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發展新興貝類養殖 盼調節貝類產能增加漁民收益

2019/06/11 @臺灣

發展新興貝類養殖 盼調節貝類產能增加漁民收益

  臺灣人愛吃貝類,每年除了吃掉8萬公噸以上國產貝類外,還得從國外進口,補足市場需求,但貝類生產過程易受氣候、疾病影響,無法穩定生產。國立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董哲煌與多位研究人員先後投入開發香螺、江珧蛤等高價新興貝類繁養殖技術,除了增加貝類養殖種類、協助產量調節外,更希望能為養殖業者增加收益。

發展新興貝類養殖 盼調節貝類產能增加漁民收益-1

國內貝類食用需求大

  臺灣貝類年生產量超過8萬公噸,主要為牡蠣與文蛤,佔全年度總產量達85%以上,不過由於國內市場需求大、且全年皆有消費需求,目前除了國產養殖外,也有廠商從國外進口近3,000公噸牡蠣及蛤蜊填補市場需求。
由於牡蠣與文蛤容易受到氣候影響,夏季死亡率高,再加上近年文蛤發生不明死亡原因,如2016年國內爆發大規模文蛤死亡事件,使得當年度文蛤產量僅剩3萬8千公噸,為前一年度的6成產量,除了影響漁民收益外,市場價格也隨之攀升。
  對於研究單位來說,除了協助養殖業者強化現場貝類養殖管理,輔導產量穩定外,投入研發新興貝類養殖研究也成為近年研究重點之一,透過新興貝類開發、生產與推廣,不僅可協助市場調節產能,更可開發適應氣候與環境強的貝類,增加養殖業者收益。
  農委會去年推動農業生物經濟產業國際化與永續發展計畫方案,結合各領域學者專長,因應人均可耕地不足、氣候變遷及資源匱乏,發展現代化生物技術,因此董哲煌與現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助理教授朱建宏、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水產科技研究所研究員呂仲倫合作「新興貝類-香螺及江珧蛤生產育肥及養殖技術研究開發」,運用生態調查、生殖、養殖等專長,為國內養殖業投入新興物種。

開發新興貝類調節產能

  「會投入香螺及江珧蛤開發純屬意外」,董哲煌笑著說,臺灣沒有發展香螺養殖產業,多以捕撈為主,主要是學生對香螺有興趣才一起投入研究。
  董哲煌表示,香螺又名天狗螺、響螺,中國一顆價格曾販售到200元人民幣,日本也有食用香螺的習慣,是具有市場性的物種,透過團隊在雲林長期蹲點採集香螺,確立生活史,發現國內香螺產季從每年9、10月持續到隔年2、3月左右,僅有在特定時節才會到近海覓食。
  董哲煌的香螺研究進行三、四年以上,能將香螺順利養大、繁殖產生下一代,他笑著說,香螺繁殖要看心情,產卵水溫也得控制在25度左右,有與業者進行田間試驗,試養結果反應良好,孵化後活存率可達8成以上。

發展新興貝類養殖 盼調節貝類產能增加漁民收益-2

  一次機緣下,朱建宏、呂仲倫希望能借重董哲煌開發香螺繁養殖技術經驗,投入江珧蛤相關研究。
  董哲煌從盒子拿出巴掌大的江珧蛤,他表示,江珧蛤依據品種不同,體型大小也有差異,有些可長到30公分以上,過去玻里尼西亞人會運用江珧蛤作為珠母貝生產珍珠,近年國外養殖江珧蛤多以食用為主,當中的貝柱就是大家熟知的腰子貝,炒奶油相當好吃。
  開啟新物種的繁養殖研究得從生態調查開始,董哲煌表示,朱建宏帶著學生去澎湖進行江珧蛤生態調查時,發現當地以黑旗江珧蛤 (Atrina vexillum) 、 尖角江珧蛤 (Pinna muricata)為主,由於澎湖人覺得江珧蛤烹煮麻煩,因此較少人食用,海底的江珧蛤甚至長到40公分以上。
  雖然澎湖人較少食用江珧蛤,但其他國家的江珧蛤早已發展成養殖產業,甚至大量養殖作為外銷產品,董哲煌說,或許臺灣可以嘗試發展江珧蛤養殖。

提供穩定飼料來源為一大難題

  發展江珧蛤人工繁養殖技術得先消除民眾對於外來種的疑慮,研究團隊在澎湖海域找到野生江珧蛤後,花了非常多的時間確定江珧蛤各區分布的品種及遺傳資訊,確定物種原本就有生長在臺灣海域,才能再進一步開發繁養殖技術。
  董哲煌表示,目前研究已確定江珧蛤生殖時間落在7、8月份,不過國內對於江珧蛤研究較少,後續養殖技術開發還有一段路要走。現階段野生的江珧蛤通常是直立插在土裡生長,國外則採取吊養或直接插在土裡養兩種方式。
  問到香螺與江珧蛤是否真的能成為國內新興養殖貝類物種,董哲煌直說,「高單價水產品,但還得開發輔助性飼料」。

發展新興貝類養殖 盼調節貝類產能增加漁民收益-3

  董哲煌強調,香螺與江珧蛤因為都屬於高單價的水產品,極富市場性,像日本料理店、海產店、外銷都是市場通路,但香螺屬肉食性貝類,會去獵食其他貝類,如何建立穩定的飼料來源供應是一大難題。
  至於江珧蛤屬濾食性貝類,養殖所需使用的藻水量比文蛤還多,可能得開發飼料餵食,不然養殖成本會過高,董哲煌不建議直接在養殖池內飼養,可放養少數與石斑、蝦子混養,若要產業化可能要考慮在海中飼養,養殖方式都需要再進行多種嘗試與評估。


【相關資訊】
想更進一步了解此專案研發成果細節,請逕洽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陳小姐,電話:03-5185092,信箱:1032201@mail.atri.org.tw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