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農糧領域
農糧領域
2021/07/13
農業害蟲的肆虐及防不勝防,每年都會造成農民及農產品進口商龐大的經濟損失,英國研究團隊與病蟲害管理公司合作研究,為原本僅於醫療領域使用之快速蒸氣離子質譜儀找到了另一種創新用途,期望未來有害生物的辨識不再耗時費力,甚至能進一步於進口貨物檢疫上做出貢獻。
2021/07/12
日本農林水產省,每一年會依據政府擬訂農業施政主軸,如:強化農業體質、因應環境變化、糧食安全等重要議題,滾動式調整修訂農業技術基本方針,以及為因應新領域、現況所需發展新技術,提供各地方相關單位作為企劃、制定計畫、策略項目等參考方向。
2021/07/09
一般消費者泡茶完畢需處理茶葉/茶包廢棄物,而速溶茶粉的營養價值相較全葉茶流失較多,洛杉磯新創公司Tea Drops的創辦人兼執行長Sashee Chandran開發出專利商品─茶固體混合物,具有茶粉顆粒細緻、不含茶濾袋、外型小巧趣味、熱水沖泡後便可立即飲用之特色,製程為先將茶葉研磨至顆粒約0.1~0.2mm,並混入水與甜味劑、黏著劑、香料等,經加熱、定型、冷卻後製得。產品開發目標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方便快速、沉澱物少、保有風味及營養的沖泡茶飲品。
2021/07/07
日本農林水產省於2019年啟動「智慧農業試驗計畫」後,日前依據該計畫所發表期中成果報告內容,針對最具規模旱作(小麥、大麥)、陸地蔬菜(高麗菜、菠菜、甘藷、西瓜)、園藝設施(青椒)、果樹(溫州柑橘)、地方作物(茶葉)等五大領域,說明施行成果。
2021/07/06
日夜光照的變化導致了生物體內晝夜節律時鐘(生理時鐘)的演變,從而調節了大多數植物的生理表現,如光合作用、新陳代謝、開花、水分利用及逆境反應等過程。晝夜節律系統對作物的普遍影響顯示,未來的糧食生產可藉由改變植物的晝夜節律,設計特定基因表達的適當時機以及在一天中最有效的時間進行農業處理而更有效的利用資源。這項研究於4月30日發表在《科學》雜誌。
2021/07/05
At One Ventures、BDC Capital 、 Fulcrum Global Capital 、 Golden Opportunities Fund及加拿大永續發展技術中心將與Precision AI視覺辨識機器公司共同合作並運用人工智慧無人機為不同規模之農場及農業機械製造商提供精準且自動化地噴灑設備,希冀藉該設備來達到保護種植期間之農作物並且優化農田。
2021/07/02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研究人員最近開發了一種稱為SmartFarm的太陽能全自動灌溉模組,該模組含有新型銅基水凝膠,可在相對濕度較高的夜晚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儲存於凝膠中,在白天陽光下釋放水分進行灌溉,可解決目前世界上兩個重要問題-水資源短缺和糧食短缺。SmartFarm可以在集水和灌溉過程進行微調,以適應不同類型的植物和當地氣候優化農業種植。先前「夏威夷太空探索類比與模擬」計畫(HI-SEAS)對此新型銅基水凝膠進行了實驗測試,表示其未來有潛力應用於太空農業的濕度控制。
2021/07/01
聯合國今天公布一份草擬報告指出,日益暖化的地球對人類健康帶來重大影響,飢餓、乾旱與疾病將在數十年內讓數以千萬計人飽受折磨。
2021/06/30
康乃爾大學近期發布研究,利用智慧型手機拍攝葡萄並以機器學習技術運算估計可能的產量。該方法將比傳統人工估算的方式更能提早準確預測葡萄產量,除操作簡易外成本亦較傳統方法低廉。
2021/06/28
為因應地球環境劇變,維持糧食穩定生產,全球紛紛已將永續農業生產與糧食供應系統納入重要執行項目。對此,歐盟推了「新農場到餐桌」戰略,目標設定30年內將減半化學農藥以及擴大25%有機農業耕作面積。各歐盟國家也須加入此項戰略目標的計畫管理與執行。除歐盟國以外,美國拜登政府宣示達成農業溫室零排放。對於氣候變遷等議題,國際間已擬定相關因應戰略。
2021/06/25
Demetria是一家運用數位科技來識別及追蹤咖啡豆品質的咖啡供應鏈新創公司。該公司建立了一個以AI為基礎之數據智能平台- “e-Palate”,使咖啡豆能準確對應行業標準的咖啡風味輪。從而在整個咖啡供應鏈中進行口味評估和特性分析,及提供快速且準確的品質測量和可追溯性。咖啡農可透過該技術來確定或管理其作物的質量,並藉此提升咖啡農於咖啡供應鏈上所獲得之利潤。此外,該技術也可確保咖啡產業之永續性發展。
2021/06/24
離島第一個公設有機集團栽培專區在金門縣農業試驗所上路,預計3年內取得有機認證。縣府初估,後續每月平均可生產4萬公斤蔬果,在地消費者就吃得到在地有機食材。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