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福壽螺隨灌溉計畫蔓延之研究-肯亞案例

2025/07/15 @國際

摘要

近年來福壽螺入侵肯亞地區並重創水稻生產,隨著灌溉計畫、農機具等方式逐漸傳播,研究人員進行田野調查繪製福壽螺族群地圖,並分析未來遭入侵的風險地帶,有助於制定管理、防治及隔離措施。

示意圖

福壽螺隨灌溉計畫蔓延之研究-肯亞案例
福壽螺隨灌溉計畫蔓延之研究-肯亞案例

  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世界上最嚴重的100種外來入侵種之一,原生於南美洲,由於其對於環境變化及壓力適應性強、繁殖率高、具有強大的防禦機制且多數地區並無天敵,導致傳播迅速並造成經濟與生態嚴重影響。此外,福壽螺作為寄生蟲的載體,可能加速寄生蟲傳播導致危害人體健康。近年來,福壽螺入侵肯亞地區造成水稻減產約14%、淨收入損失約60%,農民嘗試各種方法如化學農藥、人為移除等皆無法有效防治其危害。隨著肯亞灌溉計畫執行,福壽螺有擴大傳播的風險,由肯亞植物健康調查局(Kenya Plant Health Inspectorate Services, KEPHIS)與國際農業及生物科學中心(CABI)合作,探討福壽螺在灌溉計畫中傳播情形,並繪製入侵範圍與程度地圖,將有助於制定管理與防治措施。

  肯亞灌溉計畫包含五個細項計畫,研究人員於2020-2022年間進行田野調查,在Kirinyaga縣的Mwea計畫中發現福壽螺族群,由族群密度最高的入侵地沿著水稻田、河流、運河等相互連接的水道逐漸蔓延,極端氣候造成的洪水、農機具共用皆加速害蟲傳播,鄰近的塔納河縣(Tana River)與基蘇木縣(Kisumu)雖然暫時未發現福壽螺,然而由於植物材料與機械的互助合作關係,使兩地面臨高風險。研究人員分析了非洲大陸受福壽螺入侵的潛在風險,指出肯亞西南部、塔納河沿岸和蒙巴薩附近的沿海地區非常適合福壽螺,馬拉威、馬達加斯加和烏干達等國也存在很高的入侵風險,莫三比克、坦尚尼亞和衣索比亞則有部分地區風險較高,相關文獻發表於CABI Agric Biosci期刊。

  透過此研究了解並預測害蟲的分布與傳播,研究人員提出同步耕作、改善種植制度、水田管理等措施,期望有助於政府妥善分配資源、制定相關管理與隔離措施,有效控制福壽螺的傳播。
【延伸閱讀】- 剋星來了!3款「福壽螺清除機具」雛形機亮相

 


🎓【知識Q&A】

Q:肯亞灌溉計畫中,福壽螺是如何透過灌溉網絡蔓延並威脅鄰近地區的?

A:研究發現,福壽螺在Mwea灌溉計畫區內,沿相互連通的水稻田溝渠、河流及運河擴散;極端氣候引發的洪水攜帶螺體與卵塊漂移,而共用農機具又助長螺卵附著運送,使其逐步進入塔納河縣與基蘇木縣,形成高風險傳播路徑。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