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13/03/29
本學會協助整理103年農業科技中綱計畫各大領域重點方向 摘要如下: 一、103中綱計畫農糧科技研發領域 (一)作物生產關鍵生物技術 (二)農藝作物科技 (三)園藝作物科技 (四)種苗及植物品種保護技術暨種原保育及利用 (五)安全農業科技   二、103中綱計畫科技管理科技發展領域 (一) 建立農業科技前瞻決策支援體系 (二) 落實農業科技研發成果結合產業創新 (三) 設置農業科技研究院整併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之動物科技產業化能量   三、103中綱計畫防疫檢疫科技研發領域 (一)動物防疫檢疫及屠宰衛生技術之開發 (二)植物防疫檢疫技術之開發   四、103中綱計畫坡地防災與生態系復育科技研發領域 (一)坡地防災暨警戒科技研發 (二)退化生態系之復育   五、103中綱計畫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研究領域 (一)永續林業生產試驗研究 (二)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經營利用   六、103中綱計畫畜牧業科技研發領域 (一)家畜育種生產技術及品質改進 (二)家禽育種生產技術及品質改進 (三)飼料、牧草品質及檢測技術提升 (四)畜牧生產自動化及污染防治 (五)種畜禽產業研究應用 (六)畜產關鍵生物技術研發與應用 (七)畜產生物與遺傳資源保存與利用 (八)動物保護及人道管理:改善動物福祉之畜禽產品生產及建立與評估動物人道管理模式   七、103中綱計畫漁業科技研發領域 (一)加強遠洋漁業資源合理利用及管理 (二)強化沿近海漁業資源養護管理與合理利用 (三)優質養殖漁業及水產品安全   八、103中綱計畫食品科技研發領域 (一)開發新穎食品及優良農產品相關技術及資訊 (二)開發保健食品 (三)開發國產大宗農產品多元化加工技術 (四)開發國產大宗水產品多元化加工技術 (五)開發國產大宗畜產品多元化加工技術 (六)農業及食品微生物種原拓展加值利用與條碼資料庫建立   九、103中綱計畫生物技術產業化領域 (一)基因轉殖與非基因轉殖植物種苗檢監測技術及共存體系之建構 (二)農業生技技術創新與產業資訊推廣 (三)強化農業科技園區研發及農企業技術提昇   十、103綱計畫農業電子化領域 (一)推動智慧農業物聯網 (二)打造農業數位多元服務 (三)強化農業源頭管理資訊服務   十一、103綱計畫國際合作領域 (一)動植物防疫檢疫 (二)植物產業與環境 (三)動物產業與環境 (四)國際農業科技政策及人才培育   十二、103綱計畫農業環境領域 (一)土壤資訊在農田土壤管理、施肥技術應用研究 (二)開發微生物肥料,降低肥料資材耗用 (三)保護農業生產環境,發揮農業減碳功能 (四)因應農地活化之轉(契)作作物生產機械研發 (五)農業氣象災害發生機率估算及防護技術研發 (六)農業灌溉用水規劃與農田水利生態工程研發 (七)提昇農業土水資源利用及管理效率 (八)整合智慧型農業技術應用於重大農業施政計畫發展及彰雲地區果樹節水栽培技術發展與灌溉需水量之研究。   十三、103綱計畫農業政策與農民輔導科技發展領域 (一)農業產業發展政策研究 (二)農業創新與推廣管理研究   檔案下載: 103中鋼計畫議題重點方向
2013/03/28
本會承辦農委會-委託協助建立農業科技決策支援體系計畫,提出「協助建立農業科技前瞻決策支援體系」之構想,由本學會於2013年3月27日舉行設施蔬菜(青蔥)立體設施關鍵技術之研發計畫-理性決策思維(個案輔導) 本專案輔導之目的:   (1)建構一套計畫檢視模式,協助研究人員熟悉計畫「問題分析-目標設定-執行」之思維。 (2)研究人員透過自我檢視計畫「投入-產出」,促進人員互動與知識交流。 (3)協助整合型計畫呈現執行效益,扣合計畫總目標。 圖   計畫檢視模式   本專案輔導特別感謝下列各領域先進的參與與支持: 行政院農委會科技處:柯勝智科長、陳怡良技正、黃文意技正、黃國欽技正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鄧汀欽研究員 行政院農委會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王三太主任、許淼淼助理研究員 行政院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黃鵬場長、范美玲副場長、陳吉村分場長、宣大平課長、楊大吉課長、施清田課長、楊素絲副研究員、陳任芳副研究員、林文華助理研究員、蔡依真助理研究員、徐仲禹助理研究員、張光華助理研究員、李美玲辦事員、邱松輝、陳麗娟、蔡錦村、簡碧雲 