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農糧領域
農糧領域
2021/08/26
為推展循環農業,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表示,台灣每年產生15.6萬公噸廢菇包、2.8萬公噸廢棄羽毛,經木黴菌、羽毛分解菌處理,可產出園藝、設施作物適用的介質,生產成本還可降低。
2021/08/25
利用電腦視覺技術搭配特製微針自動從特定植物細胞中提取代謝物,取代傳統以機械性研磨分離及溶劑萃取的破壞性方法,本研究於2021年5月16日發表於Plant Physiology期刊。
2021/08/24
一項新研究發現,咖啡生產過程的廢棄咖啡果肉可用於加速恢復舊農業土地上的熱帶森林。研究結果發表在英國生態學會的Ecological Solutions and Evidence期刊。
2021/08/23
農業過去以來帶給人們的傳統印象,難以與數位化三個字有連結。然而,在近年來整體大環境變動、以及農民的高齡化與後繼傳承問題逐漸嚴重,更是促使這場農業變革關鍵因素。
2021/08/20
疫情影響下,一些農村長輩無法到山邊田野間從事身心靈活動,新北石碇烏塗社區在地青年黃政漢,過去帶著所學返鄉推動農村再生計畫,最近更規劃向居民推廣線上教學,包含學習正念呼吸、坐禪和行禪以及合適的瑜珈肢體動作,加深社區高齡長者的對於新興事物的好奇與情感。
2021/08/19
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鬥爭中,農業和糧食生產處於第一線。溫度上升,海洋酸化等,對構成人類飲食的動植物群造成了嚴重破壞,據研究預估,隨著全球氣溫不斷上升,若是再上升2°C,將會有5種食品面臨再也吃不到的危機。
2021/08/17
Inari是一家專門從事種子編輯技術的公司,該公司使用CRISPR技術來快速編輯種子之基因,並將其應用於農作物研究上。藉該編輯技術來改變其糧食生產方式,從而提高糧食生產的永續性。同時,增加糧食產量及降低農業足跡。
2021/08/16
現代農業過於依賴農藥及化學肥料的使用,將導致無法挽回之環境污染及生態系統的破壞,日本東京理科大學研究團隊從植物之間傳遞危險訊號的化學誘導防禦基因活化能力中得到靈感,計畫透過化學修飾天然萜類化合物-薄荷醇,提升其活化植物免疫系統效果,用以作為化學農藥替代品,減低環境生產成本。
2021/08/13
農委會茶改場建置「台灣茶葉生產管理資訊平台」,提供全台主要茶區即時、歷史及預警氣象資料及每月更新五大茶區10處監測茶園管理資訊,提供包含茶樹目前生長狀況、推估當月生長情形、茶園病蟲害、推薦用藥及專家建議等資料,茶農朋友能查詢該茶區預測的採茶期的茶芽葉片數及重量,可提供茶農田間管理及採收排程參考。
2021/08/10
根據美國環保署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數據,食物浪費每年給美國造成的損失估計為 2180 億美元,而全球則損失近 9400 億美元。位處加州的處理食品廢棄物公司Apeel將收購ImpactVision軟體公司,而該被收購之公司主要是應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高光譜成像技術於產品供應鏈上,以確定其產品之品質、新鮮度、成熟度及、植物營養含量。 希望結合ImpactVision的高光譜成像技術與Apeel的塗層保值期延長技術減少產品收穫後之損失、優化分銷和延長產品保存期限,進而於根本上改變產品供應鏈之型態。
2021/08/09
日本推動地方創生起源主要因人口結構改變下所受到衝擊提出的因應政策。原本人口數排行落後的日本四國高知縣,正首當其衝面臨這嚴峻的挑戰。根據數據顯示,高知縣的人口數全國倒數第二名(人口數約72.8萬人),高齡化比率高居日本全國第2高(32.5%),眼前所見數據猶如戰前1920年情況一般。身為這項衝擊前線的高知縣,卻擁有鮮少人知的富有自然環境與傳統歷史文化底蘊。
2021/08/05
台灣農業人力長期不足且面臨老化,缺工現象更顯嚴重。在技術處及農委會科專計畫支持下,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服創所)與長生製茶廠及茶業改良場(茶改場)合作,開發「農機智慧管理系統」,實現茶園規格化、機械化及數位化的目標,成功吸引日本採茶機市占六成的農機企業-落合刃物青睞,並在資策會台日產業推動中心協助下,透過台日產業數位轉型(DX)線上講座完成第一階段成果露出。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