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科普影視
2022/01/12
什麼!不用「灑」水就能澆花?   由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發推出的底部灌溉栽培端盤,專為國內小品盆栽(9cm盆徑)量身訂做,在盆栽端盤底部串接管線,並供給盆栽水份,穩定控制出水量,讓盆栽底部土壤能直接吸收水份,同時避免花朵葉片潮濕。除此之外,使用底部灌溉栽培端盤相較於人工澆水,可節省68%澆水工時並可節省75%灌溉水量。   底部灌溉栽培系統一個端盤有24格,分為6區灌溉單元管理,還能依照栽培空間彈性配置,可避免病害大規模傳染。藉由集水槽高度控制定量給水,減少溢流,與自動滴管系統相較可減省75%人力安裝,適合國內盆花少量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可廣泛使用於開花類盆栽、觀葉植物以及多肉植物的栽培生產,具有操作簡便、節省成本優點又能栽培出高品質盆花。
格外品甘藷的後半生-循環農業飼料化應用
2022/01/05
國內甘藷年產量近25萬公噸,以24%的格外品來估算,每年甘藷格外品量近6萬公噸,造成業界對甘藷格外品去化的極大壓力。畜試所利用甘藷取代玉米粉,經由青貯調製技術轉變為泌乳牛可食用的飼料原料,作為甘藷格外品的循環利用。   利用飼料化技術將甘藷格外品製成乳牛可食用的飼料原料,試驗之後一樣能維持牛隻的健康與產能,不僅可減輕環境壓力,還能降低生產成本!透過生產循環農業飼料,不僅同時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業競爭力,也可減輕環境負擔,達到產業與農業永續循環的目標。
與時俱進的品種改良 讓作物生長更能順應環境
2021/12/29
因應極端氣候是一場長期抗戰,穩定糧食的供應生產是首要目標。環境不斷給挑戰,農業專家們也隨著這些變化因應接招,開發抗逆品種改良,提升作物品質,為我們守護糧食的安全。   天氣變熱我們就依據作物的特性研發耐熱的品種,暴雨造成淹水,專家們就研發出更能抗淹水的品種,不只是讓這些作物能正常開花結果,重點還要能更好吃,讓農民願意種消費者願意買這才達到我們品種改良的目標,到底我們的農業專家們是怎麼做的,快點開影片來了解!
懂喝咖啡也要懂學問! 帶你前進雲林古坑咖啡園
2021/11/18
在臺灣除了台北、桃園、新竹比較沒有生產咖啡以外,其他縣市幾乎都有產咖啡,大致可分為3個產區,一起來了解各產區咖啡特色 一、中低海拔地區:咖啡酸度高,入口後風味濃郁 二、高山中高海拔產區:酸度中等柔順,果香味濃,口感柔順居中,整體平衡感順 三、中央山脈以東太平洋產區:烘焙酸度中等溫和,甜感佳、口感濃厚脂感細膩   雲林古坑是臺灣知名的咖啡產地,海拔超過1200公尺,日夜溫差10幾度,種出來的咖啡屬於中高海拔的風味。從生豆到一杯咖啡的過程,背後可蘊藏著不少學問,不單單只是時間掌握與水溫控制的沖泡過程,從種植條件、選種到園區管理,甚至還要經過調整後製或是品種改良,每個環節緊密相扣,最後才能萃取出你手中那一小杯品質穩定、香醇回甘的咖啡。讓我們一起前進雲林古坑咖啡園,更深入了解咖啡旅程吧!
原來臺灣有這麼多酪梨品種
2021/11/09
這兩年健康意識抬頭,酪梨也跟著受到注目,但大家一直都以為酪梨是進口水果,其實我們臺灣也種了很多!種植酪梨的土壤以砂質壤土為佳,PH值大約在5.5到7左右最適合酪梨的生長,而臺灣中南部的氣候和土壤都很適合種植酪梨。   臺灣常見的酪梨品種可分為早生、中生和晚生,產季從六月開始一直到隔年的二月都有不同的品種產出,若以種植面積與產量來看則以黑美人品種居冠。此外,由農試所研發出的台農一號紅甘跟台農二號綠金口感也各有不同,臺灣的酪梨口感QQ的略有蛋黃味,美味度一點都不輸進口貨!   究竟臺灣有哪些酪梨品種?快跟著神農的腳步,來到嘉義竹崎 ,看看酪梨怎麼種出來的以及模範農民沈世政不藏私分享小撇步!
