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趨勢快訊
高速免耕播種機-可望更輕鬆的種植飼料玉米-
2013/02/07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2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成果第8名為獨立行政法人農業.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生物系特定產業技術研究支援中心,agritecno矢崎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出可高速作業之青割玉米用免耕播種機。預定2012年量販,可望在青割玉米栽培上讓農民大幅省事。 這款新開發的免耕播種機(以下稱為「開發機」)搭載了最新的撒種裝置,即使快速播種,種子也能朝一定方向噴出,此外,由於圓盤式開溝器與溝擴幅部採直列無縫設計,播種機可在不受作物殘渣影響下快速進行種子鎮壓。開發機在不耕起農地能以2m/s的工作速度播種玉米。由於結構上更輕量化,可搭配30PS牽引機進行作業,不論農地是耕起或是不耕起,都能夠順利撒種。 使用本播種機,就能省略玉米播種前的耕耘整地作業,減少了3~4成在栽飼料用玉米時耕耘、播種、施肥的所需時間。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李宜映整理) 關鍵字:E化 農糧 發布日期: 2013/02/07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不需耗費能源,就能將有機資源轉化為無機肥料
2013/02/07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2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成果第9名為獨立行政法人農業.食品產業技術研究機構蔬菜茶業研究所研發出利用微生物將食物殘渣及家畜排泄物等有機資源轉化成無機肥料的技術。由於它不需像製造化學肥料一樣的使用能源,一旦運用此技術製作成產品並予以普及,將可大幅降低CO2的排放量。 將食物殘渣及家畜排洩物等有機資源,短時間內轉化成無機肥料的新技術已研究出來。將有機物質加入多孔質微生物載體,經由水洗的方式,就能回收含無機肥料成份的水溶液。此時有機物質會被微生物載體所分解,只要每天添加有機物質及水,就能每天回收無機肥料。由於只需添加有機物質及水份來製造肥料,過程中可大大節省能源。 由於本技術在製造無機肥料時不需要耗費電及化石燃料,可大幅抑制CO2的產生。此一技術未來可望對循環型農業有所貢獻,回收的無機水溶液肥料可用於土耕栽培之點滴栽培或養液栽培。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李宜映整理) 關鍵字:農環 農糧 發布日期: 2013/02/07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可大幅減低農藥飛散、騷音之果樹用新型高速噴霧機
2013/02/07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2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成果第10名為獨立行政法人農業.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生物系特定產業技術研究支援中心,與丸山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出一種棚架栽培果樹用之新型高速農藥噴霧機,透過升降型噴管接近棚架架面噴撒農藥的方式,降低引擎、抽風機的回轉數,並抑制農藥漂散範圍。由於比過去的機型更降低農藥漂散及噪音範圍,未來可望用於都市近郊之園地或住宅區。 日本新開發出一種適用於棚架栽培之果樹用高速噴霧機(以下稱為「開發機」),它能在不影響藥劑附著性的情況下降低引擎及風送機之回轉數,避免農藥飛散及減少噪音等問題。開發機的駕駛座配備有能靠近棚架架面噴撒農藥之升降型噴管裝置,可依照果樹的形狀調整高度及角度。開發機使用的是2頭式專用噴管,不但能確保農藥噴撒至新長出來的樹梢以及葉面重疊部分的農藥附著性,也能減少農藥的漂散程度。歷經3個月在梨園及葡萄園的長期防除效果實驗,開發機具有與慣用機相同的防除效果,農獲量也與使用慣用機差不多。 由於開發機能在接近樹體的情況下噴撒農藥、故可調低引擎回轉數,運作上相當節省能源。此外,開發機使用時方圓20公尺內並未測得任何85分貝以上的噪音,被認定具有高效率降低噪音機能,此機種可望適用於都市近郊之園地及住宅區的果樹栽培。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李宜映整理) 關鍵字:E化 農糧 發布日期: 2013/02/07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以微細藻類生產生質燃料─以作為次世代能源的來源而備受矚目
