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13/02/08
摘要 全球氣候變遷使得海洋環境產生變化,漁業資源日益珍貴,因此漁業永續發展便成為未來漁業發展新方向之一。2012年世界漁業概況(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SOFIA)指出,2010年全球漁產量1億4千9百萬噸(含捕撈漁業8千9百萬噸、養殖業6千萬噸)。人類食用水產品達1億3千萬噸,每人年均食用魚類19公斤達歷史新高,並提供43億人15%動物性蛋白質來源。由上述現況來看,2030年全球漁業食品需求將達1億5千4百萬噸,其缺口有賴養殖漁業填補。因此,養殖漁業的發展便成為各國之首要推動項目。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副研究員 陳亭安整理) 關鍵字:飲食習慣 永續發展 磷足跡 發布日期: 2013/01/24 資料出處: Dietary shifts driving up phosphorus use http://www.mcgill.ca/newsroom/channels/news/dietary-shifts-driving-phosphorus-use-219827 The role of deit in phosphorus demand http://iopscience.iop.org/1748-9326/7/4/044043
2013/02/08
摘要 全球氣候變遷使得海洋環境產生變化,漁業資源日益珍貴,因此漁業永續發展便成為未來漁業發展新方向之一。2012年世界漁業概況(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SOFIA)指出,2010年全球漁產量1億4千9百萬噸(含捕撈漁業8千9百萬噸、養殖業6千萬噸)。人類食用水產品達1億3千萬噸,每人年均食用魚類19公斤達歷史新高,並提供43億人15%動物性蛋白質來源。由上述現況來看,2030年全球漁業食品需求將達1億5千4百萬噸,其缺口有賴養殖漁業填補。因此,養殖漁業的發展便成為各國之首要推動項目。 表1. 世界漁產品利用及供應概況(資料來源:FAO(SOFIA), 2012) 以美國來看,相較於漁業捕撈部門,養殖漁業在過去並未受重視。但近年來海洋資源持續枯竭,在幾經考量下,美國開始重視與發展養殖漁業。不過相較於過去亞洲地區發展養殖漁業,是以提高漁民所得、創造就業和增加外匯為目標,美國發展養殖漁業則是以「經濟與環境」並重為出發點。 目前美國國家漁業養殖政策,主要是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政策(National Ocean Policy)來加以制定。為了滿足漁產品需求日益增加及維護海洋生態體系,美國國家養殖政策列出六個優先項目如下: 依據現有最佳科學數據訂定即時性的管理決策。 持續精進永續的養殖科學。 確保相關養殖決策能夠保護野生品種以及健康海岸和海洋生態系統。 開發能與當地其他用途相容的養殖產業。 與國內和國際夥伴進行合作事宜。 建構一個協助美國業者參與國際貿易的平台。 另一方面,美國針對以上政策,提出養殖漁業相關發展策略,例如以科學研發作為養殖發展的基礎、透過養殖經營提供民眾所需的漁產品,使其達到永續發展目的等策略方針。 相較於美國,臺灣天然資源有限且地狹人稠,養殖產業發展受限較多,因此臺灣的養殖發展策略,可望著重於拓展養殖產業的發展空間,促使有限資源能做更有效率的利用。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副研究員 陳亭安整理) 關鍵字:養殖漁業 永續利用 氣候變遷 發布日期: 2013/01/24 資料出處: 1. 陳君如、蔡天享。2012。聯合國糧農組織漁業委員會2012年會議紀要。台灣水產雙月刊。第7卷第2期第676號http://www.twfish.org.tw/webs/list.aspx?main=0&mag=249 2. 江福松、呂麗蓉。2012。美國國家養殖政策、研究重點與其未來產業發展。台灣水產雙月刊。