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1/03/25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杜哈回合規則談判小組主席威爾斯(Santiago Wills)大使將於今(2021)年2月召開一系列的漁業補貼談判會議,重點將聚焦於提出解決因工業化漁業問題造成過漁與產能過剩(overfishing and overcapacity, OFOC)從而導致全球魚類資源枯竭的相關規範。一位不願具名的談判代表表示,在討論去(2020)年12月18日發布的第二份主席版漁業補貼規範彙編草案文件(second revised draft text)中有關OFOC的相關條款之前,威爾斯主席將與瑞士大使錢柏威(Didier Chambovey)召開會議,就OFOC規範討論開發中國家的特殊和差別待遇(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S&DT)。他並表示,在有效的S&DT與滿足持續工業化規模漁業的主要補貼國家間尋求權衡簡直是緣木求魚。   一位不願具名的貿易官員表示,「這些談判涉及維護永續性、遏止主要補貼國家從事工業化規模漁業,並確保該等國家在擬議的OFOC規範中為導致全球魚類資源枯竭所造成之損害支付頭期款(pay a down payment)。」 會議時程表   威爾斯主席於今年2月4日寄給各國貿易官員的電子郵件中附上自2月15日開始召開的會議時程表,詳細內容如下:     2月15日及2月18日全天、2月19日上午保留給各代表團召開雙邊或其他會議,以及錢伯威大使和威爾斯主席可能舉辦的諮商或小組會議。    2月16日上午10點開始,威爾斯主席預計將偕同錢伯威大使非正式全體會員會議(informal open-ended meeting),討論S&DT議題,尤其是聚焦於第5.7 (c)條過渡機制的規範。 第二份主席版漁業補貼規範彙編草案文件第5.7(c)條的文句為: 「ALT 1第5.1項規範若符合以下條件,則適用於包括低度開發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y, LDCs)會員在內的開發中國家會員,給予/維持在其專屬經濟區(Exclusive Economic Zone, EEZ)內及在區域漁業管理組織/協議(Regional Fisherie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rrangement, RFMO/A)管轄海域作業從事漁業和漁業相關活動的漁船之補貼: (1)其人均國民所得(Gross national income, GNI)連續三年超過5,000美元(基於2010年的固定價格); (2)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最新公佈資料,其占全球海洋捕撈漁業年捕撈量超過2%; (3)其有從事遠洋漁業活動;以及 (4)其農林漁產業占其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比重連續三年不到10%。」 「ALT 2 其它形式的過渡機制」     2月16日下午3點開始,威爾斯主席建議再舉辦一場非正式全體會員會議,重點將放在討論漁業補貼規範爭端解決的審查標準相關問題。其中的議題是在規範相關 支柱下,是否對會員的非法、未報告及未受規範漁業(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 IUU)的裁定和魚群資源評估(stock assessments)進行審查。     2月17日上午10點開始,威爾斯主席建議利用一天討論該彙編草案文件產能過剩和過漁議題的核心架構(第5.1、5.2、5.3條)。     2月19日下午3點開始,預定舉辦代表團團長+1(Head of Delegation, HoD+1)的全體會員會議。會議上,錢伯威大使和威爾斯主席預計向代表團團長報告自1月召開一系列會議以來的工作成果。   一位不願具名的貿易官員表示,會員們對第二份主席版漁業補貼規範彙編草案文件的大多數議題仍尚未達成共識,因此會員們是否能很快達成共識仍有待觀察。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李沅融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1/02/08)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1/03/24
密西根州立大學的專家針對近海海水養殖可以永續孕育世界之觀點提出懷疑,研究表明海水養殖的貢獻潛力被誇大,因生產成本高及專產高單價魚類,將不利小規模生產者發展與弱勢族群的營養獲取。研究團隊探討近年海水養殖的文獻重點、對環境永續貢獻的實證效度、與保育兼容的模式、養殖空間的潛力評估及業者促進海洋商業化的方式,總結建議海水養殖擴大時應優先強化發展陸上淡水養殖與沿海捕撈漁業,因養殖技術基礎且成本較低,可使新興經濟體及中小型生產者受惠,有助為人類公平和糧食安全做出貢獻,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2021/03/23
