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科普影視
2025/02/27
台灣的農業生產每年產出約300萬公噸的農業廢棄物,這些廢棄物若隨意丟棄或焚燒,將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新北竹筍農利用碎竹機將老竹加工成餐具,而雲林的農民則將鳳梨葉轉化為衣物和其他產品。這些創新不僅減少了廢棄物,還為農民創造了經濟價值。 例如,雲林的水牛安養中心利用農業廢棄物如玉米葉作為飼料,實現了廢物的循環利用。這些措施不僅幫助農民解決了廢棄物處理的困擾,還能提高土壤肥力,促進可持續發展。農作物零廢的理念逐漸受到重視,讓廢棄物成為資源,展現了環保與經濟的雙贏局面。
農業廢棄物也能成循環經濟 自動化取纖.打造低碳製程
2025/02/06
過去採收鳳梨後的鳳梨葉片,成為農業廢棄物,只能焚燒或是堆肥,可能會造成環境負擔。現在透過最新的自動化取纖技術,鳳梨葉不再只是廢料,而是搖身一變成為高附加價值的環保紡織品原料。屏東九如鄉的農會攜手工研院,將鳳梨葉纖維應用在紡織製程中,從帽子到西裝外套,成功打造低碳、抗菌的鳳梨纖維產品,成為邁向永續農業的重要一環。
【進擊的台灣】離地栽培生鮮牛心蕃茄 智慧農業創多元價值
2025/01/09
牛心蕃茄口感清甜多汁、含多種維生素,是非常健康的蔬果,也是各種中西料理的靈魂!顆顆色澤優良、渾圓飽滿的牛心蕃茄,採用離地栽培配合智慧化管理系統,精確供給養份、節省水資源,經過檢驗與層層把關後上架到全聯,也製成酸甜可口的冰釀蕃茄,一推出就頗受好評!
傳香七十年 — 臺農57號,不敗的甘藷傳奇
2024/12/26
你有想過地瓜是怎麼從救命糧食,變成代表臺灣的平民美食的嗎?甘藷臺農 57 號傳香70年,最熟悉的臺灣味,其實一路走來很不簡單! 臺農57號是王俠、李良、簡金寬等專家於1955年選育出的優良品種,肉色橙黃、口感綿密,栽種面積很快就遍佈全臺。 但後來的故事並不如開始那般順利。 1978年遭遇甘藷病毒病,2008年又遇到甘藷基腐病,兩次的疫病都讓臺農57號的產量大減,甚至許多地瓜田都陷入停種的困境。 所幸在農試所的專家、前輩的努力下,成功克服疫病,更為種苗及病蟲害防治體系立下根基,成為臺灣農業穩定發展的重要關鍵。 甘藷,不僅形似臺灣,一路走來的歷程,也像這座島嶼的歷程:一次次在困境中突破,承載土地的記憶,寫滿臺灣人的智慧和韌性。 想了解更多臺農57號的故事嗎?趕快點進影片,一起見證屬於這片土地最平凡的傳奇。
非化學農藥翻轉農業!揭密農民不受病蟲害秘密武器?
2024/12/19
非化學農藥正顛覆傳統農業,成為農民抵抗病蟲害的重要工具。這項創新由一位擁有碩士學位及半導體經驗的專家所開發,旨在推廣“天然製劑”。此措施不僅有助於解決台灣每年超過上千億元的農業損失,還能減少農藥對食品安全的威脅。
農業部打造農業資源零廢棄 鳳梨皮餵牛、蚵殼成海底礁體
2024/12/12
國內年產約40萬公噸鳳梨,剩下的20萬噸皮可轉化為青貯料,取代進口牧草,成本便宜3成。牡蠣殼磨粉後可成為海底礁體,促進珊瑚及海洋生物生長。農業部表示,傳統廢棄物如稻殼也有高價值,將提煉出矽等重要產品。近十年來,農業部與學研單位合作,開發超過200項技術,致力於實現全循環、零廢棄的目標,推動可持續發展。
保護龜,領生態薪水|生態服務給付還守護哪些物種?
2024/11/28
2024年,食蛇龜與柴棺龜的生態服務給付上路,鼓勵農民友善耕作,讓瀕危龜能有安全的棲息空間。龜類生態服務給付的內容是什麼?這些做法能讓「營造適宜棲地環境,以保全現存重要族群」的計畫目標,順利達成嗎?