行政院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劉廣泉副研究員、許苑培副研究員 行政院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丁昭玲技佐 行政院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旗南分場:朱雅玲助理研究員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藥物毒藥試驗所:曾經州研究員、郭雪 羅東蔥農:林東海   檔案下載: 102青蔥專案輔導 青蔥--科技關聯圖 活動照片(點圖下載)
2013/03/28
摘要 長久以來,世界各地設法使用並管理自然資源(這些人類活動包括農業、林業與漁業),滿足日常所需,兼顧人和自然的平衡。人類一邊維持生計,一邊提高生產力。可惜最近幾年,人類和自然互動不良,這些受到人類影響的自然環境,以及永續實踐與知識都危在旦夕,因為世界許多地方面臨都市化、工業化、人口驟增或驟減。 《里山倡議》的目標,就是實現人和自然和諧共處。為了維護並重建自然景觀,也為了秉持永續的精神,使用並管理土地與自然資源,《里山倡議》提出三摺法:首先,吸納各種知識,延續多元生態系的運作與價值;其次,吸納傳統生態知識與現代科技,鼓勵創新;最後,尋求新的共管體制,改良「公共財」的管理框架,並尊重傳統的土地公有制。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里山倡議》從社會與科學的角度出發,針對受到人類影響的自然環境,觀察人類和自然的關係。所集結的16份個案研究,可以套用到諸多危機與社會經濟變遷上,例如2008至2009年,日本環境省與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從事個案研究,研究主題是人類與自然的互動,以及全球相關活動。個案研究中特別強調《里山倡議》的五大觀點(1. 取用資源時,不超出環境的承載力與恢復力;2. 循環利用自然資源;3. 體認地方傳統文化的價值與重要性;4. 自然資源暨生態系運作的管理,必須開放各種利益關係人參與,促進彼此合作;5. 鼓勵永續的社會經濟)。 關鍵字: 里山倡議 報告檔案: 生物多樣性與居民生計---里山倡議的實踐理念 發布日期: 2013/03/28 資料出處: Biodiversity and Livelihood-The Satoyama Initiative Concept in Practice http://satoyama-initiative.org/wp-content/uploads/2011/09/biodiversity_booklet_en_web.pdf
2013/03/28
摘要 世界各國彼此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已是國際間無可避免之趨勢。韓國農業目前也面臨此波浪潮之衝擊,相關農政單位著手進行農業現況調查與分析,期能規劃出未來農業發展政策的走向。本文透過統計的方式來瞭解韓國農業現況,並從多方分析其農業結構。根據現有資料,介紹李明博政府的農業政策方針、政治承諾、以及政策執行之具體策略。文中也將現行政策的批評與建議進行實地調查,並根據其結果,依政策類別整理出要點。最後重點式的陳述韓國農業政策所面臨的主要難題與解決方向。   作  者: 丁川翊 副研究員彙整 資料出處: 東京農業大學 - 板垣 啓四郎 關鍵字: FTA 韓國 農業政策 報告檔案: 韓國農業現況及農業政策之方向 2010
2013/03/28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1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 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富山縣立大學在蜂王乳的成分中領先世界首次發現「royalactin」蛋白質,可誘使蜜蜂幼蟲成長為女王蜂,可望開發穩定供給蜜蜂的飼育法。 蜜蜂族群由女王蜂與工蜂組成階級性社會,只有攝取蜂王乳的幼蟲會分化為女王蜂,其中的機制尚未完全解開。 本次的研究從蜂王乳的成分中發現「royalactin」蛋白質,可透過表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EGFR)誘導幼蟲分化為女王蜂。 若將royalactin餵與果蠅,透過royalactin與EGFR作用,可以使果蠅成長為女王蜂一樣的大小、產卵數與壽命都將增加。 此結果證實royalactin不僅作用於蜜蜂,甚至可作用於蠅類,將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個體,誘導成表現形完全不同的個體,可視為劃時代的研究成果。
