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趨勢快訊
農業科技前瞻策略規劃成果-林業與生物多樣性領域
2013/02/20
摘要 探究現況林業與生物多樣性領域的發展瓶頸,包括保育重點在生態系統概念缺乏、未能精確評估作物受天氣災害發生的可能損失、溫室效應及極端氣候對生態系影響、森林在碳循環功能之估算及管理有待整合等。經農業科技前瞻四年運作,結集產官學研人士專業智慧提出13項科技前瞻議題,並對林業與生物多樣性領域型塑2025年共同願景,生產方面研發森林資源與特有產物,妥善永續利用並產業化及其對農業環境之貢獻,創造森林綠色商機之綜合價值。生活方面將推動環境教育與結合網路資訊的休閒林業,使國民體驗大自然的同時也能寓教於樂,森林遊憩經營可兼顧國人健康生活及森林生態之維護。生態方面建立多元即時及統整的監測體系,維護生物多樣性,落實涵養水源、淨化環境與水土保持,健全森林碳管理,發展因應氣候變遷的林業技術,達成充分發揮生態功能之林業永續經營。 資料來源:農委員會科技計畫 100農科-1.1.10-科-a1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副研究員 陳亭安整理) 檔案下載: 林業與生物多樣性領域規劃成果簡介 林業最終版
農業科技前瞻策略規劃成果-食品領域
2013/02/20
摘要 探究現況食品領域的發展瓶頸,包括尚無法有效去除原料在生產環境中的汙染物、國內食品領域缺乏更深層次的資訊提供查詢、以保健素材為訴求開發保健食品、食品販售有人工逐一掃瞄條碼之效率限制等。經農業科技前瞻四年運作,結集產官學研人士專業智慧提出10項科技前瞻議題,並對食品領域型塑2025年共同願景,生產方面將於生物資源與食品產業連結,提升農業原料生產效率及生理機能,開發獨具台灣特色的食品行銷全球。在生活方面結合生物技術檢測技術與資訊技術,以管控食品安全及提升機能特性,確保消費者享有安全飲食與優質生活品質。生態方面節能減碳、污染防治技術應用於農產原料生產至加工及行銷過程,降低碳足跡,促使農業環境得以永續發展。 資料來源:農委員會科技計畫 100農科-1.1.10-科-a1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副研究員 陳亭安整理) 檔案下載: 食品領域策略規劃成果簡介
農業科技前瞻策略規劃成果-食品領域
2013/02/20
摘要 探究現況食品領域的發展瓶頸,包括尚無法有效去除原料在生產環境中的汙染物、國內食品領域缺乏更深層次的資訊提供查詢、以保健素材為訴求開發保健食品、食品販售有人工逐一掃瞄條碼之效率限制等。經農業科技前瞻四年運作,結集產官學研人士專業智慧提出10項科技前瞻議題,並對食品領域型塑2025年共同願景,生產方面將於生物資源與食品產業連結,提升農業原料生產效率及生理機能,開發獨具台灣特色的食品行銷全球。在生活方面結合生物技術檢測技術與資訊技術,以管控食品安全及提升機能特性,確保消費者享有安全飲食與優質生活品質。生態方面節能減碳、污染防治技術應用於農產原料生產至加工及行銷過程,降低碳足跡,促使農業環境得以永續發展。 資料來源:農委員會科技計畫 100農科-1.1.10-科-a1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副研究員 陳亭安整理) 檔案下載: 食品領域策略規劃成果簡介 食品最終版
農業科技前瞻策略規劃成果-畜牧領域
2013/02/20
摘要 探究現況畜牧領域的發展瓶頸,包括費時耗工的畜禽養殖模式、季節變化影響畜禽生產率、以食品營養為依歸,提供品質風味佳的畜產品、研發抗逆境與高產量品系為主的生產系統等。經農業科技前瞻四年運作,結集產官學研人士專業智慧提出13項科技前瞻議題,並對畜牧領域型塑2025年共同願景,生產方面將結合資通訊、自動化生產及生物技術,改善生產效率與飼養環境;並育成具特定性能(如抗逆境或是豐產)之畜禽品種,在良好的飼養管理下,有效率地生產優質之動物性蛋白質與相關產品。在生活方面畜產品除具高營養價值外,並具有多種機能特性,提供消費者保健之需求及生醫領域之應用。生態方面對於畜產廢棄物藉由妥適的回收及再利用;另運用減碳的保鮮包裝及運送技術,使台灣畜產品更具生態環保及環境永續之外部效益。 資料來源:農委員會科技計畫 100農科-1.1.10-科-a1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副研究員 陳亭安整理) 檔案下載: 畜牧領域策略規劃成果簡介 畜牧最終版
農業科技前瞻策略規劃成果-農政科管領域
2013/02/20
