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趨勢快訊
水循環有助於環境及人類健康
2016/04/11
摘要水循環有助於降低水和能源的使用,以及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同時有助於全球人民的健康並減緩嚴重乾旱的加州地區。新的研究發現,水循環對都市的未來有很大的潛力,且能改善供水系統。
運用有機農業的方式來供應全球人口
2016/03/31
摘要研究員認為以持續發展為目標,能供應給不斷增加的全球人口。許多公開的研究表示,有機農業能使農民生產足夠的產量因而獲利,並能因此保護及改善環境,這也對農場工人的安全更有保障。圖:相較傳統農業,有機農業經過評估後,發現有機農業更能平衡可持續發展的四個領域。
當植物受到攻擊時會求救
2016/03/31
摘要害蟲的卵會在植物身上發出氣味,不同植物之間會彼此影響,植物可能會互相幫助在害蟲變得有害之前擺脫害蟲。
根部微生物工程改善了植物生長
2016/03/31
摘要在農業的初期,人類會培育農作物,直到農作物長大並且獲得更多養分的時候。但透過基因控制(遺傳操縱)的方式,並不是唯一幫助植物的做法。生物學家提出如何透過改造植物土壤微生物,來改善植物的生長。這些人為挑選的微生物,也可以從動物內篩選,再由親代傳遞給子代。
一項驚人的發現:大型種蜜蜂的體型變得越來越小
2016/03/31
摘要一個國際研究的小組,包括來自瓦赫寧根大學的Jeroen Scheper和David Kleijn等人,針對蜜蜂總數下降的因素,作為他們研究的一部分,此研究得到了一個迷人的發現。以荷蘭過去幾世紀來說,雌的大蜜蜂,如大黃蜂,體型已變得越來越小,原因似乎就在於蜜蜂照顧牠們後代的方式。
什麼是可持續發展的農業?
2016/03/31
摘要我們未來將面臨的挑戰是糧食問題,世界人口有機會在本世紀中期達到90億,並在未來40年,有70%以上的糧食將要供應這些人類。大多這類額外增加的糧食,未來必須被產生在需要的地方,也就是在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必須倍增自己的產量來達成目標,也讓農耕所依賴的自然資源,尤其是水,土地耕種和礦物肥料受到影響,因為這些提供的量有限。很多地方的土壤已長期受到損害,水資源也經常被過度使用或被化肥及農藥所污染。當農耕變得工業化時,農業生物多樣性也就減少了。這些負面影響,已提高農業對全球認知度,讓人們理解到農業不僅僅是生產糧食、飼料和能量,對氣候和全球生態系統的健康也造成影響。解決方案-利用農業可持續發展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如何在不破壞所擁有的資源基礎下,確保未來的農業生產,可以保證世界人口的糧食安全?答案就是我們需要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必須不再依賴消耗性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將重點放在改善土壤生產力的方法和過程上,同時盡量減少氣候、土壤、水、空氣、生物多樣性和對人類健康有害的影響。•目標是減少使用不可再生性資源、以石油為基礎的產品,使用可再生性資源取代它們。•著重於當地人民的知識、技能、社會文化價值和制度結構。•確保當前和未來人們的基本營養需求,無論在數量和品質方面皆得到滿足,而農業也可以生產更多的產品。•提供與農業價值鏈相關的每個人長期就業的機會,有足夠的收入及平等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降低農業容易受到自然條件(如氣候)和社會經濟因素(如強烈的價格波動)的影響和其他風險。關於可持續型農業所產生的問題,著重於農業不論在大規模或小規模上,是否應遵循傳統或是使用有機的方式? 這個問題很複雜,因為可持續發展是有很多關鍵的因素。
捕蠅草狩獵的秘密
2016/03/25
摘要在缺乏營養的土壤中,像捕蠅草這種肉食性植物是以昆蟲為食而生存。在他們充滿陷阱的外表下,可透過植物果香的誘惑與絨毛的輔助,讓昆蟲靠近。如今,研究員更仔細的觀察出植物關閉陷阱的時間,進而開始產生酸性,來分解獵物作為開胃菜。圖:紅點是腺體。當陷阱關閉時,囊帶部分會變成綠色的,這些腺體會釋放溶解的酵素來分解獵物,並釋放營養物。
透過知識的提供來養活數百萬北京居民
2016/03/25
