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8
摘要
全球氣候變遷使得海洋環境產生變化,漁業資源日益珍貴,因此漁業永續發展便成為未來漁業發展新方向之一。2012年世界漁業概況(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SOFIA)指出,2010年全球漁產量1億4千9百萬噸(含捕撈漁業8千9百萬噸、養殖業6千萬噸)。人類食用水產品達1億3千萬噸,每人年均食用魚類19公斤達歷史新高,並提供43億人15%動物性蛋白質來源。由上述現況來看,2030年全球漁業食品需求將達1億5千4百萬噸,其缺口有賴養殖漁業填補。因此,養殖漁業的發展便成為各國之首要推動項目。
表1. 世界漁產品利用及供應概況(資料來源:FAO(SOFIA), 2012)
以美國來看,相較於漁業捕撈部門,養殖漁業在過去並未受重視。但近年來海洋資源持續枯竭,在幾經考量下,美國開始重視與發展養殖漁業。不過相較於過去亞洲地區發展養殖漁業,是以提高漁民所得、創造就業和增加外匯為目標,美國發展養殖漁業則是以「經濟與環境」並重為出發點。
目前美國國家漁業養殖政策,主要是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政策(National Ocean Policy)來加以制定。為了滿足漁產品需求日益增加及維護海洋生態體系,美國國家養殖政策列出六個優先項目如下:
依據現有最佳科學數據訂定即時性的管理決策。
持續精進永續的養殖科學。
確保相關養殖決策能夠保護野生品種以及健康海岸和海洋生態系統。
開發能與當地其他用途相容的養殖產業。
與國內和國際夥伴進行合作事宜。
建構一個協助美國業者參與國際貿易的平台。
另一方面,美國針對以上政策,提出養殖漁業相關發展策略,例如以科學研發作為養殖發展的基礎、透過養殖經營提供民眾所需的漁產品,使其達到永續發展目的等策略方針。
相較於美國,臺灣天然資源有限且地狹人稠,養殖產業發展受限較多,因此臺灣的養殖發展策略,可望著重於拓展養殖產業的發展空間,促使有限資源能做更有效率的利用。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副研究員 陳亭安整理)
關鍵字:養殖漁業 永續利用 氣候變遷
發布日期:
2013/01/24
資料出處:
1. 陳君如、蔡天享。2012。聯合國糧農組織漁業委員會2012年會議紀要。台灣水產雙月刊。第7卷第2期第676號http://www.twfish.org.tw/webs/list.aspx?main=0&mag=249
2. 江福松、呂麗蓉。2012。美國國家養殖政策、研究重點與其未來產業發展。台灣水產雙月刊。第7卷第2期第673號http://www.twfish.org.tw/webs/list.aspx?main=0&mag=222
3. Climate change and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at center of regional fisheries talks. 2012.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Department http://www.fao.org/fishery/nems/40277/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