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北方玉米葉枯病的毒性基因標定與遺傳特性

2018/03/05 @國際

示意圖

北方玉米葉枯病的毒性基因標定與遺傳特性

  北方玉米葉枯病(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為玉米的真菌性病害之一,其病原為Setosphaeria turcica,是子囊菌的一種,感染後造成玉米葉片上具有綠灰色壞死病斑,未及時處理會使得產量下降。雖然先前的研究已找出玉米中的抗性基因,但真菌也會持續演化以突破玉米的防禦,故需了解S. turcica和玉米基因間的相互作用與長久以來遺傳的變化,以幫助辨別致病菌株與生產具穩定抗性的玉米品種。

  目前已知Ht1、Ht2、Ht3和HtN等基因能協助玉米抵抗不同品系的北方玉米葉枯病,但確切的機制與基因位置尚未明瞭。為研究毒性與其他性狀發育間的遺傳關聯,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植物病理學助理教授Santiago Mideros及其團隊繪製了S. turcica基因圖譜,並使用不同性狀的玉米雜交,分離了221個子代,透過定序與分析後列出了2078個單核苷酸多態性標誌(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 markers);透過觀察病原與植株間的親和性與基因變化找出了AVRHt1和AVRHt2的位置,以及顯示了真菌毒性與菌絲生長間的關係。此外還確定了基因分子標記,未來可針對田間環境取樣,找出田間環境中的致病菌株,或是幫助培養具有抗性的玉米品種。【延伸閱讀】對抗小麥莖銹病的新發現

  相關研究發表在Phytopathology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