內容荷蘭Wageningen大學已展開了一項有企圖心的跨領域計劃,對北京近400公頃的土地,做可持續糧食的生產。該項目被稱為生態谷,還為休閒和住宿提供空間。中國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中糧集團被委託執行這個計畫。二月第一個方案在中國被提出。這是Wageningen大學在中國所參與最大型的計畫。在生態谷的計畫中不同領域被整合在一起,範圍從開放和受保護田間栽培的林業,花卉的栽培,果樹的種植和水分管理。培養未來生態谷的員工也是計劃中的一部分。根據研究食品及基礎生物為主的計畫負責人Willie van den Broek表示,荷蘭Wageningen大學是少數可以實施這種多種項目的機構之ㄧ。荷蘭Wageningen大學,選了五名候選人,包括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大學。目前,北京 90%的蔬菜供應超過20萬消費者,這些蔬菜在夜晚從郊外被帶進市區。在未來幾年內,市長郭金龍希望有更多的產品從市區附近被生產。中糧集團在生態谷的計畫,需要面對這項挑戰。這間公司希望在大城市附近開發超過700公頃的地成為公園,讓食品可在附近種植及處理。生態谷也將為60,000人提供住宿和娛樂。此計畫在中國大城市附近將作為類似公園發展的模式。在2010年,荷蘭Wageningen大學在北京的辦事處被中糧集團和北京的管理者要求,要規劃400公頃生態谷公園。計畫負責人,食品及以生物為主的研究員Willie van den Broe和LEI 的Xiaoyong Zhang,與一些從Wageningen來的參與者,一起準備公園計劃草案。Van den Broek說「中國建議大家要切實落實,因此知識和技術才經得起考驗。只有少數幾個組織可以做到。對我們而言,很多團體之間的合作是相當特別的。如Alterra開始參與合作,因Alterra對水有專業知識,Van Hall Larenstein則將為公園的僱員提供培訓。」第一個結果,在中國二月底被提出。幾乎同時,Wageningen的大學董事長Aalt Dijkhuizen開始舉行會談,以確保合作的大框架。為了敲定這些計劃,參與者現在在等中國合夥人的幾項決定。如果結論很快出現,那蔬菜生產要盡快在今年開始。
荷蘭瓦寧根大學公佈了更好量測光合作用的方法來選擇植物
2016/03/25
摘要瓦寧根大學的科學家和荷蘭的研究中心,在經歷幾個星期的過程後,開發了第一種方法,為了準確及同步測量將近1500株植物的光合作用,此方法可幫助植物育種者,用有效的光合作用方法來選擇植物。科學家在--科學雜誌植物中所公佈的方法,是由瓦寧根大學所設計名為Phenovator的高科技圖像分析機器人。除了測量光合作用,機器人也測量植物白天和夜晚的生長和移動。除了做植物育種的研究,該設備主要是改進植物的光合作用,作為開展基礎科學的研究。
蜜蜂攝取到少量的農藥
2016/03/15
摘要新的研究表示,蜜蜂在攝取少量的農藥後,會遭受到嚴重的學習和記憶障礙,這可能威脅到他們的生存。
研究發現蘆竹是一種光合作用異常化的作物
2016/03/15
摘要研究人員報告中表示,巨大的蘆葦生長在地中海氣候的地區,不像其他在溫暖氣候生長的草。這些草每年高度可以增長6米(約20英尺),運用光合作用最常見的作物植物,如大豆,水稻,花生。圖:蘆竹,又名蘆,在地中海氣候區大量生長。研究人員發現,蘆具有優化C3光合作用的功能。
我們可能低估了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
2016/03/15
摘要研究氣候變化如何影響農業,通常只看作物的產量-從單位面積土地來看產物收穫的量。氣候變化可能會影響人們選擇要在農場內使用多少土地種植以及各個生長季節所要種植的作物種類。一項新的研究必須將這些變化都考量進去,並提出研究人員可能低估了氣候變化對世界糧食供應全面性影響的建議。圖:衛星圖幫助研究人員監測種植面積和一年兩作的變化。分析顯示氣候衝擊對耕作的擴張和收縮而言是重要驅動力,表示氣候變化對糧食生產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了解唾液的義涵
2016/03/15
摘要這是一個關於唾液故事。這不是一般的唾液,而是胞囊線蟲的唾液,是逐年從大豆等作物賺取數十億美元利潤的一種寄生蟲。科學家發現,線蟲如何利用關鍵賀爾蒙來控制根細胞。圖:在擬南芥的根內顯示了感染合胞體病毒10天後,甜菜胞囊線蟲如何使細胞分裂素被激活。當與細胞分裂素活化相關的TCS基因被啟動,根會發出螢光,因為TCS基因以水母螢光蛋白作為報導基因。(N =線蟲; S=合胞體)
未來的主要議題-氣候智能型農業
2016/03/15