2013/03/28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1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獨立行政法人農研機構中央農業綜合研究中心、微生物化學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京都動物檢查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京都府農林水產技術中心共同開發了預防辣椒花葉病毒病害的病毒疫苗。 辣椒花葉病毒的病害在日本各地發生,帶來研究的損害,過去用來防除的溴化甲烷因會破壞臭氧層而被有原則地禁止使用,開發的植物病毒疫苗可望取代溴化甲烷,作為辣椒花葉病毒防治的重要技術,未來朝向以登錄為生物農藥的目標發展。             發布日期: 2013/03/28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3/27
摘要 昆士蘭州總面積1,727,000平方公里,其中超過80%都用作為放牧地,範圍從潮濕的熱帶地區延伸到乾燥的西部牧場,牧場的氣候型態分布差異性大,氣溫的變化、劇烈的降雨、以及蒸發率的上升,對放牧的動物、牧草產量和放牧地貌的健康都可能會有不利影響。因此,為了確保牧場生產力的延續,通盤性管理策略擬定是必要的。 其中,成功管理牧場之策略關鍵在於降低「總放牧壓力」,即如何維持牧場內擁有長期性且具高生產力的物種。原生動物如袋鼠、野兔,都會明顯提高放牧壓力,而且會與牲畜搶食飼料。管理總放牧壓力、牧場利用率、監測牧場動植物的組成及使用不同乾草補給物進行餵食等都是管理牧場的重要方法。 此外,在牧場管理中,觀察土壤表面的水蝕及風蝕的情況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溪流和溝渠的出現、露出底土或因水或風造成的土壤沈積。改善方式可藉著利用藍藻、苔蘚和地衣等植物提高總地表覆蓋率,此法不僅有助於固定土壤內的氮,更可以提升土壤對抗風蝕和水蝕的能力,並有利於植物的生長。 總而言之,維持健全的生物多樣性,將有助改善抵抗氣候或牧場本身復原生態系統能力。因此以維持良好生物多樣性方式進行牧場管理,應為確保牧場生產力之不二法門。   作者: 陳亭安副研究員 資料出處: http://www.nrm.qld.gov.au/land/state/rural_leasehold/pdf/managing_grazing_lands_in_qld.pdf 關鍵字: 牧場管理 生物多樣性 報告檔案: 澳洲昆士蘭州的牧場管理 1210Queensland
2013/03/26
農委會本於「健康、效率、永續經營」的施政理念,提出「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是行政院六大新興產業方案之ㄧ。 卓越農業是利用台灣農業科技研發優勢,結合優越地理條件,建立品種智財權保護制度,發展農業生物技術、蘭花、石斑魚、觀賞魚、種苗及種禽畜等產業。 在知識經濟衝擊下,我國農業產業結構亦逐步轉型,關鍵人才的培育與引進,也成為提升產業競爭力之重要課題,擬先針對蝴蝶蘭、石斑魚等深具發展潛力之產業先行調查,並訪查與該產業發展相關之大專院校、公協會、地方政府及重要廠商等單位,以獲得未來3年產業鏈人力供需數量及素質需求分析,作為未來產業發展策略、資源投入與人才培訓規劃之參考。 調查分析報告由此下載: 檔案下載: 石斑魚產業之人才供需調查及分析初步結果 蝴蝶蘭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及分析  archive/file/flowerflower.pdf
2013/03/26
