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0/08/28
日本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的研究團隊為了解決授粉昆蟲日益減少的問題,研發出泡泡花粉溶劑結合無人機,初期針對梨園進行試驗,其結果率與手工授粉的數量差異不大,但若需追求授粉精準性,需要研製出具備花朵鑑別的飛行機器人,冀望能協助農民提高結果率與收成率。
2020/08/27
脂肪若在細胞內過度累積即為脂肪變性,而此症狀發生在肝細胞即為脂肪肝,目前尚未有疾病的有效療法,是一種全球性且高風險的健康問題,目前美國賓州大學研究團隊透過小鼠試驗得知攝取綠茶萃取物並保持運動的小鼠,某些基因的基因表現會增加,但是否功效同於人體,仍需進行更多臨床試驗與相關數據分析方可獲得解答。
2020/08/27
臺灣總統蔡英文(Tsai Ing-wen)於今(2020)年8月12日表示,其與美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是她擔任總統第二任期的優先事項。   臺灣長期以來致力於推動臺美FTA,但美國認為臺灣必須在臺美FTA談判啟動前開放美國牛肉和豬肉進口。   蔡總統在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主辦的視訊研討會上表示,臺美牛肉爭端已阻礙2國緊密的貿易關係。「我們必須保持敏銳的目光才能前進。」   蔡總統認為,牛肉和豬肉僅占「臺美雙邊貿易總值的一小部分。」臺灣願意根據科學標準進行臺美FTA談判。蔡總統表示,希望臺灣人民能看到臺美達成貿易協定的好處,並希望美國瞭解與臺灣建立更緊密經濟關係的戰略好處。   但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於今年7月向參議院財政委員會議員們表示,在未解決待決議題前,美國政府不可能啟動臺美FTA談判。他並表示,「儘管臺灣先前已承諾解決這些議題,美國仍面臨長期的貿易障礙,即限制美國牛肉和豬肉產品的市場進入,故解決美牛和美豬進口貿易障礙議題將對深化美臺貿易和投資關係至關重要。」   萊特希澤貿易代表的評論是在政府貿易議程聽證會上回應支持FTA談判的德克薩斯州共和黨參議員科恩(John Cornyn)(R-Texas)所提出的問題。   萊特希澤貿易代表並於8月12日在眾議院歲計委員會(House Ways and Means Committee)會議上表示,美臺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 (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 TIFA)會議將定於「適當的時候」召開,而自2016年召開第10屆TIFA會議後就未再召開過。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王惠正、陳逸潔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0/08/13)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0/08/26
國際水產網路資訊平台等農事服務單位辦理線上研討會,由任職於夏威夷水產養殖公司顧問表列出五項水產養殖產業未來需面臨的挑戰:開發可取代現有水產飼料的替代品、減少進口物料的依賴、提高消化率、研發投入、使用在地原物料,希望可突破全球養殖產業的瓶頸。
2020/08/25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團隊為減低傳統肥料製程中所造成高度環境污染以及偏遠地區難以獲得肥料從農,進而以電流、電解水、反應器等設備與原料,可進行小規模的簡易肥料製作試驗場域,但在實際操作上仍有需要調整的實驗作法,但已經邁入新解決方案的步調。
2020/08/24
