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0/06/04
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研究團隊針對每年全球產出巨量的咖啡渣進行研究,使用催化劑自咖啡豆細胞壁分離出奈米纖維素,再輔以X光、電子顯微鏡和熱重分析等設備與技術檢視奈米纖維素結構,發現其擁有均一性,可與聚乙烯醇融合,具有替代木材之潛力。
2020/06/04
據了解,雖然數個國家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案例有所增加,但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總理事會主席沃克(David Walker)似乎正考量三種可能性,以便儘快召開WTO總理事會例行會議就關鍵議題作出決定。   議題內容包括WTO會員們是否準備批准哈薩克所提最新提案,於明(2021)年6月在哈薩克首都努爾蘇丹主辦第12屆WTO部長會議(12th ministerial conference, MC12)以及今年年底前完成漁業補貼談判的工作計畫。   數個貿易官員們表示,首次召開WTO總理事會例行會議的可能性是在今(2020)年WTO表定活動行事曆中排定的5月29日至30日。然而不願具名的貿易官員們表示,沃克主席和WTO秘書長阿茲維多(Roberto Azevêdo)尚未表明是否將於今年5月29日至30日舉行WTO總理事會例行會議。   貿易官員們表示,也許在預定於5月15日舉行WTO總理事會虛擬會議專門討論WTO會員們因應Covid-19疫情採取貿易相關措施之後,可能會更確定是否會在5月29日至30日舉行WTO總理事會例行會議。這取決於瑞士政府是否願意放寬部分封鎖條件,例如目前規定限制聚會人數在5人以內。   貿易官員們表示,第二種可能性是在6月的某個時候舉行WTO總理事會例行會議。   不願具名的貿易官員們表示,第三種可能性是在7月底舉行WTO總理事會例行會議,係因WTO總理事會通常會在每年暑休前舉行。此外,數個國家已私下向沃克主席表示,在對抗COVID-19疫情蔓延時期要確定舉行MC12的日期和地點還為時尚早,在此關頭COVID-19疫情並無緩和跡象。 漁業補貼   此時WTO刻正嘗試探索各種方法來推近漁業補貼談判。包括魚之友(Friends of Fish)在內的一些國家正利用前上訴機構(Appellate Body, AB)成員巴克斯(James Bacchus)和馬納克(Inu Manak)於5月5日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上發表的題為「WTO和全球貿易的命運與魚息息相關 」(The Fate of the WTO and Global Trade Hangs on Fish)的一篇文章,作為結束加強漁業補貼工作的討論基礎。   巴克斯和馬納克在該文中指出,「漁業問題的根源在於WTO使用兩套不同的貿易規則,一套用於已開發國家會員,另一套則用於開發中國家會員」,這暗示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第14.6條 對於開發中國家和低度開發國家提供適當和有效之特殊及差別待遇(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S&DT)是達成漁業補貼協定的一個障礙。   因此,「達成全球協定以限制漁業補貼,不只是對保護漁業和世界海洋捕撈資源至關重要。若能解決WTO核心問題之一,亦即能完全區分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才能解決此一問題,因此,這也是對WTO未來的重要考驗。」 巴克斯和馬納克並指出,「漁業補貼取得進展將會是一個信號,當許多會員反對時,世界才有機會維護甚至加強全球和多邊貿易秩序。」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0/05/11)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0/06/03
今年動物健康投資歐洲創新展示會於英國倫敦舉辦,精密生物製劑作為本次展示會的軸心議題,加拿大NovoBind開發生物製劑平台與基因資料庫、加拿大Glysantis研製奈米顆粒用於水產養殖與家禽業、以色列Armenta開發非抗生素治療乳腺炎療法、美國Nextbiotics應用合成生物學和噬菌體技術研製飼料添加劑、美國Simple Ag Solutions建置畜禽生產商抗生素管理平台。
2020/06/02
英國艾希特大學研究團隊日前於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施用於穀物可抗葉枯病、稻熱病的新形態化合物MALCs,其功能可抑制真菌粒腺體活性,也可產生攻擊分子,使得真菌蛋白啟動自毀程序,致使真菌細胞死亡。
2020/06/01