可帶皮食用的日本香蕉栽種過程
2024/11/21
影片介紹日本可帶皮食用香蕉的栽種過程。
為什麼釀造一瓶完美伏特加需要7磅馬鈴薯?
2024/11/07
伏特加是全球最受歡迎的一種蒸餾酒,一起來看看如何將頂級馬鈴薯加工、蒸餾並釀造成深受喜愛的酒款吧!
智慧農業 - 訪視長生製茶廠
2024/10/31
長生製茶廠位在桃園龜山,總經理林和春是第三代負責人,從父親手中接掌家業後,就遇到人口不足的挑戰,也促使他開始投入機械化代耕。   除了引進 乘坐式採茶機,後來也跟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廠、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合作,導入農機智慧管理系統,將農機具結合感應裝置,即時收集數據,分析出最有效率的作業模式。   包含環境控制的參數、GPS定位、田間的資料紀錄,都可以在手機上監測,幫助經營管理,也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農業懂製程 - 國產鮮乳篇!
2024/09/26
你喝過鮮乳,但你有看過鮮乳的製程嗎?帶你看平常沒看過的各種製造流程。牛乳都要經過一系列的嚴謹流程,才能成為我們安心、有保證的國產鮮乳!購買前也不要忘記認明鮮乳標章喔!   你知道要經過哪些程序嗎?看影片就知道了!不得不說,鮮乳一瓶一瓶在機台上運送的畫面,真的超級療癒
農易送EXPRESS,不論距離,都要把生產者的用心送到你手裡!
2024/09/19
超過200家農漁會、結合OKmart門市計1,200處服務據點,讓消費者輕鬆拿到產地直送的新鮮農漁產品。最重要的是,還能降低運送成本! 消費者現在就可以使用農創電商的平台,瀏覽全國優質的農漁產品,一鍵下訂,就可以送到住家附近的農漁會或OK門市。 除此之外,我們也建立農漁會的銷售網絡,302家農會、40家漁會,可以相互採購農漁產品,透過物流系統運送,互通有無。我們期盼「農易送EXPRESS」串起農漁產品的通路,也拉近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讓產地的用心,成為餐桌上的安心與放心。
《壽豐有機產地之旅》
2024/09/12
將現有的農業資源和教育資源進一步整合,開發更多符合不同年齡層和教育需求的食農教育教材與活動,讓學生們能夠親身體驗農業生產的過程,藉由近距離交流互動,了解農友的農業故事、經營理念及創新模式,傳遞現代農業的魅力與前景,展現青年農民引入的新技術和新思路,再利用多媒體平台進行廣泛宣傳,激發社區居民的參與熱情,讓更多家庭和個人參與到食農教育活動中來。
看他的故事✦EP9 劉孟鑫  了解紅龍果外銷最後一哩路
2024/08/29
劉孟鑫,是南投縣田寮果菜運銷合作社的一員,也是紅肉紅龍果首輸日本的供果農友。   接手父親果園20幾年,從剛接手時僅生產香蕉,到後來轉作投入紅龍果,目標明確的劉孟鑫一步一腳印,靠著對種植技術以及對於品質的要求,他做到供應內銷需求,穩定外銷市場,逐步建立起紅龍果王國。   「我們臺灣的紅龍果果實比較大,色澤艷紅,甜度高,吃起來具有獨特的風味,希望可以開拓外銷高消費的市場,未來日本是最首要的市場…」   劉孟鑫很清楚臺灣紅肉紅龍果的優勢,也因為如此,今年專門以符合目標國家安全用藥的標準進行生產,更取得產銷履歷驗證,終於順利把紅肉紅龍果送到日本。 將紅肉紅龍果封箱的那刻,相信大家都很感動,因為這是臺灣經歷8年檢疫諮商的成果。
採收有機蔬菜及包裝過程,有機耕作的目的及溫室種植及AI管理的好處|銨廷有機農場 EP2
2024/08/15
帶您深入了解有機蔬菜的採收和包裝過程 ,認識幾種常見的有機蔬菜,包括黑葉白菜、小白菜和日本茼蒿。 希望透過本影片,能讓您對有機蔬菜的培育有更全面的認識。