摘要 探究現況農政科管領域的發展瓶頸,包括農業人口老化及專業農民快速減少、農漁村缺乏行銷整合之相關整體規劃、品種技術單向輸出在台灣育種競爭上優勢逐漸喪失、農政生產多以科技研發為主較少進行資源、環境與生態的評估等。經農業科技前瞻四年運作,結集產官學研人士專業智慧提出13項科技前瞻議題,並對農業科管領域型塑2025年共同願景,生產方面將發展具台灣特色、健康安全之農產品及資材行銷推向全球,成為具高度競爭力的產業。生活方面與高科技產業結合,促進專業年輕人定居農村從事農業,農家所得提高到與非農家水平接近,亦使得農村生活更具年輕活力與智慧並行。生態方面將農業價值從生產面延伸到生態環境等多功能效益,政府建立妥善制度發展循環型農業,使農業廢棄物得以有效再利用,推廣農業生產與生物多樣性相輔相成,成為永續發展的產業。 資料來源:農委員會科技計畫 100農科-1.1.10-科-a1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副研究員 陳亭安整理) 檔案下載: 農政科管領域策略規劃成果簡介 農政最終版
農業科技前瞻策略規劃成果-農業環境領域
2013/02/20
摘要 探究現況農業環境領域的發展瓶頸,包括農業環境的資源過度開發與利用、對重金屬及化學污染的廢耕農地整治、灌溉用水管理粗放、地區間發展的同時對於都市排放汙染造成環境損害、劃定土石流潛勢溪流區等。經農業科技前瞻四年運作,結集產官學研人士專業智慧提出16項科技前瞻議題,並對農業環境領域型塑2025年共同願景,生產方面將開發對環境友善之設施、資源與技術等各方應用,使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更具效率;並能供應安全符合永續生產認證之農林漁牧產品。生活方面將針對整合性之監測預警體系,普及應用到災害管理層面,使國民居住在免於災害發生和汙染風險的安全環境。生態方面讓農業生物多樣性被了解被重視,在農業環境與生態系統提供適當保育、復育與管理,促進農業永續經營。 資料來源:農委員會科技計畫 100農科-1.1.10-科-a1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副研究員 陳亭安整理) 檔案下載: 農環領域略規劃成果簡介 農環最終版
農業科技前瞻策略規劃成果-農糧領域
2013/02/20
摘要 探究現況農糧領域的發展瓶頸,包括現有作物品種無法因應氣候變遷之衝擊、露地栽培蔬果不易掌握品質的穩定、國內現有品種無法充分受保護,充斥冒牌農產品、對使用資材成分難以辨認安全性、農業環境的資源過度開發與利用、農作物病害仍大多依賴化學藥物等。經農業科技前瞻四年運作,結集產官學研人士專業智慧提出16項科技前瞻議題,並對農糧領域型塑2025年共同願景,生產方面將結合創新科技調整作物種類與栽培技術,除因應氣候變遷衝擊外,能夠全年供應優質安全之農作物,並顯著提升國內糧食自給率 。生活方面將結合資訊科技有效掌握重要產業作物的產地與品種,並可精確快速檢測農產品安全性,增加消費者信心。生態方面將兼顧節能、環保與生物多樣性的生產管理體系普及化,發展新的農業經營體系。 資料來源:農委員會科技計畫 100農科-1.1.10-科-a1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副研究員 陳亭安整理) 檔案下載: 農糧領域策略規劃成果簡介 農糧最終版
農業科技前瞻策略規劃成果-漁業領域
2013/02/20
摘要 探究現況漁業領域的發展瓶頸,包括油價高漲,漁撈及養殖漁業成本提高、使用過程中雜魚魚粉不符餵養成本、家庭式經營與集約養殖漁業、以抽查方式掌控漁獲產品安全、漁撈能力過剩,未來將面臨資源枯竭困境等。經農業科技前瞻四年運作,結集產官學研人士專業智慧提出17項科技前瞻議題,並對漁業領域型塑2025年共同願景,生產方面將開發抗逆境魚種及提升種苗品質、飼料效益,發展優質養殖漁業,並因應氣候變遷維護水產糧食供應。在生活方面重視漁業產加工,多元利用、倉儲及運輸之安全及衛生,發展安全漁業,保護消費者食的安全。生態方面加強海洋漁業資源管理利用,發展資源管理暨節能減碳漁業,兼顧產業經濟維護前提下開發養殖漁業。 資料來源:農委員會科技計畫 100農科-1.1.10-科-a1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副研究員 陳亭安整理) 檔案下載: 漁業領域策略規劃成果簡介 漁業最終版
中國大陸農業科技發展趨勢 2011-2015
2013/02/20
摘要 “十一五”是中國大陸農業發展最快、農村變化最大、農民增收最多、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期,農業科技發揮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用。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體制機制逐步完善、國際影響日益擴大,為“十二五”農業科技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十一五”期間,中國大陸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糧食連年增產,菜籃子產品保障充分,農民持續增收。