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9 @國際
為有效解決塑膠廢棄物的環境問題,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團隊運用麵包蟲進行塑膠分解的實驗,發現麵包蟲腸道對於可分解塑膠,並將塑膠添加劑HBCD排泄出體外而不會在體內累積並進入食物鏈中,影響其他層級的食物鏈生物。
示意圖
自開發以來,塑膠在生活中受到廣泛使用,同時也產生嚴重的環境問題,近年來人們對於環境中塑膠污染的認識程度提升,但對於塑膠製造過程中所使用的有毒添加物的關注性卻較低。光是2015年,就有將近2,500萬噸的化學物質添加到塑膠中,例如聚苯乙烯塑膠類製品(Polystyrene,簡稱PS)於製造過程中會添加六溴環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簡稱HBCD)作為阻燃劑,而HBCD的結構穩定,於環境中不易降解,可能對健康和環境產生嚴重影響。因此,歐盟已計劃禁止使用HBCD,而美國環境保護署正在評估其風險。
麵包蟲(mealworm)飼養容易,常作為雞、蛇、魚、蝦等動物的飼料來源之一,也能以塑膠為食。過往研究曾發現麵包蟲腸道中的微生物會在消化過程中分解塑膠,雖然這樣的發現可能有助於解決塑膠廢棄物問題,但在開發處理塑膠廢棄物的新技術時,也應一併考量有毒添加物的分解與生物累積狀況。【延伸閱讀】日本農業基礎研究逐步落實於社會應用
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利用實驗觀察麵包蟲分解PS塑膠的情形,發現麵包蟲所吃下的塑膠有一半變成排泄物,另一半則轉化成二氧化碳排出。而且,麵包蟲吃下塑膠後的24小時排出了90%的HBCD,48小時候基本上就將HBCD全數排出,麵包蟲的健康狀況不受影響。另外,若將這些麵包蟲拿去餵食白蝦(litopenaeus vannamei),白蝦的健康狀況也同樣不受影響,顯示麵包蟲腸道可能在濃縮和去除HBCD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使得麵包蟲就算吃下HBCD也不會在體內累積與進入食物鏈。
研究人員表示,HBCD經過麵包蟲後仍具有危害,若是未來要使用麵包蟲作為處理塑膠廢棄物的手段,必須思考與採用其他更具生物分解性的替代材料,並必須減少這種一次性產品的依賴性。相關研究發表於<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資料來源
文章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