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石斑魚產業人力供需分析

2013/02/26 @臺灣

示意圖

石斑魚產業人力供需分析

石斑魚產業人力供需分析

國立海洋大學 李健全講座教授
漁業署養殖組
 繆自昌組長
中華民國養殖漁業發展協會
 黃徹源執行長
慕洋生技有限公司
 楊惠郎總經理
群海科技公司
 林興瑞董事長
全興國際公司
 吳寬裕副總經理
中華海洋生技公司
 戴章皇總經理
1111人力銀行
 金仁企劃長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鄭安倉教授
海洋大學水產品產銷履歷驗證暨檢驗中心
 冉繁華主任
龍佃海洋生物科技公司
 戴昆財董事長
盛洋冷凍食品公司
 蘇國泰董事長

  財政部關稅總局資料獲得2011年度石斑魚之出口值36億6千萬左右,考慮內銷市場石斑魚總產值約為52億元,2012年初估其產值約達63億元。因過去對石斑魚產業產值的界定也多以最終產值,對於過程中的產值並沒有相關調查,所以本研究透過專家判斷與出口狀況的比對確認樣本之代表性。因「精緻農業」為高品質農業,亦即資本技術密集、品質優良、符合衛生安全要求、具市場潛力,又能兼顧維護生態環境之農業。在此前提下,石斑魚產業惟逐漸朝向以科技化、精緻化和企業化模式經營,才能具有國際競爭力。本研究調查國內主要的19家石斑魚企業對產業的預期與人力需求,並經主管機關與產學研界共同確認本研究樣本的代表性。這些公司業務範疇涵蓋石斑魚育種、育苗、養殖、資材開發與活魚銷售等項目。在高階人力供給方面,本研究透過核心系所(水產養殖系)之系辦協助統計應屆畢業生流向養殖漁業之人數動向,並同時進行校園意願者抽樣調查。

  在人力供給與需求的推估上,本研究結合「專家意見法」與「問卷調查」等兩階段的方式進行探討。結果顯示大多數業者對中長期仍抱「持平」態度。而短期石斑魚景氣最重要的因子,主要為替代魚種之因素;在民國105至112年則以國際競爭、周邊產業群落興起、育種與病害防治技術之突破等因素。

  在人力需求調查顯示,除了人事行政與基層人力以外,其他職能上業主最需核心科系投入,技術管理類人才學歷以碩博士為主,其他職能以大專生為主(基層人力除外),在招募上駐外技術人員相有困難並希望由海外招攬人才之需求。另外企業基層人力需求上其中低階基層人力大約占21%。在人力供給調查顯示核心系所之應屆畢業生流向養殖漁業之人數約占所有應屆畢業生之14.2%。透過研究團隊進行產業說明會後,調查學生畢業後投入石斑魚產業之意願度為62%。意願投入石斑魚產業之學生其背後因素主要為對該產業前景看好以及薪資福利等考量。調查結果另顯示有意願畢業投入石斑魚產業之人才,主要欲應徵的工作性質以技術管理類為主,其次為經營管理類與駐外技術人員;受訪學生表示若能順利進入該職場,因應中小型石斑魚企業用才多元化之需求,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欲增加之工作技能為產品設計規劃等技能。

  石斑魚產業發展趨勢上,本研究透過專家會議討論顯示石斑魚產業結構須轉型,以農企業帶領小漁戶成長,提升石斑魚產品品質。短期規劃以台灣既有的育種育苗優勢,引導國際石斑魚養殖之規格標準,讓台灣成為亞太水產種苗中心,強化技術資材整體輸出之服務經營模式,以提升MIT品牌之產業附加價值。另外業者強調冷凍食品加工自動化作業、魚苗的規格化、產學建教合作與技能認證、資材開發人才、經營管理人才、駐外行銷人才需求等主管機關須重視之議題。屆於此,在人力政策方向之建議,本研究顯示人力缺口或是學用落差現象,或可透過人才培育、培訓、留任、延攬等政策措施加以彌補。本研究透過各部會對於精緻農業或產學人才培育之現行措施蒐整,提出適用於石斑魚產業之可能人才育、訓、留、攬策略供決策單位參考,包括善用各部會現行人才培育方案資源,在人才培育方面,以建立人才供需調節機制,培育具專業與國際性移動人才為目標,包括:

  1. 學校招聘業界講師在農學院等核心科系增設跨領域課程包括產品設計與規劃、供應鏈管理、經營管理與國際行銷談判等實務課程;

  2. 可透過跨部會產學合作資源,成立碩士專班或產學聯合申請方案,聘用中高階人才,提升人才產業技能訓練或實務經驗操作;

  3. 加強鼓勵學校辦理產業專題講座;

  4. 持續加強各院校提供產學建教合作管道與相關配套,並設計較長時段(6個月以上)之產業實習學分;

  5. 推動MIT產學聯盟人才誘導機制,讓產業走進學校,建立「課程學分」、「教學設備」、「實習場域」之完善平台;

  6. 推動實習媒合平台計畫,媒合大專院校學生於寒暑假時間至法人機關及研究單位打工體驗;

  7. 鼓勵廠商參加研發替代役人才招募,提供役男在服役的同時也開發未來工作機會,讓廠商增加人才進入的管道。

  在人才培訓方面,以培訓具社會適應力之跨領域人才為目標,包括:

  1. 落實教考訓用合一之人才培育,強化證照的舉辦與效用;

  2. 善用國科會對人才補助獎助學金方案與相關配套,協助學校或是產業的人才至產業國外有名學研機構(與養殖產業有互動為主)研習;

  3. 持續鼓勵產業或是學校環境招收外籍人力或學生,建構雙語交流環境,增加本國學生說外語的信心度和語言能力;

  4. 產業對於政府所舉辦的跨領域學程,設計人員進修鼓勵機制。

  在人才留任方面以強化跨領域知能,重視自身對社會責任的承諾型塑適應社會的軟實力為目標,其包括:

  1. 產業鼓勵人才在外取得相關技能證照,取得給予加薪之誘因;

  2. 善用國科會與教育部人才培育方案,提供產業人力至海外機構培訓之優惠補助;

  3. 透過課內外學習活動,強化學生軟實力的型塑。

  在人才延攬方面以建構國內雙語友善環境,鬆綁現行各項法規並檢討移民政策,消除在延攬境外傑出人才所形成之障礙為目標,包括:

  1. 鼓勵業者善用104、1111、518人力銀行或全國就業e網(免費刊登)等管道刊登求才廣告;

  2. 強化政府定期透過校園進行產業發展宣導說明會;

  3. 設立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資訊通報系統;

  4. 善用經濟部所建置之延攬海外科技人才網站結合,協助企業招攬國外人才來台服務;

  5. 增加企業在網路上的能見度和豐富網站內涵;

  6. 有條件鬆綁引進海外白領外籍人士須於海外工作滿兩年之規定,以因應新興產業或產業轉型發展初期所需,以彌補國內尚無法自行培育大量國際經營管理人才。

  另一方面,對於基層人力部分,本研究透過專家調查結果,顯示石斑魚產業養殖戶的基層人力有高齡化現象,另因長期在水土資源有限情況下,設計良善配套措施與鼓勵機制,讓企業境外生產或可解決部分人力問題。另外傳統養殖工作內容並無讓畢業生有太多前景或升遷管道,因此人力流動率相對較高。因此本研究建議:

  1. 應以較佳福利作為留任重複性作業人力的措施之一;

  2. 媒合企業與養殖戶進行契作,引入工業管理系統進行養殖生產,藉此解決基層人力投入問題;

  3. 針對基層人力問題,最近政府(勞委會)已開設新移民工作專區,並開始著手開辦新移民專班職業訓練計畫,或可解決產業基層人力問題;

  4. 中低階人力之培育應做好證照的考用合一制度;

  5. 持續鼓勵教育部辦理技職在教育方案資源有助於技職體系人力職能培育。

  以上人才政策措施希望能透過主管機關討論篩選過合適的方案進行推動,俾利於台灣石斑魚產業的國際化發展。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