南非農業技術公司Aerobotics是一家藉由無人機圖像和人工智慧提供早期病蟲害檢測的新創公司。Aerobotics公司結合衛星、無人機圖像以及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演算法為主要技術,使果農不需到農地就可即時監控農作物情況,減少工作時間且還能提高整體農作物產量。該公司利用簡易操作的雲端應用程序Aeroview來進行AI分析,提供農民實用的資訊與解決方案,以減輕病蟲害對農作物的損害。此公司獲得FMO風險投資公司與國泰航空投創公司的投資,將擴大規模拓展與新技術研發。
2021/03/22
因應全球陷入環境、社會和經濟危機,糧食、農業、生物多樣性、土地利用和能源(FABLE)聯盟提出的全球報告《Pathways to Sustainable Land-Use and Food Systems》表明,橫跨糧食生產、生物多樣性、氣候和飲食的綜合戰略可以實現《巴黎協定》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FABLE聯盟確立三個行動支柱,包含農業系統、生物多樣性、健康飲食之面向,以及制定四個步驟調整路徑,依序為設定全球目標、開發各國合適的路徑、Scenathon 方法論降低路徑差異、利害關係人審查假設。
2021/03/22
由於美國拜登政府已於今(2021)年2月5日支持伊衛拉(Ngozi Okonjo-Iweala)出任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秘書長,於是眾人將目光轉向WTO總理事會(General Council, GC)主席身上,想知道他將於何時召開總理事會特別會議,正式任命伊衛拉女士擔任WTO秘書長一職。   一位不願具名的貿易官員表示,GC主席紐西蘭大使沃克(David Walker)可能會於本週或2月15日這週召開GC特別會議,俾利讓伊衛拉女士儘快就職。   他並表示,新任秘書長可能於3月1日或4月1日上任,這取決於其行程安排。她必須籌組一個新的副祕書長團隊,因為現有由川普政府所欽定的沃爾夫(Alan Wolff)團隊在內所有人員將在她上任後一或二個月內卸任。   伊衛拉女士於2月5日在推特上表示,「我很期待WTO秘書長選舉能夠告一段落,感謝美國今日支持我出任WTO秘書長,也感謝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俞明希(Yoo Myung-Hee)女士和我一同競選此職位。」   韓國總統文在寅(Moon Jae-in)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於2月4日通過電話後,俞明希部長於2月5日放棄角逐WTO秘書長,為伊衛拉女士的任命鋪平道路。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考量各種因素,包括需振興WTO的角色,俞明希部長決定放棄其候選人資格。」  拜登政府結束杯葛   2月5日下午,美國貿易代表署(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USTR)發表聲明,支持伊衛拉女士出任下屆WTO秘書長一職。   USTR表示,「拜登-賀錦麗(Kamala Harris)政府對伊衛拉女士出任下一屆WTO秘書長一事表示強烈支持。伊衛拉博士曾在世界銀行服務25年並擔任過奈及利亞兩任財政部長,使其在經濟和國際外交領域學富五車。她以有效的領導能力而受到推崇,並已證明其具有管理大型國際組織的經驗。」   USTR表示:「美國已準備好參與WTO下一階段的進程,就WTO秘書長達成共識決。」「拜登政府期待與新任WTO秘書長合作,實現WTO實質性和程序性改革。」   USTR同時讚揚俞明希部長角逐WTO秘書長,並「尊重其退出競選的決定,以促進WTO達成共識決。」   在正常情況下,俞明希部長會在去(2020)年12月7日那週退出角逐WTO秘書長,但知情人士表示,其在那週與前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一對一會談時,告知其退出競選的決定,但萊特希澤先生堅持要求她繼續競選。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貿易官員表示,伊衛拉女士面臨一項艱鉅的任務,即解決貿易機構的系統性危機。   他並表示,在各國間愈加發酵的貿易保護主義中,包括美國的「購買美國產品(Buy America)」的貿易政策、歐盟對疫苗的出口限制、兩階段爭端解決機制的失靈,以及會員們對談判桌上所有議題皆抱持不信任的情況,因此要期待新任WTO秘書長能解決這些議題實屬「妄想」。   至於伊衛拉女士憑藉其過去在國際發展機構的經驗,是否能帶來典範的變革和嶄新的思維,仍有待觀察。 呼籲WTO改革   美國國會強調,其盼新任WTO秘書長能實現美國長久以來一直在尋求的WTO改革。