培育主要農作物新品種2600多個,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達到52%,糧食總產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成功研製和推廣應用一批畜禽疫苗藥物,重大動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規模化健康養殖水準顯著提高。基本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農業品質標準體系,農產品品質安全水平穩中有升。“十一五”末,中國大陸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2%,農業科技已成為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 中國大陸農業科技的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十一五”期間,著力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取得了超級稻、轉基因抗蟲棉、矮敗小麥、禽流感疫苗等一批世界領先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大成果,中國大陸農業科技的競爭力顯著提高。順應農業科技工作國際化趨勢,圍繞人畜共患疫病、應對氣候變化等重大科技問題,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根據國內發展需要,在強化資源和產品引進的基礎上,加大技術引進、智力引進力度。發揮中國大陸農業科技優勢,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快雜交水稻、生物疫苗、小型農機具等一批先進適用科技成果的國際化應用,中國大陸農業科技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十二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攻堅階段,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任務更加艱巨,必須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增強農業科技支撐能力。   作  者: 吳亞恬 副研究員 資料出處: 中國大陸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相關連結: http://www.moa.gov.cn/ztzl/shierwu/ 關鍵字: 農業 農村經濟 科技 十二五 糧食安全 報告檔案: 中國大陸農業科技發展趨勢 2011-2015
2011日本糧食農業農村基本計畫
2013/02/19
目次 東日本大震災相關策略 提高糧食自給率之策略 確保糧食穩定供應之相關措施 確保糧食穩定供應之相關措施 日本農村振興相關措施 建立食品、農業、農村間之相關策略 摘要 自從東日本大震災及核電所事故以來,進行農業重建修復是目前最重要、最優先的課題。自古以來,農業為國家立國之根基。農村除了扮演供應糧食的角色外,同時也具有許多綜合層面的機能。然而,目前日本農業正面臨著從事農業人口的減少及老化等問題,使得農業產生永續經營的危機。在這樣的情形下,日本提出了農業經營者戶所得補償制度、以六次產業化重建具活力的農山漁村之等政策發展要點,以達到所追求之「品質」與「安全安心」之生產體制及永續性農業。本文將總括日本之農業政策施行之七大要點,包括施政背景、施政重點、相關財政措施、立法措施、稅制措施、金融措施以及政策評估,進而參考審視以加強我國農業政策研擬之能力,並提高我國農業政策施行之可行性。   作  者: 陳郁文 副研究員 資料出處: 日本農林水產省 相關連結: http://www.maff.go.jp/j/wpaper/w_maff/h23/zenbun.html 關鍵字:   報告檔案: 2011日本糧食農業農村基本計畫
成功育成僅生出虹鱒(學名: Oncorhynchus mykiss 、英文名:Rainbow trout)後代的代理雙親山女魚(yamame,被認為與台灣櫻花鉤吻鮭同種的日本陸封型鮭魚)---可能應用於生產鮪魚和鯖魚