第7卷第2期第673號http://www.twfish.org.tw/webs/list.aspx?main=0&mag=222 3. Climate change and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at center of regional fisheries talks. 2012.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Department http://www.fao.org/fishery/nems/40277/en
2013/02/08
摘要 國立中興大學首創全球第一個可調整流量、高精準土石流觀測試驗站,進行一次實地土石流模擬將耗費約20多萬的實驗成本,透過現場堰塞壩潰決試驗,取得潰決影像及潰決前後的河川流量、水位、地下水變化、濃度、地表震動訊號及大地電場等即時資訊,不僅有助於堰塞壩潰壩學理的發展,還希望能在災害沒有發生時,掌握現場可能變化的即時資訊,提升減災能力,但前提是必須了解各堰塞壩的結構。 這全球首創可調流量、高精準土石流觀測試驗站,「可調」指的是從水的流量、入水口、壩體、立體影像都可以因應不同實驗做不同調整,將可獲得土石流運動力學、堰塞湖破壞機制、坡地災害、監測儀器、減災工法、防災管理等相關研究資料。國科會自然處處長陳于高也表示,這次實地實驗,由於阿爾卑斯山與日本也曾發生土石流,因此吸引奧地利和日本學者來台觀摩這次實驗,雖然奧地利土石流頻率沒有台灣高,但來台可快速收集到更多資料,奧地利也與台灣商談後續的合作研究。 農委會水保局除了持續執行土石流防災減災工作外,為了強化防災效能,創新開發土石流防災APP,內容可看到全國土石流觀測站的即時觀測資訊、各鄉鎮土石流警戒資訊、全國即時降雨資訊、衛星雲圖及各鄉鎮避難處所之分布等資訊,並在Facebook社群網站建置土石流防災資訊網,作為全民即時提供防災資訊的交流平台,使用過的網友們紛紛表示很實用,對於防災工作很有幫助。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李宜映整理) 關鍵字:土石流 防災 發布日期: 2012/11/17 新聞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E4%BA%BA%E9%80%A0%E5%9C%9F%E7%9F%B3%E6%B5%81%E5%AF%A6%E9%A9%97%E9%A6%96%E5%BA%A6%E5%85%AC%E9%96%8B-%E5%90%B8%E5%BC%95%E5%9C%8B%E9%9A%9B%E5%AD%B8%E8%80%85-112044767.html(奇摩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E6%B0%B4%E4%BF%9D%E5%B1%80%E5%89%B5%E6%96%B0%E7%A0%94%E7%99%BC%E5%9C%9F%E7%9F%B3%E6%B5%81%E9%98%B2%E7%81%BDapp-%E7%B6%B2%E5%8F%8B-%E5%BE%88%E5%AF%A6%E7%94%A8-%E8%AE%9A-102414486.html(奇摩新聞)
2013/02/08
摘要 國立中興大學首創全球第一個可調整流量、高精準土石流觀測試驗站,進行一次實地土石流模擬將耗費約20多萬的實驗成本,透過現場堰塞壩潰決試驗,取得潰決影像及潰決前後的河川流量、水位、地下水變化、濃度、地表震動訊號及大地電場等即時資訊,不僅有助於堰塞壩潰壩學理的發展,還希望能在災害沒有發生時,掌握現場可能變化的即時資訊,提升減災能力,但前提是必須了解各堰塞壩的結構。 這全球首創可調流量、高精準土石流觀測試驗站,「可調」指的是從水的流量、入水口、壩體、立體影像都可以因應不同實驗做不同調整,將可獲得土石流運動力學、堰塞湖破壞機制、坡地災害、監測儀器、減災工法、防災管理等相關研究資料。國科會自然處處長陳于高也表示,這次實地實驗,由於阿爾卑斯山與日本也曾發生土石流,因此吸引奧地利和日本學者來台觀摩這次實驗,雖然奧地利土石流頻率沒有台灣高,但來台可快速收集到更多資料,奧地利也與台灣商談後續的合作研究。 