眾議院歲計委員會(House Ways and Means Committee)主席尼爾(Richard Neal)表示,「WTO是美國貿易政策的重要基石,亟需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人來進行必要且遲來的WTO改革。」他並要求美國政府與新任WTO秘書長合作,「確實地解決長期存在的議題,包括爭端解決機制(dispute settlement system)、透明度(transparency)、通知義務(notification obligations)、補貼規範(subsidy disciplines)、特殊和差別待遇(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S&DT)等。」   共和黨副主席布拉迪(Kevin Brady)(R-Texas)參議員也提出相似觀點,他要求WTO會員們共同努力,並與美國合作,以實現有意義的WTO改革,並使WTO成為現代經濟中有效的機構。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李沅融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1/02/08)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1/03/19
馬達加斯加 ( Madagascar ) 受限於貧窮無法經常購買肥料為水稻施肥,加上磷易被土壤吸附的特性,當地水稻常面臨磷缺乏的情況,導致稻米生產量遠不及於消費量。為改善此一情況,協助馬達加斯加達成稻米自給自足,日本國際農研開發磷土浸漬法,預先將水稻苗浸致含磷泥漿中再進行移植,結果顯示,稻米收成量有顯著上升,且水稻生長期縮短避免低溫逆境,期改善非洲水稻種植環境。
2021/03/18
經濟部在智慧國際預認證創新服務展示會宣布,運用AI人工智慧分析及區塊鏈技術,幫助國內水產養殖業龍頭廠商口湖漁類加工合作社成功取得台灣首張BAP認證,協助台灣打入國際漁產市場供應鏈,拿到進軍美國大型連鎖量販及餐飲市場的門票,預計增加2.4億元產值。
2021/03/18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會員們已承諾持續漁業補貼談判的動能,許多會員指出,應儘快達成漁業補貼協議。在今(2021)年1月舉行的一系列會議期間,談判重點聚焦在第二份主席版漁業補貼規範彙編草案文件,議題包括魚群資源評估、家計型漁業(Artisanal Fishing)以及漁業補貼規範是否允許非違反協定控訴(Non-Violation Complaints, NVCs)。   WTO第11屆部長會議(11th Ministerial Conference, MC11)和永續發展目標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14.6條賦予談判人員的一項任務,即確保在2020年達成一項漁業補貼協議,禁止對非法、未報告及未受規範漁業(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 IUU)的補貼,並禁止某些會導致產能過剩和過漁的補貼。   去(2020)年3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危機導致實體會議暫停,會員們則透過視訊會議和書面交流持續談判。儘管WTO會員已作出努力,並在去年11月下旬「幾乎每日」召開會議,但仍未能在12月14日貿易談判委員會非正式會議前完成漁業補貼談判。WTO會員們承諾在2020年取得進展,並在2021年達成一項決議。   今年1月,會員們透過一系列會議進行深入的討論,包括全體會員會議、雙邊會議以及WTO杜哈回合規則談判小組主席哥倫比亞大使威爾斯(Santiago Wills)與20多個會員的諮商。威爾斯主席將此一系列的會議描述為「建設性的開始」,並歡迎會員們共同完成談判。   關於魚群資源評估,會員們除了討論最大永續產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 MSY)之外,應利用哪些參考值,來確定某一特定魚群資源是否維持在生物永續水準(Biologically Sustainable Levels),並應豁免禁止產能提升的補貼。   第二份主席版漁業補貼規範彙編草案文件第5.2條註腳13列出MSY和其他參考值可用於評估魚群資源。部分會員建議簡化該條款,以包括所有依賴數據的可能方法,而非明確列出不同的數據值。其他會員表示,其將反對依賴於漁業管理和魚群資源評估的「例外淹沒」(watered down by exceptions)的一項漁業補貼協定。部分會員警告,應避免在漁業補貼協議中製造漏洞,從而允許使用不可靠的魚群評估方法。   關於家計型漁業,會員們討論厄瓜多所提出的一項提案,該提案定義「家計型漁業」的資格,因此將可豁免禁止過漁魚群資源、產能過剩和過漁的補貼。   部分會員表示,其更喜歡第二份主席版漁業補貼規範彙編草案文件中的方法,即開發中國家和低度開發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LDCs)的管轄海域,定義為離海岸12海哩,將依據IUU漁業、過漁魚群資源以及過漁和產能過剩章節的特定規範,「從補貼禁令中劃分出來」(carved out of subsidy prohibitions)。