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13/02/19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7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卵辨識費洛蒙被認為是白蟻強力控制其社會行動的重要費洛蒙,因而大受矚目,岡山大學環境學研究科挑戰鑑定該費洛蒙成功,於世界首次明確提出卵辨識費洛蒙即為可將細菌的細胞壁分解的蛋白質---溶菌脢(Lysozyme),同時在卵尚在蟻后卵巢內的階段即發現溶菌脢的基因、發現溶菌脢的生產。由於卵辨識費洛蒙--溶菌脢強力誘發卵的搬運行動,若將其塗於人工假卵上,投予白蟻,白蟻有可能將其搬運至巢的生殖中樞;因此期待未來能在人工假卵中加入殺蟲劑,再塗上溶菌脢,以在白蟻巢的生殖中樞有效地導入殺蟲劑,開發新一代以微量的藥劑就可以有效的驅除白蟻的系統。目前正在開發將殺蟲劑包入假卵的技術,並檢討其應用於世界上各種白蟻的適用性,期望朝向具體產品化的方向開發。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陳郁文整理) 發布日期: 2013/02/19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2/19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7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草劑的水稻,以此改變方法成功育成作物為世界的先例。以往雖有以基因標靶(Gene Targeting)技術破壞水稻基因的成功案例,但本研究則是成功的根據需求將突變導入水稻的基因當中,顯示了以基因標靶技術精準地改良作物的基因的可行性。如此以基因標靶技術改良型的基因完全置換原來的基因,是以往形質轉換技術無法達到的,未來可望應用此技術依照設計設計進行品種改良。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陳郁文整理) 關鍵字:農糧 發布日期: 2013/02/19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2/19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7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農業生物資源所發現水稻的「WRKY45」基因對於稻熱病等多數病害有極強的抵抗性,未來有機會將其導入水稻系統中,育成對水稻多數病害有抵抗性的品種,並且可期待將其應用至小麥等其他的稻科植物,廣泛應用至食材、飼料或生質燃料的生產,大幅減少農藥的使用,對作物的安定生產與減少環境汙染等面向發揮很大的貢獻。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陳郁文整理) 關鍵字:防檢疫 發布日期: 2013/02/19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2/19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7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農業・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食品綜合研究所與果樹研究所共同開發了從日本酒與葡萄酒判別原料品種的技術。雖然用以判定農產品品種的DNA序列分析方法很多,然而日本酒屬高度加工的食品,發酵中米的DNA可能被分解,且酒液中亦可能混入麴菌的DNA,因此從日本酒中抽出原料的DNA實屬困難。此研究開發了從日本酒中抽出原料米的DNA、並且進行增幅的技術,確立了判定原料米品種的方法。此方法亦有可能應用於從葡萄酒判定葡萄品種。未來將朝向將此技術實用化的方向發展,預期將確保食品標示的信賴性,同時可因應日益增多的進口日本酒原料米品種的判定問題,並可保護品種育成者的權利。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陳郁文整理) 關鍵字:食品 發布日期: 2013/02/19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2/19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7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農業環境技術研究所開發了使用僅2%的低濃度乙醇、具大範圍的土壤病害蟲防除效果的低成本新規土壤消毒技術。