2013/02/19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7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國立大學法人東京海洋大學在三倍體的不孕山女魚體內植入虹鱒的精巢細胞,雄的山女魚可產生正常的精子,雌的山女魚則可產生正常的卵子,此精卵結合後,成功獲得正常的虹鱒後代,此稚魚與一般的虹鱒一樣成長、成熟,並成功的繁殖下一代。過去已完成的研究顯示,移植虹鱒的始原生殖細胞(primordial germ cell,係生殖細胞分化成為雌性或雄性配子過程中最初始之細胞)至雄性山女魚體內,可使山女魚生產虹鱒的精子;如果將虹鱒的精巢細胞移治雌性山女魚,則可從該精巢細胞產生虹鱒的卵。然而移植至山女魚而產生的虹鱒精卵,是否可正常發育成稚魚,還沒被驗證過。本實驗即證實可透過山女魚成功的繁殖虹鱒的後代,且透過三倍體不孕山女魚的育成,可透過此山女魚完全生產虹鱒的後代,不會混雜生產山女魚的後代,亦是一大突破。未來期待應用至海水魚上,如發展利用鰺與鯖魚等小型魚種生產鮪魚的稚魚等技術。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陳郁文整理) 關鍵字:漁業 發布日期: 2013/02/19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先世界發現可以自由控制開花的夢想中的激素(開花激素florigen)~ 解開水稻基因研究70年以來的謎題~
2013/02/19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7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國立大學法人奈良先端科學技術研究所大學在水稻的實驗中發現與開花相關的Hd3a基因所生成的蛋白質為開花激素(florigen)。俄羅斯的植物學者在70年前曾提出開花激素存在的假說,但到目前為止一直無法成功萃取出來。奈良先端科學技術研究所大學證實此激素為水稻Hd3a基因所生成的蛋白質,使用分子生物學的技術在水稻中導入此基因,可使通常需要50-60日才能開花的水稻,在15-20日之內開花。在水稻中Hd3a基因在葉子中生成蛋白質,運送至莖的頂端,促使水稻開花。由於開花激素(florigen)被認為是可以控制多數植物開花的普遍性基本物質,因此本研究的成果預期可應用於開發開花期受改變的品種,或者製作控制開花期的藥劑,更可期待進一步應用於花或野菜的周年供應技術或水稻的冷害迴避技術。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陳郁文整理) 關鍵字:農糧 發布日期: 2013/02/19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成環境負荷較少、使用低濃度乙醇、低成本之新規土壤消毒法的開發
2013/02/19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7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農業環境技術研究所開發了使用僅2%的低濃度乙醇、具大範圍的土壤病害蟲防除效果的低成本新規土壤消毒技術。此技術將2%的酒精裝入罐中,澆灌於土壤使其充滿水分,再以農業用的聚乙烯薄膜覆蓋於土壤表面約一週的時間,為低成本的簡易技術。我國過去為防除因為農耕地連作所伴隨而來的土壤病害蟲,大多使用溴化甲烷土壤燻蒸消毒法,然而溴化甲烷會破壞臭氧成,蒙特婁議定書締約國會議中,決議除了無法替代使用的情況以外,從2005開始禁止使用溴化甲烷,爾後農業界便致力尋求取代溴化甲烷的土壤消毒劑術。此技術被期待實用化後得以取代溴化甲烷,成為新的土壤消毒劑術。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陳郁文整理) 關鍵字:防檢疫 發布日期: 2013/02/19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首次完成從日本酒與葡萄酒判別原料品種的技術開發
2013/02/19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7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農業・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食品綜合研究所與果樹研究所共同開發了從日本酒與葡萄酒判別原料品種的技術。雖然用以判定農產品品種的DNA序列分析方法很多,然而日本酒屬高度加工的食品,發酵中米的DNA可能被分解,且酒液中亦可能混入麴菌的DNA,因此從日本酒中抽出原料的DNA實屬困難。此研究開發了從日本酒中抽出原料米的DNA、並且進行增幅的技術,確立了判定原料米品種的方法。此方法亦有可能應用於從葡萄酒判定葡萄品種。未來將朝向將此技術實用化的方向發展,預期將確保食品標示的信賴性,同時可因應日益增多的進口日本酒原料米品種的判定問題,並可保護品種育成者的權利。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陳郁文整理) 關鍵字:食品 發布日期: 2013/02/19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首次發現對於水稻的稻熱病等多數病害發揮強力防禦機能的基因
