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趨勢快訊
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換到電池中使用
2016/04/20
摘要科學家設計出一套能讓電動車減少碳量的方法。其透過利用鋰電池中的石墨電極轉換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還原成碳。圖:太陽能熱利用電化學過程,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換進奈米碳管中,其可應用於先進電池中。
自動化農藥噴灑系統
2016/04/19
摘要在Matthew Stock的報告提到,這套自動農藥噴灑系統,能藉由瞄準系統,針對目標作物進行精準的農藥噴灑,可降低99%以上的化學農藥使用。資料來源可連結影片。
利用二氧化碳和植物製成的再生塑膠製品
2016/04/18
摘要科學家發現能利用二氧化碳和不可食用植物(如農業廢棄物和草)做成塑膠製品。研究員表示,這項新技術可以提供低碳替代技術,取代塑料瓶和其他以石油製成的產品。圖:史丹佛大學的化學研究生Aanindeeta Banerjee和助教Matthew Kanan已經研發出新方法,能利用二氧化碳和不可食用植物做成塑膠製品。
運用昆蟲的習性,發明無人駕駛機
2016/04/15
摘要研究員觀察到昆蟲運用其習性通過茂密的植被,因此想出一套可應用於無人駕駛的飛行系統。且經由無人機系統改寫後,更能針對周遭環境的改變,調整其飛行速度與無人駕駛的能力。圖:蜜蜂運用光線在濃密的植被中飛行,未來可運用這種飛行特性技術用於機器人。
番茄的回收發電
2016/04/14
摘要科學家正在探索各種電力來源的產生,例如有缺陷不適合販售的番茄。在佛羅里達州,研究團隊在生物燃料電池的試驗項目中,利用有缺陷的番茄來回收進行實驗。
人工光合作製造乾淨的能源
2016/04/13
摘要第一個人造的Mn4Ca群,模仿光合作用中氧氣釋出蛋白複合體一種極有效且容易實現的人工光合作用,或許可以製造乾淨的能源。甚至是下個能源的解決方案。利用太陽能模仿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形成來取代化石燃料。
提高全球糧食的抗災能力
2016/04/12
摘要全球糧食面臨危機逐漸增加,如自然災害、經濟和政治風險、氣候變遷及資源短缺。現有的糧食供應系統在面對都市逐漸成長的人口變化下,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是否可藉由供應模組的優化和大數據整合的方式來提高其應變能力,並透過食物價值鏈的方式,強化食物供應。圖:都市人口大量集中,嚴重影響糧食問題,就連主食-米,也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
水循環有助於環境及人類健康
2016/04/11
摘要水循環有助於降低水和能源的使用,以及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同時有助於全球人民的健康並減緩嚴重乾旱的加州地區。新的研究發現,水循環對都市的未來有很大的潛力,且能改善供水系統。
運用有機農業的方式來供應全球人口
2016/03/31
摘要研究員認為以持續發展為目標,能供應給不斷增加的全球人口。許多公開的研究表示,有機農業能使農民生產足夠的產量因而獲利,並能因此保護及改善環境,這也對農場工人的安全更有保障。圖:相較傳統農業,有機農業經過評估後,發現有機農業更能平衡可持續發展的四個領域。
當植物受到攻擊時會求救
2016/03/31
摘要害蟲的卵會在植物身上發出氣味,不同植物之間會彼此影響,植物可能會互相幫助在害蟲變得有害之前擺脫害蟲。
根部微生物工程改善了植物生長
2016/03/31
摘要在農業的初期,人類會培育農作物,直到農作物長大並且獲得更多養分的時候。但透過基因控制(遺傳操縱)的方式,並不是唯一幫助植物的做法。生物學家提出如何透過改造植物土壤微生物,來改善植物的生長。這些人為挑選的微生物,也可以從動物內篩選,再由親代傳遞給子代。
一項驚人的發現:大型種蜜蜂的體型變得越來越小
2016/03/31
摘要一個國際研究的小組,包括來自瓦赫寧根大學的Jeroen Scheper和David Kleijn等人,針對蜜蜂總數下降的因素,作為他們研究的一部分,此研究得到了一個迷人的發現。以荷蘭過去幾世紀來說,雌的大蜜蜂,如大黃蜂,體型已變得越來越小,原因似乎就在於蜜蜂照顧牠們後代的方式。
什麼是可持續發展的農業?
