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趨勢快訊
【國際】氣候改變的其中一個因素是食物的浪費
2016/10/05
生產出的食品有近三分之一都被浪費。在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研究員現在已證實一項令人震驚的預測,其研究中顯示人們浪費的食物量相當可觀,還包括生產時所產生的有害氣體排放量。為避免食品浪費造成對氣候的影響,主要作者塞倫希克表示,不要將食品當成垃圾處理的話,我們或許能減緩極端氣候和海平面不斷上升的趨勢。其中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有十分之一是農業造成,發現食品浪費主要是在本世紀中葉所導致。全球仍有許多發展中國家不斷與營養不良的問題奮鬥。若我們節約糧食,不僅能解決此問題,地球也會更安全,且更能持續維持糧食保障。共同作者的普加‧普拉丹表示,在2010年全球農業佔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0%以上。研究員分析了過去食品需求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景。他們將人口結構的變化、需求與供應和相關的排放量等要素,加入分析做參考。而研究顯示,人的需求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但糧食供應急劇增加。普拉丹表示,富裕國家需要更多的食物。在2050年與食物垃圾相關的排放量,將增加至18億噸二氧化碳。現今我們每年創造約0.5億噸。這些數字只包括農業產生的排放量,且是完全可以預防的。是共同作者也是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之研究領域氣候影響的副主席,爾根‧克洛普表示,每年有近13億噸糧食被扔掉。在發展中國家中所產生的食品損失,主要是因為無法有效利用農業基礎設施。克洛普表示,以中國和印度為例,預計將因生活方式的改變,產生更多的食物浪費。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西化會影響到環境,也因其他國家開始生產同類的食品,使地球處於危險之中。現今人口逐漸增加,為提高世界糧食保障,必須採取行動。以大型動物為來源的產品比例有上升之趨勢,使溫室氣體排放量成長更多且更快。要讓消費者知道評估購買的物品與時機是非常重要的。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對食物的需求也增加,養活大量的人口並不容易,若我們不開始以聰明的方式飲食,將很難維護地球。
【日本】農研機構(NARO)2015技術 總目錄
2016/09/21
01作物-①-控制地下水位,實現水田的高度利用02園藝-①-環境友善及利於生產者之蚜蟲防治研究03園藝-②-取代溴化甲烷劑,環境友善的病害防治技術04園藝-③-防範小黃瓜黑色根腐病之指南05園藝-④-可達到高品質、高產量的新栽培技術06園藝-⑤-視日照量調整灌溉水量之裝置,減輕灌溉水作業07園藝-⑥-判斷園地中溫州蜜柑葉的水壓程度08園藝-⑦-可同時進行葡萄激勃素處理與花糟去除作業 09園藝-⑧-引進時保存期限之保證10畜產・動物衛生-①-以“Ear-corn Silage ”自給精料! 11畜產・動物衛生-②-可利用豬舍污水製造磷肥12畜產・動物衛生-③-汗水滲透時,從絲線溶出,發揮抗菌性13共通-①-善用電腦、智慧型手機,將資訊儲存在雲端上14機能性-①-可查詢富含機能性成分農作物資訊的資料庫15加工與微生物利用-①-可利用就近材料,製作無麩質的米粉麵包!16加工與微生物利用-②-不需使用刀刃可將不同形狀的杮子去除果皮17加工與微生物利用-③-起司附加機能性成分18加工與微生物利用-④-能降低成本與環境負擔的蔬果物流技術
【中國】聚焦農業創新與可持續發展-二十國集團農業部長會議在西安成功召開
2016/09/20
2016年6月3日,二十國集團(G20)農業部長會議在陝西西安成功召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轉達了習近平主席對會議召開的祝賀,習近平主席歡迎各位代表來到中國西安,共商全球農業發展合作大計。二十國集團成員和嘉賓國的農業部長,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國際農發基金等國際機構主要負責人出席會議。會議通過《G20農業部長會議公報》。中國代表團團長、農業部部長韓長賦主持會議並在開幕式上致辭。  本次會議是G20機制建立以來第三次舉辦農業部長會議,是在全球糧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世界各國致力於消除飢餓與貧困、啟動實施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背景下召開的。各代表團圍繞“農業創新與可持續發展”主題,就構建糧食安全體系、農業可持續發展、機制和科技創新、農業投資與貿易、小農發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會議認為,G20成員應繼續發揮引領作用,重點關注發展中國家的糧食安全,為提高全球、區域、國家和地方糧食安全與營養水平做出新貢獻。會議承諾支持農業領域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方案和計劃的落實,支持國際社會圍繞農業可持續發展進行經驗交流、知識分享和技術應用,決定推動建立農業科技合作共享平台和農業信息通信技術交流平台。會議支持擴大對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農業投資,鼓勵私營部門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持續開展對話與交流,推動農業投資便利化,並致力於提高開放條件下小農的組織化程度和市場競爭力,提升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和作用。  G20各方高度評價中國作為G20主席國對農業的重視,對此次會議給予積極響應。G20農業部長會議期間同時舉辦了G20農業企業家論壇、G20農業首席科學家會議,在農業領域首次實現了企業家、科學家和政​​府“三位一體”,從不同層面探討全球農業與糧食安全合作,實現了國際意義上的官產學協同。從中國西安開始, G20農業部長會議將實現機制化,這是G20向長效治理機制轉變的一個重要突破,未來G20將在促進世界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各方一致認為,本次會議是一次團結、創新且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議。  來自二十國集團20個成員、6個嘉賓國和6個國際組織等32個代表團共260餘人出席會議。陝西省委書記婁勤儉、德國農業部部長克里斯蒂安?施密特等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為9月份G20杭州峰會的勝利召開奠定了良好基礎,《G20農業部長會議公報》將提交峰會審議。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