2013/02/19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7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農業生物資源所發現水稻的「WRKY45」基因對於稻熱病等多數病害有極強的抵抗性,未來有機會將其導入水稻系統中,育成對水稻多數病害有抵抗性的品種,並且可期待將其應用至小麥等其他的稻科植物,廣泛應用至食材、飼料或生質燃料的生產,大幅減少農藥的使用,對作物的安定生產與減少環境汙染等面向發揮很大的貢獻。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陳郁文整理) 關鍵字:防檢疫 發布日期: 2013/02/19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世界首次成功地僅將必要的基因精準地(pinpoint)進行改造、育成耐受特定除草劑的水稻
2013/02/19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7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草劑的水稻,以此改變方法成功育成作物為世界的先例。以往雖有以基因標靶(Gene Targeting)技術破壞水稻基因的成功案例,但本研究則是成功的根據需求將突變導入水稻的基因當中,顯示了以基因標靶技術精準地改良作物的基因的可行性。如此以基因標靶技術改良型的基因完全置換原來的基因,是以往形質轉換技術無法達到的,未來可望應用此技術依照設計設計進行品種改良。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陳郁文整理) 關鍵字:農糧 發布日期: 2013/02/19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解開可以辨識白蟻卵的化學物質---卵辨識費洛蒙的真相
2013/02/19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7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卵辨識費洛蒙被認為是白蟻強力控制其社會行動的重要費洛蒙,因而大受矚目,岡山大學環境學研究科挑戰鑑定該費洛蒙成功,於世界首次明確提出卵辨識費洛蒙即為可將細菌的細胞壁分解的蛋白質---溶菌脢(Lysozyme),同時在卵尚在蟻后卵巢內的階段即發現溶菌脢的基因、發現溶菌脢的生產。由於卵辨識費洛蒙--溶菌脢強力誘發卵的搬運行動,若將其塗於人工假卵上,投予白蟻,白蟻有可能將其搬運至巢的生殖中樞;因此期待未來能在人工假卵中加入殺蟲劑,再塗上溶菌脢,以在白蟻巢的生殖中樞有效地導入殺蟲劑,開發新一代以微量的藥劑就可以有效的驅除白蟻的系統。目前正在開發將殺蟲劑包入假卵的技術,並檢討其應用於世界上各種白蟻的適用性,期望朝向具體產品化的方向開發。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陳郁文整理) 發布日期: 2013/02/19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育成足以匹敵澳洲產高品質且多產的日本麵用小麥新品種「北保奈美(?????)」
2013/02/19
摘要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7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北海道立北見農業試驗場(農林水產省小麥育種指定試驗地),育成烏龍麵加工適用性足以與澳洲產小麥ASW匹敵的、製粉性優、產量多、穗之發芽力強的小麥新品種「北保奈美(きたほなみ)」。北海道產小麥約占日本國內小麥產量的六成,其中約有九成為日本麵用品種「北辰(北極星)」。由於日本產小麥用作麵的原料時品質不如西澳洲產小麥「ASW」,粉的顏色與製粉性都較差,一直以來皆在尋求符合實際需求的改良。新品種「北保奈美」不僅改良了粉的顏色與製粉性,在烏龍麵的加工適用上的品質亦可與「ASW」匹敵。且其收穫量亦較「北辰」為多,穗的發芽耐性與病害耐性都較優,在栽培適性上也獲得改良。因此期望「北保奈美」得以取代「北辰」進行栽培,同時提升日本國產小麥的生產性與品質。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研究員 陳郁文整理) 關鍵字:農糧 發布日期: 2013/02/19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