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南丹麥大學(SDU)的研究團隊發現,胡蘿蔔有助於調節血糖及改善腸道菌群,可以提供一種天然且無副作用的成分來強化現有的治療方法,可能使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受益。...
2025/07/07
台灣每年產出大量果木枝條等農業剩餘物,若不當處理易造成污染。臺中農改場以木黴菌進行高氮發酵,快速分解木質材料,製成堆肥或粗發酵資材,促進循環農業、減少焚...
2025/07/04
隨著消費者對於食安意識抬頭,如何辨別食物來源是重要課題之一,利用脂質指紋圖譜及光譜技術,能夠快速且有效的辨識榛果來源地,準確率皆達90%以上,有望未來能實際...
2025/07/03
雲林花生近期因多雨,農民擔憂果莢黑斑病影響收成。對此,台中農改場與業界合作,成功研發出以木黴菌為基底的「特根生」肥料。這款新肥料經試驗證明,能有效促進花...
2025/07/03
台灣水稻田可能因厭氧環境排放大量甲烷,一種強效溫室氣體。研究顯示台灣水稻田的甲烷排放量可能被低估,甚至成為歐盟點名的氣候變遷原因。甲烷主要在插秧至收割期...
2025/07/03
本文介紹八種前瞻分析與詮釋方法,協助決策者在資訊爆炸與不確定性中理清複雜問題。從未來三角、因果層次到趨勢分析,這些工具有助於建立系統性思考流程、啟發深度...
2025/07/02
臺灣高度依賴穀物進口,俄烏戰爭導致全球食品供應緊張,間接對臺灣造成影響,本文闡述俄烏戰爭背景下重要國際糧食與原物料供情勢,並分析美國、歐盟、日本及韓國因...
2025/07/01
隨著家禽育種朝高成長、高換肉率的肉雞發展,木質化胸肉問題日益嚴重,研究人員利用高光譜影像結合機器學習演算法,開發非侵入性、客觀且高通量的木質胸肉辨識方法...
2025/06/30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研究團隊,針對玉米帶慣行的玉米和大豆兩年輪作系統,提出在秋冬季種植覆蓋作物、早春提早種植大豆,可有效減少三分之一的N2O排放且提高產量。...
2025/06/27
再生農業強調改善土壤健康、增加生物多樣性、覆蓋作物等措施,達到永續農業與減碳的目的,然而目前英國尚未有明確定義及認證系統,期望藉由消費者意識推動相關法規...
2025/06/26
台灣多雨,土壤易酸化缺鈣,影響作物生長。農民使用禽畜糞堆肥,利用其微鹼性和微生物中和酸性,恢復土壤健康。這不僅改善植物生長,更是維繫食物鏈與生命健康的關...
2025/06/26
農業部在屏東南州鳳梨田進行無人機施藥試驗,防治粉介殼蟲效果與人工相當,並省下逾半人力。搭配核准藥劑與精準飛行參數,提升效率並降低農民暴露風險,具推廣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