農委會水保局除了持續執行土石流防災減災工作外,為了強化防災效能,創新開發土石流防災APP,內容可看到全國土石流觀測站的即時觀測資訊、各鄉鎮土石流警戒資訊、全國即時降雨資訊、衛星雲圖及各鄉鎮避難處所之分布等資訊,並在Facebook社群網站建置土石流防災資訊網,作為全民即時提供防災資訊的交流平台,使用過的網友們紛紛表示很實用,對於防災工作很有幫助。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李宜映整理) 關鍵字:土石流 防災 發布日期: 2012/11/17 新聞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E4%BA%BA%E9%80%A0%E5%9C%9F%E7%9F%B3%E6%B5%81%E5%AF%A6%E9%A9%97%E9%A6%96%E5%BA%A6%E5%85%AC%E9%96%8B-%E5%90%B8%E5%BC%95%E5%9C%8B%E9%9A%9B%E5%AD%B8%E8%80%85-112044767.html(奇摩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E6%B0%B4%E4%BF%9D%E5%B1%80%E5%89%B5%E6%96%B0%E7%A0%94%E7%99%BC%E5%9C%9F%E7%9F%B3%E6%B5%81%E9%98%B2%E7%81%BDapp-%E7%B6%B2%E5%8F%8B-%E5%BE%88%E5%AF%A6%E7%94%A8-%E8%AE%9A-102414486.html(奇摩新聞)
2013/02/08
摘要 2013年氣候變遷國際研討會邀請來自荷蘭、韓國、澳洲、日本、大陸等10位科學家分享各國面臨氣候變遷的因應對策。會議14日開幕,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針對台灣正在進行的「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計畫」(TCCIP)進行報告。TCCIP透過資訊整合建構模擬模式,推估災害動向,及早進行防災準備並因應,避免極端氣候造成的傷亡。 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各國面臨嚴峻考驗,經濟部指出,去年夏天世界各國出現許多異常狀況,英國面臨最多雨的一次夏季,而土耳其則出現50度高溫,經濟部特別關心水患問題,氣候變遷造成的暴雨讓許多防洪設施失效;另一方面,極端降雨也使得乾旱時間變長,影響農業。 有鑑於監測伺服器費用高昂、現地環境艱困、通訊設定繁雜,中央地方整合不易種種問題,造成測站無法大量布建,防災效益難以提升,專精監測領域十餘年的安研科技,創新研發「Senslink雲端監測系統」。以領先業界的ICT技術與雲端運算資源為基礎,單一系統多元整合水情、地工、氣象、電力、交通、結構,將傳統遠端監測系統雲端化,節省龐大建置成本與避免設備資源浪費,掌握5大監測關鍵,更能提高防災效率。 「Senslink雲端監測系統」有4大特色:1、建置成本省!搭配多功能智慧紀錄器SensMate,能銜接市面多數感測器,5分鐘立即安裝上雲端,無需建置與維護伺服器。2、採用國際標準資料交換介面(Web Service),第一時間分享給上級或平行機關,或開放給民眾查詢觀測資料,能快速整合中央地方的救援情資。3、Real Time警訊分析,於異常狀態發生時,自動發送手機簡訊、email等警報訊息,通知管理人員進行緊急危機處理。4、雲端資料安全穩定,判讀正確不誤報,永存於雲端的歷史圖表資料,隨時都能調閱分析,作為往後改善救災、防災、甚至離災的最佳情資,並能配合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APP應用程式開發。