摘要 21世紀農業並非只是單純生產糧食的場所而已,它還有著多方面的機能。因此,強化農業實為今日的莫大需求。為解決本世紀人類所面對的重要問題,農業研究雖面臨重大挑戰,但也不失為一個實現永續社會的絕佳契機,這才是農業研究真正的價值所在。 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農業委員會有一項名為農業系統中的生物資源(Co-operative Research Programme:Biological Resources in Agriculturral Systems)之國際共同研究計畫,該計畫為了推動OECD成員國間的國際研究及交流,而舉辦各種赴外研究及國際會議。目前(2005~2009年)計畫將於今年結束,明年度將展開新的5年計畫(2010~2014年),召開此次會議是為了因應農業環境變遷及國際形勢的劇變,除了介紹近年來農業研究的主要成果外,還會就各國政策需求及社會需求、討論今後的課題及研究方向。 明年度研究方向: 國際穀物價格變動與糧食需求急速擴大 非食用農作物需求的擴大 如何因應農業需求增加 農耕地的擴張與破壞環境 提升農穫量所造成的環境負擔 第二次綠色革命   作  者: 李亮欣 副研究員整理 資料出處: 農業と環境No.111 (2009年7月1日)独立行政法人農業環境技術研究所。 相關連結: http://www.niaes.affrc.go.jp/magazine/111/mgzn11107.html 關鍵字:   報告檔案: 21世紀農業所面臨的課題
2013/03/25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0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日本朝日啤酒株式會社(Asahi Breweries, Ltd.)與九州沖繩農業研究中心合作開發生質能源產量高的甘蔗新品種,相較於以往品種,新品種的生質能源產量高出50%,糖產量高出30%。且由於新品種使用多次發芽栽培技術,在採收後仍會從地下部發芽,故可增加產量,降低成本。此新品種搭配砂糖/酒精複合生產流程的最大特色,在於不減少砂糖的產量之下,同時能大量生產酒精,免除生質能源排擠糧食生產的疑慮。本技術若能廣泛實用化,除有助於解決糧食及能源問題之外,也可促進日本西南部農業的復興,並削減溫室氣體的排放。                                     發布日期: 2013/03/25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3/25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1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 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獨立行政法人水產綜合研究中心與東京大學大氣海洋研究所根據過去鰻魚產卵場的調查結果,精確推算日本鰻的產卵日期與產卵場所,在關島西方海域,以大型浮游生物網密集調查,領先世界首次成功採集到31顆天然的鰻魚卵。 此成果解明了鰻魚的產卵生態與仔魚的生長環境,可望應用於幼鰻人工種苗生產技術的開發,加速完全人工養殖的實用化。實為國際上保育與管理快速減少的鰻魚資源的重要資訊。     發布日期: 2013/03/25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2013/03/25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1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 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岐阜縣資訊技術研究所開發了小型水田用的除草機器人(鴨子機器人),由於其前後都裝有攝影機以感應條列種植的水稻,可使自動地在水稻間帶狀行走,踐踏破壞水田的雜草,且使水混濁以阻礙雜草的光合作用,並在幼雜草或種子上覆蓋土壤,以抑制雜草的生育與發芽。又可以鏈子破壞容易殘留於株間的雜草,實現株間除草。   本研究實際在菜園中進行水稻的條間與株間的除草試驗,與未處理的區域相比,約可達到九成的除草效果,與過去的鴨稻農法的除草效果接近,但可減省鴨子的飼育的勞動力,期望導入後可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朝向環境友善農業發展。   未來將針對各種水田的條件進行機器人的改良,並整備操作手冊,預定於平成25年上市販售。   發布日期: 2013/01/24 資料出處: 農林水産研究成果10大トピックス http://www.s.affrc.go.jp/docs/10topics.htm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