有機蔬菜培育全過程,AI系統管理及蟲害防治策略|銨廷有機農場 EP1
2024/08/01
將帶您認識花蓮在地銨廷有機農場,了解有機蔬菜培育的全過程。從栽種前的整地、土壤施肥,到育苗室的介紹及硬式穴盤種植,還涵蓋了AI智能灑水系統的應用以及蟲害防治策略,讓您全面掌握有機農業的實踐方法。
鮮甜有機日本大蔥!嘉義大林芎蕉山農夫 守護環境務實鑽研種植有成
2024/07/18
日韓料理中常見的大蔥,口感新嫩多汁,在台灣嘉義大林的芎蕉山也有人秉持”十年磨一劍”的毅力與執著以有機栽培的方式種植有成,他是廖國欽,做過汽車業務也待過貿易公司,二十多年前回鄉打拚走出自己的路…。   其實廖國欽當初回到嘉義大林,起初並非對農業有太多理想,而是和妻兒一家人在台北日子過得辛苦,才在父親的建議下返鄉學習種柑橘,但回來後日子並沒想像中輕鬆,因為果樹尚未長成,夫妻倆只能賣菜或把老爸種的柳丁拿來榨汁販賣勉強維生,還好妻子林惠蘭從沒怨言,還很樂意跟著丈夫一起從頭學起,兩人互相扶持慢慢盼到收成,剛好農委會推產銷履歷,他們試著轉型安全用藥獲得績優吉園圃認證,生活總算穩定,沒想到緊接著又有一波考驗。   原來不少農民看好市場而跟風種柑橘,柑橘一盛產價格就崩盤了,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廖國欽得動動腦筋了,他想到有機栽培對土地和作物都好而且價格相對穩定,應該是個方向,只是要如何轉型呢? 過程中好多碰撞挫敗,但他從沒灰心喪志仍不斷找尋靈感,直到回想起有次在市集看過一種特別的蔬菜—日本大蔥,他終於有了目標…只是,深入了解才發現也許是因為國人料理習慣使用一般青蔥,所以拍賣市場根本不收大蔥,這也是為什麼多年來台灣沒有農民願意投入生產的原因,既然如此,該種它嗎?   廖國欽幾經思考後還是決定挑戰,一來是他不願再跟風,二來是他相信只要夠努力銷售不會有問題,就這樣十多年前開始重新規劃田區種大蔥,他保留周遭大面積的雜林,隔絕鄰田農藥汙染也能維持生物多樣性,達到生態平衡,至於怎麼在炎熱的南部把喜好涼冷氣候的大蔥給種好呢? 他依照不同區塊的地形和環境分季節栽種,時時注意田區的乾濕程度,隨時補充水分,但最難的還是病蟲害防治,曾經為了對付甜菜夜蛾,他守著蔥田觀察,等到中午蟲子爬出蔥管,再徒手抓蟲…,土法煉鋼了好一段時間後,廖國欽決定再去進修學習微生物知識來對抗病蟲害也讓植株更強健,還不怕麻煩的花了快十年的時間,一一嘗試種植二十多種不同品系的大蔥,找出最適地適種的,他是這樣靠著堅定的意志力和毅力慢慢摸索出一條自己的路。   當然一路走來,林惠蘭也是助力,在擺攤推廣上,她分享自身的做菜經驗,教婆婆媽媽們如何用大蔥料理,成功打開銷路,也讓他們被更多人看見。熬了十多年,現在北中南都有合作的超商、飯店或餐廳呢!但對廖國欽來說,未來仍不能鬆懈,他持續精進微生物知識來提升栽培技術,也妥善分區管理蔥田,確保一整年都有收成,他說,也許很多人不知道芎蕉山上有人種出日本大蔥,但他會持續用心栽培,因為這不只是他的事業更是他樂在其中最踏實自在的生活。
有身份證的草莓
2024/07/04
「產銷履歷」是管控農產品生產及銷售流程的一套先進制度。 主要是以良好農業規範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GAP) 進行作物生產管理透過登載生產銷售流程,來建立可追溯性農業體系。 草莓的安全用藥,透過驗證的導入可提高民眾的消費信任度,成為國產草莓的選購指標。   為了讓消費者有機會可以吃到更安心的好草莓,本場積極推動大湖莓農申請產銷履歷驗證,本場設有「產銷履歷推動小組」,主要負責轄區農民對於產銷履歷的疑難雜症。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