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李宜映整理) 關鍵字:氣候變遷 雲端監測   新聞來源: http://tw.sports.yahoo.com/news/%E5%AE%89%E7%A0%94%E9%9B%B2%E7%AB%AF%E7%9B%A3%E6%B8%AC%E7%B3%BB%E7%B5%B1-%E6%8F%90%E5%8D%87%E9%98%B2%E7%81%BD%E6%95%88%E7%8E%87-213000516.html(中時電子報) http://tw.news.yahoo.com/%E6%8E%8C%E6%8F%A1%E6%B0%A3%E5%80%99%E8%AE%8A%E9%81%B7-%E5%8F%8A%E6%97%A9%E5%9B%A0%E6%87%89%E5%A4%A9%E7%81%BD-160912174.html(台灣立報)
2013/02/08
摘要 2012年第九次全國科技會議的主軸圍繞在以「面對台灣的科技轉型」為主題,「如何提升臺灣的學研地位」、「如何做好臺灣的智財佈局」、「如何推動臺灣永續發展」、「如何銜接上游學研與下游產業」、「如何推動由上而下的科技計畫」、「如何提升臺灣科技(資通訊)產業創新動能」、「如何面對臺灣的科技人才危機」等七項議題,希望重新擬定科技決策體系之定位引領產業再度起飛升級,提高國際競爭力。 「如何面對台灣的科技人才危機」是第九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重要議題之一,國科會表示,業界肯定「產學大、小聯盟」的構想與做法。「產學大聯盟」是由領先國際的業者幫學界出考題,共同出資、再與大專院校或學研機構攜手投入前瞻技術開發,計畫為期5年,申請獲准的廠商需編列配合款,每年應投入的研發經費達到8,000萬元以上,國科會及經濟部則每年編列共4億元投入,平均每年可補助3個產學大聯盟。「產學小聯盟」是以核心技術為主軸串連,國家補助成立技術實驗室,服務眾多業者,計畫為期3年,國科會初期每年約投入1億元左右,到103年及104年,補助可望拉高到2億元。「產學大、小聯盟」截至14號徵案期限,「大聯盟」已經有8案、「小聯盟」已經有400多案投案角逐。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李宜映整理) 關鍵字:產業升級 產學聯盟 發布日期: 2012/12/18 新聞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E5%85%A8%E5%9C%8B%E7%A7%91%E6%8A%80%E6%9C%83%E8%AD%B0%E4%BB%8A%E7%99%BB%E5%A0%B4-%E6%8E%A2%E8%A8%8E%E7%A7%91%E6%8A%80%E8%BD%89%E5%9E%8B-035000278.html(奇摩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E7%94%A2%E5%AD%B8%E5%A4%A7%E5%B0%8F%E8%81%AF%E7%9B%9F-%E6%9C%89%E5%8A%A9%E5%9F%B9%E9%A4%8A%E7%A7%91%E6%8A%80%E4%BA%BA%E6%89%8D-113024066.html(奇摩新聞)
2013/02/08
摘要 台灣在執行農業科技前瞻活動時,除了參考國外的經驗方法外,針對台灣國情建立一套系統化的作業流程,其中包含許多內隱性的資訊蒐整、流程設計、策略規劃工具,活用在規劃階段、招募階段、產生階段、和回饋階段過程中,其思維的方式及部分議題已成為100年農業科技中綱計畫規劃之參考,另為農委會科技決策機制建構初步資訊體系,也希冀讓農業界人士熟悉前瞻的功能及操作的方式。 檔案下載: 台灣農業科技前瞻活動執行經驗與內涵
2013/02/08