贊成使用海哩方法的會員們認為,管轄海域是大多數小規模漁民作業的地方,因此是實施豁免更務實的方式。其他會員支持定義家計型漁業,目前提議的方法也將適用於已開發國家的家計型漁民。   會員們討論漁業補貼協議是否允許NVCs。在貨品和服務貿易方面,即使沒有違反協議,各國政府可根據現行WTO規則向爭端解決機構提交NVCs,如果該國政府可證明其預期利益係因另一國政府的措施而被剝奪。大多數會員認為,漁業補貼協議爭端解決一章,應將NVCs排除,因其認為NVCs在市場進入議題比永續性議題更重要。然而,部分會員表示,現在討論NVCs尚為時過早,因為尚未定義核心的補貼禁令。他們並警告,放棄NVCs的可能性也將會限縮透過解決爭端執行協議的範圍。   關於對開發中國家和LDCs的特殊和差別待遇(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S&DT),瑞士貿易官員錢柏威(Didier Chambovey)大使於去年被任命為「主席之友」(Friend of the Chair),以促進該議題之討論。在今年1月一系列會議的最後一天,錢柏威大使表示,要制定雙方同意的解決方案「仍有許多工作要完成」。   威爾斯主席打算在今年2月15日至19日召開第二次一系列的會議。此外,會員們將在閉會期間持續開會。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彭郁舜編譯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1/03/17
農業光伏相較於一般太陽能發電設置,更能有效利用空間,同時經營農業與太陽能發電。Chad Higgins認為農業光伏若能大面積應用,每年可減少降低33萬噸碳排放量,提供美國高達20%供應電力,並且可為當地創造超過10萬的就業機會,活絡當地經濟,為氣候變遷與經濟發展找尋一平衡點。
2021/03/16
微軟的免費APP—Lobe,可從Windows或Mac電腦上下載,並使用開放原始碼機器學習架構,輕鬆將學習模型輸出,在用戶的機器上訓練自定義機器學習模型,且訓練為自動進行,用戶只要導入希望Lobe辨別的事物之圖像便能開始運作。Lobe建立APP可幫助蜂農即時測知天敵,以及應用於群眾外包數據庫,完善海洋測繪的缺漏以制定更理想的政策等。
2021/03/15
德國公司Respeggt GmbH開發的Seleggt Circulus採樣系統,以全自動運行的非侵入性採樣和卵內性別測定方法,改善之前Seleggt Acus系統的缺失,由於不再需要清潔任何採樣針,總採樣時間減少到每個雞蛋只要一秒鐘,大量提升其產能。法國NECTRA公司開發的集蛋輸送系統-Nectra SAS可將雞蛋自動化從托盤轉到運輸機上的雞蛋移動杯中,經自動化分類後再轉移到孵化盤上,使孵化盤的填充過程自動化。減輕大量的工作量,並提高了雛雞孵化場的孵化率。
2021/03/15
儘管會員們在杜哈發展議程(Doha Development Agenda)貿易談判已完成大量工作且迄今尚未正式終止,20個國家根據烏拉圭回合農業協定(Uraguay Round Agreement on Agriculture, URAA)第20條「改革的持續性」,提出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農業談判境內支持議題的談判架構。   一位不願具名的貿易官員表示,雖然漁業補貼談判是根據杜哈規則授權而進行的,但在總理事會或部長會議上未經會員批准而試圖取消杜哈農業談判導致許多開發中國家感到沮喪。   儘管如此,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印尼、馬來西亞、紐西蘭、巴基斯坦、巴拉圭、秘魯、菲律賓、泰國、烏克蘭、烏拉圭和越南等20個國家已就境內支持談判提出四個基準的典範,如下所述: (1)會員們應承諾並致力於2030年前,將目前全球農業具貿易與生產扭曲效果的境內支持措施總金額削減至少一半以上。 (2)為此,會員們應談判達成一項協議,以限制和削減具貿易與生產扭曲效果的境內支持。該談判應涵蓋URAA第6條「境內支持」條文中具貿易與生產扭曲效果的所有形式之支持措施。」 (3)考量各會員的發展需求,會員削減境內支持的貢獻應與其目前應享的權益大小及其對全球市場的潛在影響成比例,以確保在2030年前實現全球目標。 (4)根據URAA第18條規定應履行現行WTO通知義務,從而強化現行境內支持承諾的透明度,並應盡最大努力提供所有應通報而未通報之境內支持通知。一位要求不願具名的談判人員表示,更早時,中國和印度曾提議應取消美國、歐盟、日本、挪威、臺灣、韓國和瑞士等之大型境內補貼國家之農業境內總支持(Aggregate Measurement of Support, AMS)。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彭郁舜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1/02/03)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