此技術將2%的酒精裝入罐中,澆灌於土壤使其充滿水分,再以農業用的聚乙烯薄膜覆蓋於土壤表面約一週的時間,為低成本的簡易技術。我國過去為防除因為農耕地連作所伴隨而來的土壤病害蟲,大多使用溴化甲烷土壤燻蒸消毒法,然而溴化甲烷會破壞臭氧成,蒙特婁議定書締約國會議中,決議除了無法替代使用的情況以外,從2005開始禁止使用溴化甲烷,爾後農業界便致力尋求取代溴化甲烷的土壤消毒劑術。此技術被期待實用化後得以取代溴化甲烷,成為新的土壤消毒劑術。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陳郁文整理) 關鍵字:防檢疫 發布日期: 2013/02/19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2/19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7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國立大學法人奈良先端科學技術研究所大學在水稻的實驗中發現與開花相關的Hd3a基因所生成的蛋白質為開花激素(florigen)。俄羅斯的植物學者在70年前曾提出開花激素存在的假說,但到目前為止一直無法成功萃取出來。奈良先端科學技術研究所大學證實此激素為水稻Hd3a基因所生成的蛋白質,使用分子生物學的技術在水稻中導入此基因,可使通常需要50-60日才能開花的水稻,在15-20日之內開花。在水稻中Hd3a基因在葉子中生成蛋白質,運送至莖的頂端,促使水稻開花。由於開花激素(florigen)被認為是可以控制多數植物開花的普遍性基本物質,因此本研究的成果預期可應用於開發開花期受改變的品種,或者製作控制開花期的藥劑,更可期待進一步應用於花或野菜的周年供應技術或水稻的冷害迴避技術。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陳郁文整理) 關鍵字:農糧 發布日期: 2013/02/19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2/19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7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國立大學法人東京海洋大學在三倍體的不孕山女魚體內植入虹鱒的精巢細胞,雄的山女魚可產生正常的精子,雌的山女魚則可產生正常的卵子,此精卵結合後,成功獲得正常的虹鱒後代,此稚魚與一般的虹鱒一樣成長、成熟,並成功的繁殖下一代。過去已完成的研究顯示,移植虹鱒的始原生殖細胞(primordial germ cell,係生殖細胞分化成為雌性或雄性配子過程中最初始之細胞)至雄性山女魚體內,可使山女魚生產虹鱒的精子;如果將虹鱒的精巢細胞移治雌性山女魚,則可從該精巢細胞產生虹鱒的卵。然而移植至山女魚而產生的虹鱒精卵,是否可正常發育成稚魚,還沒被驗證過。本實驗即證實可透過山女魚成功的繁殖虹鱒的後代,且透過三倍體不孕山女魚的育成,可透過此山女魚完全生產虹鱒的後代,不會混雜生產山女魚的後代,亦是一大突破。未來期待應用至海水魚上,如發展利用鰺與鯖魚等小型魚種生產鮪魚的稚魚等技術。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陳郁文整理) 關鍵字:漁業 發布日期: 2013/02/19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2/19
目次 東日本大震災相關策略 提高糧食自給率之策略 確保糧食穩定供應之相關措施 確保糧食穩定供應之相關措施 日本農村振興相關措施 建立食品、農業、農村間之相關策略 摘要 自從東日本大震災及核電所事故以來,進行農業重建修復是目前最重要、最優先的課題。自古以來,農業為國家立國之根基。農村除了扮演供應糧食的角色外,同時也具有許多綜合層面的機能。然而,目前日本農業正面臨著從事農業人口的減少及老化等問題,使得農業產生永續經營的危機。在這樣的情形下,日本提出了農業經營者戶所得補償制度、以六次產業化重建具活力的農山漁村之等政策發展要點,以達到所追求之「品質」與「安全安心」之生產體制及永續性農業。本文將總括日本之農業政策施行之七大要點,包括施政背景、施政重點、相關財政措施、立法措施、稅制措施、金融措施以及政策評估,進而參考審視以加強我國農業政策研擬之能力,並提高我國農業政策施行之可行性。   作  者: 陳郁文 副研究員 資料出處: 日本農林水產省 相關連結: http://www.maff.go.jp/j/wpaper/w_maff/h23/zenbun.html 關鍵字:   報告檔案: 2011日本糧食農業農村基本計畫
2013/02/18