《農業改革看臺灣》 LINE作物病蟲害診斷服務
2021/10/28
天啊! 我種的小黃瓜葉子上怎麼會有白色的食痕? 我該怎麼辦呢?   別擔心!民眾若有農作物病蟲害問題,只需加入「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作物病蟲害診斷服務」的LINE@,即可透過線上提供照片和資訊的方式,將由客服人員做初步詢問與確認,像是作物種類、栽培面積以及是否為有機栽種等,確認後再請病蟲害專家協助判斷問題並由輪值專家回覆民眾。   由於病蟲害的問題牽涉廣泛,除了病蟲害的專家外,還包含栽培土壤及作物營養專家,希望透過此種方式能提供即時服務外,也能藉由專家諮詢提供民眾適當的處理方式,期望達到盡量減少用藥量之目的,同時對農民、消費者以及地球盡一份心力。 ►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作物病蟲害診斷服務LINE@,請搜尋LINE ID:@034768216.ai
水稻種子品種辨識有神器,AI與大數據來幫忙
2021/07/20
國內水稻品種眾多、外觀相似,水稻種子檢查為了配合農時,必須在短時間內檢查大量的種子,過去主要依賴專業人員肉眼辨認,費時又費力。種苗場與中興大學合作研發推出新一代水稻種子品種辨識系統,將水稻種子放入機器就能快速辨認出品種及品質。   過去水稻品種辨識須仰賴人力進行品種純度的各項檢測,整個流程須花費3個月的時間,運用辨識系統可大幅提升辨識的效率約40%左右,整個流程預估可縮短至1.7個月。   運用AI人工智慧能建立快速又準確的水稻品種檢查體系,透過機器將種子外觀特徵量化,並針對種子進行數粒計算、影像擷取及資料庫的建置,,發揮大數據技術效能,準確率能達到88.8%。   期望透過新一代水稻種子品種辨識系統,取代部份檢查人力,提升效率,增加檢查量能,把關臺灣生產的優質水稻。
花的作用
2021/06/07
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作物依賴動物授粉,幾乎所有作物的生產都依靠花朵來吸引動物。因此,如果花消失了,人們將失去35% 的莊稼,相當於每人每天少吃一頓飯,可見花朵對於人們的食物供應具有連帶影響。本影片將著重介紹花朵的結構、形態與作用,以及花朵為何對我們如此重要。
農業改革看台灣 循環農業應用—鳳梨栽培
2021/03/29
栽培鳳梨適合年平均溫度在24到27度之間,土壤以土層深厚、排水性佳、通透性好之沙質壤土PH4.5到6之間最為適合。台灣栽培鳳梨的面積主要以台中以南,高屏地區每年大概有5千公頃左右的栽培面積,佔台灣整個產量約4成左右。 台灣鳳梨栽培會遇到的2個主要的問題包含: 一、土壤酸化   鳳梨適合栽種於酸性土壤中,但長期種植只會使土壤更加酸化,進而導致磷肥有效性不足,但又因鳳梨不適合生長於石灰性土壤中,土壤酸化問題無法以傳統添加石灰資材方式改善。排水良好的石礫或砂礫地,其土壤保肥保水能力較為不易,有機無毒栽培之田間雜草管裡,傳統以塑膠布覆蓋,後續不易移除且不環保。 二、剩餘物   剩餘物的部份,鳳梨果皮佔果實比例大約4成,而整體剩餘物包含葉片,佔全株比例約80%,若直接丟棄非常可惜。   為此,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積極研發,以環境友善循環農業的方式來解決種植鳳梨所面臨的問題,期望藉由農業剩餘物的加值應用,有效回收農業剩餘物再利用,將有助於農業的穩定生產與永續發展。
室內垂直農場如何生產完美的日本草莓
2021/03/09
美國種植草莓歷史悠久,在世界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美國草莓的主要種植地為沿海土地且多為露地栽培。但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氣候條件不穩定以及洛杉磯附近西海岸地價飛漲等各種因素,為因應此一環境變化,透過設施農業技術可穩定栽種環境,以降低外在不利因素。   Oishii Berry的創始人Koga Hiroki 將日本的草莓種植技術與美國首家室內垂直草莓種植場技術相結合,從種子到成品透過一系列嚴謹的生長栽培與環境監控,並且制定農民培訓計畫,讓農民清楚了解何時該採收。目的是為了讓草莓具有最佳的尺寸、風味和品質一致性,以創造出最高品質的草莓。一起來看看利用垂直農業技術如何生產出完美的日本草莓。
