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2/01/04
在農村和城市的樹木,生活環境有著非常大的差別,在城市化的壓力下,城市中的樹木相對生長緩慢和早逝。造成其中差異的原因來自土壤的微生物群落(SMC),樹木從空氣中獲取碳源並為土壤提供豐富的有機養分來源,這有助於創造健康的SMC,進而提供有機物質分解、土壤結構形成和養分循環等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研究團隊發現農村森林中各樹種間的SMC皆不同;城市地區各樹種間的SMC卻都相似,顯示了在城市化壓力下會改變土壤的特徵,取代了樹木維持特定SMC的能力。
2022/01/03
人造肉發展蔚為風潮,以色列Future Meat Technologies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家工業人造肉設施,是一家運用創新技術生產人造肉的產業領頭羊公司。這個工廠每天可生產500公斤培養肉品,相當於5,000個漢堡的肉量,使運用動物細胞進行肉類規模生產變成可能。
2021/12/30
2021高山茶都.嘉義在12月25日於中埔鄉農會金蘭分部盛大開幕,縣長翁章梁攜手主持人黃子佼、台灣最萌黑熊人偶「Duma」開場,11個茶主題館、茶席、牽牛花長廊等各具特色,吸引一波波遊客品茗、逛市集;公視董事長陳郁秀以甫下片熱播「茶金」劇為例,讚賞高山茶都嘉義揚名國際,茶文化、品牌是台灣命脈。
2021/12/30
新竹縣敏實科大運用AI人工智慧技術,輔導茶農改良茶葉生長環境及生產烘焙製作過程,沒想到效果出奇不意,竟意外勇奪今年南投鹿谷農會烏龍茶評鑑頭等獎,讓人看到電腦不只「會揀土豆,擱會種茶米」,未來計畫將技術進一步推廣。
2021/12/29
因應極端氣候是一場長期抗戰,穩定糧食的供應生產是首要目標。環境不斷給挑戰,農業專家們也隨著這些變化因應接招,開發抗逆品種改良,提升作物品質,為我們守護糧食的安全。   天氣變熱我們就依據作物的特性研發耐熱的品種,暴雨造成淹水,專家們就研發出更能抗淹水的品種,不只是讓這些作物能正常開花結果,重點還要能更好吃,讓農民願意種消費者願意買這才達到我們品種改良的目標,到底我們的農業專家們是怎麼做的,快點開影片來了解!
2021/12/29
當前測試植物面臨環境壓力和疾病的方法,相當耗時且不準確。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可讓植物「佩戴」的感測器貼片,能持續監控植物病害及其他外部壓力,協助種植者即時分辨別作物病害,進而防堵疾病傳播。
2021/12/28
美國農業部宣布授予224,000美元資金給位在愛荷華州的三個團體,目的是替學生規劃或擴展一些農場學習課程,讓愛荷華州的小小的農民們有機會了解糧食的生產過程並實際進行園藝活動,除此之外還能協助學校有機會獲得更多有益健康的食品。
2021/12/27
FarmDroid FD20是一台全自動播種和除草機器人,該機器人可幫助農民和種植者降低作物和除草成本。此外,該機器是依靠太陽能發電而運行,因此是以碳中和與環境友善的方式來進行相關農耕作業。
2021/12/24
仙人掌原產於美洲,以其刺和多汁的莖而聞名亦是許多沙漠動物的水源。從古巴、墨西哥再到巴西和秘魯,甜瓜仙人掌生長在季節性乾燥的熱帶森林中的石灰岩土壤上,經常暴露在烈日下。然而為了在沙漠中生存,仙人掌不能僅僅限制水份流失,同時必須儲存水份並做好充分利用,以備不時之需。仙人掌表面覆蓋著一種稱為角質層的蠟質物質,可以限制水份流失。同時,關閉進行光合作用氣體交換的小孔,直到晚上才打開(夜間溫度較低可減少仙人掌所流失的水份)。   在北美的索諾蘭沙漠,高聳的仙人掌可以長到20米高,壽命長達200年。木本組織就像樹幹一樣賦予了仙人掌的高度,但仙人掌儲存的水比大多數樹木少得多,大部份的根只有幾英吋深,在土壤表面下方橫向展開數米,並將植物固定到位。它們會產生短暫的雨根,迅速吸收可用的水,然後將水吸入植物體內,並儲存在含有黏液的細胞中,黏液是在水分子上的膠狀物質,如果植物的組織受到損壞,就會阻止水份蒸發,隨著雨後土壤變乾,這些細小的雨根也開始乾枯枯萎。   仙人掌的刺是生存關鍵之一,其為高度修飾的葉子,普通葉子的表面積大,在烈日下會蒸發大量的水份,不適合沙漠生長。而仙人掌的刺表面積小限制了水份流失,可為仙人掌遮蔭並反射太陽光線,在白天炎熱時降低植物的溫度。當晚上氣溫驟降時,可當絕緣層防止仙人掌過度冷卻,這些功能甚至比防禦捕食者更為重要。這些特徵能使仙人掌能夠從最乾燥的沙漠氣候到熱帶雨林環境中生存下來,並且茁壯成長。
2021/12/24
宜蘭縣政府輔導的「保證責任宜蘭縣青出宜蘭農業運銷合作社」,是由縣內20位青農所組成。有鑒於宜蘭農作物栽種分散、繁雜,該合作社在農委會支持下,成立農機代耕服務隊,以植保無人機代噴為主。縣府農業處表示,先前就有農友提供代噴,青農今天起加入服務行列,以達到節省人力,未來更希望能擴大服務到花東農友。
2021/12/24
世界資源研究所羅斯永續城市獎是為了鼓勵及宣揚那些引領城市以永續發展為目標,進行正向改革的創新計畫而存在的獎項。日前阿根廷羅薩里奧市(Rosario)的都市農業永續糧食生產計畫,受到評審委員會的高度讚賞,贏得了世界資源研究所羅斯永續城市中心所頒發的25萬美元獎金。
2021/12/2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長張致盛指出,台灣未來漁業發展目標要將陸域養殖往海上發展,並結合科技讓海上箱網產量在未來10年內增加5倍,達1年1.5萬公噸,成為養殖主力。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