一年之中大部分的時間,墨西哥灣滿是海洋生物,從甲殼綱動物到長鬚鯨都有,但夏季就是墨西哥灣的災難時期,每年約莫五月時,海洋生物就會開始逃離墨西哥灣,如果是游泳速度不夠快的海洋生物就會開始大量窒息死亡。從晚春至初秋,沿岸就會有數千平方公里的面積稱為海洋死亡區,無法提供海洋生命所需的維生條件。這樣的奇特現象並非只出現在墨西哥灣,全世界各地都有這樣的死亡海域,但要探究是什麼造成死亡海域現象,必須先了解健康的海洋生態系統是如何運作的。   在擁有足夠陽光的水體中,水藻或是藍綠藻會很繁盛,淺水區域會有成群的水藻,而深水區域則會有大型海藻與海藻覆蓋在地面上,不論深淺水層,這些生物不僅型成了當地食物鏈的生產者角色,他們行光合作用,提供海洋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氧氣;水藻生長需要陽光、二氧化碳與營養物(例如:P與N),雖然這些資源經常供應不足,但有時候周遭的分水嶺可以讓岸邊水域充滿這些營養,例如一場暴雨可能將森林內富含豐富營養的沉積物沖至湖泊中,這些額外的資源來源使得水藻規模快速生長,這就是優養化(eutrophication),但是這樣激增的狀況並沒有提供更多的食物與氧氣,反而會造成水中生物的致命危機,隨著表面長出更多的水藻,水體內的植物就無法取得陽光進而死亡、被分解,這些過程會使得水中的氧氣被消耗掉。   隨時間流逝,這樣的現象可能會將水中的含氧量減至低於每公升2毫克的氧氣,進而成為死亡海域。反之,孟加拉灣就可以仰賴天然的優養化平衡生態,這裡的生物已經適應低氧的環境,但人類的生活模式讓優養化變成常態現象,汙水系統與工業製程中,會產生一些富含營養的廢棄物,它們通常會流入湖泊、河口或是沿岸水域,而墨西哥灣就是全球最大的傾倒區域之一,這裡的特定汙染物是肥料,美國的農業極度仰賴氮肥與磷肥,美國最大的農業生產區與密西西比河流域相聯通,藉由大小逕流流入墨西哥灣,農民施肥的時間通常在春季的播種期,故沒多久就會出現營養洪流。   在墨西哥灣,分解掉的水藻會沉入海底的鹹水帶,而這些高密度且位置較低的水不會與上方溫暖的淡水相混,熱帶暴風雨可能需要四個月的時間才能將帶氧的水,透過循環帶至墨西哥灣。這片死亡海域每年讓美國的海鮮產業、觀光產業損失多達8,200萬美元,隨著死亡海域的範圍越大,損失金額也會越來越多,墨西哥灣的死亡面積就高達15,000平方公里,在2019年成長至22,000平方公里;同樣的,人類活動導致世界各地的死亡海域不斷擴大與新增,我們又該怎辦呢?   以短期來說,各國可以針對工業逕流設定更嚴格的規範,且禁止將未處理的汙水傾倒於海洋中,農業方面,我們可以種植灌木形成緩衝區域來吸收農業汙水逕流;然而長期來說,是需要改變我們耕種作物的方法,目前農民使用的耕種技術會對土壤造成不良影響,而且會更加依賴氮肥,但是我們未必真的需要那麼多的化學肥料,如果我們種植多樣性作物修復土讓侵蝕與營養素,希望我們能盡快實現這些根本上的改變,若不加快應變,海洋生態系的未來就可能沉淪在死亡海域之中。
2020/08/24
日本朝日生物循環有限公司偕同集團葡萄酒製造公司Sainte Neige Wine合作,應用啤酒釀造副產物啤酒酵母細胞壁製成農業肥料,並且投入葡萄栽植,自2018年於山梨縣、山形縣等地區開始實際進行技術試驗,並於隔年確認試驗結果,實際達成農場收入提升、葡萄良品率增加之效益。
2020/08/24
一個由兩黨組成的參議員團體於今(2020)年8月10日呼籲美國政府取消對歐盟食品和飲料加徵報復性關稅,係因該項措施刻正對美國消費者和企業造成損害。   依據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裁定結果,由於歐盟未能取消對歐洲飛機製造業空中巴士提供不當補貼,因此美國可向歐盟加徵報復性關稅,美歐飛機爭端是自2004年起持續至今長期存在的爭端議題。   由於美國華盛頓州向波音公司提供補貼,而WTO已認定美國此舉已違反WTO規則,故歐盟刻正等待WTO裁定結果並向美國波音公司採取反制措施。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定於本週更新歐洲產品加徵關稅清單。   參議員們在寫給萊特希澤貿易代表的一封信中表示,其有必要對歐洲未能履行空中巴士裁定結果作出回應。這些加徵的關稅會導致美國消費者花費更高的價格,而美國餐廳、零售業者、雜貨業者、進口業者和配銷業者將面臨「更嚴峻的經濟窘境」。   參議員們表示,「儘管我們理解刻正進行的美歐貿易協議談判的複雜性,但各州企業所背負的壓力很大,係因這些產業已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重大衝擊,因此應避免美國該等產業之企業和勞工更進一步遭受經濟損害。」   