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大學牽頭 城市農業拚減碳

2023/06/01 @臺灣

摘要

全球有五十六%人口居住在城市,合理的實施城市農業可以達到舒緩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而推廣城市農業最佳的對象即政府機構及學校,且「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路」最近也推出「校園淨零倡議」,政府相關單位應主動積極結合大學的研發實力,全力於二○三○年前達成減碳卅%的目標。

示意圖

大學牽頭 城市農業拚減碳

  目前國際間最大的困擾,就是氣候的異常變遷;最近「自然」雜誌就報導聯合國設定的「永續發展目標」,其中包括於二○五○年全球人民都可享用清淨及衛生的水資源,如今似乎已難達成;甚至於二○三○年時,全球仍會有廿億人缺乏安全可飲用的水。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有七十%的人口無法得到飲用水,而且這種情況比廿年前更糟;在索馬利亞去年就有四萬三千人因乾旱而渴死。反觀台灣今年初各個重要水庫的儲水量,均已明顯地下降,迫使台南、台中等地開始實施定時供水,政府甚至已明令南部農田休耕。

  二○一八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關於升溫一點五℃的報告指出,達到這一關鍵值的影響,可能包括中緯度地區的極端炎熱天氣比工業化前時期高三℃;到二一○○年,海平面將上升○點七五公尺;八%的植物和四%的脊椎動物會喪失一半以上的生存棲息地;每年全球漁業捕撈量會減少一五○萬噸。歸咎這些自然災害原因,主要還是因為人類的活動及行為所造成。既然如此,全球各國當然就有責任與義務,盡全力設法解決以往自己所造成的惡果。

  全球有五十六%人口居住在城市,而且人口集聚城市的趨勢日益增加,於二○五○年時將達七十%。為減低都市衍生的熱島效應、減少糧食的碳足跡、增加工作機會、優化生活品質等所涉因素,合理地實施城市農業定可達到舒緩氣候變遷令人擔憂的後果。因為城市農業除可吸收二氧化碳外,尚可減少空氣汙染、噪音、及表現降溫效果,輻射熱也不會長久存留在綠美化的建築體及林蔭路上;實施城市農業尚可促進城市生物多樣性、有機廢棄物資源再生利用、確保城市糧食安全、維持農產品的新鮮度、及增加種植者的收入。

  教育民眾及推廣城市農業的最佳對象,即政府機構及學校。就台北市而論,最可行的單位應該是台灣大學,因為台大校園寬廣、院系所齊全、實施推廣環境綠美化或城市農業所需的專業且富經驗的人才也多,如種子、蔬果、花卉、樹木、土壤、肥料、病蟲害防治、有機堆肥與育苗及栽培介質的製備、及庭園設計等學者,多集中在農學院,只要校方同意改造校園成為紓解氣候變遷的環境,農學院就應可負責技術指導,各院系所即可於短期內齊力共赴;共同讓台大因強化綠美化各院系的公共空間、生產有機農業產品、延長建築物的使用年限、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達到節能減碳效果、提升社會服務價值、以及增進學校整體之正面評價,如此台大在國際間的聲譽,一定會更為世人肯定。

  政府於二月十五日業已修正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尤其聯合國設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路」,最近也推出「校園淨零倡議」。此刻政府相關單位應主動積極結合大學的研發實力,全力於二○三○年前達成減碳卅%的目標;配合實施、示範、推廣、教育舒緩氣候變遷的大學,因此便展現出「大學的社會責任」,如此大學及國家的聲譽也必可顯揚在國際舞台上!【延伸閱讀】- 都市農業在星國推廣之現況與成效

 

資料來源

關鍵字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