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13/02/07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2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成果第10名為獨立行政法人農業.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生物系特定產業技術研究支援中心,與丸山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出一種棚架栽培果樹用之新型高速農藥噴霧機,透過升降型噴管接近棚架架面噴撒農藥的方式,降低引擎、抽風機的回轉數,並抑制農藥漂散範圍。由於比過去的機型更降低農藥漂散及噪音範圍,未來可望用於都市近郊之園地或住宅區。 日本新開發出一種適用於棚架栽培之果樹用高速噴霧機(以下稱為「開發機」),它能在不影響藥劑附著性的情況下降低引擎及風送機之回轉數,避免農藥飛散及減少噪音等問題。開發機的駕駛座配備有能靠近棚架架面噴撒農藥之升降型噴管裝置,可依照果樹的形狀調整高度及角度。開發機使用的是2頭式專用噴管,不但能確保農藥噴撒至新長出來的樹梢以及葉面重疊部分的農藥附著性,也能減少農藥的漂散程度。歷經3個月在梨園及葡萄園的長期防除效果實驗,開發機具有與慣用機相同的防除效果,農獲量也與使用慣用機差不多。 由於開發機能在接近樹體的情況下噴撒農藥、故可調低引擎回轉數,運作上相當節省能源。此外,開發機使用時方圓20公尺內並未測得任何85分貝以上的噪音,被認定具有高效率降低噪音機能,此機種可望適用於都市近郊之園地及住宅區的果樹栽培。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李宜映整理) 關鍵字:E化 農糧 發布日期: 2013/02/07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2/07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2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成果第9名為獨立行政法人農業.食品產業技術研究機構蔬菜茶業研究所研發出利用微生物將食物殘渣及家畜排泄物等有機資源轉化成無機肥料的技術。由於它不需像製造化學肥料一樣的使用能源,一旦運用此技術製作成產品並予以普及,將可大幅降低CO2的排放量。 將食物殘渣及家畜排洩物等有機資源,短時間內轉化成無機肥料的新技術已研究出來。將有機物質加入多孔質微生物載體,經由水洗的方式,就能回收含無機肥料成份的水溶液。此時有機物質會被微生物載體所分解,只要每天添加有機物質及水,就能每天回收無機肥料。由於只需添加有機物質及水份來製造肥料,過程中可大大節省能源。 由於本技術在製造無機肥料時不需要耗費電及化石燃料,可大幅抑制CO2的產生。此一技術未來可望對循環型農業有所貢獻,回收的無機水溶液肥料可用於土耕栽培之點滴栽培或養液栽培。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李宜映整理) 關鍵字:農環 農糧 發布日期: 2013/02/07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2/07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2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成果第8名為獨立行政法人農業.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生物系特定產業技術研究支援中心,agritecno矢崎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出可高速作業之青割玉米用免耕播種機。預定2012年量販,可望在青割玉米栽培上讓農民大幅省事。 這款新開發的免耕播種機(以下稱為「開發機」)搭載了最新的撒種裝置,即使快速播種,種子也能朝一定方向噴出,此外,由於圓盤式開溝器與溝擴幅部採直列無縫設計,播種機可在不受作物殘渣影響下快速進行種子鎮壓。開發機在不耕起農地能以2m/s的工作速度播種玉米。由於結構上更輕量化,可搭配30PS牽引機進行作業,不論農地是耕起或是不耕起,都能夠順利撒種。 使用本播種機,就能省略玉米播種前的耕耘整地作業,減少了3~4成在栽飼料用玉米時耕耘、播種、施肥的所需時間。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李宜映整理) 關鍵字:E化 農糧 發布日期: 2013/02/07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2/07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2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成果第7名為獨立行政法人農業.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畜產草地研究所、地方獨立行政法人北海道立綜合研究機構農業研究本部根釧農業實驗場.畜產實驗場、共立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領先全球,找出促使母牛胎盤剝離排出的信號物質。這項成果可望減輕養牛農民的負擔,讓母牛在白天分娩後胎盤也能順利剝離排出。 由於牛的分娩時間日夜不定,造成養牛農民的勞動負擔。有時候會發生農民無法趕上母牛深夜分娩而造成牛牛母子雙亡事件。目前雖能施打天然荷爾蒙促使母牛在白天分娩,但此舉也容易引起分娩後胎盤停留子宮難以排出的現象。 如今日本領先全球首度發現,分娩後令胎盤從子宮順利剝離排出的信號物質(oxo-arachidonic acid.OXO-花生四烯酸)。如今只要施打OXO-花生四烯酸,就能克服分娩誘導法所造成之胎盤停滯的問題,使母牛白晝分娩後胎盤能順利剝離排出。 只要利用新發現的信號物質(OXO-花生四烯酸),就能克服胎盤停滯的問題,讓母牛在白天也能順利分娩,不但回避深夜分娩的困擾、提升小牛生存率、也減輕了農民的勞動負擔。