球根花卉及蘭花選育技術
2021/02/22
由於生活型態的轉變,經濟高度發展下,各種來自工作、社交場合、環境因素等等的壓力,觀賞植物可做為精神調節劑,舒緩情緒上的緊繃狀態,遂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植栽。而觀賞植物中的花卉作物在農業經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場具有地理環境與氣候上的優勢,適合研究發展蘭花與球根花卉之觀賞植物,引進許多亞熱帶蘭科植物與球根花卉進行栽培。   以孤挺花為例,孤挺花係多年生球根花卉,屬石蒜科(Amaryllidaceae),其原生地在巴西與秘魯,在歐美地區是頗受喜愛的盆花、切花與花壇用球根花卉,而孤挺花在臺灣則多以庭園觀景作物或盆花觀賞所用,而種苗改良繁殖場自2001年起進行孤挺花新品種選育,目前為止已經成功選育出「種苗1號—珍珠粉」、「種苗2號—紅豔」、「種苗3號—桃之華」、「種苗4號—熱情」,未來孤挺花的育種目標將朝向具香氣、多倍體品種,新花色、新花型與具耐候性佳的品種。   種苗改良繁殖場另一項選育花卉則是海芋,彩色海芋屬天南星科(Araceae),原生地在北非,其明顯特徵為花序具有佛燄苞,佛燄苞顏色依品種有純白、金黃、黃、桔紅、紅、粉紅、紫紅等等,現今商業栽培品種已逾120種,目前臺灣彩色海芋的商業栽培生產品種為國外引進品種,因此選育自有商業品種為產業發展關鍵,目前為止已經成功選育出「種苗1號—桃姬」、「種苗2號—香吉士」,利於臺灣彩色海芋產業的發展前景。而彩色海芋最大的病害問題為細菌性軟腐病,對於選育出具耐軟腐病的品種則為彩色海芋育種的關鍵要素之一。隨著地球暖化、氣候變遷影響下,彩色海芋的選育重點為新花形、花色、高產量切花、抗細菌性軟腐病、耐熱性等。   彩葉芋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原生地在熱帶美洲,臺灣彩葉芋係以夏季盆栽之形態銷售為主,常用於花壇、行道樹、庭園景觀布置,多樣的葉色也是俱備極佳的切葉應用,多應用在花藝、捧花素材,10年來,種苗改良繁殖場也持續進行彩葉芋的育種,2013年成功育成「種苗1號—火之舞」並且獲得品種權,火之舞的葉班呈現亮紅色脈紋狀,植株高30至40公分,具耐寒性,極適合作盆栽觀賞,未來將以增加市場品種多樣化與應用性作為發展目標,增進產業發展。   蘭花為臺灣主要外銷高經濟花卉,其中最主要為蝴蝶蘭,為了開拓蘭花產業,產學研單位也積極開發俱備潛力的春石斛、花朵形狀特殊之仙履蘭等蘭花作物,臺灣的原生種與商業品種多,近年來以優良親本雜交選育花形優美的品系,逐年提高栽培面積增加出口量與外銷產值。種苗改良繁殖場透過多種原生種與潛力商品品系進行選育、雜交,以繁殖速度快、成熟快速、花形圓整、花朵色彩鮮明、具香味的優良單株選育。此外,為了提高蘭花的商業價值與週年產出,種苗改良繁殖場也研發蘭花花期調節技術,利用藥劑與低溫降低春石斛的生長環境限制,成功推出「春石斛蘭催花技術」,除能減少能源消耗、壓低傳統催花之成本,也能提升春石斛蘭的盆花品質。
不塑之客:不可思議的農業新技術
2021/01/25
臺灣的高科技產業是全世界知名的,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臺灣的農業也隨著科技優勢不斷在進步。   為了防止雜草蔓生,農地膜對於農民栽種是不可或缺的資材,但傳統農業塑膠布不屬於一般廢棄物,更換時容易破碎,經常殘留於農田中,造成回收困難並衍生環境負擔等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業者開發出「可分解生質農地膜」,可分解生質農地膜雖具有塑膠的特性,可以控制雜草生長,降低水分蒸散,但也擁有可輕易分解的特性。使用後可直接透過機器翻土打入土壤內,可以很自然地把它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用囤積塑膠殘留物或支付垃圾處理費,可大幅減少人力和清潔成本。透過這些新型科技明顯地對環境永續經營帶來益處,相較傳統塑膠膜其回收成本更具優勢,更是環境友善的好幫手。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