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1/08/05
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國際貿易小組(Senate Finance sub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trade)主席暨德拉瓦州民主黨參議員卡珀(Tom Carper)和副主席暨德州共和黨參議員科寧(John Cornyn)正在敦促拜登政府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並認為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就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的舉動為一重大錯誤。   兩位參議員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的文章表示,在中國表示有意願加入CPTPP後,美國更需要掌握其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   兩位參議員並表示,「任何貿易協議都必須做出了妥協,而CPTPP也不例外,但在有機會制定任何規則前,你必須再談判桌上有一席之位,而美國目前仍在走廊外等著。」   卡珀主席和科寧副主席於上(5)個月致函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要求其儘快申請加入CPTPP,俾利開始進行談判。   兩位參議員表示,「若美國能加入CPTPP,其中部分全球快速成長的市場將可能取消18,000多項美國製造產品的關稅,為美國製造商、農民、小型企業和其他出口業者帶來巨大的變化。此外,CPTPP也考量環境議題,並對勞工的工作條件提出新標準。」   參議員們表示,美國加入CPTPP將可確保不會將制定亞太地區貿易規則的機會留給中國。   他們並表示,「美國在亞太地區掌握貿易領導地位對我們的經濟、國家安全和更廣泛的外交努力至關重要。」   兩位參議員表示,其將持續利用在財政委員會(Senate Committee on Finance)的職務推動美國加入CPTPP。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1/06/15)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1/08/04
巴西聯邦大學為了試驗牛至精油可以降低乳體細胞數及氧化壓力之生物指標程度,從而提高乳牛產奶量之研究,將24頭從產犢前 21 天到產後 21 天,重達400公斤且泌乳量為 2.7 次之澤西乳牛分成三組,包括一組對照組、一組牛至精油補充組及一組綠茶提取物補充組來進行此試驗。研究發現,將牛至精油添加至飼料中,能改善乳牛的餵養、社交行為、增加抗氧化活性及降低氧化反應程度。同時,亦能降低乳牛之發炎或疾病發生率。
2021/08/03
煮一杯咖啡需要多少人?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說,只需要走一小段路,便可買到一杯咖啡。但這個常見飲品是一個跨越全球過程的結果,一起來了解一杯咖啡的生命週期。   在咖啡生產地,家庭農場砍伐了當地森林,為一排排整齊的咖啡樹騰出空間,每個灌木都長滿了被稱為"咖啡櫻桃"的小漿果,由於同一樹枝上的果實可以在不同時間成熟,因此最好用手採摘。   工人們將採摘的果實送到濕磨機,將種子從果實中分離出來,然後按密度進行分類並在水中發酵1~2天,將剩餘的果實洗掉並將種子取出晾乾。將種子撒在大網架上,在接下來三週內工人們定時耙種子,確保他們均勻乾燥。咖啡豆乾燥後,再運用鼓風機、篩子和光學掃描儀重新分類種子。   此時,會由專業人士進行咖啡豆樣品烘焙和釀造,在稱為"杯測"的過程中,他們將評估咖啡的味道、香氣和口感以確定其品質,這些專家完成咖啡豆評分並準備發貨,將咖啡運送到世界各地。   以美國為例,光是紐約市每天就消耗數百萬杯咖啡,咖啡豆通過海關由碼頭工人卸下及裝箱後,將咖啡運送到倉庫,再運送到烘焙廠。咖啡豆進入烘焙機藉由感測器監控咖啡水分含量、化學穩定性和溫度,在此過程中會釋放種子內的油脂,將種子轉化為可研磨、可沖泡具有深棕色和濃郁香氣的豆類,再將烘焙後的咖啡豆分裝運送到全市的咖啡館和商店。   總而言之,將咖啡運送到預定目的地需要數百人參與,其中許多人在危險的條件下以低薪工作,有些人甚至根本沒有薪水。我們看似習以為常的飲品,其成本和複雜性遠遠超乎你我想像。
2021/08/03
農業生產最怕遇到病害蟲發生,然而農藥抗藥性問題卻日益嚴重,特別肆虐全球難以驅除的薊馬(Thysanoptera)類病蟲,甚至已侵入至植物工廠等大型園藝設施,造成損失至今無法得到緩解。為了解決這項問題,日本早已組成一批專業研發團隊,由理化學研究所RIKEN、生物資源研究中心BRC-植物實驗開發室、農研機構、神奈川県農業技術中心、廣島縣立綜合技術研究所等單位,共同投入這項研發行列。
2021/08/02
