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2 @國際
因沙漠飛蝗所造成的糧食短缺是現今非常棘手的課題,造成許多人三餐不濟,由於沙漠飛蝗一天內可移動超過150公里,在傳統防治上極為困難且效果不彰。來自萊斯特大學 (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 研究團隊,藉由解序沙漠飛蝗的基因,試圖找出可針對其神經系統的基因做為新殺蟲劑的目標,或找尋其轉變型態的關鍵基因,期許可為蝗災貢獻一分心力。
示意圖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FAO ) 的統計發現,發生蝗災時每一平方公里可含4千萬隻沙漠飛蝗,一天可吃掉相當於35,000人份的食物,目前世界上有4千200萬人因蝗災而造成食物短缺。沙漠飛蝗的生理特性十分具有特色,平時為多半呈散居型 ( solitary phase ),在局部地區或雨季時有群居型( gregarious phase ) 的傾向,並有遷徙的習性。誘發蝗蟲改變的因素很多,包含外在環境因子至昆蟲內部因子皆有可能,一旦發生改變,其體色、斑紋、大小等都有可能發生變化,成蟲翅身比例變得適合長途飛行,具備長途飛行能力正是沙漠飛蝗難以防治的原因。一般來說,地方組織會利用噴灑殺蟲劑、焚燒等方式來消滅沙漠飛蝗,但沙漠飛蝗一天可移動超過150公里,可能跨越國境、飛至偏遠地區等,導致這些防治措施往往措手不及,無法因應沙漠飛蝗快速的變化。
位處英國的萊斯特大學 (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 研究團隊,試圖藉由基因解序找出沙漠飛蝗的新防治策略,但這並非簡單的任務,沙漠飛蝗的基因體大小為88億對鹼基對,約莫人類基因的2.8倍大,即便現在的定序技術越來越精進,加上序列功能分析等,仍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研究團隊目前已找出一些沙漠飛蝗獨特的神經系統目標基因,可針對其設計新型殺蟲劑,殺死或干擾其行為,但卻不影響其他有益昆蟲,而破壞生態系。除此之外,研究團隊也試圖尋找使沙漠飛蝗從散居型變群居型的關鍵基因,可制止其轉變,根本解決蝗災來源。
研究團隊希望此項研究能夠協助大家更加快速發展沙漠飛蝗的新防治策略,改善蝗災的情形,解決因蝗災而導致的糧食短缺問題。【延伸閱讀】新的應用程式能幫助農民應對蝗蟲群的侵擾
資料來源
文章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