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海洋會耗盡氧氣嗎?

2020/08/24

示意圖

海洋會耗盡氧氣嗎?

  一年之中大部分的時間,墨西哥灣滿是海洋生物,從甲殼綱動物到長鬚鯨都有,但夏季就是墨西哥灣的災難時期,每年約莫五月時,海洋生物就會開始逃離墨西哥灣,如果是游泳速度不夠快的海洋生物就會開始大量窒息死亡。從晚春至初秋,沿岸就會有數千平方公里的面積稱為海洋死亡區,無法提供海洋生命所需的維生條件。這樣的奇特現象並非只出現在墨西哥灣,全世界各地都有這樣的死亡海域,但要探究是什麼造成死亡海域現象,必須先了解健康的海洋生態系統是如何運作的。

  在擁有足夠陽光的水體中,水藻或是藍綠藻會很繁盛,淺水區域會有成群的水藻,而深水區域則會有大型海藻與海藻覆蓋在地面上,不論深淺水層,這些生物不僅型成了當地食物鏈的生產者角色,他們行光合作用,提供海洋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氧氣;水藻生長需要陽光、二氧化碳與營養物(例如:P與N),雖然這些資源經常供應不足,但有時候周遭的分水嶺可以讓岸邊水域充滿這些營養,例如一場暴雨可能將森林內富含豐富營養的沉積物沖至湖泊中,這些額外的資源來源使得水藻規模快速生長,這就是優養化(eutrophication),但是這樣激增的狀況並沒有提供更多的食物與氧氣,反而會造成水中生物的致命危機,隨著表面長出更多的水藻,水體內的植物就無法取得陽光進而死亡、被分解,這些過程會使得水中的氧氣被消耗掉。

  隨時間流逝,這樣的現象可能會將水中的含氧量減至低於每公升2毫克的氧氣,進而成為死亡海域。反之,孟加拉灣就可以仰賴天然的優養化平衡生態,這裡的生物已經適應低氧的環境,但人類的生活模式讓優養化變成常態現象,汙水系統與工業製程中,會產生一些富含營養的廢棄物,它們通常會流入湖泊、河口或是沿岸水域,而墨西哥灣就是全球最大的傾倒區域之一,這裡的特定汙染物是肥料,美國的農業極度仰賴氮肥與磷肥,美國最大的農業生產區與密西西比河流域相聯通,藉由大小逕流流入墨西哥灣,農民施肥的時間通常在春季的播種期,故沒多久就會出現營養洪流。

  在墨西哥灣,分解掉的水藻會沉入海底的鹹水帶,而這些高密度且位置較低的水不會與上方溫暖的淡水相混,熱帶暴風雨可能需要四個月的時間才能將帶氧的水,透過循環帶至墨西哥灣。這片死亡海域每年讓美國的海鮮產業、觀光產業損失多達8,200萬美元,隨著死亡海域的範圍越大,損失金額也會越來越多,墨西哥灣的死亡面積就高達15,000平方公里,在2019年成長至22,000平方公里;同樣的,人類活動導致世界各地的死亡海域不斷擴大與新增,我們又該怎辦呢?

  以短期來說,各國可以針對工業逕流設定更嚴格的規範,且禁止將未處理的汙水傾倒於海洋中,農業方面,我們可以種植灌木形成緩衝區域來吸收農業汙水逕流;然而長期來說,是需要改變我們耕種作物的方法,目前農民使用的耕種技術會對土壤造成不良影響,而且會更加依賴氮肥,但是我們未必真的需要那麼多的化學肥料,如果我們種植多樣性作物修復土讓侵蝕與營養素,希望我們能盡快實現這些根本上的改變,若不加快應變,海洋生態系的未來就可能沉淪在死亡海域之中。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