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 @國際
透過將豆類混合於玉米中的條作種植及採用生物農藥,多方面防治秋行軍蟲危害,保障糧食安全。
示意圖
秋行軍蟲(Fall armyworm, Spodoptera frugiperda),為一種入侵性作物害蟲,通常長度為5公分,呈綠色或棕色,頭部有倒「Y」標記,背部有一系列黑點。這種害蟲在溫暖潮濕的條件下容易迅速繁殖,以玉米等多種農作物為食,對糧食安全造成重大威脅。秋行軍蟲在2016年入侵非洲後,對多數農業社區造成嚴重破壞,2017年又從非洲傳至亞洲,包含東南亞、印度、中國都深受其害,臺灣則於2017年6月8日出現首例。
秋行軍蟲一生中會經歷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主要階段,在20-38℃的溫度下,秋行軍蟲會快速繁殖,而潮濕的土壤條件也有利於產卵過程。幼蟲階段的秋行軍蟲是最具破壞性的,會貪婪地捕食植物葉子,可能導致植物嚴重落葉及作物損失。此時如果不加以控制,幼蟲會大量遷徙並在短時間吞噬整個田地。
為了對抗這種破壞性害蟲,研究人員在美國國際開發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USAID)支持下,在辛巴威進行研究和推廣。自2018年起,該計畫一直致力於探索永續農業系統中秋行軍蟲的管理方法,特別是針對無法購買昂貴化學藥品的小農。
整體計畫研究將豆類加入主要種植玉米的條帶種植系統,以減少秋行軍蟲的破壞,並透過將玉米與不同豆科作物 (如豇豆、扁豆及刺毛黧豆)一起種植,擾亂害蟲的攝食模式,減少其數量,此外,豆類還會釋放揮發性化合物,可驅除秋行軍蟲,降低植物被感染風險,並吸引螞蟻等天敵,加強秋行軍蟲的生物防治。這種條作方式不僅增強生物多樣性,更可改善土壤健康,助於永續農業的實踐。
除了條作方式,最近研究也發現可使用生物農藥Fawligen作為對抗秋行軍蟲的替代方案。Fawligen是一種專門針對秋行軍蟲的幼蟲的生物防治藥劑,在使用時從正確的儲存到精確的混合及應用皆需要仔細小心,使用者如遵循使用說明正確用藥可提高用藥成效,並減少對人類健康及環境的危害。
自計畫開始實施以來,至今已有近9,000名農民參與相關的培訓活動,有超過4,007名的農民已開始在自有田地採用了相關的生物防治措施,整體改善面積達1,453公頃。另外計畫與國土、農業、水利、漁業等的公部門合作,建立了15所農民田間學校作為知識共享中心,推廣多種農業干預措施,包括保護性農業措施、使用改良後的品種及建議使用的肥料等。
在防治秋行軍蟲的問題中,需要多方面的不斷努力,透過永續農業實施、知識共享及提供有效的工具及技術,積極應對蟲害問題,方可減輕秋行軍蟲對糧食作物的影響,保障糧食系統安全。【延伸閱讀】- 利用寄生蜂對椿象蟲害進行生物防治作業將有助於減少農藥用量
資料來源
文章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