2013/02/07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1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 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各研究機關相繼投入作為次世代能源來源而備受矚目的藻類的生物燃料技術開發,筑波生物技術研究所發現可高效率生產油脂的新種綠藻,筑波大學亦在沖繩的紅樹林發現不行光合成作用、增殖速度很高、同樣具高油生產率之新種藻類。 此外,農林水產省委託中央大學進行低成本、生產油脂高效率的藻類育成、選拔、油脂回收等技術的開發,期望透過新種藻類的發現與相關技術的開發,以藻類生產的油脂替代石油燃料,同時可利用作為化妝品或食品原料,榨油後藻類殘體,尚可作為家畜或魚類的飼料。
行政院國科會所擬的「雄才大略」
2013/02/06
摘要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1/31表示,今年將以科技預算支持產業發展,最具體的推動事項就是國科會所擬的「雄才大略」,目前已經有不少部會首長認真的投入,打算要推出「由上而下」的大型科技計畫。 「雄才大略」是由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所提出的一項計畫,就是以科技預算支持產業發展。朱敬一的構想為,目前科技計畫均散落在各個部會,而且是由下而上的方式所形成。他認為,部會首長應該要有遠見,並自行提出重要的科技型計畫,因此,改而「由上而下」的方式較為可行,國科會並且呼籲各個部會首長針對部會的需要及產業的發展,提出具遠景前瞻的科技計畫。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更表示,每年國科會上千億元的科技預算,是由各部會一起審查申請,導致部會首長不能主導較大型的計畫;因此提出「雄才大略計畫」,將主導權交給政府部會,推動台灣科技轉型。「雄才大略計畫」2012/12/28日經國科會委員會通過,讓相關首長有更多主導性及資源,彈性地推動大型重要科技計畫,每年將從科技預算中匡列新台幣20億元,一個計畫共可執行4年。 目前為了讓各機關審慎評估,將由相關計畫或原先額度中挪移40%經費到先計畫中,或是到別處籌措經費;如果是占科技預算不多的單位也想申請,則可免40%的刪減,國科會副主委牟中原說:『(原音)當然如果原來預算很少的單位也想提雄才大略,我們也可以考慮,這時候就可以免除刪減40%的要求。比如說故宮也許想要把古物透過科技來保存,這對他們來講是全新的業務,那也可以。』據了解,經濟部正考慮以「手機產業的關鍵零組件」,做為「雄才大略」的科技計畫。 張善政從Google跳槽到政府部門擔任政務委員即將屆滿一年。他表示,未來一年的重點工作項目,包括持續推動雲端運算應用與產業發展方案及政府開放資料,並研擬推動巨量資料藍圖、以及「台灣生技產業起飛行動方案」、以及其配套措施「生技高階人才培訓與就業計畫」,同時也打算推動政府資通訊及資安專案管理制度。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資通光電組主任高天助表示,年底前要達到100M的寬頻網路涵蓋率應可如期達陣。但當寬頻網路基礎建設已經準備好時,應該要思考一下消費者申請大頻寬的動機,寬頻的殺手級應用還是在於豐富的內容,高天助認為,3D影視內容可望成消費者願意申請高頻寬服務的重要驅動力。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李宜映整理) 關鍵字:產業發展 科技轉型 發布日期: 2013/01/31 新聞來源: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397564(W96J0(台灣財經) 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171706/122013020100371.html (工商時報)