摘要 由2001年起,國內決策單位為了能強化內部資源管理,並有效提升國內技術創新研發能量,在台灣各部會都有前瞻的相關規劃,其中包括科技顧問組、國科會、經濟部與農委會,皆有進行科技與產業前瞻規劃機制的研究。由於科技前瞻計畫之推動對我國農業而言尚屬新興方法,因此期望秉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之精神,參考標竿國家經驗,綜合考量我國的特性,設計符合台灣國情的前瞻運作機制,農委會97年委託台灣經濟研究院執行全程四年「農業科技前瞻體系之建立」計畫,從中獲得更多進行前瞻的隱性知識與執行經驗。由於整個前瞻機制的運作,即是一個資訊體系的建立,最大的困難在於『人』的召集與動員,包括幕僚間的作業與支援配合、專家與會及跨領域的協調、整體流程的控管與效率等挑戰,執行過程中,由需求、農業課題、情景描述等步驟導引關鍵技術之產出,並透過德菲調查收斂專家意見,最終再利用策略地圖聚焦各領域發展目標與技術議題,此過程需隨時根據政策的變動即時調整方向。在操作過程中,本研究團隊獲得許多執行經驗,也希望藉由訓練課程方式與產官學研界人士分享、研習。 檔案下載: 科技前瞻運作機制指導手冊
2013/02/08
摘要 在知識經濟衝擊下,農業在產業經營模式、科技發展思維和決策運行機制上皆須面臨轉型。雖然目前各界對國內農業亟需轉型皆有共識,但如何推動轉型,對於規劃上仍須有明確的策略目標與方向。科技前瞻已為全世界40多個國家作為預測科技未來的政策規劃工具,本文透過次級文獻研析日本、德國、英國、法國、中國大陸等農業科技前瞻的運作機制與相關經驗,做為我國農業科技前瞻執行之參考基礎。透過各國前瞻運作資訊研析顯示,沒有任何一種單一的研究方法可適用於所有科技前瞻的情境需求;也沒有一種科技前瞻方法組合是最適的。研究方法必須配合目標設定研究方法的選擇會受到資源影響,例如預算、專家來源、政策支持度、時間、科技與實體的基礎建設等。另外,擁有執行經驗的人力資源是必備的,就算不是前瞻的專家,他們可接受密集的訓練課程以建構內部的能力與知識,以達成成功的前瞻目標。 檔案下載: 科技前瞻簡介與各國執行經驗分析
2013/02/08
摘要 在知識經濟衝擊下,農業在產業經營模式、科技發展思維和決策運行機制上皆須面臨轉型。雖然目前各界對國內農業亟需轉型皆有共識,但如何推動轉型,對於規劃上仍須有明確的策略目標與方向。科技前瞻已為全世界40多個國家作為預測科技未來的政策規劃工具,本文透過次級文獻研析日本、德國、英國、法國、中國大陸等農業科技前瞻的運作機制與相關經驗,做為我國農業科技前瞻執行之參考基礎。透過各國前瞻運作資訊研析顯示,沒有任何一種單一的研究方法可適用於所有科技前瞻的情境需求;也沒有一種科技前瞻方法組合是最適的。研究方法必須配合目標設定研究方法的選擇會受到資源影響,例如預算、專家來源、政策支持度、時間、科技與實體的基礎建設等。另外,擁有執行經驗的人力資源是必備的,就算不是前瞻的專家,他們可接受密集的訓練課程以建構內部的能力與知識,以達成成功的前瞻目標。 檔案下載: 科技前瞻簡介與各國執行經驗分析
2013/02/08
摘要 在WTO自由化與知識經濟衝擊下,農業在產業經營模式、科技發展思維和決策運行機制上皆須面臨轉型。雖然目前各界對國內農業亟需轉型皆有共識,但如何推動轉型,對於規劃上仍須有明確的策略目標與方向。科技前瞻已為全世界40多個國家作為預測科技未來的政策規劃工具,主要以專家意見調查來預測及勾勒未來的情景及需求,並從問卷填寫及回饋過程形成共識,確立未來共同追求之目標。我國農業正值轉型發展關鍵時期,運用科技前瞻方法可規劃農業發展目標與方向,引導具農業經濟效益之關鍵策略與技術開發,並形塑更具體的農業、農民及農村發展願景。 檔案下載: 農業科技前瞻兩回合德菲調查結果
2013/02/08
在知識經濟體下,知識即代表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各國為能優先獲取先機與科技創新,在政策規劃上皆進行不同類型與產業之科技前瞻。鄰近台灣的中國大陸,近年來在基礎建設上突飛猛進,在人力、物力豐富的基礎下亦投入大量科技資源,進行不同產業之技術預測大型活動,欲圖能與國際科技接軌。本文則透過中國大陸執行技術前瞻的背景,探究中國大陸農業科技的目前發展趨勢,並提供台灣農業科技發展一些新啟示。 簡報詳細內容請點此下載   中文篇名:中國技術前瞻趨勢對台灣農業發展的新啟示 文件作者: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宜映 地區國別:中國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