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 @國際
利用雜交繁育小牛,對荷蘭牛及肉牛的小牛健康及母牛產乳量無負面影響,有助提高畜牧業的經濟效益。
示意圖
在美國,有許多酪農因經濟壓力選擇將荷蘭牛(Holstein cows)與肉牛進行雜交,以提高牛群中剩餘小牛的經濟價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深入探討這一做法對乳牛健康所產生之影響,發現以雜交方式繁殖的牛隻並不會對牛隻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研究涵蓋美國東北部和中西部地區10個乳牛群中的39,249頭荷蘭牛,這些乳牛在2010年至20023年間產下荷蘭牛及肉牛兩種品種,研究顯示無論是由荷蘭牛或肉牛所產下小牛,出生後的存活率並沒有顯著差異,僅有少數雜交產生之肉牛除外。
此外,母牛的難產風險與公牛品種無關,且產下後的小牛臨床健康狀況也無顯著不同。雖然飼養肉牛幼牛的乳牛懷孕期較長,但影響並不顯著,研究發現安格斯公牛繁殖幼崽比荷蘭牛多一天,而利木贊公牛(Limousin bull)及和牛公牛(Wagyu bull)分別延長了母牛懷孕期五天及八天,藉此研究認為了解不同公牛品種對懷孕期長度的影響,有助於酪農進行更好計劃及調整生產規劃。
除此之外,研究也發現飼養肉牛的母牛在產乳量、乳脂或乳蛋白產量方面與飼養荷蘭牛的母牛沒有顯著差異,表示該種雜交方式不會影響乳牛的生產性能,也並不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研究人員認為有可能是因為荷蘭牛體格較大,較可更好承受牛隻雜交。
雖然這項研究顯示,雜交繁育對荷蘭牛健康及產乳量無負面影響,但因該研究主要集中於多產乳的牛隻,這些牛至少已有過一次的分娩經歷,而對於體型較小的品種,如娟姍牛(Jersey cattle),情況可能有所不同。
未來將進一步探討娟姍牛是否可安全繁殖雜交牛隻,而不會影響幼牛健康及母牛產乳性能。這些研究將可對往後牛隻的雜交繁育方法提供更具體的參考方向,幫助酪農在畜牧業的經濟效益和牛群健康間取得更好的平衡。【延伸閱讀】- 促進牛產業的雜交育種新工具促進牛產業的雜交育種新工具
資料來源
文章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