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7 @臺灣
經濟部技術處推動的工輔農策略,在跨部會努力下,與地方政府、農委會、勞動部與原民會等合作,已成功在原鄉創造技術帶動經濟價值擴散的典範,落實聯合國里山倡議政策(環境永續與在地經濟),及循環經濟(淨零碳排)觀念,以科技支持無毒永續、智慧生態、在地生產與跨領域產業生態系,開啟部落農業生產科技化、高值材料化及跨領域產業協同擴大規模經濟力提升的契機。
示意圖
經濟部技術處推動的工輔農策略,在跨部會努力下,與地方政府、農委會、勞動部與原民會等合作,已成功在原鄉創造技術帶動經濟價值擴散的典範,落實聯合國里山倡議政策(環境永續與在地經濟),及循環經濟(淨零碳排)觀念,以科技支持無毒永續、智慧生態、在地生產與跨領域產業生態系,開啟部落農業生產科技化、高值材料化及跨領域產業協同擴大規模經濟力提升的契機。
其中,工研院透過讓部落生產者應用科專成熟技術,並轉為跨業供應鏈一環,成為帶動原鄉經濟力提升的重要貢獻之一。同時,搭配帶領小學生認識傳統民俗作物、透過科技導入讓年輕族人留鄉工作意願提高,更是技術擴散與讓在地感動的關鍵。而呼應「技術搭台、文化唱戲」在原鄉體現的原則,所帶動社會效益與部落住民對自我經濟營造的期許、生活習慣改變,已成為在地持續深耕的重要動力。
例如屏東產出的紅藜麥,透過科學驗證,生態科技種出來的台灣藜麥具備高營養價值、機能性與潔淨度,搭配導入六級化跨產業商業模式、提高收購標準與開放加入契作,以保障原鄉耕作者收益。這種結合原鄉土地關懷、以農工合作技術,為生產基礎打造部落即農場、文化即品牌的原鄉特色農產,在市場上獲得肯定。另一方面,能依循生態科技生產、具品質保證與大廠穩定收購的台灣藜原料。
在實務推動上,導入循環經濟觀念,在屏東原鄉的台灣藜作物中也得到體現,並創造廢料變原料的經濟價值。去殼的台灣藜在保證收購後價格變高,且以生態科技生產的藜麥因不具農藥殘留,原來要丟棄的外殼,也成為周邊科學園區生技公司用來生產化妝品。這些跨領域產業生態系的串聯,幕後推動的基礎,就是成立原鄉優質原料共同供應平台的農協組織。而經濟部科專發展之AIoT(農業物聯網)智慧田間管理農務系統的應用,成為讓跨領域廠商安心收購的重要依據。
最後,讓技術留在部落成為供應者是延續經濟力的重要手段。
是讓部落生產者具備初級加工與材料供應能力,成為優質原料轉換高值材料進行產業化的重要推手。透過建構原鄉族人能共享材料加工的基地,配合工研院生技無毒檢測服務,以及協助成立的「原住民特色農業協會」將材料品質標準化、採購供應單一化,翻轉特用作物不再只是在地販售原料,還可成為食品加工及化妝品基礎材料供應價值鏈一員。
建構跨領域技術整合搭配產業生態系,是成功提升原鄉農業經濟力的新動能,這種透過生態材料與智慧科技,在維持原鄉優質環境意象下,共同打造跨領域六級化產業供應鏈,成為提升原鄉經濟的重要架構。技術處主導推動偏鄉「技術搭台、文化唱戲」,目的是保留地方傳統文化,並應用快速組合成熟的科專技術成為公共財,帶動跨部會資源導入,促成在地傳統產業技術創新的機會,並成為快速促進區域經濟力提升的標竿。
而以科專的生態智慧科技為基礎,在部落文化框架內,透過技術公共財與跨領域產業生態鏈構築原鄉產業創新模式,也讓原本僅屬於部落傳統民俗作物,躍為地方經濟力主軸。
除讓族人重新認知產業化的意義外,也增加年輕人留鄉工作的意願,更發揮「技術搭台、文化唱戲」、以工輔農協助原鄉經濟發展的重要精神。【延伸閱讀】印度智慧型耕作技術將幫助農民擴展農業經濟規模
(作者是經濟部技術處東部特用作物多元應用產業技術計畫主持人)
資料來源
文章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