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李宜映整理) 關鍵字:畜牧 發布日期: 2013/02/07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2/07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2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成果第6名為獨立行政法人農業.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中央農業綜合研究中心、獨立行政法人國際農林水產業研究中心、太平洋セメント股份有限公司(TAIHEIYO CEMENT CORPORATION)、日揮股份有限公司、東京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出加入加速反應劑進行加熱之技術以分離放射性物質銫,將受污染的土壤的污染程度降低至可用於土木工事的標準。 在福島縣飯館村進行的實證實驗中,利用小型回轉型昇華(氣化)裝置,已找出促使放射性物質銫揮發的熱處理條件,只要添加多種高性能的加速反應劑,就能將福島縣內農地土壤(60000Bq/kg貝克/千克)的銫污染程度,大幅降低至可用於土木工事(100Bq/kg貝克/千克)的標準,成功分離袪除其中放射性物質銫含量達99%。 這項成果能大幅減輕受到放射性物質銫污染的廢棄土壤,以及除染之後所產生廢棄土壤之污染程度。在除染(袪除放射性物質)及處理廢棄物時,可望發揮莫大功效。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李宜映整理) 關鍵字:農環 森林 發布日期: 2013/02/07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2/07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2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成果第5名為獨立行政法人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社團法人農林水產.食品產業技術振興協會農林水產先端技術研究所參與之國際豬基因組研究中,日前已完成90%以上的豬基因鹼基排列(約25億鹼基對),並解開其中約25,000個基因。這項成果不但能加速豬隻的肉質、抗病性、繁殖性的改良研究,還可望將豬用於醫療用途或是進行器官移植等。 在豬的18對染色體研究之中,日本除了負責解讀第6染色體及一部分第7染色體之外,還鎖定了約15,000個與組織.器官運作相關的遺傳基因。 本研究乃農林水產省委託之研究開發計劃「活用動物基因組創造新市場之技術研發」及「活用遺傳因子之植物(稻).動物基因組研究開發計劃」。 本研究成果發表於英國科學雜誌Nature(2012年11月15日)。 透過這次成功解讀豬的基因組,不但能解開豬隻家畜化的緣由,還能利用基因組情報,加速進行豬隻的肉質、抗病性、繁殖性的改良,或用於豬的器官移植及藥品實驗等醫療方面。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李宜映整理) 關鍵字:畜牧 生技 發布日期: 2013/02/07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2/07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2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成果第4名為獨立行政法人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Primetech股份有限公司(Primetech Corporation)、獨立行政法人理化研究所領先全球,以基因重組及體細胞複製(克降)技術培育出欠缺免疫機能的豬。今後可望利用這種「免疫不全豬」,進行人類醫療新藥的創新研究、新藥的前臨床實驗及人體組織器官再生之研究。 日本為全世界首度以基因重組技術改造出IL2rg基因缺陷細胞,再經過體細胞複製技術(克隆),培養出世上第一隻欠缺IL2rg基因的免疫不全豬。這種免疫不全豬,由於喪失了免疫器官胸腺及淋巴球免疫細胞,因而無法產生抗體。本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細胞.幹細胞」(2012年6月13日) 由於喪失免疫機能的動物不會產生拒斥反應,因而開啟了不同種類動物間細胞及組織移植的可能性。現今的實驗材料已有「人化老鼠」,未來的研究方向將思考如何活用與人類相似程度高、取得方便的家畜「免疫不全豬」,作為人體治療及研發藥物的研究材料、新藥的前臨床實驗、重建人體組織及器官等。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李宜映整理) 關鍵字:畜牧 生技 發布日期: 2013/02/07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2/07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2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成果第3名為獨立行政法人農業環境技術研究所及東京大學等單位不僅研究出幾乎不受鎘污染的越光米,還解開其原因,在於吸收土壤中鐵、錳、鎘的蛋白質基因突變所致。今後可根據這個發現,研究出如何將稻米之外的作物賦予這種特徵之技術。 日本已選育出幾乎不吸收鎘的越光水稻。就算把這種抗鎘越光水稻,栽種在高鎘污染的土壤中,其糙米及稻桿中的鎘濃度,仍是一般水稻的3%以下。抗鎘的原因在於,水稻中負責轉運並吸收土壤中鐵、錳、鎘的蛋白質「OsNRAMP5」基因發生突變,從而阻擋了吸收。除了原因已明之外,鎖定並檢測出此一抗鎘基因之DNA標識技術也已開發完成。 除了期望透過與抗鎘越光水稻的交配,使其它水稻也擁有抗鎘性質之外,也希望在水稻以外的作物之中也能找到相應的抗鎘技術。