內容召開聯合國氣候峰會的日子即將到來,9月23日在紐約聯合國的總部,將舉行最高層級有關氣候變化的討論,以及必須對行動和抱負等行為做出回應。在討論氣候時,食品安全的重視也越來越明顯。這個趨勢還會持續在這次峰會上嗎?農業及確保全球糧食的供應,仍然還是議程上高度重視的議題嗎?LEI的資深研究員Floor Brouwer說「將食品作為全球嚴肅的主題確實是重要的」。「舉例來說,分配糧食安全的核心角色,是政府因氣候變化而最新成立的專門小組」。Brouwer認為這種方式,對現在和未來數年內都是非常重要的。他補充到「在過幾年後政治家將變更重要的議題。但會因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和民族國家的高度重視,讓我們的研究人員有更多的時間做更穩健的基礎。」在近幾年我們已了解了許多關於氣候智能型農業的議題,但究竟氣候智能型農業是什麼意思?氣候智能型農業(CSA)基本上分三個綜合主題。將它總結為可持續農業的發展,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能提供安全的糧食,CSA對未來發展的方向而言,是為農業生產帶來道德層面的重視。換句話說,糧食生產還要考慮到全球供應的安全。原則上參與CSA的所有人,需共同負責保障糧食的安全,即使只憑藉著對農業優秀生物的物理條件和我們卓越的知識及基礎設施,在西方我們會分擔這些責任。所以,農業是可以保障未來?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的。在CSA背後利益的原因之一是農業,廣義來說,農業不僅是造成氣候問題的原因之ㄧ,也是解決方案中的一部分。農民未來會將目光放在,除了受到氣候影響的產量帶來的好處之外。我的印象中,農民被認為是生產更多糧食生產者而不是環境或能源消費的污染者。LEI和CSA有什麼關係?除了技術之外,氣候智能型農業還包含許多部分。CSA被稱為一個綜合辦法。CSA也包含了嚴肅的經濟和社會問題。這正是為何需要LEI。我們可以運用我們的專業知識,例如找到最佳的製造方法、地點等條件。我們發現農業鏈對CSA未來的概念發展,可能是有益的。畢竟,CSA不只包含因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所影響的氣候變化;也和適應有關,這將使我們更能適應乾旱,降雨量過多,及其他氣候帶來的衝擊。我們要適應這些衝擊又期待這些衝擊的發生,這是未來要面臨的關鍵。LEI在未來有專業的知識來分析做出應變的能力。為了維護健康的農場,有人建議假如農場遭受到乾旱時可直接補償,有效的做法是應該如何避免那種偶然性?你希望聯合國在氣候峰會後給出什麼信息?「我希望政治家在這個峰會上,明確向外界表示他們很認真關注現在及未來的氣候問題。在現今的條件下,我也希望他們不單單只為明天的問題找解決方案,對未來而言,經過研究所假設出的方案是關鍵因素,我相信LEI在此作出了寶貴的貢獻。」
農藥改變了蜜蜂覓食的行為
2016/03/03
摘要少量的農藥,會影響熊蜂在野花中覓食的行為,改變其原本喜好的模式,也阻礙了其學習採集花蜜和花粉的能力。圖:少量的農藥,會影響熊蜂在野花中覓食的行為,以上是根據圭爾夫大學的研究。
應用農業新技術達成歐盟制訂相關氣候目標
2016/03/03
摘要根據最新研究指出,若想達到歐盟所制訂氣候相關目標,需降低食物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目前,因糧食和農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大約占整體25%,預計到2050年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再減少四分之三以達成目標。
提升農作方式是否有益於改善氣候變遷?
2016/03/03
摘要 您知道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中有一半以上為非二氧化碳,其排放量深受農作方式影響。根據最新研究顯示,未來二十年內排放量恐將大幅上升,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因此農業單位預計到2030年能改善溫室氣體的排放,將運用低成本技術達其目標。
植物要如何製造抗癌物質
2016/03/03
摘要玫瑰色的日日春是有機化合物的植物,用於治療癌症、心律不整及其他疾病等。經由日本研究小組日前指出,在細胞層上的化合物其代謝過程中顯示,有個未知的機制在調節植物內化合物運作。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