及通知和透明度進行討論。」   威爾斯主席表示,「我在6月25日向會員們說明該草案文件(RD/TN/RL/126和126/Add.1)的許多議題,在7月的會議中會員們已表達初步的意見,且應制定一項具彈性且聚焦的工作計畫。」   威爾斯主席針對該草案文件的許多議題表示,「仍有許多艱鉅的工作要做,這意味著我們需以有效和建設性的方法來討論該草案文件,並且不會影響任何代表團對各議題之立場。」   威爾斯大使認為,若會員們「在一項議題進展緩慢,也不應影響其他議題的談判工作,並希望能在其他議題取得進展。」   威爾斯大使表示,「總而言之,具彈性且聚焦的工作計畫應有助於我們找出該草案文件的共識和分歧點,並根據最終決策者的需要來制定各式方案」。他並建議會員們需討論該草案文件第5條有關「產能過剩和過漁」的幾項規定,包括對開發中國家的特殊和差別待遇(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S&DT)的若干條款。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0/09/10)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0/11/06
美國係全球柑橘主要生產國之一,而柑橘黃龍病感染性極強,被感染的柑橘果樹會有黃葉、青果、樹種逐漸枯萎之跡象,美國加州大學研究團隊以不破壞環境的治療病害方式進行研發,成功找出可與黃龍病菌抗衡之抗微生物肽,除了抑菌效果良好,在自然環境中穩定性高且具有系統性移動特性,農民可方便運用,對於防疫、治療柑橘黃龍病的生產成本也能有效控制。
2020/11/05
臺北市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Taipei, AmCham)及美臺商業協會(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 USTBC)於今(2020)年9月15日成立臺美雙邊貿易協定聯盟(The US-Taiwan 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 Coalition, US-Taiwan BTA),用以倡議支持臺灣和美國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談判。   該聯盟將向各行業的企業和組織提供一項機制,以讓其表達推動貿易協議談判的支持。   該聯盟將舉辦工作坊、圓桌會議和講座,說明雙邊貿易協定的好處,並準備文章、社論和戰略文件,以協助引導有關優先部門和優先議題進行討論。   臺灣總統蔡英文(Tsai Ing-wen)已將臺美BTA作為首要優先事項,雖然美國國會大力支持,但川普政府卻仍表現得不是那麼急迫。   臺灣駐美經濟代表蕭美琴(Hsiao Bi-khim)表示,希望「工商業界的支持能鼓勵美國政府,開始啟動臺美FTA談判。」   中國強烈反對臺美FTA,並於9月14日發出警告,美中關係將會因美國政府與臺灣的經貿對話會議取得進展而受到「嚴重破壞」。   USTBC主席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拒絕中國的威脅,並表示「將臺灣的貿易自由化和美中貿易關係連結是錯誤的選擇。」   「美國可以追求與中國的商業利益,同時還與臺灣達成重要且有野心的貿易協定。若因中國的擔憂而阻礙與臺灣這個美國前十大貿易夥伴的進展,此為自我審查而且也違反美國利益。」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0/09/16)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0/11/04
美國加州農業新創公司研發出新型監控感測器,可應用光學感測技術與演算法,並且將分析過的資料傳輸至雲端,進行昆蟲分類判別與昆蟲數量計算,降低以往田間黏蟲紙的使用與計數昆蟲的人工需求,而操作方法僅須透過智慧型手機就能獲取相關資訊,可使農民更簡單地判斷如何執行病蟲害防治措施。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