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李宜映整理) 關鍵字:農糧 生技 農環 發布日期: 2013/02/07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2/07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2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成果第2名為公益財團法人上總DNA研究所、 獨立行政法人農業.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蔬菜茶業研究所,代表日本參與國際蕃茄基因組解序計劃,對蕃茄全基因組的解序有著莫大貢獻。 他們完成了栽培種蕃茄基因中(約9億鹼基對)的86%、針對大約7、8億鹼基對,進行高精密鹼基排列情報的解讀。這項研究找出約35000個基因,除了解開基因位置與構造之外,還能透過栽培種蕃茄與野生種蕃茄之基因排列比對,掌握重要的性狀基因以利番茄栽培。這項成果發表在英國科學雜誌Nature(2012年5月31日)。 這次所完成的番茄全基因DNA排列,可用於標準排列,以找出不同品種間不同的DNA排列,從而發現DNA排列差異與農業性狀的關係,藉以培育出高收獲量、抗病蟲害、足以適應異常氣候之優良品種,或用於培育或改良出含豐富營養成分的番茄品種,進而研發新的栽培方式及新技術。此外,與番茄同為茄科蔬菜的茄子、青椒等作物,也能夠活用此一基因組之成果,以期更有效率的進行其相關研究。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李宜映整理) 關鍵字:農糧 生技 發布日期: 2013/02/07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2/07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2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成果第1名為獨立行政法人農業.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中央農業綜合研究中心、新潟大學農學部、獨立行政法人理化研究所解開稻米在成熟期遭逢高溫之際產生乳白粒之謎,原因在於高溫狀態下活化了澱粉分解酵素α-澱粉酶。由於只要抑制α-澱粉酶這個基因就能降低乳白粒的發生率,培育出成熟期耐熱品種的稻米已指日可待。 水稻在成熟期一旦遇上高溫,會產生影響外觀及品質不佳的乳白粒稻米,研究指出,高溫時會活化能分解澱粉的酵素:α-澱粉酶。也就是說,只要能抑制α-澱粉酶的活動,就降低乳白粒發生的機率。根據研究,高溫下產生乳白粒的關鍵因素在於遺傳因子,只要能控制遺傳因子的表現,就能降低乳白粒稻米的發生機率。 對研究成果的期望與今後發展,若能抑制α-澱粉酶的活動,就能降低高溫成熟期所產生的乳白粒稻米。如此一來,研發出成熟期耐熱品種的稻米已指日可待。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李宜映整理) 關鍵字:農糧 食品 發布日期: 2013/02/07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2/07
摘要 土壤侵蝕在整個歐洲是一個普遍的問題,最主要的影響是表土流失,這個現象往往不顯著但可能造成很大損害。土壤侵蝕的過程中,物理因素如氣候、地形特徵扮演著重要角色,但主因仍是不當的農業作法、伐林、過度放牧和人為的建築工程。地中海區域的侵蝕最為嚴重,部分區域已經到了不可逆轉的情況。辨識易受土壤侵蝕的地區能有助於增進了解區域的受影響程度,最終制定出有效控制方式。為了量化歐洲地區內的侵蝕程度,歐洲土壤局已採用現代數位科技進行一系列的計畫—「泛歐洲土壤侵蝕風險評估計畫」(PESERA)。該計畫是以土壤侵蝕過程為主,並利用統一的土壤、地形、氣候和土地覆蓋數據資料,擬發展及校準一個過程為主和空間分佈的模型,以量化水侵蝕,並評估其對整個歐洲的風險。另外建立「驅動力-壓力-狀態和衝擊-回應架構」(DPSIR)可以辨識出可能的回應和場外衝擊(off-site impact)與場內衝擊(on-site impact),用來將脆弱的土地利用制度轉換成侵蝕退化資訊讓決策者易於使用。沒有測量數據時,有侵蝕風險的區域可作為是一個狀態指標(indicator of state)。而為了精確的環境稽核(environmental auditing),模型的測量必須要在有實際泥沙流失的現場進行驗證,並且將其未來趨勢予以量化。土壤保護措施是需要跨領域的解決方案。必須要實施「減輕策略」(mitigation strategies)作為整個「土壤保護策略」(Soil Protection Thematic Strategy)的一部分。亦有必要讓大眾和決策者接受,歐洲土壤濫用的現況到了不做任何回應將可能會帶來災難的程度。整頓和改善過去及現在的濫用情況勢必耗費許多金錢,因此在這方面歐洲較富裕的國家必須協助較貧窮的國家。   作  者: 黃旭平 副研究員 資料出處: 歐洲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 關鍵字: 土壤侵蝕 PESERA DPSIR 報告檔案: Soil Erosion Risk in Europe2002
2013/02/07
摘要 當全球人口增加,對食物及其他農產品需求也相應增加,不可避免地對原本農業不重視土地需求也隨之提高。大面積的新土地將會在未來50年至100年被開發。預測農業活動將會更進一步的移動到有較不肥沃且更易受侵蝕影響的陡峭坡地上。多數國家邊際土地有一半都在中度陡峭的山坡地,而且易受水的侵蝕影響。為了發展永續性的生產方法,因此必須要先瞭解為什麼會發生侵蝕,如何評估其嚴重性,以及更重要的是要怎麼控制或避免,這些對土地利用規劃者都相當重要。科技單位目前也積極參與協助解決這些問題。社會大眾對這個問題也逐漸開始有認知,水土保持是需要政府及民間需一起正視的重要課題。   作  者: 黃旭平 副研究員 資料出處: 聯合國糧農組織 關鍵字: 坡地 坡地 土壤侵蝕 水土保持 報告檔案: Sloping land: soil erosion problems and soil conservation requirements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