台灣農業科技重要問題與需求之問卷調查-分析報告
2013/02/05
感謝各界專家與先進,在百忙之餘抽空協助對農業科技決策支援體系的大力支持與熱心指導,撥冗參與台灣農業科技領域需求問卷調查,提供寶貴的意見給決策單位佐參,使『農業科技決策支援體系之建立』計畫順利推動。 本學會協助農委會科審會運作,為能有效將領域問題聚焦,根據問題本質建立需求項目,期能作為研提優先推動議題之重要基礎。因此除聯結既有之前瞻資訊外,將針對農業科技13個領域進行台灣農業重要問題與需求之問卷調查,進一步聚焦並規劃研發策略,同時作為103年度科技中程綱要計畫規劃之參考。 問卷回收母體共為126份,各領域的回收問卷份數5-18份不等,本研究將各需求對台灣農業之衝擊程度,以及科研解決各需求之可行性給予權重進行統計,再求出各需求之平均值後,取重要性高且可行性高的議題,作為科審會決策優先議題方向之參考~(各位先進所提尚未列入需求項目皆一併呈現) (※農委會102年度共分為13個科技領域:農糧、農業政策與農民輔導、農業科技管理、防檢疫、E化、農業環境、坡地防災、森林與生物多樣性、畜牧、漁業、食品、生物技術、國際合作。) 以下呈現各領域重要度高且以科技解決此需求可行性高的議題(分析結果): 領域 議題 農糧 1.因溫室氣體增加引起的氣候變遷,對農作物產量、農耕實務、病蟲害蔓延、抗病力及灌溉技術發展造成影響。 2.將有機肥作最有效的利用,以增加土壤養分及保水力,有助於農業生態系統的恢復。 3.運用育種、先進科技及農業技術改良等方式,增加作物產量,強化對未來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 4.提供適當資訊,使消費者了解農產品消費過程,進而能促進對環境友善的糧食生產方式,提高農產品安全可靠性。 農業政策與 農民輔導 1.知識農業架構下,應發展多元化推廣策略,使最多數農民都能夠參與及使用。 2.開發在地化糧食生產,提升對整體食物系統永續性的潛在貢獻。 3.以最佳的方式來管理食物的儲存、配送及標示系統,以確保永續的食物供應。 4.提供適當資訊,使消費者了解農產品消費過程,進而能促進對環境友善的糧食生產方式,提高農產品安全可靠性。 5.培育具創新知識的農事經營者,使農場經營成為一知識性產業而非勞力型產業 農業科技 管理 1.以能維持適當的產量與價格的前提下,需以最有效平衡糧食生產與能源生產兩者間對土地的需求,以確保生態系統服務價值。 2.運用跨領域的整合創新科技在台灣的農業系統上。 3.開發在地化糧食生產,提升對整體食物系統永續性的潛在貢獻。 防檢疫 1.建立完善管理系統(包含防治資材之開發及應用,到對有害生防治)使台灣農產品具有安全可靠之形象。 2.開發符合國際標準之農產品檢疫處理新技術,促使農產品國際行銷順暢。 3.建構符合國際cGMP製造規範之動物用疫苗生產體系。 E化 1.運用育種、先進科技及農業技術改良等方式,增加作物產量,並同時強化對未來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 2.提供適當資訊,使消費者了解農產品消費過程,進而能促進對環境友善的糧食生產方式。 3.發揮農業具有之自然與休閒功能,使農漁村能成為一兼具休閒、保健、生產之多元化經營體系。 4.培育具創新知識的農事經營者,使農場經營成為一知識性產業而非勞力型產業。 畜牧 1.在優越的環境、經濟的永續、社會責任等前提下,滿足畜產品需求量,將為畜產系統首要的績效目標。 2.發展可兼顧全球氣候變遷影響及改善其碳足跡之區域性畜牧市場經營方式。 3.提供適當資訊,使消費者了解農畜產品消費過程,進而能促進對環境友善的糧食 生產方式。 漁業 1.須建構水產品防疫體系,以防止傳染病大規模爆發。 2.開發節能及節水之養殖技術與養殖用水系統,以因應水資源不足之問題。 食品 1.生產各式各樣因應不同需求所開發的高優質、機能性、安全農產品。 2.農產品能特色化,凸顯附加價值以促進在地化消費。 3.以最佳的方式來管理食物的儲存、配送及標示系統,以確保永續的食物供應。 農業環境 1.闡明氣候變遷將會改變病蟲害發生與發病率之機制,建立各類災害因應之對策與標準流程,有效因應氣候變遷造成之災害。 2.為了保持現有水資源,而設定農業用水量的上限。 3.運用育種、先進科技及農業技術改良等方式,增加作物產量,並同時強化對未來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 4.從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生產量及人體健康的角度來從事有機生產。 