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19/02/23
伴侶動物對居家醫療的貢獻潛力主人低血糖的狀態比起高血糖更為敏感,且良好的訓練獎勵、血糖快速下降、糖尿病較為嚴重等因素皆有助於提升狗對主人血糖變化的敏感度;而且狗在發現主人的血糖變化後會在血糖超出正常範圍前,先做出警示行為。
2019/02/22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找出機器人在不經過培訓的情況下掌握各種物體形狀的新技術,未來可能改善機器人對於從物品中找出被遮蔽的標的物、透明物件、多孔物品等難以辨識的物件。農產品比工業產品形狀與規格更為複雜,若要運用此技術,仍需多項測試觀察之。
2019/02/21
癌症(惡性腫瘤)是全球人口主要死因之一,其中乳腺癌/乳癌好發於女性,除可能造成局部乳房變形、皮膚潰爛,也可能經由淋巴管或血管轉移至肺、骨骼、肝臟等更遠處的器官或組織。根據估計,至2018年為止,美國有超過250,000名女性被診斷患有乳癌。   茶是自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飲料之一,由茶樹葉片萃取而得。茶葉依發酵程度可分為不發酵茶(龍井、煎茶及綠茶等)、部分發酵茶(包種茶、烏龍茶、鐵觀音等)及全發酵茶(紅茶)三種分類。現今許多文獻已證實綠茶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但針對其他茶類影響乳癌的效用研究則較為稀少。   中國福建省是烏龍茶的主要產區之一,根據2014年數據顯示,福建省乳癌的發病率低於全國平均35%,死亡率低於全國平均38%,且烏龍茶高消費者的死亡率比全國平均水平低68%。因此美國聖路易斯大學(Saint Louis University)與中國福建醫科大學進行合作,欲探究烏龍茶對於乳癌的影響。【延伸閱讀】研究發現咖啡含有抑制攝護腺癌細胞的成分   研究人員使用不同濃度的綠茶、烏龍茶、紅茶(black tea)和黑茶(dark tea)萃取物處理六種不同的乳癌細胞,發現烏龍茶和綠茶都可造成乳癌細胞的DNA損害,抑制乳癌細胞生長和增殖,而紅茶和黑茶萃取物物處理的組別效果較弱。詳情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確定高烏龍茶消費人口與乳癌發生間的關係,相關研究發表於<Anticancer Research>。
2019/02/20
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設立的智慧財產中介平台發表三項具可用在養殖漁業的創新科技元素發明:水源管理系統、水質檢測套組及高科技漂浮台。
2019/02/19
野外蜂群的數量已逐漸減少,都市化被視為是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威脅;研究發現農圃和花園的蜜蜂數量最多,因植物種類較為豐富故擁有更多的傳粉媒介,若要增進傳粉媒介的族群,需停止施用殺蟲劑並增加農圃數量,生產的農產品可供應當地需求,並提供人們戶外活動的療癒空間,仍可提供授粉昆蟲和人類間的雙贏局面。
2019/02/18
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對番茄產生的綠葉揮發物探究,番茄受到病原菌攻擊時會釋放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除了減輕病徵產生外,也連帶可提升植株對乾旱的耐受度。
2019/02/15
印度理工學院開發出以紙張為基底的小型生物感測器,並可快速感測牛奶中的鹼性磷酸酶(ALP),只要13分鐘就可產生藍綠色訊號,可有效提升現場檢測巴氏殺菌法作業的效果的應用性。
2019/02/14
煤礦在不同的微生物作用下進行生物轉化的過程,透過煤轉化為多環芳烴,再降解為中鏈脂肪酸,然後變成有機酸,最終產生甲烷的生化反應,目前已完成小型試驗,若地下煤礦試驗成功,此法可有效減少污染物排放。
2019/02/13
人工智慧很容易被看似簡單且容易被人理解的圖像所欺騙,運用深度學習模型的機器具無法如一般人類,可藉由物件的輪廓輕易的判讀;對玻璃材質的物件,其判釋能力大幅下降;對整體型態完整但輪廓不清的物件卻能正確辨識等發現。
2019/02/12
白色來亨雞餵養高油酸花生飲食10週,每週記錄雞隻體重、飼料重量,並分析雞蛋品質、營養成分和致敏性,結果顯示這種餵養方式並不會影響母雞產蛋表現和雞蛋品質,高油酸花生飲食使得蛋黃顏色較深,蛋黃中所含的脂肪酸和β-胡蘿蔔素也更多。
2019/02/11
富士Marumo茶園與VeChain合作,只要將智慧型手機指向茶品包裝上嵌入的NFC晶片,就能確認所購買的產品來自富士Marumo茶園,消費者還可以獲得茶園歷史影片以及驗證證書之產品相關詳細資訊。
2019/02/08
許多製造商將農業原料與衣物飾品結合,幫助農副產品加值,除了可為農村地區創造更多收入,也能減少使用皮革所造成的環境傷害,更可減少紡織製造業產生的環境足跡。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