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國際
"稻稈堆肥改善土壤肥力,增進作物產量,同時解決環境問題。添加氮肥可加速腐熟,提升土壤品質,減少甲烷產生,促進水稻生長。這項技術有助於農業資源循環和環境保護。 "
示意圖
近年來氣溫上升嚴重影響水稻種植,加上颱風與豪雨地頻頻發生,採收後的稻稈易被沖走、流入灌溉排水道或周圍的道路,造成農田周遭環境散亂與損害。為了改善這樣情況,農民會將採收後的稻稈作為堆肥。由於土壤肥力為提高作物品質與產量相當重要關鍵因素,堆肥的應用可有效改善農田地力,然而因過程相當耗費勞力,近年來越來越多農家省略這項作業,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在秋季利用稻稈作為土壤的堆肥有利於抑制甲烷的產生,除可改善水稻爛根、增進生長,同時還可以解決稻稈管理問題,並減輕環境負荷。
應用稻稈掩埋並添加氮肥技術能更進一步改善土壤品質。具體做法是將收割後的稻稈與石灰氮混合後埋入土壤,這樣有助於加速稻稈腐熟,釋放出有益的養分,同時改善土壤的酸鹼度。
另外,微生物在分解稻稈時會吸收大量氮,因此補充氮肥可以促使活化分解作用。為了更進一步確認其成效,埼玉縣的農場針對施用石灰氮和未施用石灰氮的區域,比較移植後三週水田的情況和稻苗的生長狀況。結果顯示,施用石灰氮的區域,比未施用區域的「浮稻稈」現象(未腐熟的稻稈浮出狀態)發生率較低,也沒有產生甲烷氣體,水稻的初期生長情況也較好。【延伸閱讀】-稻草造粒成再生燃料 推動農業剩餘資材能源化
資料來源
文章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