2016/03/31
摘要我們未來將面臨的挑戰是糧食問題,世界人口有機會在本世紀中期達到90億,並在未來40年,有70%以上的糧食將要供應這些人類。大多這類額外增加的糧食,未來必須被產生在需要的地方,也就是在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必須倍增自己的產量來達成目標,也讓農耕所依賴的自然資源,尤其是水,土地耕種和礦物肥料受到影響,因為這些提供的量有限。很多地方的土壤已長期受到損害,水資源也經常被過度使用或被化肥及農藥所污染。當農耕變得工業化時,農業生物多樣性也就減少了。這些負面影響,已提高農業對全球認知度,讓人們理解到農業不僅僅是生產糧食、飼料和能量,對氣候和全球生態系統的健康也造成影響。解決方案-利用農業可持續發展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如何在不破壞所擁有的資源基礎下,確保未來的農業生產,可以保證世界人口的糧食安全?答案就是我們需要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必須不再依賴消耗性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將重點放在改善土壤生產力的方法和過程上,同時盡量減少氣候、土壤、水、空氣、生物多樣性和對人類健康有害的影響。•目標是減少使用不可再生性資源、以石油為基礎的產品,使用可再生性資源取代它們。•著重於當地人民的知識、技能、社會文化價值和制度結構。•確保當前和未來人們的基本營養需求,無論在數量和品質方面皆得到滿足,而農業也可以生產更多的產品。•提供與農業價值鏈相關的每個人長期就業的機會,有足夠的收入及平等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降低農業容易受到自然條件(如氣候)和社會經濟因素(如強烈的價格波動)的影響和其他風險。關於可持續型農業所產生的問題,著重於農業不論在大規模或小規模上,是否應遵循傳統或是使用有機的方式? 這個問題很複雜,因為可持續發展是有很多關鍵的因素。
抗傳染病的動物育種
2016/03/25
摘要動物基因的差異,不僅只在抗感染的能力,也在感染時,他們能維持自身功能的能力,也就是遭受到感染時的忍受度。這是由動物遺傳育種中心的博士候選人Hamed Rashidi所進行的研究,Hamed Rashidi在3月18日將在荷蘭Wageningen大學進行「動物育種防治傳染病」的論文宣讀。從他的研究結果得知,可以在育種程序中培育出更具適應能力的動物。
嫁接植物的基因是互通的
2016/03/25
摘要農業嫁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近3000年。透過不斷的嘗試及失敗,古代的中國人和古代的希臘人意識到,剪下一段植物的枝條到另一個植物的莖進行結合,以提高作物的品質。現在,研究人員已經利用這種古老的方法結合現代遺傳研究,來顯示經嫁接植物可以共享表觀遺傳的特徵。圖:顯示在共聚焦顯微鏡下的圖像,是兩個擬南芥的基因型態的嫁接。一個基因型的細胞膜是顯示為黃色,而另一個則顯示為紅色的。Salk Institute和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sRNAs嫁接結點的動靜並在植物的基因中得到表觀遺傳的變化的結果。
捕蠅草狩獵的秘密
2016/03/25
摘要在缺乏營養的土壤中,像捕蠅草這種肉食性植物是以昆蟲為食而生存。在他們充滿陷阱的外表下,可透過植物果香的誘惑與絨毛的輔助,讓昆蟲靠近。如今,研究員更仔細的觀察出植物關閉陷阱的時間,進而開始產生酸性,來分解獵物作為開胃菜。圖:紅點是腺體。當陷阱關閉時,囊帶部分會變成綠色的,這些腺體會釋放溶解的酵素來分解獵物,並釋放營養物。
透過知識的提供來養活數百萬北京居民
2016/03/25
內容荷蘭Wageningen大學已展開了一項有企圖心的跨領域計劃,對北京近400公頃的土地,做可持續糧食的生產。該項目被稱為生態谷,還為休閒和住宿提供空間。中國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中糧集團被委託執行這個計畫。二月第一個方案在中國被提出。這是Wageningen大學在中國所參與最大型的計畫。在生態谷的計畫中不同領域被整合在一起,範圍從開放和受保護田間栽培的林業,花卉的栽培,果樹的種植和水分管理。培養未來生態谷的員工也是計劃中的一部分。根據研究食品及基礎生物為主的計畫負責人Willie van den Broek表示,荷蘭Wageningen大學是少數可以實施這種多種項目的機構之ㄧ。荷蘭Wageningen大學,選了五名候選人,包括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大學。目前,北京 90%的蔬菜供應超過20萬消費者,這些蔬菜在夜晚從郊外被帶進市區。在未來幾年內,市長郭金龍希望有更多的產品從市區附近被生產。中糧集團在生態谷的計畫,需要面對這項挑戰。這間公司希望在大城市附近開發超過700公頃的地成為公園,讓食品可在附近種植及處理。生態谷也將為60,000人提供住宿和娛樂。此計畫在中國大城市附近將作為類似公園發展的模式。在2010年,荷蘭Wageningen大學在北京的辦事處被中糧集團和北京的管理者要求,要規劃400公頃生態谷公園。計畫負責人,食品及以生物為主的研究員Willie van den Broe和LEI 的Xiaoyong Zhang,與一些從Wageningen來的參與者,一起準備公園計劃草案。Van den Broek說「中國建議大家要切實落實,因此知識和技術才經得起考驗。只有少數幾個組織可以做到。對我們而言,很多團體之間的合作是相當特別的。如Alterra開始參與合作,因Alterra對水有專業知識,Van Hall Larenstein則將為公園的僱員提供培訓。」第一個結果,在中國二月底被提出。幾乎同時,Wageningen的大學董事長Aalt Dijkhuizen開始舉行會談,以確保合作的大框架。為了敲定這些計劃,參與者現在在等中國合夥人的幾項決定。如果結論很快出現,那蔬菜生產要盡快在今年開始。
荷蘭瓦寧根大學公佈了更好量測光合作用的方法來選擇植物
2016/03/25
摘要瓦寧根大學的科學家和荷蘭的研究中心,在經歷幾個星期的過程後,開發了第一種方法,為了準確及同步測量將近1500株植物的光合作用,此方法可幫助植物育種者,用有效的光合作用方法來選擇植物。科學家在--科學雜誌植物中所公佈的方法,是由瓦寧根大學所設計名為Phenovator的高科技圖像分析機器人。除了測量光合作用,機器人也測量植物白天和夜晚的生長和移動。除了做植物育種的研究,該設備主要是改進植物的光合作用,作為開展基礎科學的研究。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