坡地防災 1.增加雨水收集量將改變該區域的水文流量,利於區域水資源之可用量。 2.將有機肥作最有效的利用,以增加土壤養分及保水力,有助於農業生態系統的恢復。 3.應開發農業環境監測與預警系統,以提升災害監測系統之即時性與精確度,提升防災應變能力減少災損。 森林與 生物多樣性 1.需在原始保護區對農業與天然棲息地作最佳環境配置。 2.要保留農業區內的土地做為天然棲地,以供應生態系統服務及緩和氣候變遷的威脅。 3.開發森林資源與特有產物之永續經營及利用技術,提升關聯產業綜合價值。 國際合作 1.運用育種、先進科技及農業技術改良等方式,增加作物產量,並同時強化對未來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 2.開發國際調和之農產品檢疫處理新技術,促使我國農產品國際行銷順暢。 3.建立完善管理系統(包含防治資材之開發及應用,到對有害生防治)使台灣農產品具有安全可靠之形象。 生物技術 1.運用育種、先進科技及農業技術改良等方式,增加作物產量,並同時強化對未來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 2.運用跨領域的整合創新科技在台灣的農業系統上。  (扣除重複議題後共為28項需求議題)  所有領域問卷分析報告檔案(pdf),歡迎您下載瀏覽: E化領域需求分析 國際合作領域需求分析 坡地防災領域需求分析 森林與生物多樣領域需求分析 漁業領域需求分析 生物技術領域需求分析 畜牧領域需求分析 農業政策與農民輔導領域需求分析 農業環境領域需求分析 農業科技管理領域需求分析 農糧領域需求分析 防檢疫領域需求分析 食品領域需求分析
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因應策略-以韓美FTA為例
2013/02/04
摘要 韓國為了提升生產性並進一步發展經濟,自2003年以來,積極地進行自由貿易協定(以下稱FTA)。本篇文章針對韓國農業現況、面臨問題、「韓國農林部2007b、c」等政策以及相關因應措施等作描述與整理,希冀藉由韓國因應自由化所推動一連串的農業政策改革經驗,做為我國未來欲推動FTA農業產業政策調適的參考。
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因應策略-以日本為例
2013/02/04
摘要 日本國民於日常生活中,常有日本產農產品及加工品的價格較國際價格高出甚多的感受,且日本非農業部門常以日本農業有過度保護之嫌,進而建議日本當局宜將農業貿易朝向自由化方向發展。日本農林水產省針對此議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推估,藉以預測日本農業完全實施貿易自由化的影響;同時,現今日本農業和台灣一樣也面臨了如農業就業人口減少且老化、廢耕地增加以及糧食自給率偏低等問題,本篇文章也就日本農林水產省為解決上述問題所提出之「食料、農業、農村基本計畫」、「日本21世紀新農政(2006年)」等政策進行論述,希冀藉由日本因應自由化所推動一連串的農業政策改革經驗,做為我國未來欲推動FTA農業產業政策調適的參考。
台灣農業科技重要問題與需求之問卷調查
2013/02/01
農委會於97-100年執行之「農業科技前瞻體系之建立」計畫,業已完成台灣農業科技前瞻74項重要議題之選定,做為施政之參考。為使該農業科技前瞻資訊進一步落實科技政策規劃,完善我國農業科技決策支援體系,農委會特於101年度,委託本學會執行「農業科技決策支援體系之建立」計畫,除聯結既有之前瞻資訊外,將針對農業科技各領域,進行台灣農業重要問題與需求之問卷調查。 本問卷設計係參考全球百大農業問題與台灣農業科技前瞻各領域現況為基礎,整理出符合台灣國情之農業發展需求項目,並從資料庫評選合適的專家作為本次問卷之受訪者,而您是符合該領域之專家,因此誠摯邀請您撥冗進行此問卷調查。希望透過此問卷能協助凝聚產官學研界共識,找出台灣農業科技未來值得投入之方向,以期進一步聚焦並規劃研發策略,作為103年度科技中程綱要計畫規劃之參考。 所有領域問卷檔案(pdf),歡迎您前往農業科技決策支援資訊網進行下載瀏覽: E化領域需求問卷 國際合作領域需求問卷 坡地防災領域需求問卷 森林與生物多樣領域需求問卷 漁業領域需求問卷 生物技術領域需求問卷 畜牧領域需求問卷 農業政策與農民輔導領域需求問卷 農業環境領域需求問卷 農業科技管理領域需求問卷 農糧領域需求問卷 防檢疫領域需求問卷 食品領域需求問卷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