育種後種子需要進行精選,即透過風力、大小、顏色、形狀的篩選程序,再輔以檢測種子含水率、發芽率與純度的抽樣評估,確認是否達標,隨後則入倉存放,或是包裝後銷售給種苗場或農民。種苗場係作物種子重要的發育場域,作業程序包含穴盤填土、介質打孔、種苗移苗,繁瑣的程序雖有半自動化機械協助,但仍需仰賴人力手工將苗分株,種苗約莫需20個栽植天數,方可販售給農民進行田間定苗。待菜苗長成蔬菜採收後,應用冷鏈運輸,以低溫運輸延長與確保農產品保存期限,最終由消費者購買。   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經過層層考驗、重重把關,我們桌上的每一道菜都很不簡單。 以
2020/06/01
美國密蘇里大學研究團隊為克服作物與PGPB反應後的變異,運用LAESI-MS技術與綠色螢光蛋白協助擷取作物感染部位之取樣,進而發現細菌的根拓殖化作用使得吲哚生物鹼的化合物數量更為豐富,而PGPB未能使作物顯著地產生植物賀爾蒙。
2020/06/01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今(2020)年5月7日發布一項行政命令,透過促進美國漁業和水產養殖,以減少其依賴海鮮進口 。   商務部部長羅斯(Wilbur Ross)表示,「很不幸且不必要的是,美國過度依賴進口以滿足其境內海鮮需求。」這些行動將「透過取消限制美國海鮮產業不必要的法規,來確保其作為海鮮超級大國的地位。」   目前美國約進口其海鮮需求的85%。以下是美國的實況報導(fact sheet): 確保美國海鮮供應鏈:川普總統刻正採取行動,透過支持美國海鮮生產來確保其國家食品供應鏈。川普總統於今年5月7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以提高美國海鮮產業的競爭力並保護其海鮮供應鏈。該命令將指示其代理商擴大美國永續海鮮生產,包括: 促進更有效和可預測的水產養殖許可程序; 加快監管改革以最大程度地實現商業性魚撈(Commercial fishing); 堅持對不符美國標準的進口海鮮實施進口限制。 川普總統所簽署的行政命令將有助於鞏固美國的糧食安全、保護境內海鮮產業的就業,並創造新的就業。 川普總統還宣布對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損害之漁民和相關企業補助3億美元。 擴大美國的海鮮產業:川普總統所採取的行動將擴大美國充分利用其海洋資源的能力。 美國必須採取措施加強其海鮮供應鏈,並將之帶回國內是很重要的。 儘管美國擁有全球最廣闊的海洋資源,但其水產養殖產量僅排名全球第17名,其海鮮進口量占其國內海鮮消費量的85%。 中國水產養殖產量是美國的100倍之多。 美國水產養殖產業繁瑣的過度監管和繁文縟節刻正抑制其創新和生產。 依據美國現行法規,小型水產養殖設施被迫涉及多個聯邦機構不必要復雜的許可程序。 保護美國的食品供給:這項行動基於川普總統的承諾,即確保美國擁有健全且豐富的食品供應鏈。 川普總統已不斷的採取行動,以支持美國農民、牧場主和食品供應商。 川普總統透過簽署公平且互惠的貿易協議如《美墨加協定》(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 USMCA)以及實施強硬的關稅,為擴大美國農產品市場努力不懈。 川普總統已向受報復性關稅影響之農民和牧場主提供10億美元的補助。 川普總統在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為美國農民而戰,但卻引起多重爭端。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0/05/08)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0/05/29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研究團隊為解地區不斷乾旱與地下水位下降的現況,開發可協助棉花農提高用水效率的灌溉管理決策APP,應用感測器蒐集作物信息、結合作物經濟模型與過往季節歷史數據,擷取多面向的栽植條件作為統計參數,提供當地棉花農相關灌溉管理策略。
2020/05/28
營養攝取不均衡、肥胖等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機率大於一般人,若不即時診治有機會轉為肝硬化或肝癌;美國Texas A&M AgriLife Research研究團隊發現腸道菌與十字花科蔬菜內的天然化合物—吲哚可做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預防與治療,美國各州醫學中心也證實吲哚於動物實驗中可減少肝臟脂肪與減緩炎症,飲食營養攝取與腸道、肝臟健康與否具有因果關係。
2020/05/28
