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立足生物經濟,展望農業未來—— 「農業生物經濟未來產業契機研討會」紀要

2019/10/09 @臺灣

摘要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自2017年起輔助推展為期4年的「推動農業生物經濟產業國際化與永續發展計畫」,目的為促進生物科技產業化,以協助農民順應未來我國農業產業趨勢,引領農產業轉型。該計畫迄今(2019)已邁入第3年,特以「農業生物經濟未來產業契機」為研討會主題,由農委會指導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簡稱農科院)主辦,於10月2日假集思臺大會議中心舉行,旨在討論我國農業生物經濟的科研方向,以及如何結合政府、業者和農民的力量,共同創造我國農業科技的產業前景。

立足生物經濟,展望農業未來—— 「農業生物經濟未來產業契機研討會」紀要

  農科院陳瑞榮副院長首先說明,生物經濟計畫推行至今已到了須重新規劃發展的階段,期望藉由此次研討會從動物科技、植物資材利用、水產科技、保鮮行銷等方面探討在國際趨勢走向、科技技術發展與我國現有狀況考量下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而農委會科技處郭坤峯副處長則說明了計畫聚焦的四大重點內涵,包含農業基因體應用、動植物新品種及種苗、動植物健康管理、農業副產品高值化利用;期望藉由此次研討會中7位產、學、研各界專家的分享,匯聚各方建言,幫助釐清未來科技研發更加明確的走向,為後續的政策和產業推展鋪路。
  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盧虎生院長表示,四年前規劃生物經濟與智慧農業議題時,兩者具相輔相成的關係,透過前端在生物經濟計畫促成的良好品種與突破性產品等產業化效益可以藉由後端的智慧化擴大效能。並呼籲研發單位若缺少跨域連結,將使得想法無法落地,希望大家不要替農業預設立場,敞開心胸了解未來生技趨勢如何演變,並從中尋找臺灣的機會。

立足生物經濟,展望農業未來—— 「農業生物經濟未來產業契機研討會」紀要-1
郭坤峯副處長說明生物經濟未來走向與推動構想。

臺灣現有的生物科技發展與潛在機會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營運中心王惠鈞院士指出,臺灣生技醫藥產業的核心平臺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包括人體生物資料庫、臨床實驗合作聯盟、同步輻射,都是臺灣農業生技發展的重要基礎。以此為基礎,他希望臺灣能建立以生技產業為主題的「生技方城市」(biotopia),吸引國際優質生醫公司前來成立研發中心,達到國際化、產業化和商業化的三合一目標。

立足生物經濟,展望農業未來—— 「農業生物經濟未來產業契機研討會」紀要-2
王惠鈞院士向與會來賓說明臺灣生技產業的發展。

  中央研究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葉國楨主任則利用生動的故事來說明生物經濟的發展,其中一則故事是這樣的: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調查發現,全球有2億5千萬學齡前兒童缺乏維他命A,這些兒童多數屬於弱勢族群,為了讓那些以稻米為主食的弱勢族群也能獲得足夠營養,瑞士的Ingo Potrykus和德國的Peter Beyer於1992年研發基改「黃金米」並不斷改良,至2018年已獲得紐西蘭、加拿大、美國的上市批准。葉主任認為臺灣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在生物經濟的趨勢下,「科研服務公司」有很大的商機,目的在於替學界分擔耗時的例行性工作(定序及基因體分析服務、質譜分析服務、分子生物或遺傳分析服務、基因功能及定位服務、植物轉殖、新種苗驗證服務等),讓學界專心精進前端研究。

農漁畜技術整合的重要性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院陳全木院長帶領大家討論了動物科技在農業與生醫領域的應用。他引用研究資料指出,濫用抗生素將威脅經濟動物的存續與未來發展,為了人類健康,發展抗生素之替代方案勢在必行。除此之外,應用基因科技也能提高動物福利,比方在畜牧業中,可以令牛隻不長角以避免互鬥受傷,大大減少了管理成本。雖然臺灣有良好的研究技術,但在產業發展上仍需要更多法規與專利的輔助,才能真正提升農民生活。
  另一方面,財團法人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天然藥物研發處許竣傑副處長則介紹了植物新藥開發的現況。他指出一種新藥需要耗費多年才有可能取得成果,從發明創新過渡到產業應用、由產品試做提升到大規模產業化,都有各自的難關要過。然而,一旦研發成功,將有無數人受惠,從研發過程中衍生出的保健食品也有很大商機,因此植物新藥是臺灣生技的契機。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周信佑教授引用數據指出,漁撈漁業產量多年持平,但養殖業持續成長,到2030年將占全球食用魚供應量62%,可見養殖業的重要性。面臨人口持續增加的需求,我們未來會更加依賴養殖業提供食物,並關注水產養殖可能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例如受汙染的養殖用水回到海中將會影響海洋生態,因此我們需要發展「負責任的水產養殖」,為環境和下一世代人著想。周教授認為,我們可以透過推動基因體編輯技術、改善幼苗品質、提高飼料利用效率、發展複合式養殖、改進健康管理技術等方式來達到上述目標。

立足生物經濟,展望農業未來—— 「農業生物經濟未來產業契機研討會」紀要-3
盧虎生院長分享研發能量整合的重要性。

立足生物經濟,展望農業未來—— 「農業生物經濟未來產業契機研討會」紀要-4
各界與會來賓與講者討論熱烈。

後端保鮮與行銷如何輔助市場拓展
  解決了前端的研發與產品生成的問題,如何幫助產品維持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國立中興大學謝慶昌副教授就對與會來賓丟出了「水果如何保鮮」的問題,並幽默回答:「答案是趕快吃掉」。但「趕快吃掉」這個簡單的答案涉及物流和運輸的大學問,對此,他提出保鮮的「5度5關」:溫度、濕度、空氣濃度、成熟度和速度都需要列入考量。同時,採收處理技術也要因應水果品種、銷售目標、市場和經濟效益而調整。
  臺灣屏東農業國際運銷股份有限公司徐文莉總經理則分享了水果的創意行銷案例。水果的喜好因人而異,因此需要分眾市場,做出市場區隔,舉例來說,智利櫻桃針對中高收入群體,而澳洲櫻桃針對高收入群體;泰國榴槤針對中等收入群體,而馬來西亞榴槤針對高收入群體。因此,我們也需要對臺灣水果做差異性特點行銷。徐總經理說,在把鳳梨銷售到中國大陸時,其競爭對象是菲律賓鳳梨。行銷團隊找到宣傳切入點,強調菲律賓鳳梨的果心粗,要切除才方便食用,而臺灣鳳梨果心營養豐富且細緻可食,以此吸引客群,成功打響臺灣鳳梨的名號。

立足生物經濟,展望農業未來—— 「農業生物經濟未來產業契機研討會」紀要-5
劉得任總經理說明農業生物技術產業應用的重要性。

結論
  此次藉由7位主講人分別從研發、保鮮到行銷等方面分享了我國推動農業生物經濟的現況和展望,不但讓與會來賓對生技在農業上的應用有深入且全面的認識,相關意見也將成為後續政策制定時提供可靠的思考方向。本次會議不僅展現了產、官、學、研投注在農業科技議題上的心力,主講人也透過會議傳達對生物經濟產業的看法與建議,綜合各界討論後的成果更有利於我國農業持續產業化、國際化並邁向永續發展。

立足生物經濟,展望農業未來—— 「農業生物經濟未來產業契機研討會」紀要-6
(左起)許竣傑副處長、周佑吉協理、劉得任總經理、謝慶昌副教授、周信佑教授、徐文莉總經理等人合影。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