簡介 昆士蘭州總面積1,727,000平方公里,其中超過80%都用作為放牧地,範圍從潮濕的熱帶地區延伸到乾燥的西部牧場。最廣的放牧是在自然牧場上。雖然是屬於重要牧場區,但它們所佔的面積不到昆士蘭總放牧面積的10%。牧場的投入需求最少,幾乎不使用肥料或灌溉,除草劑也僅是用來處理外來雜草入侵,而農藥是用來控制害蟲如蝗蟲。 目前昆士蘭放牧土地的牧場管理上正面臨到許多困難,包括高度多變的氣候條件、變動的商品價格和牧場規模過小,牧場規模可能小到無法以放牧業為經濟來源。這些壓力會導致過度的飼養密度,最主要的影響就是造成放牧地的土地退化。而放牧者面臨的挑戰是他們的牧場管理作法需配合現況條件,同時又要能產出足夠的收入。 氣候 降雨減少的雨量變動是昆士蘭州氣候的主要特徵,從海岸到陸地雨量越來越明顯減少,之間的差異從潮濕熱帶海岸地區的平均總年雨量2000-4000公釐到西南部乾燥地區150-250公釐。 昆士蘭的北部,大部分降雨是落在夏季,而在南迴歸線以南的區域則是冬季為主要雨季。但平均降雨量可能會容易讓人誤解,因為該數值可能意指正常的和預測的雨量。圖一即是昆士蘭中部Jericho地區從1989年至2010年的總降雨量。可以清楚看到低於平均降雨量的月份要比高於平均降雨量的還要多。因此,取其中的中間值比較適合,因為它已經剔除了極端的數值。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副研究員 陳亭安整理) 檔案下載: 澳洲昆士蘭州的牧場管理 發布日期: 2013/02/07 資料出處: 2011年6月 Managing grazing lands in Queensland
2013/02/18
摘要 探究現況防檢疫領域的發展瓶頸,包括重要動植物有害生物數位化資料零散、有害生物之抗藥性品系出現頻率漸增、農用資材未充份經安全認證、外銷檢疫處理因各國標準不一而耗費資源、多數動物疫苗需仰賴進口等。經農業科技前瞻四年運作,結集產官學研人士專業智慧提出18項科技前瞻議題,並對防檢疫領域型塑2025年共同願景,生產方面將建立完善健康種苗檢驗之生產制度與疫苗整合性產銷體系,強調自有品牌供應國際市場。生活方面則是開發食品安全為主之相關資材及檢測系統,使消費者對現行品牌更具信心。生態方面將闡明氣候變遷對農作物衝擊之機制,開發兼顧農產安全與環境生態保護之整合技術。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副研究員 陳亭安整理) 檔案下載: 防檢疫領域策略規劃成果簡介 發布日期: 2013/02/18 資料出處: 農委員會科技計畫  100農科-1.1.10-科-a1
2013/02/18
摘要 探究現況農業環境領域的發展瓶頸,包括農業環境的資源過度開發與利用、對重金屬及化學污染的廢耕農地整治、灌溉用水管理粗放、地區間發展的同時對於都市排放汙染造成環境損害、劃定土石流潛勢溪流區等。經農業科技前瞻四年運作,結集產官學研人士專業智慧提出16項科技前瞻議題,並對農業環境領域型塑2025年共同願景,生產方面將開發對環境友善之設施、資源與技術等各方應用,使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更具效率;並能供應安全符合永續生產認證之農林漁牧產品。生活方面將針對整合性之監測預警體系,普及應用到災害管理層面,使國民居住在免於災害發生和汙染風險的安全環境。生態方面讓農業生物多樣性被了解被重視,在農業環境與生態系統提供適當保育、復育與管理,促進農業永續經營。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副研究員 陳亭安整理) 檔案下載: 農環領域策略規劃成果簡介 發布日期: 2013/02/18 資料出處: 農委員會科技計畫  100農科-1.1.10-科-a1
2013/02/18
摘要 探究現況林業與生物多樣性領域的發展瓶頸,包括保育重點在生態系統概念缺乏、未能精確評估作物受天氣災害發生的可能損失、溫室效應及極端氣候對生態系影響、森林在碳循環功能之估算及管理有待整合等。經農業科技前瞻四年運作,結集產官學研人士專業智慧提出13項科技前瞻議題,並對林業與生物多樣性領域型塑2025年共同願景,生產方面研發森林資源與特有產物,妥善永續利用並產業化及其對農業環境之貢獻,創造森林綠色商機之綜合價值。生活方面將推動環境教育與結合網路資訊的休閒林業,使國民體驗大自然的同時也能寓教於樂,森林遊憩經營可兼顧國人健康生活及森林生態之維護。生態方面建立多元即時及統整的監測體系,維護生物多樣性,落實涵養水源、淨化環境與水土保持,健全森林碳管理,發展因應氣候變遷的林業技術,達成充分發揮生態功能之林業永續經營。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副研究員 陳亭安整理) 檔案下載: 林業與生物多樣性領域策略規劃成果簡介 發布日期: 2013/02/18 資料出處: 農委員會科技計畫  100農科-1.1.10-科-a1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