亞太經濟合作(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貿易部長們於今(2020)年5月5日承諾,將促進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必需品和服務貿易,包括藥品、醫療用品和設備、農產品和食品。   APEC貿易部長們還承諾,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全球供應鏈中斷。   APEC貿易部長們在一份聯合聲明中指出,「我們將確保貿易連結保持開放,並探索各種方法促進人們的跨境移動,同時不會減損防止病毒傳播所作出的努力。」「我們將密切合作並解決任何不必要的貿易障礙。」   儘管各國可能需要採取緊急措施來應對COVID-19疫情蔓延,但該等措施「應具有針對性、適當性、透明度和臨時性,以及不會造成不必要的貿易障礙,並應符合WTO規則。此外,依據現行WTO規則,各國應向WTO通報所採取的任何與貿易相關的措施。」 APEC貿易部長們所發表的聯合聲明如下:   APEC貿易部長們承認COVID-19疫情蔓延所帶來的史無前例的挑戰。我們對COVID-19疫情蔓延所造成的人類傷亡深感難過。我們還對世界各地尤其是來自會員經濟體的第一線勞工,在保護公眾健康的貢獻和犧牲表示由衷的感謝。我們知道,全球會員體刻正面臨的健康和經濟危機對其人民的生活和生計已產生長期不利影響。   我們還關注COVID-19疫情對脆弱的開發中經濟體的影響。我們重申各級合作和整個地區合作的重要性,以加快對抗COVID-19疫情,並承諾緊密合作以戰勝COVID-19疫情。   我們承認儘管COVID-19疫情傳播刻正平息,但仍是每個經濟體的最優先事項,而解決COVID-19疫情蔓延所帶來的經濟挑戰也必須特別關注。   我們承認保持市場開放並共同努力創造一個自由、公平、非歧視、透明、可預測和穩定的貿易和投資環境的重要性,以確保在這艱難時期貿易和投資持續暢通無阻。   在此方面,我們將努力促進必需品和服務的流通,以對抗COVID-19疫情蔓延,包括跨境的藥品、醫療用品和設備、農業和食品以及其他用品,並最大程度降低全球供應鏈中斷。我們將確保貿易連結保持開放,並探索各種方法促進人們的跨境移動,同時不會減損防止病毒傳播所作出的努力。我們將密切合作並解決任何不必要的貿易障礙。   我們承認經濟體可能需要採取緊急措施來應對COVID-19疫情蔓延,但該等措施「應具有針對性、適當性、透明度和臨時性,以及不會造成不必要的貿易障礙,並應符合WTO規則。此外,依據現行WTO規則,各國應向WTO通報所採取的任何與貿易相關的措施。   我們承認APEC部分成員國受到COVID-19疫情蔓延的風險最大,並鼓勵APEC經濟體應儘速採取行動,提供及時且負擔得起的基本醫療保健服務,並採取措施進一步強化醫療保健體系的彈性、可擴充性和永續性。   我們也意識到APEC會員體在當前經濟放緩的脆弱性,並鼓勵經濟體採取所有必要步驟,以確保向最受關注的經濟部門和勞工提供支持,並確保制定包容性的政策工具以快速邁向經濟復甦。此外,使勞工重返工作崗位應是APEC所有經濟體的高度優先事項。   我們鼓勵APEC經濟體採取振興經濟措施(facilitative measures)以加速經濟回升。為此,我們已指示我們的資深官員們制定一種協調一致的方法,以收集和分享有關政策和措施的相關資訊,包括針對經濟危機而立即制定的振興經濟方案(stimulus packages)以及長期經濟復甦方案,這些方案可能有助於應對COVID-19疫情蔓延所帶來的經濟挑戰。在可能的情況下,應將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APEC Business Advisory Council, ABAC)的建議納入考量方案中。共享資訊以確保一個經濟體的實力和知識可能會轉化為整個APEC地區的最佳作法。   我們承認與國際會員體的合作夥伴和成員國、私部門和學術界進行協調的重要性,因為其知識、敏捷、經驗和機智對於以動態、創新和及時的方式應對COVID-19疫情蔓延至關重要。   我們承認透過加緊努力,使全球供應鏈更具彈性、更不易受到衝擊以及促進永續經濟成長,來加強區域連結的重要性。   正值我們單獨或集體對抗COVID-19疫情蔓延並試圖緩減其對國際貿易和投資的影響之際,我們知道,隨之而來的經濟中斷正在發生改變。它可能會改變我們今日所了解的生計和經營事業方式。利用數位經濟和科技所帶來的機會,並透過智慧工作解決方案來實現無縫國際業務和跨境貿易,這對於緩解COVID-19疫情蔓延所帶來的廣泛影響以及進一步促動經濟成長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將以新觀點和創新工具來加強APEC數位貿易議程,包括電子商務和相關服務,以共同應對這些新挑戰。   我們將共同努力建立一個健康、有彈性和包容性的亞太會員體。我們堅定不移地履行承諾並堅定決心有效減輕COVID-19疫情對健康和經濟的影響、儘速振興該地區的經濟並促進其安全性成長(Secure Growth)。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0/05/06)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0/05/27
荷蘭瓦赫寧恩大學與乳牛育種公司研究發現,若要進行乳牛的育種改良,可從每日擠乳的自動擠奶機器人所記錄的數據作為遺傳研究的數據分析依據,找出鮮有乳牛酮症、具穩定產乳等優異特徵的乳牛作為優勢育種種原。
2020/05/26
荷蘭瓦赫寧恩大學研究團隊設定GFT處理系統,篩選出可分解塑膠、一般塑膠、未分解汙染物等廢棄物,並進行以粒徑大小作為分類的堆肥試驗,經過堆肥處理後生成20%的堆肥、70%的生物廢物、10%的大顆粒生物廢物,爾後篩選不同粒徑再進行第二次的堆肥處理,一般塑膠仍然存於殘留物內。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