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2025 全球咖啡市場趨勢分析:價格飆升與供應風險雙重壓力

2025/07/11 @國際

摘要

2025 年全球咖啡市場面臨價格飆升與供應風險雙重挑戰,儘管消費需求穩定,價格波動仍對產地農民與消費者產生明顯影響,未來需仰賴資訊透明與價值鏈升級來強化供應鏈韌性。

示意圖

2025 全球咖啡市場趨勢分析:價格飆升與供應風險雙重壓力

  2023年,全球咖啡產值估計為230億美元,而世界咖啡貿易額超過260億美元。整體而言,咖啡產業全球年收入估計超過 2,000 億美元。咖啡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飲品之一,不僅支撐著全球超過 2500 萬名農民的生計,也是多數低收  入國家出口創匯的關鍵來源。2023 年,非洲國家如衣索比亞、蒲隆地與烏干達的咖啡出口收入,分別佔其商品出口總額的 33.8%、22.6% 和 15.4%,反映出咖啡收入對糧食進口的補貼功能。然而,這條供應鏈如今正面臨空前壓力。2024 年,咖啡價格大幅飆升 38.8%,而若重要產區產量大幅下降,2025 年還有進一步上漲的風險。

全球供應結構與主導品種變化

  巴西與越南作為全球兩大咖啡生產國,共同貢獻近五成的全球產量,在需求方面,歐盟和美國則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和進口市場。目前市場上主要流通的品種為阿拉比卡(Arabica)與羅布斯塔(Robusta)。阿拉比卡因品質與風味優勢佔據 60% 市場份額,主要用於研磨沖泡式咖啡(roast and ground)與高價位市場;羅布斯塔則主要用於即溶咖啡與混合調配。然而,近年來羅布斯塔逐步滲透至研磨咖啡市場,也讓其價格走勢更受矚目。
價格波動:長期不對稱與短期衝擊
咖啡市場的供需特性高度缺乏彈性,需求面即便價格上升也難以壓抑,供給面則因作物為多年生,難以在短期內調整生產規模,這種結構性因素使價格容易劇烈波動。1990 年代咖啡的價格長期低迷,反映產能過剩;而 2000 年代初起,興起於新興市場的消費潮及精品咖啡的崛起則帶動價格長期上揚。
然而,自 2011 年高點後,價格走勢大致向下,直到 2021 年因極端氣候打亂生產秩序而出現反彈。尤其是巴西與哥倫比亞的阿拉比卡減產,加上全球經濟自疫情復甦後帶動需求急升,雙重壓力讓價格在 2022 年一度年增 64%。

運輸與能源成本的推波助瀾

  除了供需失衡,2021 年起的全球運輸成本飆升亦成助漲因素。根據 HARPEX 航運指數與國際原油價格資料顯示,疫情解封後製造業快速復甦導致供應鏈壅塞,船期短缺、油價上漲使得咖啡進口成本上升。根據FAO分析顯示,航運成本每上升 1%,咖啡國際價格將於 10 個月內累計上升 0.44%,其中過半數價格變動在前三個月就發生,顯示衝擊傳遞速度驚人。

2023~2024 年價格再度上攻

  雖然 2022 年中後價格短暫回落,但自 2023 年底起再次走升。背後主因包括:
• 越南經歷嚴重乾旱,導致 2023/24 年度產量年減 20%,出口連續第二年下滑;與此同時,農民在國內價格上漲的情況下扣留農產品則進一步加劇了供應情形。
• 印尼咖啡因過度降雨致收成下滑 16.5%,出口大減 23%;
• 巴西則因高溫乾旱天氣使得產量預測持續下修,從原先預期的增產 5.5%修正為年減 1.6%;
2024 年底,阿拉比卡價格比一年前上漲了 58%,羅布斯塔則上漲了70%。兩者價差縮小至 1990 年代中期以來最小,反映市場供應壓力集中在較低價品項上。

價格上漲對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影響

  根據初步資料,2024 年底美國與歐盟的零售咖啡價格年增率分別為 6.6% 與 3.8%。但由於咖啡為低單價、低占比消費品,在歐美家庭總支出中僅佔 1% 以下,需求彈性極低,因此消費量預期影響不大。
然而價格對農民的影響因地區而異。2024 年,衣索比亞與肯亞的生產者價格分別上漲 17.8% 與 12.3%;南美方面,巴西與哥倫比亞分別為 13.6% 與 11.7%;印尼與越南亦有 15.9% 與 5.8% 的增幅。但實際傳導效果仍受到內部行銷機制、邊境政策與運輸成本的影響。

穩定價格與提升附加價值為關鍵

  展望未來,國際咖啡價格仍將受氣候風險與供應波動影響。FAO 建議強化市場透明度與資訊共享,特別是短、中期的生產、消費與貿易數據的預測,讓小農能提早做出應對,規劃合適的生產策略。此外,發展原產地的咖啡加工品、取消或降低加工品關稅,可減輕咖啡原料價格低且易波動的影響。
全球咖啡市場的穩定發展,不僅關乎飲品本身的流行與消費習慣,更牽動著數百萬小農的生計與發展。未來在面對氣候變遷與全球經濟震盪的背景下,建立更有韌性與永續的咖啡價值鏈,將是全球業界與政策制定者的共同課題。
【延伸閱讀】-咖啡化合物可改善與年齡相關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下降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