該信是由紐澤西州民主黨參議員梅內德斯(Bob Menendez)(D-NJ)和緬因州共和黨參議員科林斯(Susan Collins)(R-Maine)為代表連署的,其他的參議員包括亞利桑那州民主黨參議員希尼瑪(Kyrsten Sinema)(D-Az)、科羅拉多州共和黨參議員賈德納(Cory Gardner)(R-Colo)、紐澤西州民主黨參議員布克(Cory Booker)(D-NJ)、懷俄明州共和黨參議員巴拉索(John Barrasso)(R-Wyo)、內華達州民主黨參議員馬斯托(Catherine Cortez Masto)(D-Nev)、北卡羅萊納州共和黨參議員提利斯(Thom Tillis)(R-NC)、加利福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范士丹(Dianne Feinstein)(D-Calif)、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參議員麥克薩利(Martha McSally)(R-Az)、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陸天娜(Kirsten Gillibrand)(D-NY)、田納西州共和黨參議員亞歷山大(Lamar Alexander)(R-Tenn)和賓夕凡尼亞州共和黨參議員圖米(Pat Toomey)(R-Pa)。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王惠正、陳逸潔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0/08/11)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0/08/21
農業生產的趨勢邁入智慧化協助生產管理,並由虛實整合的環境進行銷售,而數位分析的技術更能將農業帶入更具備競爭核心能力的角色中,以農業其複雜的供應鏈與感測器所蒐集的各種數據資訊進行分析,進而使得數位孿生的得以發揮功能,使得農業製程邁向反饋並優化,可依循市場所需、國際趨勢等構面進行未來需求推估與倉儲數據控管。
2020/08/20
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局的研究人員研發出可檢測非洲豬瘟活體病毒的新方法,可以讓獸醫診斷實驗室更加便利,減少動物活體的血液細胞檢測樣本的需求與檢體汙染,ARS所鑑定的細胞可以持續複製與冷凍保存以供未來使用,大大減少活體動物的供給數量,進而進行快速診斷。
2020/08/20
美國商務部於今(2020)年8月6日宣布,其對自中國進口木線條和木製品反傾銷稅案作出肯定性初步裁定(affirmative preliminary determination),但其對自巴西進口木線條和木製品反傾銷稅案卻作出否定性初步裁定。   商務部初步裁定,中國出口業者已在美國傾銷木線條和木製品,利潤率介於40.30%至359.16%之間。   商務部將定於今年12月19日宣布此2項反傾銷稅案的最終裁定結果。   若商務部作出肯定性最終裁定,則國際貿易委員會(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ITC)將於明(2021)年2月1日就此2項反傾銷稅案是否對美國木線條和木製品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有實質損害之虞作出最終損害裁定。若商務部就此2項反傾銷稅案作出肯定性最終裁定,且ITC也作出肯定性最終裁定,則商務部將發出反傾銷稅課徵命令。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王惠正、陳逸潔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0/08/07)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0/08/19
JA全農於今年6月1日起,打造農業經營管理系統Z-GIS,提供使用者資訊共享、集中管理等功能。而Z-GIS是一種以地理資訊系統概念為出發點的新形態農業智能管理系統,能夠結合線上地圖以及Excel的功能,透過輸入栽植作物之品項、品種、生產管理過程等資料,共同管理地理資訊與應用栽植數據。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