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3
脫碳(decarbonization)為應對氣候變遷的關鍵因素——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李奧納多(美國籍電影演員)曾於2014年於聯合國總部進行氣候變遷主題演講,其中提及到:「除非我們離開...
2020/04/06
倘若想要在2050年餵養全世界人口,在接續的40年期間,若以每年同樣的農作物產量,我們必須持續生產8,000年才能達標,這凸顯出目前全球食物系統正面臨著人口增長、消費習...
2020/03/30
你相信植物會尖叫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研究發現,蕃茄與煙草作物在壓力環境下會發出聲音。實驗中將蕃茄與煙草分成三組:乾旱組、切莖組、控制組,...
2020/03/23
害蟲(pest)是食用或危害農作物的生物,例如:蛞蝓(slug)啃食萵苣(lettuce)葉片。害蟲可以用農藥抑制,或是引入其他物種進行制衡,這也稱為生物防治。
農藥是噴灑在農作...
2020/03/16
為了保有愛爾蘭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愛爾蘭政府必須先進行資源盤點,了解境內有哪些物種、分布於何處,必須掌握精確的資料數據,以利於了解周遭自然環境並追蹤環境變...
2020/03/09
挪威的蔬菜產業產出許多包含莖、葉、不合乎標準規範作物等農業副產物(co-stream),這些都拿做為餵食動物的飼料;但是農業副產物不斷產出,找出升級的方法使得這些農業副...
2020/03/02
亞馬遜雨林被喻為地球之肺,可減緩氣候變遷的速度,但是目前這片地球之肺卻逐漸消失中。巴西聖保羅大學Carlos Nobre教授指出,亞馬遜雨林已從原本的碳匯逐步轉變為碳源...
2020/02/24
蝗蟲(locust)為不完全變態昆蟲,屬雜食性昆蟲,其主食為禾本科作物、昆蟲屍體等,特性為團體行動,非洲或是西南亞沙漠蝗蟲的群體可多達7億至20億隻蝗蟲,所經之處均造成...
2020/02/17
西非植物種類繁多,醫學、農業到具有生物活性物質的植物品種皆有,科學家進行研究時,知悉植物的功效與安全性相關資訊是不可或缺的,進而研究出具有產值的產品也可...
2020/02/10
2017年美國馬里蘭州進行豬隻比賽,由於有些參賽豬隻健康欠缺,其病徵為發燒、鼻水、眼睛紅腫,當地的養豬戶進行通報;另一方面,當地的衛生署正觀察著一群生病的參觀...
2020/02/03
在城市中找尋新的空間生產農產品是種挑戰,以美國紐約作為舉例,每天有1,500輛車次是從美國中西部運輸食物進入都會區,這個例子說明改變農作物生產方式是種趨勢。當颶...
2020/01/20
臺灣溫網室栽培面積近10,000公頃,主要以莧菜為主,其收穫方法為人工手持鐮刀採收,但在農業人力資源不足的情況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改良場研發一款可於溫網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