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1/12/09
花蓮縣府近年力推咖啡產業,邀請專家從田間管理開始逐步指導,讓花蓮咖啡品質大幅精進,價格隨之提升,目前縣內咖啡農有7成是原住民,縣府原住民行政處近日舉辦咖啡體驗,邀農友、學者專家分享花蓮咖啡的成長故事。
2021/12/08
日本擁有得天獨厚的海域環境,富有多樣性的漁獲資源,自古至今,隨四季更迭都可享受不同季節性海鮮產品。然而,受到全球氣候的變化、生態環境意識的抬頭、水產資源銳減、消費模式等外在條件的改變,促使漁獲捕撈方式備受挑戰,然而,消費者對於海鮮產品需求卻絲毫不受影響。
2021/12/07
挪威水產養殖展覽會AquaNor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水產養殖技術展覽會,每兩年舉辦一次,會場會展示諸如種苗、飼料添加劑、疫苗、箱網設備及檢測服務等最新的水產養殖技術及應用成果,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踴躍參與,日前公布了2021年AquaNor創新獎項的三個入圍名單。
2021/12/06
由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與農研機構(NARO)共同研發出一款可即時掌握地底下生物動向的觀測裝置「Fiber-RADGET」(Fiber-radicle gadget)。這項研發主要利用光纖感測技術(Fiber-Optic Sensing Technology)建立可即時掌握作物根部生長情況之方法。突破以往深不可測的地底下領域疆界,完全可即時觀測植物根部的生長情況、細微小生物活動,微生物複合構造形成等生物動向。目前這項研發成果正在專利申請中。
2021/12/03
隨著地球資源的日益減少,世界各國的未來發展趨勢無一不強調永續發展、零浪費等理念,而循環經濟更是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來自新加坡共和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將生產豆腐時所產生之豆渣副產品添加於養殖鮑魚的飼料中,其初步的試驗結果相當令人為之振奮。
2021/12/03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本月十二日在蘇格蘭結束。會後受肯定者,為確認各國在減排溫室氣體方面之承諾,以及減少燃煤使用及甲烷排放之決定;美中不足的是,討論仍然集中在石化工業方面;針對農業排放溫室氣體方面的責任,則鮮少受到重視。
2021/12/02
促進農業機械化並提升農業工作環境,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與郡野實業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出無人操控,且可自動跟隨操作人員的「電動智能跟隨農地搬運機」,盼能有效減輕農民工作負擔,且能免除傳統農機引擎排放廢氣與碳排放的困擾。
2021/12/01
蜜蜂在農業生產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但由於氣候變遷、農藥濫用及環境污染等因素,使得蜜蜂生存受到嚴重威脅,授粉物種的消失更將直接影響人類糧食安全。來自阿根廷的Beeflow新創公司開發了蜜蜂專用植物性營養配方,目的在訓練蜜蜂為特定物種授粉,還有著降低蜜蜂死亡率並提高其於低溫環境下生產力的功用,而這個創新作物授粉技術在日前A輪的融資中獲得830萬美元的資金挹注。
2021/11/30
全球對動物蛋白的需求不斷增長,然而雄性雛雞因為不會產蛋且生長速度緩慢,在生產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往往一出生就被撲殺,而這個問題逐漸被世界各國關注,來自荷蘭的新創公司In Ovo開發出一個名為Ella的高通量篩選機器,可以在早期孵化過程中辨別雞蛋內的胚胎性別,期望能終結這些無謂的雄性雛雞殺戮行為。
2021/11/29
近年來,綠茶在健康觀念訴求下,深受消費者的愛戴。根據日本報導指出「國內綠茶飲品市場的銷售額從2009年38千億日圓,至2019年44.5千億日圓,約十年間成長約17%」。然而,隨著國內市場對於綠茶飲品需求的增加,可預見的兩大危機與挑戰也隨之而來。
2021/11/26
在台灣,廢棄物掩埋事業總讓人有種神秘感,而它,也可說是相當具爭議與話題的產業之一,最令人詬病無非危害環境、造成二次汙染,此外,封閉式的末端處理,更是留給人無限想像空間。
2021/11/26
日本自從放寬農業生產政策規範,大幅擴大農產品出口後,增進許多農業新進者的加入。加上,近年來國內消費者對於農產品安全意識的抬頭,農商工跨域合作與智慧農業的自動化與效率化等進展下,此時的農業有別於過去傳統的印象,猶如寶庫般充滿商機。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