水產養殖技術公司 Poseidon Ocean Systems研發了一種曝氣系統 Flowpressor,其系統是一種創新的壓縮機系統,被用來保護其鮭魚免受潛在有害浮游生物的侵害,其運作方式為有效地從鮭魚圍欄深處打入空氣並促進水的流動及提高水質。換言之,能遠離浮游表面層並改善整個圍欄的水質。且該系統還自帶氣泡,其氣泡如屏障般地阻擋浮游生物或其他生物之侵襲,如水母侵襲。該系統利用此運作機制來維護水產養殖魚類之健康和福利。
2021/08/02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秘書長伊衞拉(Ngozi Okonjo-Iweala)於今(2021)年6月24日表示,其將於今年11月底召開的第12屆WTO部長會議(12th ministerial conference, MC12)取得三項議題具體成果,包括取消有害漁業補貼協議、支持糧食安全的農業成果以及貿易和健康倡議。   伊衞拉秘書長還希望會員在電子商務課徵關稅延長暫停期限以及部分複邊聯合聲明倡議(Joint Statement initiatives, JSI)等議題之成果達成共識。   伊衞拉秘書長還希望會員能就其希望在全球貿易機構看到的改革類型達成共識。她在全球服務業高峰會視訊會議中表示,「若我能在任內完成一件事,我希望它是WTO改革,並使其更具相關性。」   伊衞拉秘書長表示,服務貿易對全球經濟越來越重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已衝擊旅遊業等服務貿易,但電子商務卻因疫情而流行。疫情蔓延已揭露富國和窮國間的旅遊數字差距(digital divide)。而低度開發國家(the least-developed countries, LDCs)的服務貿易降幅最大。 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JSI的共同召集人向大會表示,其刻正在第一套電子商務國際規則取得進展,但在MC12前,電子商務國際規則協議無法及時完成。   新加坡駐WTO大使陳洪生表示,共同召集人希望在MC12能有一份簡明的文件、確定關鍵的談判議題,並就協議「實際達成的時間表」達成共識。   陳洪生大使表示,資料流和資料在地化(Data Localization)是電子商務中「最具挑戰性和複雜性」的議題。應有建設性的參與,但資料議題將難以解決。   澳洲駐WTO大使米納(George Mina )表示,關於資料流的跨大西洋討論對談判「非常有用」。他還表示,美國參與關於國內監管的JSI將有助於完成談判。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李沅融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1/06/25)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1/07/30
全球健康風氣盛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備受國際重視,來自印度和俄羅斯的科學家團隊運用海洋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藻類資源製作了可食用的食品保鮮膜,不但保障了消費者「吃」的安全,更兼顧了環境生態保護。
2021/07/29
為減緩全球暖化,以色列政府25日批准應變氣候變遷計畫,目標205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較2015年的排放量減少85%、2030年減排27%。總理納夫塔利·貝內特表示,此舉將協助以色列逐步轉向清潔、有效率和有競爭力的經濟模式。
2021/07/29
由農業出口國家組成的凱恩斯集團貿易部長們於今(2021)年6月23日召開的凱恩斯集團部長會議中呼籲,在第12屆WTO部長會議(The 12th WTO Ministerial Conference, MC12)應就解決具農業貿易與生產扭曲效果之境內支持議題作出決定,儘管美國和歐盟沒有就農業可能的可行成果進行認真的對話。   印尼和南非於會中呼籲,應達成授權議題成果,例如以糧食安全為目的之公共儲糧永久解決方案(permanent solution public stockholding for food security purposes, PSH)。但凱恩斯集團多數其他成員國希望討論WTO農業談判三大議題,如境內支持(Domestic Support)、市場進入(Market access)和出口競爭(Export competition)。   然而,部長們強調,「境內支持談判架構應成為該決定的基礎」,由於美國和歐盟缺乏參與,故此承諾不太可能在MC12達成。   WTO秘書長伊衞拉(Ngozi Okonjo-Iweala)和杜哈回合規則談判小組主席威爾斯(Santiago Wills)一起參與此次會議。一位熟悉會議進展的與會人士表示,伊衞拉秘書長在會中強調,在漁業補貼談判作出積極決定的重要性。   部長們表示,「減少貿易障礙和市場扭曲是使各國能夠提高所得和生活水準、提供就業和確保永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此外,日益加劇的全球糧食不安全、氣候變遷和永續發展挑戰突顯境內支持改革的急迫性。」   部長們認為,「在 MC12 採取有意義的改革步驟,將使農業貿易更加可預測、開放、公平和以市場為導向,這也將成為多邊貿易體系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的全球影響作出的重要反應的一部分,並有助於促進全球糧食安全。」  由農業出口國家組成的凱恩斯集團貿易部長們於今(2021)年6月23日召開的凱恩斯集團部長會議中呼籲,在第12屆WTO部長會議(The 12th WTO Ministerial Conference, MC12)應就解決具農業貿易與生產扭曲效果之境內支持議題作出決定,儘管美國和歐盟沒有就農業可能的可行成果進行認真的對話。   印尼和南非於會中呼籲,應達成授權議題成果,例如以糧食安全為目的之公共儲糧永久解決方案(permanent solution public stockholding for food security purposes, PSH)。但凱恩斯集團多數其他成員國希望討論WTO農業談判三大議題,如境內支持(Domestic Support)、市場進入(Market access)和出口競爭(Export competition)。   然而,部長們強調,「境內支持談判架構應成為該決定的基礎」,由於美國和歐盟缺乏參與,故此承諾不太可能在MC12達成。   WTO秘書長伊衞拉(Ngozi Okonjo-Iweala)和杜哈回合規則談判小組主席威爾斯(Santiago Wills)一起參與此次會議。一位熟悉會議進展的與會人士表示,伊衞拉秘書長在會中強調,在漁業補貼談判作出積極決定的重要性。   部長們表示,「減少貿易障礙和市場扭曲是使各國能夠提高所得和生活水準、提供就業和確保永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此外,日益加劇的全球糧食不安全、氣候變遷和永續發展挑戰突顯境內支持改革的急迫性。」   部長們認為,「在 MC12 採取有意義的改革步驟,將使農業貿易更加可預測、開放、公平和以市場為導向,這也將成為多邊貿易體系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的全球影響作出的重要反應的一部分,並有助於促進全球糧食安全。」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李沅融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1/06/24)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1/07/28
自主移動機器人TerraSentia是由美國伊利諾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其主要是自動化資料蒐集與分析耕作資料,其資料包含環境感測資料(如:環境的溫度、濕度、照度以及培植體的pH值、EC值、礦物質成分等)及作物生理資料(如:高度、結果實狀態、葉面生長情形)等資料,而該資料可有助播種者了解作物進而能有效改善播種的效率及提升作物之品質及產量。 另外,該機器所獲得之資料準確性比人為量測方式來的更精確、效率、低成本。
2021/07/27
自2019年底以來,東非和中東地區經歷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蝗災。一小群蝗蟲可以吃掉35000多人的食物;但該地區的一些蝗蟲群已經增長到了這個規模的兩千多倍。而這一切都發生在該地區發生災難性洪水季節之後。沙漠蝗蟲範圍從非洲西北部到西亞,通常沙漠蝗蟲大部分時間都在獨處,如果一個通常乾燥的地區變得潮濕時,將使植被異常茂盛,沙漠蝗蟲就會茁壯成長。   突然的擁擠會觸發一種荷爾蒙-蝗蟲的身體和精神都開始發生變化,從顏色轉變開始,由混亂的棕色到亮黃色,他的身體縮小、耐力增加,優化了他的飛行能力。大腦成長、食慾也增加,這被稱為合群階段。   蝗群乘風而行,他們每天可以行駛150公里,一個群體每平方公里可容納多達1.5億隻昆蟲,24小時內可吃掉超過35,000人以上的食物。自2019年底以來,東非經歷了數十年最嚴重的蝗災,到2020年該地區已出現了2,400平方公里的蝗群。那是一群比紐約市大三倍的昆蟲,能夠吃掉幾千萬人的食物,數十億隻昆蟲席捲整個地區,摧毀數英畝的農田,並威脅到本已糧食短缺的地區。   研究人員認為從2018年的颶風開始,不尋常的降雨量造成植被數量異常增加,進而導致蝗蟲數量增加。受到極端氣候影響,以往乾燥的沙漠,因颶風造成降雨量及植被數量異常,將導致更多的蝗蟲滋生。
2021/07/27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利用心電圖的概念,研發了一項藉由電子訊號與植物溝通之通訊設備。NTU研究團隊利用水凝膠粘合劑,將電極片附著在捕蝇草植物表面上,從而實現導電。有了附著在捕蠅草表面的電極片,研究人員可以傳遞電子訊號至植物也能接收植物所釋放出的電子訊號,進而從中了解植物狀況。研究團隊希冀該設備未來能應用於農業產業上,協助農民監測其植物健康狀態以及預防疾病發生,以確保作物產量及其品質,並降低農民之成本損失。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